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初论微陆块在中亚造山带演化中的作用:以锡林浩特微陆块为例 |
邵济安
田伟
唐克东
周新华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8
|
|
2
|
兴蒙造山带中段北部晚古生代两期岩浆活动及其构造意义 |
李可
张志诚
冯志硕
李建锋
汤文豪
罗志文
陈彦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58
|
|
3
|
北大巴山逆冲推覆构造带前缘构造特征及变形年代学研究 |
李鹏远
张进江
郭磊
杨雄英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6
|
|
4
|
西南天山超高压变质带中志留纪岛弧火山岩岩片及其构造意义 |
蒲晓菲
宋述光
张立飞
魏春景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2
|
|
5
|
大陆造山运动:从大洋俯冲到大陆俯冲、碰撞、折返的时限--以北祁连山、柴北缘为例 |
宋述光
牛耀龄
张立飞
张贵宾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07
|
|
6
|
北京十三陵-西山髫髻山组火山岩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
于海飞
张志诚
帅歌伟
陈彦
汤文豪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4
|
|
7
|
灵山岛早白垩世构造应力解析及区域地质意义 |
李杰
金爱文
侯贵廷
付文昭
杨志强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8
|
|
8
|
吉隆盆地构造、环境演化与青藏高原隆升 |
王德朝
张进江
杨雄英
戚国伟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0
|
|
9
|
新疆西南天山木扎尔特一带低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P-T轨迹及其地质意义 |
李强
张立飞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41
|
|
10
|
库车前陆冲断带西部古近系盐构造三维离散元数值模拟 |
李江海
章雨
王洪浩
王殿举
|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6
|
|
11
|
西阿尔卑斯Zermatt-Saas洋壳深俯冲超高压变质带与我国新疆西南天山超高压变质带的比较 |
张立飞
吕增
李旭平
Kurt Bucher
|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8
|
|
12
|
内蒙古中南部古元古代高温型双变质带及其构造意义 |
刘守偈
李江海
|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7
|
|
13
|
华北克拉通五台绿岩带锆石年代学及地质意义 |
李秋根
黄萧
初航
孙迪
刘文煜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4
|
利用风暴沉积类型恢复海平面变化:以北京西山下苇甸剖面寒武纪中晚期风暴沉积为例 |
景宇轩
刘建波
闫振
孙永超
许振清
|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7
|
|
15
|
东天山大南湖-头苏泉岛弧带古生代侵入岩浆活动期次及基底性质 |
庞博宸
李秋根
陈隽璐
刘树文
王宗起
陈衍景
肖兵
|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5
|
|
16
|
大兴安岭中段阿尔山地区第四纪火山地貌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
马雨轩
李江海
陈耀华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6
|
|
17
|
内蒙古艾力格庙地区二叠纪火山-沉积岩系的层序、时代及其构造意义 |
王世超
徐备
王志伟
张佳明
栗进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6
|
|
18
|
华北克拉通恒山地区晚太古代变质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
高山松
李秋根
胡鹏月
Yasin Rahim
李泓莹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19
|
新疆“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的形成时代问题及其解体方案 |
朱永峰
周晶
宋彪
张立飞
郭璇
|
《中国地质》
CAS
CSCD
|
2006 |
119
|
|
20
|
西准噶尔包古图地区地层火山岩锆石LA-ICP-MSU-Pb年代学研究 |
郭丽爽
刘玉琳
王政华
宋达
许发军
苏犁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7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