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散发性急性黄疸型甲、戊型肝炎33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朱鹏
朱季香
+4 位作者
何登明
徐城
郭世民
李茂仕
王宇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25-730,共6页
目的分析急性黄疸型甲型、戊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在不同肝脏病变基础上两类患者病情的异同,并对影响二者临床转归的危险/暴露因素进行归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335例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感染病研究所入院诊断为急性黄疸型...
目的分析急性黄疸型甲型、戊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在不同肝脏病变基础上两类患者病情的异同,并对影响二者临床转归的危险/暴露因素进行归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335例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感染病研究所入院诊断为急性黄疸型甲型肝炎(HA组,n=100)、急性黄疸型戊型肝炎(HE组,n=235)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年龄、性别、发病季节、前驱症状及生化指标等。根据肝纤维化程度(APRI指数)、有无慢性HBV感染及有无肝硬化基础对两组患者进行分层分析,对影响疾病转归的危险/暴露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HE组患病年龄(43.8±15.4岁)高于HA组(32.0±13.0岁,P〈0.001),两组患者皆以男性多见,HE组男女比例高于HA组(P〈0.001),均以2~4月份为多发时段。两组常见临床症状相似,但HE组总胆红素(Tbil)水平较高(P〈0.05),而发热、恶心呕吐比例较低(P〈0.001)。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重叠HA或HE后,较无肝硬化基础组Tbil升高,PTA、ALB降低,ALT及Tbil恢复时间延长,发生肝功能失代偿及并发症的比例增高,病死率增加(P〈0.05)。随患者基础肝纤维化程度增加,重叠HAV或HEV感染后肝脏损害加重(P〈0.05)。长期饮酒、高龄及慢性HBV感染是肝硬化重叠HE出现重症化的危险因素。结论急性黄疸型HA与HE临床特征大致相似,但发病年龄、黄疸程度存在差异。重叠HA或HE时可加重肝功能损害,其程度与肝脏基础病变相关。高龄、HBV感染及饮酒等因素可加重肝硬化合并HA或HE感染时的肝功能失代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
肝炎
戊型
黄疸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3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
6
2
作者
彭晨
覃刚
+1 位作者
吴莉莉
邓明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7-520,共4页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3在人胃癌中的表达并对胃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组化分析了40对胃癌及癌旁组织中JMJD3的表达。通过重组质粒在胃癌MGC-803细胞中过表达JMJD3,利用CCK-8及流式细胞仪分别探索JMJD3对于胃...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3在人胃癌中的表达并对胃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组化分析了40对胃癌及癌旁组织中JMJD3的表达。通过重组质粒在胃癌MGC-803细胞中过表达JMJD3,利用CCK-8及流式细胞仪分别探索JMJD3对于胃癌细胞增殖及凋亡能力的影响。结果:胃癌组织中的JMJD3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胃癌组织JMJD3蛋白阴性表达与较晚的TNM分期(Ⅲ+Ⅳ期,P<0.05)具有相关性。过表达JMJD3能够显著抑制MGC-803细胞的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P<0.05)。结论:JMJD3在胃癌中低表达,且JMJD3对胃癌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而对细胞凋亡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JMJD3
表达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HCV相关肝硬化的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
3
3
作者
游国琼
王丽
+1 位作者
段萌
朱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7-190,共4页
肝硬化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也是包括慢性HCV感染在内的多种慢性肝病的共同临床结局。在直接抗病毒药物(DAA)出现前,基于PEG-IFN及利巴韦林(RBV)的抗HCV治疗常由于肝硬化的存在而疗效不佳,甚至失代偿期肝硬化本身即是应用PEG-IFN治疗的绝...
