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辽平原区近35年地下水埋深及土地利用变化响应关系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孙标 朱永华 +4 位作者 张生 史小红 田伟东 刘志强 云腾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19,25,共6页
地下水资源已日益成为半干旱地区维持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了解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及其对地下水埋深的影响,将有助于管理典型农牧交错带的土地和地下水资源。基于通辽平原区的1980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及201... 地下水资源已日益成为半干旱地区维持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了解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及其对地下水埋深的影响,将有助于管理典型农牧交错带的土地和地下水资源。基于通辽平原区的1980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及2015年地下水埋深和土地利用类型遥感数据,分析研究区地下水埋深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响应关系。研究发现,通辽平原区1980-1995年期间,耕地和建筑用地面积分别增加14.90%和22.77%,而草地面积相应减少13.36%,农田开垦和城镇化进程明显;1995-2015年期间,研究区耕地和草地面积无明显变幅,该时期变化最大的为水域,面积减少了约19.93%,干旱趋势加剧。与此同时,研究区地下水埋深值呈显著增加趋势,在区域中部形成两个地下水超采区,平均地下水埋深值由1980年的2.39 m增加至2015年的6.23 m。区域土地利用类型与地下水的时空变化关系较为明显,土地利用类型是地下水埋深变化的重要驱动力之一,研究区耕地扩张和城镇工业经济发展对地下水埋深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地下水埋深 通辽平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1—2017年通辽地区气温、降水和蒸发演变规律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宋培兵 王晓颖 +3 位作者 王超 桂云鹏 李树 王志忠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21,共10页
科学分析气温、降水和蒸发的演变规律,可为地区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和发展农业生产提供参考依据。以1951—2017年通辽气象站的气候资料日值数据集为基础,运用年份突变检验、年际趋势分析和周期震荡分析等方法研究多时间尺度下年平均气温、... 科学分析气温、降水和蒸发的演变规律,可为地区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和发展农业生产提供参考依据。以1951—2017年通辽气象站的气候资料日值数据集为基础,运用年份突变检验、年际趋势分析和周期震荡分析等方法研究多时间尺度下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和年潜在蒸发量的变化特征。运用Mann-Kendall检验、有序聚类检验和滑动t检验分析气候要素的突变特征,运用线性趋势和滑动平均分析气候要素的年际趋势,运用Morlet小波分析气候要素的周期震荡。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和年潜在蒸发量呈显著上升趋势,其变化率分别为0.38℃/(10 a)、41.40 mm/(10 a);年降水量呈微弱下降趋势,其变化率为-5.26 mm/(10 a)。气温、降水和蒸发的突变年份分别为1987年、1963年和1995年。上述气候要素突变年份前后10 a均值的变幅分别为+14.60%、-22.74%、+8.43%。56 a、15 a为气温的第一、第二主周期;41 a、18 a为降水的第一、第二主周期;55 a、30 a为蒸发的第一、第二主周期。年潜在蒸发量具有55 a的显著变化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降水 蒸发 突变检验 年际趋势 周期震荡 通辽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辽市参考作物腾发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马飞华 段利民 张鹏凯 《吉林水利》 2015年第10期5-8,共4页
为了研究分析在气候变化条件下通辽市参考作物腾发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本文以通辽地区1951―2014年的气象数据为基础,采用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对该地区的参考作物腾发量进行推算,分析其在年际间的变化趋势,并选取主要气... 为了研究分析在气候变化条件下通辽市参考作物腾发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本文以通辽地区1951―2014年的气象数据为基础,采用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对该地区的参考作物腾发量进行推算,分析其在年际间的变化趋势,并选取主要气象影响因素进行参考作物腾发量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1)通辽市多年平均参考作物腾发量为2.75mm·d-1,年际间变化幅度相对较大,1951―2014年的参考作物腾发量在3.28―2.32 mm·d-1内波动。(2)该地区由于冬季处于冰冻状况,导致季节间参考作物腾发量差距较大,冬季平均日参考作物腾发量仅为0.73 mm·d-1,夏季高达4.36mm·d-1。(3)选取的4个主要影响因素中,日平均相对湿度的变动对参考作物腾发量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日最高温度、日平均风速、日照时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考作物腾发量 通辽市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辽市地下水超采问题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刘艳红 《中国水利》 2019年第7期31-33,共3页
