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水区土地利用监控模式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天颖 叶美伶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1995年第3期40-44,共5页
台湾省的土地资源非常有限,山地面积占73.65%,平地仅占26.35%,由於人口急速膨胀,大量向都市集中淤是都市范围不断扩张,使得广大山坡地成为重要开发之目标。本省山地约占2/3,因地形起伏大,加上降雨集中,一遇豪雨... 台湾省的土地资源非常有限,山地面积占73.65%,平地仅占26.35%,由於人口急速膨胀,大量向都市集中淤是都市范围不断扩张,使得广大山坡地成为重要开发之目标。本省山地约占2/3,因地形起伏大,加上降雨集中,一遇豪雨,雨水所汇集之迳流即流入溪流,迅速排出,无法渗透至地下,故集流时间短、洪峰流量大,成为台湾水文环境之特性。在资源有限,自然环境欠佳,而各种森林资源之开发、农地之利用、人口居住又面临迫切的需求下,如何兼顾资源的开发与保育,避免两者之间的冲突,集水区水资源的开发与划定亦是重要的课题之一。水里溪集水区位於台湾省中部,属浊水溪中游之水系,面积约7400hm2,包括明湖、明潭、日月潭等三个水库及钜工调整池。由於区内交通方便,游客众多,观光事业发达;另一方面,因本集水区的气候、土壤适宜栽种摈榔等经济作物,在有厚利可图的情况下,集水区内的土地纷纷改种槟榔,近年来更有大量种植的趋势,使得森林的覆盖减少,造成生态环境、微气候的改变,并对当地的水土冲蚀、水质、水量产生影响,故对於集水区的经营与管理,需有一合宜的监控模式。本集水区的环境日益恶化,究其原因乃为土地利用之改变,故本研究即利用遥测影像加以判释,了解其土地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监控 遥感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GPS基准站坐标序列特征分析 被引量:109
2
作者 袁林果 丁晓利 +4 位作者 陈武 郭志和 陈少彬 洪本善 周锦添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372-1384,共13页
利用香港GPS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络2001年1月至2007年8月的观测资料,全面深入地分析了12个基准站坐标序列特征.本文采用主成分空间滤波算法去除公共误差,来提高坐标序列的信噪比,并采用最大似然估计准则定量估计滤波后坐标序列的噪声特性,... 利用香港GPS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络2001年1月至2007年8月的观测资料,全面深入地分析了12个基准站坐标序列特征.本文采用主成分空间滤波算法去除公共误差,来提高坐标序列的信噪比,并采用最大似然估计准则定量估计滤波后坐标序列的噪声特性,计算了地球表面质量负荷(包括大气、非潮汐海洋、积雪和土壤水)对香港GPS基准站坐标序列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香港GPS基准站坐标序列具有高度的空间相关性,其公共误差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地表质量负荷变化引起的香港地壳形变可以解释公共误差序列中约为3mm的垂向周年变化,经过质量负荷改正后的公共误差序列与高阶电离层误差高度相关;滤波后坐标序列的噪声特性可以用可变白噪声加闪烁噪声模型来描述,顾及闪烁噪声所计算的速度误差要比只考虑可变白噪声计算的速度误差大2~6倍;基准站间存在达1.5mm/yr的相对水平运动,揭示香港地区存在活动断层;部分基准站坐标具有明显的振幅为1~2mm本地季节性变化,所有测站的残差序列也表现出强烈的季节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时间序列分析 空间滤波 最大似然估计 噪声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与大陆国土规划之比较(摘编)
3
作者 韩乾 施怡真 胡玮婷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2001年第6期10-12,共3页
无论是台湾或大陆 ,近年来对国土规划都非常重视 ,但是由于台湾与大陆分隔数十年 ,都各自发展出一套自己的社会经济制度 ,因而有关土地的使用政策与规划管理制度也不相同。通过海峡两岸在国土规划的机关组织功能、土地的调查与分类、土... 无论是台湾或大陆 ,近年来对国土规划都非常重视 ,但是由于台湾与大陆分隔数十年 ,都各自发展出一套自己的社会经济制度 ,因而有关土地的使用政策与规划管理制度也不相同。通过海峡两岸在国土规划的机关组织功能、土地的调查与分类、土地权属等方面的比较分析 ,可以知道台湾方面规划机关组织方面比较松散 ,事权不能统一 ,审议程序叠床架屋 ,而且偏重于经济发展。而大陆方面则有一个全国一条鞭式系统的统一事权的规划机关组织。在土地利用上 ,大陆系就土地实质调查配合适宜性去规划 ,在台湾则依使用现况作分类规划。在农地使用上 ,大陆倾向保护政策 ,而与台湾的农地释出政策不同。在土地权属方面 ,一为国有制 ,一为私有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使用权 调整 国土规划 台湾省 中国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水土保持工程及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林亲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1995年第3期31-39,共9页
台湾四周环海,属海岛型气候,因此降雨量常受海洋气团之影响,致年平均雨量约2500mm;每当台风季节来临时,使原本地质脆弱、地势陡峻、溪陡流急之集水区中上游地区,产生冲蚀、崩塌、土石流及泥砂淤塞河道等现象,以致灾害频传... 台湾四周环海,属海岛型气候,因此降雨量常受海洋气团之影响,致年平均雨量约2500mm;每当台风季节来临时,使原本地质脆弱、地势陡峻、溪陡流急之集水区中上游地区,产生冲蚀、崩塌、土石流及泥砂淤塞河道等现象,以致灾害频传。为减少台湾地区发生洪水灾害之损失,除对集水区之降雨及洪流特性透过分析探讨外,应配合对冲蚀、崩塌、土石流、河道输砂等机制作研究,然后实施治理,才能减少灾害之损失。因此有关台湾集水区之治理,包括林业经营、农地水土保持、防砂工程、崩塌地处理、道路水土保持、防洪工程等。本文仅就水土保持工程之主要工法作一描述,对所实施之各项治理工程透过水文学、水理学及土壤力学之观点及研究来探讨其成败之原因,供为今后实施水土保持各项治理之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工程 集水区 排水 冲蚀 台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