肝硬化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也是包括慢性HCV感染在内的多种慢性肝病的共同临床结局。在直接抗病毒药物(DAA)出现前,基于PEG-IFN及利巴韦林(RBV)的抗HCV治疗常由于肝硬化的存在而疗效不佳,甚至失代偿期肝硬化本身即是应用PEG-IFN治疗的绝对禁忌证。DAAs已逐渐成为临床治疗HCV感染的一线药物,大量研究显示DAAs用于HCV相关肝硬化患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及耐受度。一方面,DAAs治疗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均要优于PEG-IFN/RBV;另一方面,肝硬化失代偿患者也可耐受DAAs治疗,虽然获得的持续病毒学应答比例可能较普通患者更低,但是DAAs仍能使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在多方面获益。综述了DAAs用于治疗HCV相关肝硬化患者的最新研究,以求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属
肝硬化
抗病毒药
治疗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散发性急性黄疸型甲、戊型肝炎33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朱鹏
朱季香
何登明
徐城
郭世民
李茂仕
王宇明
机构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
医院
全军感染病研究所
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出处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25-730,共6页
基金
国家"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2012ZX10002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270536)~~
文摘
目的分析急性黄疸型甲型、戊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在不同肝脏病变基础上两类患者病情的异同,并对影响二者临床转归的危险/暴露因素进行归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335例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感染病研究所入院诊断为急性黄疸型甲型肝炎(HA组,n=100)、急性黄疸型戊型肝炎(HE组,n=235)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年龄、性别、发病季节、前驱症状及生化指标等。根据肝纤维化程度(APRI指数)、有无慢性HBV感染及有无肝硬化基础对两组患者进行分层分析,对影响疾病转归的危险/暴露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HE组患病年龄(43.8±15.4岁)高于HA组(32.0±13.0岁,P〈0.001),两组患者皆以男性多见,HE组男女比例高于HA组(P〈0.001),均以2~4月份为多发时段。两组常见临床症状相似,但HE组总胆红素(Tbil)水平较高(P〈0.05),而发热、恶心呕吐比例较低(P〈0.001)。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重叠HA或HE后,较无肝硬化基础组Tbil升高,PTA、ALB降低,ALT及Tbil恢复时间延长,发生肝功能失代偿及并发症的比例增高,病死率增加(P〈0.05)。随患者基础肝纤维化程度增加,重叠HAV或HEV感染后肝脏损害加重(P〈0.05)。长期饮酒、高龄及慢性HBV感染是肝硬化重叠HE出现重症化的危险因素。结论急性黄疸型HA与HE临床特征大致相似,但发病年龄、黄疸程度存在差异。重叠HA或HE时可加重肝功能损害,其程度与肝脏基础病变相关。高龄、HBV感染及饮酒等因素可加重肝硬化合并HA或HE感染时的肝功能失代偿。
关键词
甲型
肝炎
戊型
黄疸
肝硬化
Keywords
hepatitis A
hepatitis E
jaundice
liver cirrhosis
risk factors
分类号
R512.61 [医药卫生—内科学]
R512.65 [医药卫生—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3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
6
2
作者
彭晨
覃刚
吴莉莉
邓明明
机构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
医院
消化
内科
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7-520,共4页
文摘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3在人胃癌中的表达并对胃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组化分析了40对胃癌及癌旁组织中JMJD3的表达。通过重组质粒在胃癌MGC-803细胞中过表达JMJD3,利用CCK-8及流式细胞仪分别探索JMJD3对于胃癌细胞增殖及凋亡能力的影响。结果:胃癌组织中的JMJD3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5);胃癌组织JMJD3蛋白阴性表达与较晚的TNM分期(Ⅲ+Ⅳ期,P<0.05)具有相关性。过表达JMJD3能够显著抑制MGC-803细胞的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P<0.05)。结论:JMJD3在胃癌中低表达,且JMJD3对胃癌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而对细胞凋亡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胃肿瘤
JMJD3
表达
增殖
凋亡
Keywords
Stomach neoplasms
JMJD3
Expression
Proliferation
Apoptosis
分类号
R735.2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HCV相关肝硬化的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
3
3
作者
游国琼
王丽
段萌
朱鹏
机构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肝病二科
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出处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7-190,共4页
基金
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课题(18PJ343)
文摘
肝硬化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也是包括慢性HCV感染在内的多种慢性肝病的共同临床结局。在直接抗病毒药物(DAA)出现前,基于PEG-IFN及利巴韦林(RBV)的抗HCV治疗常由于肝硬化的存在而疗效不佳,甚至失代偿期肝硬化本身即是应用PEG-IFN治疗的绝对禁忌证。DAAs已逐渐成为临床治疗HCV感染的一线药物,大量研究显示DAAs用于HCV相关肝硬化患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及耐受度。一方面,DAAs治疗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均要优于PEG-IFN/RBV;另一方面,肝硬化失代偿患者也可耐受DAAs治疗,虽然获得的持续病毒学应答比例可能较普通患者更低,但是DAAs仍能使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在多方面获益。综述了DAAs用于治疗HCV相关肝硬化患者的最新研究,以求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肝炎病毒属
肝硬化
抗病毒药
治疗学
综述
Keywords
hepacivirus
liver cirrhosis
antiviral agents
therapeutics
review
分类号
R512.63 [医药卫生—内科学]
R575.2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散发性急性黄疸型甲、戊型肝炎335例临床分析
朱鹏
朱季香
何登明
徐城
郭世民
李茂仕
王宇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3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彭晨
覃刚
吴莉莉
邓明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HCV相关肝硬化的效果及安全性
游国琼
王丽
段萌
朱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