随着经济发展,各行各业需水量逐年增加,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地下水开采量增加,导致地下水水位逐年下降,局部地区出现漏斗区。地下水超采导致当地环境恶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当地实际情况,分析了通辽市地下水开发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各行各业需水量逐年增加,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地下水开采量增加,导致地下水水位逐年下降,局部地区出现漏斗区。地下水超采导致当地环境恶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当地实际情况,分析了通辽市地下水开发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并从管理和工程等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采 地下水水位 漏斗区 变化 通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辽市水生态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5
作者 于文军 刘琦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2017年第2期40-42,共3页
通辽市柳河流域和大凌河流域被列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后,开始实施水生态修复项目和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程,经过阶段性治理,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本文通过分析通辽市水生态建设效果,找出了通辽市水生态建设... 通辽市柳河流域和大凌河流域被列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后,开始实施水生态修复项目和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程,经过阶段性治理,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本文通过分析通辽市水生态建设效果,找出了通辽市水生态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针对性治理措施及建议,供类似地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辽市 水生态建设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辽市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付全 吴素利 李孟双 《中国水利》 2018年第9期55-56,59,共3页
一、通辽市饮水安全工程现状1.通辽市概况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松辽平原西端,科尔沁草原腹地,总面积59 535 km^2,年降雨量350-450 mm。全市辖一市一区一县五旗以及一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为多数的多民族聚... 一、通辽市饮水安全工程现状1.通辽市概况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松辽平原西端,科尔沁草原腹地,总面积59 535 km^2,年降雨量350-450 mm。全市辖一市一区一县五旗以及一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为多数的多民族聚居地区,2015年全市人口320.8万人,其中蒙古族人口154.3万人,占总人口的4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区饮水安全 问题分析 解决对策 通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辽市南部山区常用频率洪水地区综合公式的编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艳红 马飞华 +1 位作者 魏雪莹 丁晓威 《水利技术监督》 2015年第6期49-52,共4页
文章通过利用水文站点资料和已经批复的水利工程水文成果,计算得出的洪水成果,建立本区域站点流域面积~洪峰/洪量关系曲线,编制各个频率下的洪水地区综合经验公式。该成果通过已有洪水观测资料检验,证明复核当地实际观测成果,精... 文章通过利用水文站点资料和已经批复的水利工程水文成果,计算得出的洪水成果,建立本区域站点流域面积~洪峰/洪量关系曲线,编制各个频率下的洪水地区综合经验公式。该成果通过已有洪水观测资料检验,证明复核当地实际观测成果,精度较高,为该地区今后的水文计算提供了简便的方法,可在该地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河流域 牡牛河流域 洪峰 洪量 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辽市扎鲁特旗工业园区水源地水文地质参数分析
8
作者 王志勇 马力蛟 +3 位作者 高祥平 魏雪莹 王猛 刘艳红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02期186-188,共3页
