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西准噶尔包古图地区地层火山岩锆石LA-ICP-MSU-Pb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
77
1
作者
郭丽爽
刘玉琳
+3 位作者
王政华
宋达
许发军
苏犁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71-477,共7页
包古图地区位于西准噶尔东南部,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石炭系太勒古拉组、包古图组和希贝库拉斯组,为一套巨厚的半深海相-大陆坡相火山-火山碎屑沉积建造。这套地层的时代归属和地层层序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争议。本文报导了包古图地区实测地...
包古图地区位于西准噶尔东南部,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石炭系太勒古拉组、包古图组和希贝库拉斯组,为一套巨厚的半深海相-大陆坡相火山-火山碎屑沉积建造。这套地层的时代归属和地层层序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争议。本文报导了包古图地区实测地层剖面,并从太勒古拉组玄武岩和包古图组及希贝库拉斯组凝灰岩中分别选出锆石,进行了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获得^(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357.5±5.4Ma、332.1±3.0Ma和336.3±2.5Ma。由此确定这套地层属于早石炭世的杜内阶到维宪阶,由下到上依次为太勒古拉组、包古图组和希贝库拉斯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准噶尔
包古图
火山岩
锆石
U-PB年代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氢气还原处理对天然金红石可见光吸收的影响机制
2
作者
罗泽敏
李艳
+3 位作者
鲁安怀
吴婧
秦善
王长秋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34-640,共7页
天然半导体矿物金红石因结构中含有类质同象替代杂质元素V和Fe,具有一定的可见光吸收和光催化活性。为改善金红石的日光光催化性能,在H2还原气氛下,对天然金红石粉末进行500~900℃不同温度的热处理改性研究。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
天然半导体矿物金红石因结构中含有类质同象替代杂质元素V和Fe,具有一定的可见光吸收和光催化活性。为改善金红石的日光光催化性能,在H2还原气氛下,对天然金红石粉末进行500~900℃不同温度的热处理改性研究。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 diffuse reflectance absorption spectra)表明H2还原处理显著改善了金红石在可见光区460~750 nm波段的光吸收,其中900℃处理样品的光吸收提升最为明显。电子顺磁共振(EP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表明,随着还原温度升高,杂质元素V和Fe从高价态(V5+,Fe3+)向较低的价态(V4+,V3+,Fe2+)转化,同时金红石表面的化学吸附水含量也有所增加。本文认为H2还原热处理引起的过渡金属元素价态的改变,尤其是较低氧化态V离子(V4+和V3+)的形成,可能是导致金红石样品可见光吸收显著增加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金红石
氢气还原
可见光吸收
电子顺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准噶尔包古图地区地层火山岩锆石LA-ICP-MSU-Pb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
77
1
作者
郭丽爽
刘玉琳
王政华
宋达
许发军
苏犁
机构
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学院
兰州
大学
西部环境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新疆有色地质勘查局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
大学
(
北京
)地学
实验
中心
出处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71-477,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2007CB411305)
兰州大学2008年接受国内博士生访学项目联合资助
文摘
包古图地区位于西准噶尔东南部,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石炭系太勒古拉组、包古图组和希贝库拉斯组,为一套巨厚的半深海相-大陆坡相火山-火山碎屑沉积建造。这套地层的时代归属和地层层序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争议。本文报导了包古图地区实测地层剖面,并从太勒古拉组玄武岩和包古图组及希贝库拉斯组凝灰岩中分别选出锆石,进行了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获得^(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357.5±5.4Ma、332.1±3.0Ma和336.3±2.5Ma。由此确定这套地层属于早石炭世的杜内阶到维宪阶,由下到上依次为太勒古拉组、包古图组和希贝库拉斯组。
关键词
西准噶尔
包古图
火山岩
锆石
U-PB年代学
Keywords
West Junggar
Baogutu
Volcanics
Zircon
U-Pb dating
分类号
P588.211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氢气还原处理对天然金红石可见光吸收的影响机制
2
作者
罗泽敏
李艳
鲁安怀
吴婧
秦善
王长秋
机构
造
山
带
与地壳
演化
教育部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34-640,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资助项目(2007CB825602)
文摘
天然半导体矿物金红石因结构中含有类质同象替代杂质元素V和Fe,具有一定的可见光吸收和光催化活性。为改善金红石的日光光催化性能,在H2还原气氛下,对天然金红石粉末进行500~900℃不同温度的热处理改性研究。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 diffuse reflectance absorption spectra)表明H2还原处理显著改善了金红石在可见光区460~750 nm波段的光吸收,其中900℃处理样品的光吸收提升最为明显。电子顺磁共振(EP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表明,随着还原温度升高,杂质元素V和Fe从高价态(V5+,Fe3+)向较低的价态(V4+,V3+,Fe2+)转化,同时金红石表面的化学吸附水含量也有所增加。本文认为H2还原热处理引起的过渡金属元素价态的改变,尤其是较低氧化态V离子(V4+和V3+)的形成,可能是导致金红石样品可见光吸收显著增加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天然金红石
氢气还原
可见光吸收
电子顺磁共振
Keywords
natural rutile
hydrogen heat treatment
visible light absorption
EPR
分类号
P574 [天文地球—矿物学]
P578.4 [天文地球—矿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西准噶尔包古图地区地层火山岩锆石LA-ICP-MSU-Pb年代学研究
郭丽爽
刘玉琳
王政华
宋达
许发军
苏犁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7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氢气还原处理对天然金红石可见光吸收的影响机制
罗泽敏
李艳
鲁安怀
吴婧
秦善
王长秋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