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源烟水的生理学效应及其在中药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邹琳 周洁 +2 位作者 边丽华 张永清 王晓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3期719-722,共4页
目前,国内外已有文献报道植物源烟水在促进种子萌发、提高生物量和果实品质方面表现出显著的促进效应。近年来,还有学者报道烟水在促进中药材产量和品质方面也表现出显著活性,为提高中药材产量和品质提供了新思路。本文简要综述了烟水... 目前,国内外已有文献报道植物源烟水在促进种子萌发、提高生物量和果实品质方面表现出显著的促进效应。近年来,还有学者报道烟水在促进中药材产量和品质方面也表现出显著活性,为提高中药材产量和品质提供了新思路。本文简要综述了烟水对植物的生理学效应、烟水中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并总结了烟水在中药材中的应用,以期为烟水在中药材中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烟水 中药材 生理学效应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朴花药材的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杨红兵 杨佳 +1 位作者 石磊 詹志来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3期134-139,共6页
采用中药指纹图谱技术建立厚朴花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为其质量控制提供新方法。以甲醇超声提取30 min,制备供试品溶液;以甲醇和水(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分析时间为60 min;检测波长为230 nm;柱温30℃;流速1.0 mL/min。对... 采用中药指纹图谱技术建立厚朴花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为其质量控制提供新方法。以甲醇超声提取30 min,制备供试品溶液;以甲醇和水(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分析时间为60 min;检测波长为230 nm;柱温30℃;流速1.0 mL/min。对厚朴花样品进行测定,以和厚朴酚为参照物,确定了厚朴花指纹图谱中的9个共有峰;通过方法学考察,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试验RSD均小于3%;采用相似度作为指纹图谱的评判参数,厚朴花各样品的色谱与对照指纹图谱之间相似度均大于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花 HPLC 指纹图谱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栝楼属(葫芦科)植物的系统演化与地理分布 被引量:12
3
作者 周涛 黄璐琦 江维克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4-423,共10页
依据世界范围栝楼属植物种类的形态学、孢粉学、细胞学、系统发育研究资料,对栝楼属植物的系统演化和现代地理分布的形成进行了总结。栝楼组在栝楼属中处于原始地位,大苞组、叶苞组属于较进化类群,该属内的部分类群是在二倍体的水平上... 依据世界范围栝楼属植物种类的形态学、孢粉学、细胞学、系统发育研究资料,对栝楼属植物的系统演化和现代地理分布的形成进行了总结。栝楼组在栝楼属中处于原始地位,大苞组、叶苞组属于较进化类群,该属内的部分类群是在二倍体的水平上经过多倍化形成的。栝楼属在第三纪时期广布于欧洲、北美洲、亚洲、大洋洲,到第三纪晚期演化进程加快,南亚和中国西南山地逐步成为该属的起源中心与分化中心;受第四纪冰川期影响,该属在欧洲的种类逐渐消失,东亚成为该属的现代分布中心。栝楼属作为中国本地起源种,是中国植物区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栝楼属 系统演化 地理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境适宜度的厚朴生长适宜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杨红兵 明孟碟 +4 位作者 张承程 郭兰萍 黄璐琦 朱寿东 石磊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57-460,共4页
目的通过对厚朴生长与其环境生态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考察,研究厚朴的生长适宜性,为确定厚朴的适宜种植区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43个样点的厚朴资源进行调查,利用最大信息熵模型计算影响厚朴生长的各种生态因子;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提... 目的通过对厚朴生长与其环境生态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考察,研究厚朴的生长适宜性,为确定厚朴的适宜种植区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43个样点的厚朴资源进行调查,利用最大信息熵模型计算影响厚朴生长的各种生态因子;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提取各样点的生境适宜度值,并进行厚朴生长适宜性等级划分。结果 10月降水量、海拔、9月降水量、7月降水量等4个生态因子是影响厚朴生长的主要生态因子;湖北西南部及重庆东部等地区厚朴的生长适宜性等级最高。结论湖北和重庆是厚朴的适宜种植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 生态因子 生境适宜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因子的山东太子参生态适宜区划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边丽华 康传志 +2 位作者 许子欣 周洁 王晓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第2期68-75,共8页
为了对山东太子参生长的生态适宜区进行划分同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本研究利用Surfer 7.0软件对气候主导因子和气候限制因子的月平均值进行空间插值,利用ArcGIS 8.1软件建立太子参道地性组分(多糖、环肽A、环肽B等)的空间分布模型,最终利... 为了对山东太子参生长的生态适宜区进行划分同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本研究利用Surfer 7.0软件对气候主导因子和气候限制因子的月平均值进行空间插值,利用ArcGIS 8.1软件建立太子参道地性组分(多糖、环肽A、环肽B等)的空间分布模型,最终利用ArcGIS制图输出功能完成太子参地理分布模式的构建和生长生态适宜性区划。结果显示,多糖与太子参环肽A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与生境适宜度、海拔分别呈极显著(P<0.01)、显著(P<0.05)负相关,与1月平均气温、9月平均气温和昼夜温差月均值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太子参环肽A含量与年均温变化范围和昼夜温差月均值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生境适宜度和12月平均降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太子参环肽B含量与4月平均降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11月平均温度显著正相关,而与海拔显著负相关(P<0.05)。明确了适宜太子参生长的最优生境,确定其最适宜种植区主要集中在烟台市牟平区东部,威海市的文登区、荣成市和乳山市东部,青岛市东南部,济南市西南部和泰安市北部,及临沂市的蒙阴县和临沭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 山东省 生态因子 生态适宜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肥料配比对黄芩生物量和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邹廷伟 边丽华 +3 位作者 于德强 周洁 王晓 张永清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5期58-61,共4页
在大田条件下,设置4种氮、磷、钾肥料配比,采用根施法对黄芩幼苗进行施肥处理,研究不同肥料配比对黄芩生物量和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以期为黄芩合理施肥及其专用肥的研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配方2对黄芩生物量的提高效果最明显,其地上分... 在大田条件下,设置4种氮、磷、钾肥料配比,采用根施法对黄芩幼苗进行施肥处理,研究不同肥料配比对黄芩生物量和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以期为黄芩合理施肥及其专用肥的研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配方2对黄芩生物量的提高效果最明显,其地上分枝数量、苗高、最大根粗、地下部鲜重及干重分别高出对照48.4%、26.7%、33.1%、75.0%、200.0%(P<0.05)。配方1和配方2对黄芩有效成分含量的增加效果较明显,其中配方1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含量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22.4%、17.1%、16.6%、39.7%(P<0.05),配方2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10.4%、11.1%、78.2%、67.5%(P<0.05)。综合分析可得,4种配方对黄芩生物量及有效成分的积累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效果以配方2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肥料 配比 有效成分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