水文地质参数是研究地下水运动的重要参数,抽水试验是获取水文地质有关参数的一种有效途径。扎鲁特旗工业园区水源地抽水试验采用了稳定流和非稳定流计算方法求出水文地质参数的平均值,为扎鲁特旗工业园区供水工程供水量的计算提供了... 水文地质参数是研究地下水运动的重要参数,抽水试验是获取水文地质有关参数的一种有效途径。扎鲁特旗工业园区水源地抽水试验采用了稳定流和非稳定流计算方法求出水文地质参数的平均值,为扎鲁特旗工业园区供水工程供水量的计算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鲁特旗 工业园区 水源地 水文地质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辽市农业用水效率评价
9
作者 张玉清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3期214-214,218,共2页
农业用水效率是评价地区用水及节水的关键。以通辽市为研究区域,从通辽市实际出发,建立了农业用水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对通辽市7个旗县的农业用水效率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科尔沁... 农业用水效率是评价地区用水及节水的关键。以通辽市为研究区域,从通辽市实际出发,建立了农业用水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对通辽市7个旗县的农业用水效率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科尔沁区、科尔沁左翼中旗、开鲁县、库伦旗农业用水效率较高,而科尔沁左翼后旗用水效率最低,扎鲁特旗基本属于中等水平,说明通辽市农业用水效率有所提高,但部分地区还有足够的提高空间,应进一步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用水效率 层次分析法 综合评价 内蒙古通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山区农村水系连通及综合整治方案研究
10
作者 佟婉姝 高博 《东北水利水电》 2024年第12期41-44,共4页
本文在梳理分析东北山区农村水系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辽宁省本溪市南芬区为例,针对东北山区农村水系特点,以县域为单元、以河流为脉络、以乡镇或村庄为节点,集中连片统筹规划,水域岸线协同并治,采取水系连通、清淤疏浚、岸坡整治... 本文在梳理分析东北山区农村水系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辽宁省本溪市南芬区为例,针对东北山区农村水系特点,以县域为单元、以河流为脉络、以乡镇或村庄为节点,集中连片统筹规划,水域岸线协同并治,采取水系连通、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水源涵养等多种措施,恢复农村河湖基本功能,修复河道空间形态,提升河湖水环境质量。该方案可为其它同类型地区县域水系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水系 水系连通 综合整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降雨的土壤水分入渗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宋幽静 张玉清 +1 位作者 何俊仕 万爽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17,20,共5页
以半干旱区农田水循环为出发点,以西辽河半干旱区建平县为代表,通过人工模拟降雨及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对不同农田下垫面处理方式对降雨入渗的影响进行研究。为全面了解情况,共选取雨强(10、20、30mm/h)、土壤初始含水率(田间持... 以半干旱区农田水循环为出发点,以西辽河半干旱区建平县为代表,通过人工模拟降雨及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对不同农田下垫面处理方式对降雨入渗的影响进行研究。为全面了解情况,共选取雨强(10、20、30mm/h)、土壤初始含水率(田间持水率的50%、60%、70%)及农田下垫面处理方式(平整裸地、起垄不覆膜、起垄覆膜)3个降雨入渗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田下垫面处理方式变化对降雨入渗的影响受控于降雨强度,雨强为最大降雨累积入渗量的首要影响因素,土壤初始含水率的影响较小。起垄覆膜对降雨入渗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加快湿润锋推移,缩短入渗时间,减少降雨累积入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降雨 降雨入渗 累积入渗量 湿润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安徽省降水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霍凤岚 张茜 +5 位作者 阿茹娜 刘晓梅 包曙明 吴云飞 包世超 李树森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18,共7页
通过隐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HMM)对安徽省降水规律及特征进行分析模拟,以验证其在区域性降水方面的适用性。采用包含4个隐式状态的HMM对省内6个主要城市的多年日降水数据序列进行拟合。用贝叶斯信息准则(Bayesian Informat... 通过隐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HMM)对安徽省降水规律及特征进行分析模拟,以验证其在区域性降水方面的适用性。采用包含4个隐式状态的HMM对省内6个主要城市的多年日降水数据序列进行拟合。用贝叶斯信息准则(Bayesian Information Criterions,BIC)确定模型中隐式状态数量,用Baum-Welch算法训练得到最优模型参数,用Viterbi算法确定模型中最优状态序列。采用上述方法模拟安徽省6个城市在1960—2009年夏季共50个时段的降水情况。前40 a用于模型分析训练,后10 a用于模型验证及评价,结果表明HMM能更好地模拟降水特征,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马尔可夫模型 隐式状态 降水特征 贝叶斯信息准则 Baum-Welch算法 VITERBI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山丘陵区河道洪水计算研究
