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辽市部分蒙古族牧民空腹血糖状况调查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朝辉 王凤云 +1 位作者 王丽梅 陈颖 《中国健康教育》 2008年第11期865-866,共2页
目的了解通辽市部分蒙古族牧民空腹血糖异常率及其与性别、年龄、吸烟、饮酒、文化水平、体质指数、腰围等因素的关系,为评估本地区糖尿病现状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通辽市部分牧区蒙古族牧民共1... 目的了解通辽市部分蒙古族牧民空腹血糖异常率及其与性别、年龄、吸烟、饮酒、文化水平、体质指数、腰围等因素的关系,为评估本地区糖尿病现状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通辽市部分牧区蒙古族牧民共1108人进行调查,并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空腹血糖异常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50岁年龄组高达25.9%。当腰围(WC)男≥85cm、女≥80cm时,空腹血糖异常率是WC男<85cm、女<80cm时的2倍,经趋势性χ2检验,空腹血糖异常率随WC的增加而增加(P<0.05)。结论腰围的增加和年龄的增长是空腹血糖异常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区 蒙古族牧民 空腹血糖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通辽市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及防治情况调查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朝辉 王丽梅 +1 位作者 赵丽 陈颖 《中国健康教育》 2009年第5期390-391,共2页
目的了解内蒙古通辽市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了解高血压患者治疗率和控制率。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通辽市抽取4个社区作为研究现场,对社区内30岁以上常住人口进行体检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社区居民1048人,有效样本840人。... 目的了解内蒙古通辽市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了解高血压患者治疗率和控制率。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通辽市抽取4个社区作为研究现场,对社区内30岁以上常住人口进行体检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社区居民1048人,有效样本840人。共检出高血压患者366人,高血压患病率为43.6%,其中男性高血压患病率为51.3%(196人),高于女性的37.1%(170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文化程度高者,高血压患病率低(P<0.01)。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P<0.01)。366名高血压患者中,高血压知晓率为88.0%,治疗率为43.2%,控制率为18.4%。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高血压患者在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0~70岁年龄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均较高(P<0.05)。结论防治高血压必须以社区为基础,提高社区居民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和控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高血压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8例急性期和慢性期布鲁氏菌病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特征及治疗效果比较
3
作者 赵旭 牛克梅 +9 位作者 高霞 宋春旭 范玉 徐晴晴 路忠荣 李鲲 高峰 郝美春 刘秉志 姜海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60-667,共8页
目的分析急性期和慢性期布鲁氏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特征、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效果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23年11月至2024年11月期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欣康医院收治的258例布病住院患者(急性期组202例和慢性期组56例)的... 目的分析急性期和慢性期布鲁氏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特征、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效果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23年11月至2024年11月期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欣康医院收治的258例布病住院患者(急性期组202例和慢性期组56例)的一般资料、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结果、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急性期组发热(51.5%比7.1%)、乏力(30.2%比12.5%)、关节痛(43.1%比16.1%)和肌肉痛(9.9%比1.8%)发生率显著高于慢性期组(均P<0.05);慢性期组骨关节炎合并症发生率高于急性期组(51.8%比5.0%,χ^(2)=75.697,P<0.01)。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试管凝集试验(SAT)、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肌酐(CRE)、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和骨质破坏在布鲁氏菌病急、慢性期组间存在显著差异(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LT异常(OR=14.18,95%CI:1.11~181.72;P=0.041)和骨质破坏(OR=0.16,95%CI:0.04~0.63;P=0.009)与布病临床分期相关。所有患者治疗后,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缓解,157例(60.9%)痊愈,101例(39.1%)好转(P<0.01)。结论急性期患者的发热、乏力和关节痛发生率较高,而慢性期患者的骨关节炎合并症发生率较高。SAT、ALT、AST、TBIL、CRE、CRP、ESR的结果异常和骨质破坏在布病不同时期存在差异,其中ALT异常和骨质破坏关联性更强,可辅助布病临床分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临床表现 临床检测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种非主要致病布鲁氏菌生物型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4
