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1-磷酸鞘氨醇1型受体促进小鼠颈动脉损伤后血管内膜增生
被引量:
2
1
作者
任宏强
刘益均
+1 位作者
罗贵全
赵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02-210,共9页
目的探究1-磷酸鞘氨醇1型受体(sphingosine-1-phosphate type 1 receptor,S1PR1)对小鼠颈动脉损伤后血管内膜增生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0只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假手术+AAV-LacZ组、假手术+AAV-S1PR1组、导丝损伤+AAV-Lac...
目的探究1-磷酸鞘氨醇1型受体(sphingosine-1-phosphate type 1 receptor,S1PR1)对小鼠颈动脉损伤后血管内膜增生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0只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假手术+AAV-LacZ组、假手术+AAV-S1PR1组、导丝损伤+AAV-LacZ组和导丝损伤+AAV-S1PR1组,每组10只。各组小鼠尾静脉分别注射对应AAV-LacZ病毒或AAV-S1PR1病毒,2周后,假手术组仅切开颈部皮肤,颈动脉未损伤;导丝损伤组行颈动脉导丝损伤。4周后取颈动脉,HE染色检测新生内膜增生程度,组织免疫荧光检测颈动脉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表达水平,组织免疫组化检测颈动脉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和IL-6表达水平。分离并培养小鼠原代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腺病毒Ad-S1PR1或Ad-LacZ转染后,加入1μmol/L 1-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1-phosphate,S1P)干预,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荧光检测原代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EdU染色检测细胞增殖,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Western blot检测IL-6/STAT3通路激活情况。结果小鼠颈动脉损伤4周后,与假手术+AAV-LacZ组相比,导丝损伤+AAV-LacZ组小鼠颈动脉可见显著的血管内膜增生、表型转化和细胞增殖(P<0.05);同时,导丝损伤后颈动脉IL-6表达上调。与导丝损伤+AAV-LacZ组相比,导丝损伤+AAV-S1PR1组颈动脉组织S1PR1过表达(P<0.05),上述病理生理学改变加重(P<0.05)。细胞实验结果显示:S1P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和增殖迁移,激活IL-6/STAT3通路(P<0.05)。腺病毒介导S1PR1过表达后,上述病理改变进一步加重(P<0.05)。结论S1P/S1PR1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和增殖迁移,加重血管损伤后内膜增生,可能与S1P/S1PR1激活血管平滑肌细胞IL-6/STAT3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膜增生
1-磷酸鞘氨醇受体
表型转化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磷酸鞘氨醇及其Ⅰ型受体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2
作者
任宏强
赵利
+3 位作者
刘益均
罗贵全
李小平
邓学军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53-660,共8页
目的探究1-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1-phosphate)及其Ⅰ型受体在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形成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利用左前降支结扎法,建立小鼠心肌梗死模型。9型腺相关病毒尾静脉注射后,行左前降支结扎,4周后检测小鼠心功能、心脏梗死范围、...
目的探究1-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1-phosphate)及其Ⅰ型受体在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形成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利用左前降支结扎法,建立小鼠心肌梗死模型。9型腺相关病毒尾静脉注射后,行左前降支结扎,4周后检测小鼠心功能、心脏梗死范围、心肌凋亡和血管再生情况。体外实验检测低氧环境下1-磷酸鞘氨醇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促血管生长因子表达水平和微血管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小鼠心脏左前降支结扎4周后,成功建立心肌梗死模型。与心肌梗死组相比,过表达1-磷酸鞘氨醇Ⅰ型受体(Sphingosine-1-phosphate typeⅠreceptor,S1PR1)后小鼠心脏梗死范围减小,心功能好转,心肌细胞凋亡数量减少,梗死边缘区新生血管增多(P<0.05)。体外实验发现:低氧环境下,外源性1-磷酸鞘氨醇促进内皮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上调,血管形成能力增强(P<0.05)。而利用siRNA敲低S1PR1表达,可逆转上述病理生理学改变。结论S1P/S1PR1抑制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凋亡,促进心肌梗死后血管再生,从而缓解心力衰竭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磷酸鞘氨醇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血管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磷酸鞘氨醇1型受体促进小鼠颈动脉损伤后血管内膜增生
被引量:
2
1
作者
任宏强
刘益均
罗贵全
赵利
机构