13
作者 刘志强 郭金城 关静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2018年第7期35-37,共3页
好田河在扎格斯台嘎查西侧从右岸汇入呼尔勒河(该段属二龙涛河上游山区),呼尔勒河为二龙涛河的一级支流。本文以好田河河道治理工程为例,对低山丘陵区河道洪水计算方法进行阐述。
关键词 低山丘陵区 河道 洪水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矿井水处理工艺与效益分析 被引量:17
14
作者 马立新 王勇 +2 位作者 吴丽 王雪冬 张铁严 《能源与环保》 2017年第9期61-65,共5页
针对阜新矿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以阜新某煤矿为例,提出了矿井水处理的一般原则,阐述了矿井水初步处理和深度处理工艺流程,核算了矿井水利用的成本,分析了矿井水资源化的综合效益。研究表明,矿井水处理应遵循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的原则,... 针对阜新矿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以阜新某煤矿为例,提出了矿井水处理的一般原则,阐述了矿井水初步处理和深度处理工艺流程,核算了矿井水利用的成本,分析了矿井水资源化的综合效益。研究表明,矿井水处理应遵循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再根据回用目标和水质特征,设计处理工艺;通过混凝、沉淀、消毒等工艺初步处理矿井水,水质可达到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并满足矿区工业用水需求;通过反渗透等工艺深度处理矿井水,水质可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并满足矿区生产生活用水需求;矿井水初步处理运行成本约为1元/m3,深度处理运行成本约为2元/m3;矿井水处理及综合利用可有效节约地下水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缓解水资源供求矛盾,具有显著的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阜新矿区 矿井水 初步处理 深度处理 综合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东部干旱年份玉米需水规律及灌溉制度优化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颖辉 汤鹏程 +2 位作者 李曙光 田雨春 李嘉琪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8-114,共7页
基于通辽市丰田灌溉试验站3年野外实测试验,对该地区干旱年份玉米需水规律开展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干旱年份玉米拔节期与抽雄期耗水量占玉米整个生育期的50%以上,耗水强度依次表现为抽雄期>拔节期>灌浆期>苗期,各生育阶段日... 基于通辽市丰田灌溉试验站3年野外实测试验,对该地区干旱年份玉米需水规律开展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干旱年份玉米拔节期与抽雄期耗水量占玉米整个生育期的50%以上,耗水强度依次表现为抽雄期>拔节期>灌浆期>苗期,各生育阶段日耗水强度介于0.79~6.50 mm·d^(-1)之间;玉米干旱年份苗期、拔节期水分胁迫处理减产率较小,均未达到显著水平,抽雄期水分胁迫造成的减产量最大,多年平均达10%以上。干旱年份随着玉米耗水量的增加,产量持续增加,而水分生产率先升后降,合理的水分胁迫有利于提高干旱年份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通过数学模型与动态规划,提出了干旱年份玉米不同灌溉定额条件下的非充分优化灌溉制度,干旱年份应首先保证玉米抽雄期、灌浆期各灌水1次的要求,每次灌水约600 m3·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东部 干旱年份 玉米 需水规律 水分利用率 灌溉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数学模型和物元可拓模型的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志忠 梁秀娟 +2 位作者 刘晓梅 李树森 李树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37,共4页
以2015年九台区地下水水质数据为依据,选取氯化物、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氨氮、总铁、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氟化物、高锰酸盐指数等10个评价指标,分别采用模糊数学法和物元可拓法建立水质评价模型对其进行评价,并将结果进... 以2015年九台区地下水水质数据为依据,选取氯化物、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氨氮、总铁、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氟化物、高锰酸盐指数等10个评价指标,分别采用模糊数学法和物元可拓法建立水质评价模型对其进行评价,并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一致性高达70%,且其评价的水质级别均高于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地下水 模糊数学法 物元可拓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覆盖量对玉米土壤热环境及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武术 白静 +2 位作者 包曙明 徐海彬 曹宝海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8-61,共4页
