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菜豆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韩启厚
古瑜
+2 位作者
于海龙
李玉珍
刑堃
《长江蔬菜》
2015年第2期50-53,共4页
以双丰3号菜豆为试验材料,比较了种子消毒方法,筛选了快繁最佳增殖培养基、生根培养基及移栽基质。结果表明,25%次氯酸钠浸泡20 min对菜豆种子消毒效果最好;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B5+6-BA 5.0 mg/L,14 d获得再生芽为9.2个/外植体;最佳生根...
以双丰3号菜豆为试验材料,比较了种子消毒方法,筛选了快繁最佳增殖培养基、生根培养基及移栽基质。结果表明,25%次氯酸钠浸泡20 min对菜豆种子消毒效果最好;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B5+6-BA 5.0 mg/L,14 d获得再生芽为9.2个/外植体;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B5+IBA 0.1 mg/L,生根率达95.3%;最佳移栽基质为草炭∶蘑菇渣=1∶1,移栽成活率为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豆
消毒
增殖
生根
移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内置式秸秆反应堆在北方设施农业中的应用及效应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志红
王海水
《农业与技术》
2014年第4期21-21,共1页
介绍在北方寒冷地区,为了解决设施蔬菜生产中温度低、蔬菜品质差、产量低以及长期连作造成土传病害增加和土壤有机质含量低而推广实施的秸秆反应堆技术,及所产生各种效应。
关键词
内置式秸秆反应堆
北方地区设施农业
应用及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丹草/黄芪间作对高丹草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
6
3
作者
石悦
房永雨
+4 位作者
刘拴成
穆俊祥
于新超
卜令超
田牧野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0-137,共8页
为探究高丹草/黄芪间作对高丹草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高丹草单作为对照(S),设置3种高丹草与黄芪的间作模式(2∶1,2∶2,4∶2),通过测定高丹草农艺性状以及采用Illumina PE250高通量测序,分析高丹草/黄芪间作对高丹草生物性状和...
为探究高丹草/黄芪间作对高丹草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高丹草单作为对照(S),设置3种高丹草与黄芪的间作模式(2∶1,2∶2,4∶2),通过测定高丹草农艺性状以及采用Illumina PE250高通量测序,分析高丹草/黄芪间作对高丹草生物性状和高丹草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期不同高丹草间作模式下高丹草株高、茎粗、单株鲜重和单株干重等生物性状总体上高于高丹草单作模式,且就平均而言高丹草/黄芪2∶1的间作模式效果最好。采用Illumina PE250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高丹草根际土壤细菌16S rDNA和真菌ITS rDNA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通过对4个样品土壤细菌16S测序共得到优化序列172643条,碱基对数范围为13515561~22878067 bp,平均序列长度分布范围为415.62~417.42 bp。高丹草/黄芪间作使高丹草根际微生物群落Chao 1指数和Ace指数均显著大于单作模式(P<0.05),高丹草根际土壤的优势菌种(相对丰度大于10%)分别为变形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和绿弯菌门,3种不同间作模式土壤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高于高丹草单作土壤,而酸杆菌门的相对丰度低于高丹草单作土壤。不同高丹草间作模式下,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发生了变化,说明高丹草/黄芪间作模式可以改善高丹草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为推广应用高丹草多样性种植方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丹草
黄芪
间作
根际土壤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驱动长刺蒺藜草成功入侵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研究
被引量:
5
4
作者
李宇宇
吴德宝
+4 位作者
丛百明
刘庆岩
徐晓阳
郝丽芬
林克剑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2-74,共13页
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对外来入侵植物形成反馈是其成功入侵的重要原因之一。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以入侵植物长刺蒺藜草根际土壤、本土植物狗尾草根际土壤及无植物种植土壤为对象,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三者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对外来入侵植物形成反馈是其成功入侵的重要原因之一。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以入侵植物长刺蒺藜草根际土壤、本土植物狗尾草根际土壤及无植物种植土壤为对象,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三者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及其差异,并探讨其入侵机制。结果表明,与本土植物狗尾草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相比,入侵植物长刺蒺藜草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降低,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多样性提高;入侵植物长刺蒺藜草根际土壤主要细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LEfSe多级物种差异分析表明,蓝细菌(Cyanobacteria)和Methylomirabilota是长刺蒺藜草根际土壤的优势细菌。FAPROTAX功能预测结果显示,入侵植物长刺蒺藜草根际土壤细菌在光合营养作用、光能自养作用、氧性光能自养、蓝细菌等方面的功能类群均有较高的丰度。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鞘脂单胞菌属(Sphingomonas)、蓝细菌(Cyanobacteria)和Methylomirabilota是驱动长刺蒺藜草成功入侵的优势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刺蒺藜草