作者 王妙 王瑛琦 +3 位作者 刘春芳 杜松楠 刘志国 李振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6-141,共6页
目的 分析5种非主要致病布鲁氏菌的生物型及遗传多样性特征,为了解该类菌株的遗传特征及强化病原监测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国际MLVA数据库中的5种非主要致病布鲁氏菌的生物型(种型、宿主、分离地点、时间)及MLVA-16基因型(MLVA-1... 目的 分析5种非主要致病布鲁氏菌的生物型及遗传多样性特征,为了解该类菌株的遗传特征及强化病原监测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国际MLVA数据库中的5种非主要致病布鲁氏菌的生物型(种型、宿主、分离地点、时间)及MLVA-16基因型(MLVA-16位点数据、MLVA-11基因型)数据,使用Bionumerics 8.0软件和PHYLOVIZ2.0在线软件对该类菌株的地理来源及遗传多样性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共对227株5种非主要致病布鲁氏菌进行了分析,包括121株鲸型布鲁氏菌、47株鳍型布鲁氏菌、37株绵羊附睾种、11株田鼠种布鲁氏菌和11株沙林鼠种布鲁氏菌。鲸型布鲁氏菌的分离宿主极具多样性,其次是鳍型布鲁氏菌和田鼠种布鲁氏菌。鲸型布鲁氏菌分布在欧洲和南美洲国家,鳍型布鲁氏菌分布在欧洲,田鼠种布鲁氏菌分布在中欧的捷克共和国、奥地利和匈牙利。绵羊附睾种布鲁氏菌分布在非洲、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希腊、美国、西班牙和法国。不同种型布鲁氏菌MLVA-11基因型有较高的多态性且存在较大差异,提示菌株的地理来源不同。MST分析显示,本研究的菌株被分为4个进化分支(BCⅠ~Ⅳ),其中鲸鱼型布鲁氏菌被分为2个不同的分支(BC-Ⅰ和BC-Ⅱ),其他种型的菌株分别形成不同分支(或亚支),不同种型的菌株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和优势宿主特征。非主要致病布鲁氏菌与经典布鲁氏菌有明显的遗传、分布地域及宿主谱差异。结论 非主要致病布鲁氏菌呈现出特定的地域分布及宿主趋向性特征,为理解该类布鲁氏菌的生物及遗传多样性提供了基础科学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鲸型布鲁氏菌 鳍型布鲁氏菌 MLVA基因型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族高血压与吸烟、饮酒关系的对应分析 被引量:27
5
作者 赵宏林 佟伟军 +1 位作者 林哲 张永红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77-480,共4页
目的探讨蒙古族不同类型的高血压与吸烟、饮酒的关系。方法采用对应分析方法对2589例蒙古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每日吸烟超过10支或累积吸烟10年以上与所有类型的高血压均有关联;饮酒与单纯收缩压升高无关联;每日饮酒3~4两或饮酒5~9年... 目的探讨蒙古族不同类型的高血压与吸烟、饮酒的关系。方法采用对应分析方法对2589例蒙古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每日吸烟超过10支或累积吸烟10年以上与所有类型的高血压均有关联;饮酒与单纯收缩压升高无关联;每日饮酒3~4两或饮酒5~9年与单纯舒张压升高有关联;饮酒5两/天以上或饮酒10年以上与收缩压舒张压均高关联。结论吸烟与饮酒对蒙古族高血压的影响是暴露剂量从小到大成为有暴露剂量累积的结果,对应分析应用于蒙古族高血压吸烟与饮酒关系的分析是有效直观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吸烟 饮酒 对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族人群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比对高血压预测价值的ROC曲线评价 被引量:10
6
作者 赵宏林 佟伟军 +2 位作者 巴图 林哲 张永红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96-697,700,共3页
目的蒙古族人群探讨体重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与高血压的关系及对高血压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ROC曲线评价。结果正常血压组不同性别间的BMI、WC、WH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组不同性别间的BMI和WHR差异均有... 目的蒙古族人群探讨体重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与高血压的关系及对高血压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ROC曲线评价。结果正常血压组不同性别间的BMI、WC、WH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组不同性别间的BMI和WHR差异均有统计差异(P<0.01),而与WC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男性各指标对高血压预测价值的大小依次为:WHR>WC>BMI;女性为:WC>WHR>BMI。结论 BMI、WC、WHR是蒙古族高血压重要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重指数 腰围 腰臀比 高血压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在猪精液保存中的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21
7
作者 杜立银 曹少先 +2 位作者 郭炜 王海英 刘铁铮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15-319,共5页
为探讨褪黑素(MLT)在猪精液保存中的抗精子氧化损伤效应,采用分步筛选的方法,首先在15℃保存稀释精液中分别添加1×10-6mol/L(M1)、1×10-5mol/L(M2)、1×10-4mol/L(M3)、1×10-3mol/L(M4)和1×10-2mol/L(M5)MLT,... 为探讨褪黑素(MLT)在猪精液保存中的抗精子氧化损伤效应,采用分步筛选的方法,首先在15℃保存稀释精液中分别添加1×10-6mol/L(M1)、1×10-5mol/L(M2)、1×10-4mol/L(M3)、1×10-3mol/L(M4)和1×10-2mol/L(M5)MLT,以不添加MLT为对照组(M0),检验并选择MLT有效浓度用于15℃保存的离心精液,检验并选择MLT最佳浓度用于冷冻精液。结果表明:在保存6 d的稀释精液中,M1、M2和M3组精子活率(TMS)、质膜完整性(PMI)和顶体完整性(NAR)均高于M0,M2最高,M4、M5则显著低于M0(P<0.05);丙二醛(MDA)浓度均低于M0,并以M2为拐点先降后升;选择M1、M2和M3用于离心精液保存,6 d后TMS和NAR均高于对照组,且M2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MDA浓度则逐渐降低且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选择M2用于精液冷冻保存,解冻精液TMS、PMI、NAR和线粒体膜电位(Mt-MP)显著提高(P<0.05),MDA浓度显著降低(P<0.05)。可见,添加适宜浓度MLT能够抑制稀释、离心及冷冻保存猪精液中的精子氧化损伤,显著提高精液保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氧化损伤 精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族地区蒙古族与汉族35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布仁巴图 周伏园 赵丽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1年第6期575-579,共5页