残膜污染严重制约了西松辽地区节水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探究寒旱区不同秸秆覆盖量对滴灌玉米土壤热环境、生长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确定西松辽平原滴灌玉米适宜的秸秆覆盖量。试验以无覆盖为对照,设置M1.20(秸秆覆盖量12 000 kg/hm^2... 残膜污染严重制约了西松辽地区节水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探究寒旱区不同秸秆覆盖量对滴灌玉米土壤热环境、生长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确定西松辽平原滴灌玉米适宜的秸秆覆盖量。试验以无覆盖为对照,设置M1.20(秸秆覆盖量12 000 kg/hm^2)、M0.85(秸秆覆盖量8 500 kg/hm^2)、M0.50(秸秆覆盖量5 000 kg/hm^2)和地膜覆盖4个处理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滴灌玉米秸秆覆盖量达到8 500 kg/hm^2在播期可以达到与地膜覆盖相近的播层热环境,有利于种子的萌发,且其经济产量较地膜覆盖差异不显著(p>0.05)。各秸秆覆盖处理对株高的影响在苗期最为显著,表现为随着秸秆覆盖量的增加而增加,这是由于较高的秸秆覆盖量处理可提前玉米出苗时间。秸秆覆盖量达到8 500 kg/hm^2处理在生殖生长阶段LAI不会显著低于地膜覆盖,且在生长后期处理M0.85保持了较大的LAI,而且LAI下降速率较处理PM、M1.20显著(p<0.05)减缓了23.6%、21.3%,冠层叶片衰退的时间滞后于处理PM、M1.20,在生长后期保持了较高的光合面积,延长了光合作用的时间,具有一定的后效性。研究表明,西松辽平原滴灌玉米8 500 kg/hm^2秸秆覆盖量可作为替换地膜覆盖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玉米 寒旱区 秸秆覆盖 残膜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水力学模型在红光大桥洪水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8
作者 刘艳红 靳志伟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7年第11期157-161,共5页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网格剖分的形式模拟红光大桥修建前后的坝前和桥前洪水的最大水深、最大流速和最高水位分布情况,有效的判断水流形态。确定修建该桥后桥址上游、桥位处水位出现不同程度的壅高、流速不同程度降低,桥址处水...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网格剖分的形式模拟红光大桥修建前后的坝前和桥前洪水的最大水深、最大流速和最高水位分布情况,有效的判断水流形态。确定修建该桥后桥址上游、桥位处水位出现不同程度的壅高、流速不同程度降低,桥址处水流明显增加。通过建立数值模型水流状态,为桥墩防护、桩基基础的深度以及承台高度选取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为红光大桥下一阶段结构进行优化起到了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水力学模型 壅水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力吉木仁流域洪水地区综合公式的编制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玉清 刘艳红 +1 位作者 靳志伟 夏初阳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5年第11期30-33,共4页
利用已经通过“三性”分析的乌力吉木仁流域站点的资料,计算得出乌力吉木仁流域各个站点的洪水成果,建立本区域站点流域面积~洪峰/洪量关系曲线,编制洪水地区综合经验公式。
关键词 乌力吉木仁 洪峰 洪量 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近60年降水量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志忠 刘晓梅 +2 位作者 李树 李树森 闫佰忠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6-8,16,共4页
为准确分析吉林省1951~2011年近60年年降水量时空演化特征,基于8个雨量站年降水量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预置白Mann-Kendall法(PW-MK法)进行趋势特征分析,结合预置白Mann-Kendall法和滑动t检验法进行突变特征检测,并采用Morlet... 为准确分析吉林省1951~2011年近60年年降水量时空演化特征,基于8个雨量站年降水量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预置白Mann-Kendall法(PW-MK法)进行趋势特征分析,结合预置白Mann-Kendall法和滑动t检验法进行突变特征检测,并采用Morlet小波进行周期特征识别。结果表明,1951~2011年吉林省各站年降水量均呈减少趋势,年降水量多年平均值在三大地貌单元上自西向东呈增加趋势,其与雨量站高程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且年降水量自东向西减少趋势越来越显著,其中西部和中部呈显著性减少趋势,东部呈不显著减少趋势;吉林省西部和中部降水突变年份在1998年前后,东部突变年份在1975年前后;吉林省各站均存在5、10年左右的主周期,其中,西部和中部还存在15、20年左右的主周期,东部还存在15、28年左右的主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 时空演化 趋势 突变 周期 小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