遂宁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
出处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02-210,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770379)。
文摘
目的探究1-磷酸鞘氨醇1型受体(sphingosine-1-phosphate type 1 receptor,S1PR1)对小鼠颈动脉损伤后血管内膜增生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0只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假手术+AAV-LacZ组、假手术+AAV-S1PR1组、导丝损伤+AAV-LacZ组和导丝损伤+AAV-S1PR1组,每组10只。各组小鼠尾静脉分别注射对应AAV-LacZ病毒或AAV-S1PR1病毒,2周后,假手术组仅切开颈部皮肤,颈动脉未损伤;导丝损伤组行颈动脉导丝损伤。4周后取颈动脉,HE染色检测新生内膜增生程度,组织免疫荧光检测颈动脉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表达水平,组织免疫组化检测颈动脉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和IL-6表达水平。分离并培养小鼠原代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腺病毒Ad-S1PR1或Ad-LacZ转染后,加入1μmol/L 1-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1-phosphate,S1P)干预,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荧光检测原代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EdU染色检测细胞增殖,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Western blot检测IL-6/STAT3通路激活情况。结果小鼠颈动脉损伤4周后,与假手术+AAV-LacZ组相比,导丝损伤+AAV-LacZ组小鼠颈动脉可见显著的血管内膜增生、表型转化和细胞增殖(P<0.05);同时,导丝损伤后颈动脉IL-6表达上调。与导丝损伤+AAV-LacZ组相比,导丝损伤+AAV-S1PR1组颈动脉组织S1PR1过表达(P<0.05),上述病理生理学改变加重(P<0.05)。细胞实验结果显示:S1P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和增殖迁移,激活IL-6/STAT3通路(P<0.05)。腺病毒介导S1PR1过表达后,上述病理改变进一步加重(P<0.05)。结论S1P/S1PR1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和增殖迁移,加重血管损伤后内膜增生,可能与S1P/S1PR1激活血管平滑肌细胞IL-6/STAT3通路有关。
关键词
血管内膜增生
1-磷酸鞘氨醇受体
表型转化
增殖
迁移
Keywords
intimal hyperplasia
sphingosine 1-phosphate receptor
phenotypic switch
proliferation
migration
分类号
R363.21 [医药卫生—病理学]
R364.31 [医药卫生—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磷酸鞘氨醇及其Ⅰ型受体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2
作者
任宏强
赵利
刘益均
罗贵全
李小平
邓学军
机构
遂宁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
四川省人民
医院
心血管
内科
出处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53-660,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770379)。
文摘
目的探究1-磷酸鞘氨醇(Sphingosine-1-phosphate)及其Ⅰ型受体在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形成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利用左前降支结扎法,建立小鼠心肌梗死模型。9型腺相关病毒尾静脉注射后,行左前降支结扎,4周后检测小鼠心功能、心脏梗死范围、心肌凋亡和血管再生情况。体外实验检测低氧环境下1-磷酸鞘氨醇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促血管生长因子表达水平和微血管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小鼠心脏左前降支结扎4周后,成功建立心肌梗死模型。与心肌梗死组相比,过表达1-磷酸鞘氨醇Ⅰ型受体(Sphingosine-1-phosphate typeⅠreceptor,S1PR1)后小鼠心脏梗死范围减小,心功能好转,心肌细胞凋亡数量减少,梗死边缘区新生血管增多(P<0.05)。体外实验发现:低氧环境下,外源性1-磷酸鞘氨醇促进内皮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上调,血管形成能力增强(P<0.05)。而利用siRNA敲低S1PR1表达,可逆转上述病理生理学改变。结论S1P/S1PR1抑制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凋亡,促进心肌梗死后血管再生,从而缓解心力衰竭发生发展。
关键词
1-磷酸鞘氨醇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血管再生
Keywords
sphingosine-1-phospha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heart failure
angiogenesis
分类号
TQ460.1 [化学工程—制药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1-磷酸鞘氨醇1型受体促进小鼠颈动脉损伤后血管内膜增生
任宏强
刘益均
罗贵全
赵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1-磷酸鞘氨醇及其Ⅰ型受体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任宏强
赵利
刘益均
罗贵全
李小平
邓学军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