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stor分支支架用于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初期结果
1
作者 葛静 唐小娇 +6 位作者 陈权 贺一伟 张强 郑永 马蓉 刘建平 张永恒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072-1077,共6页
目的探讨Castor分支支架对累及主动脉弓部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ype B aortic dissection,TBAD)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遂宁市中心医院应用Castor分支支架治疗TBA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患者术中Castor分... 目的探讨Castor分支支架对累及主动脉弓部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ype B aortic dissection,TBAD)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遂宁市中心医院应用Castor分支支架治疗TBA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患者术中Castor分支支架主体支架及分支支架均成功释放,手术成功率100%,术中无内漏发生;围手术期无主动脉相关性死亡,无脑卒中、上肢缺血、内漏、支架移位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4.7±8.3)个月,无主动脉相关性死亡,无脑卒中、上肢缺血、内漏、支架移位,左锁骨下动脉(left subclavian artery,LSA)血流通畅,覆膜支架段假腔内血栓形成。结论Castor分支支架释放方式合理,定位准确,可有效隔绝TBAD第一破口并重建LSA;近期无严重并发症,远期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Castor分支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修复腰椎间盘切除术后医源性髂动静脉瘘——1例报道与文献回顾 被引量:7
2
作者 严高武 杨国庆 +11 位作者 李勇 付泉水 赵林伟 陈洪 刘建平 范小萍 胡纳 周庆 吴镭 蒋永明 殷成坤 葛静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81-886,共6页
目的回顾遂宁市中心医院1例及国内外文献中腰椎间盘切除术后医源性髂动静脉瘘(IAVF)患者临床资料,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主要数据库中有关腰椎间盘切除术后医源性IAVF文献并报道遂宁市中心医院1例患者,重点收集患者临... 目的回顾遂宁市中心医院1例及国内外文献中腰椎间盘切除术后医源性髂动静脉瘘(IAVF)患者临床资料,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主要数据库中有关腰椎间盘切除术后医源性IAVF文献并报道遂宁市中心医院1例患者,重点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31篇中英文文献。44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显示,椎间盘受累以L4~5和/或L5~S1水平最常见(28/44,63.6%),其中28例(63.6%)患者在腰椎间盘切除术后数月至数年出现临床症状,39例(88.6%)患者经覆膜支架植入腔内隔绝术治疗成功。结论腰椎间盘切除术后医源性IAVF罕见,但应引起足够重视,给予准确诊断和合适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源性血管损伤 动静脉瘘 髂动脉 血管内治疗 腰椎间盘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期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腔内修复术后主动脉重塑 被引量:12
3
作者 葛静 刘建平 +4 位作者 张永恒 邹坪益 马蓉 唐小娇 严高武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13-1118,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期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BAD)胸主动脉腔内修复(TEVAR)术后主动脉重塑及其演变过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单中心诊断为急性期TBAD并行TEVAR治疗的217例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通过RadiAnt Dicom Viewer... 目的探讨急性期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BAD)胸主动脉腔内修复(TEVAR)术后主动脉重塑及其演变过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单中心诊断为急性期TBAD并行TEVAR治疗的217例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通过RadiAnt Dicom Viewer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测量主动脉峡部、肺动脉分叉、膈肌、腹腔干、左肾动脉开口及腹主动脉分叉平面的真腔、假腔直径和总直径,记录假腔血栓化程度。结果主动脉峡部、肺动脉分叉平面真腔增大、假腔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腔血栓化率高;膈肌、腹腔干、左肾动脉开口平面真腔增大、假腔缩小,真腔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腔缩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假腔血栓化率较高;腹主动脉分叉平面真腔增大、假腔增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假腔血栓化率低。各平面术后总直径较术前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VAR术后胸降主动脉段重塑良好,真腔明显扩张,假腔明显缩小、血栓化率高。腹主动脉段重塑不良,可能与远端破口旷置有关。远端假腔直径和总直径变化不显著提示夹层可能稳定,远端破口暂无需手术处理,但严密影像学随访远端破口尚未处理患者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主动脉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型血与非O型血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郑国学 雍熙 +1 位作者 李冈栉 陈开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01-1105,共5页