目的了解蒙古族聚集地区不同民族间高血压患病及其危险因素的情况,探究高血压防治策略。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本地区蒙古族人口聚集最多的两个旗县中随机抽取50%的乡镇(社区),对35岁及以上人群进行整群调查。根据中国... 目的了解蒙古族聚集地区不同民族间高血压患病及其危险因素的情况,探究高血压防治策略。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本地区蒙古族人口聚集最多的两个旗县中随机抽取50%的乡镇(社区),对35岁及以上人群进行整群调查。根据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个人问卷设计符合需求的问卷调查表对该人群高血压患病情况、吸烟、饮酒、超重肥胖、食用盐量、饮食等状况进行调查并开展体格检查,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蒙古族高血压患病率高于汉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6.0%比32.0%,χ^(2)=9.020,P<0.05);(2)蒙古族、汉族不论男女高血压患病率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蒙古族男性在各个年龄段均高于汉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蒙古族女性在50~59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3.8%比31.4%,χ^(2)=10.889,P<0.05)。(3)Logisi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蒙古族高血压患病危险因素为年龄、吸烟、过量饮酒、超重肥胖、食盐摄取量高、不合理饮食(OR=1.981、1.372、1.413、1.637、2.089、1.528,均为P<0.05);汉族高血压患病危险因素为年龄、吸烟、过量饮酒、超重肥胖、食盐摄取量高、不合理饮食(OR=2.119、1.479、1.300、1.649、1.717、1.534,均为P<0.05)。结论不同民族高血压患病率存在差异,应根据相应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指导,从而预防高血压的发生,降低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患病率 危险因素 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氏菌多重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刘佳音 田国忠 +9 位作者 于高娃 杜松楠 陈俊杰 孟颖 杨晓雯 范玉 赵鸿雁 朴东日 杨文杰 姜海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09-316,共8页
目的探讨应用多重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待检者血液、血清以及环境样本中布鲁氏菌的价值。方法根据149名待测者的就诊情况进行分类,其中疑似组75人、治疗组74人。对收集的环境和待检者的样本应用多重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 目的探讨应用多重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待检者血液、血清以及环境样本中布鲁氏菌的价值。方法根据149名待测者的就诊情况进行分类,其中疑似组75人、治疗组74人。对收集的环境和待检者的样本应用多重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将3对引物、探针的目的基因克隆到PUC57载体上制作阳性标准品,进行灵敏度检测和标准曲线的绘制。结果通过对149名待检者的样本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单重、双重和三重方法的阳性率分别为79.2%、34.2%和27.5%。单重与双重,单重与三重荧光定量方法的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5.42和73.42,P<0.05。布鲁氏菌属的单重荧光定量PCR结果生成的标准曲线为y=-3.7732x+43.188,R^(2)=0.9953,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测范围为101 copies/μL。经过多重荧光定量方法检测的环境样本结果全部为阳性。结论单重荧光定量PCR方法灵敏度较好,建议与血清学方法联合使用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筛查,三重荧光定量方法可以在一次实验中既能完成属水平的鉴定又能区分牛种和羊种布鲁氏菌,对于环境样品具有良好的扩增效果,2种方法对于布鲁氏菌病的预防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荧光定量PCR 布鲁氏菌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源性粘液瘤26例分析
10
作者 何红 陈新明 +1 位作者 李祖兵 柳海英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57-459,共3页
目的:探讨牙源性粘液瘤的临床、X线、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对26例经病理确诊的牙源性粘液瘤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病例男11例,女15例;平均年龄25.9岁;在X线片上多表现为单房或多房的透光阴影;镜下可见大量蓝色粘液样组织及排列疏松... 目的:探讨牙源性粘液瘤的临床、X线、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对26例经病理确诊的牙源性粘液瘤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病例男11例,女15例;平均年龄25.9岁;在X线片上多表现为单房或多房的透光阴影;镜下可见大量蓝色粘液样组织及排列疏松的瘤细胞;4例刮治术后复发。结论:牙源性粘液瘤临床症状不典型,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化,常需病理检查确诊。因其具有局部浸润性,手术切除不彻底易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源性粘液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