目的 探讨血型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经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急性下肢DVT患者的临床数据及1年期随访资料。按血型分成O型血组和非O型血组,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期间... 目的 探讨血型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经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急性下肢DVT患者的临床数据及1年期随访资料。按血型分成O型血组和非O型血组,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患肢消肿率、血栓清除率、尿激酶用量、溶栓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出院后1年血栓复发率、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发生率及Villalta评分,评估血型对DVT预后的影响。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PTS的危险因素。结果 非O型血组DVT患者的PTS发生率、Villalta评分和治疗后的静脉通畅度得分均较O型血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肢消肿率、血栓清除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O型或非O血型(OR=4.337)、治疗后D-二聚体水平(OR=1.116)、合并肿瘤(OR=6.679)、治疗方式(OR=0.230)、血栓清除率(OR=0.900)和血栓复发(OR=97.628)是急性下肢DVT患者1年内发生PT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非O型血是急性下肢DVT患者发生PTS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治疗急性下肢DVT患者时,应考虑到血型对预后的影响,从而实施个体化的最优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型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马蹄肾峡部破裂出血1例
5
作者 雷宇波 张永恒 +4 位作者 赵景昊 秦伟 袁凯 杨光强 杨师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15-1117,共3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65岁。因“车祸后腹部疼痛4 h”入遂宁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查体:心率为124次/min,呼吸为20次/min,血压为74/46 mm Hg(1 mm Hg=0.133 k Pa),Sp O2为97%。嗜睡状,可遵嘱,对答尚切题。全身见散在瘀斑,以腹部及双大腿为著... 1临床资料患者,男,65岁。因“车祸后腹部疼痛4 h”入遂宁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查体:心率为124次/min,呼吸为20次/min,血压为74/46 mm Hg(1 mm Hg=0.133 k Pa),Sp O2为97%。嗜睡状,可遵嘱,对答尚切题。全身见散在瘀斑,以腹部及双大腿为著。导尿见鲜红色尿液流出。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为28.9×10^(9)/L,血红蛋白为115 g/L,中性粒细胞比例为8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蹄肾峡部裂伤 马蹄肾供血动脉 选择性动脉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造影单侧股静脉入路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的初步临床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贺一伟 胡海波 +2 位作者 吕建华 叶粟 刘琼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15-519,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超声心动图监测下无造影单侧股静脉入路封堵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共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73例PDA患者,其中超声心动图监测下无造影单侧股静脉入路PD... 目的:初步探讨超声心动图监测下无造影单侧股静脉入路封堵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共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73例PDA患者,其中超声心动图监测下无造影单侧股静脉入路PDA封堵37例(超声监测组),传统降主动脉造影下股动静脉入路PDA封堵36例(传统造影组)。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射线剂量、术中对比剂用量、手术前后肌酐水平、手术前后尿酸氮水平、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年龄、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超声监测组与传统造影组相比,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4.6%vs.100%,P>0.05),但射线剂量[(79.57±15.18)mGy vs.(219.22±34.60)mGy]、术中对比剂用量[0 ml vs.(62.22±22.69)ml]、血管并发症发生率(0%vs.13.9%)均明显较少(P均<0.05)。与术前相比,超声监测组术后24 h血肌酐[(51.86±12.75)μmol/L vs.(53.09±10.27)μmol/L]、尿素氮[(4.81±1.21)mmol/L vs.(4.98±0.93)mmol/L]水平无明显变化(P均>0.05);而传统造影组术后24 h血肌酐[(68.23±8.66)μmol/L vs.(59.23±22.12)μmol/L)]、尿素氮[(5.98±1.13)mmol/L vs.(5.16±1.49)mmol/L)]水平均升高(P均<0.05)。结论:超声心动图监测下无造影单侧股静脉入路PDA封堵术的成功率与传统主动脉造影介入封堵相似,并且少X线辐射、无对比剂损伤、血管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动脉导管未闭 对比剂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