入侵
根际土壤
高通量测序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开鲁红干椒增加产量提高品质的有效措施
被引量:
2
5
作者
庞凤琴
鲍岩峰
+2 位作者
左明湖
屈志敏
贾晓奇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11期169-170,共2页
重点围绕红干椒产量四要素进行产量攻关,即保证密度、提高成品果率、增加单果重、控制单株果数。提高红干椒品质的主要措施是科学管理、合理调节水分、光照和养分以及及时防治病害。
关键词
红干椒
产量
品质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菜豆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韩启厚
古瑜
于海龙
李玉珍
刑堃
机构
天津科润蔬菜研究所
内蒙古
通辽市开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天津市北辰区种植业
中心
出处
《长江蔬菜》
2015年第2期50-53,共4页
基金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院长基金项目(编号:11017)
文摘
以双丰3号菜豆为试验材料,比较了种子消毒方法,筛选了快繁最佳增殖培养基、生根培养基及移栽基质。结果表明,25%次氯酸钠浸泡20 min对菜豆种子消毒效果最好;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B5+6-BA 5.0 mg/L,14 d获得再生芽为9.2个/外植体;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B5+IBA 0.1 mg/L,生根率达95.3%;最佳移栽基质为草炭∶蘑菇渣=1∶1,移栽成活率为97%。
关键词
菜豆
消毒
增殖
生根
移栽
Keywords
Common bean
Disinfection
Enrichment
Rooting
Transplanting
分类号
S643.1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置式秸秆反应堆在北方设施农业中的应用及效应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志红
王海水
机构
内蒙古
通辽市
开鲁县
设施
农业
发展局
内蒙古
通辽市开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14年第4期21-21,共1页
文摘
介绍在北方寒冷地区,为了解决设施蔬菜生产中温度低、蔬菜品质差、产量低以及长期连作造成土传病害增加和土壤有机质含量低而推广实施的秸秆反应堆技术,及所产生各种效应。
关键词
内置式秸秆反应堆
北方地区设施农业
应用及效应
分类号
S316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丹草/黄芪间作对高丹草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
6
3
作者
石悦
房永雨
刘拴成
穆俊祥
于新超
卜令超
田牧野
机构
集宁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
技术
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通辽市开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0-137,共8页
基金
集宁师范学院博士创新科研基金项目(jsbsjj2304)
集宁师范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jsbsjj1901)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BS03011)。
文摘
为探究高丹草/黄芪间作对高丹草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高丹草单作为对照(S),设置3种高丹草与黄芪的间作模式(2∶1,2∶2,4∶2),通过测定高丹草农艺性状以及采用Illumina PE250高通量测序,分析高丹草/黄芪间作对高丹草生物性状和高丹草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期不同高丹草间作模式下高丹草株高、茎粗、单株鲜重和单株干重等生物性状总体上高于高丹草单作模式,且就平均而言高丹草/黄芪2∶1的间作模式效果最好。采用Illumina PE250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高丹草根际土壤细菌16S rDNA和真菌ITS rDNA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通过对4个样品土壤细菌16S测序共得到优化序列172643条,碱基对数范围为13515561~22878067 bp,平均序列长度分布范围为415.62~417.42 bp。高丹草/黄芪间作使高丹草根际微生物群落Chao 1指数和Ace指数均显著大于单作模式(P<0.05),高丹草根际土壤的优势菌种(相对丰度大于10%)分别为变形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和绿弯菌门,3种不同间作模式土壤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高于高丹草单作土壤,而酸杆菌门的相对丰度低于高丹草单作土壤。不同高丹草间作模式下,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发生了变化,说明高丹草/黄芪间作模式可以改善高丹草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为推广应用高丹草多样性种植方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高丹草
黄芪
间作
根际土壤
微生物群落
Keywords
Sorghum-sudangrass hybrid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Intercropping
Rhizosphere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分类号
S154.3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驱动长刺蒺藜草成功入侵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研究
被引量:
5
4
作者
李宇宇
吴德宝
丛百明
刘庆岩
徐晓阳
郝丽芬
林克剑
机构
农业
农村部人工草地生物灾害监测与绿色防控重点实验室/中国
农业
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安徽
农业
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通辽市
农牧科学研究所
通辽市开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2-74,共13页
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34)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AAS-ASTIP-2020-IGR-02)资助。
文摘
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对外来入侵植物形成反馈是其成功入侵的重要原因之一。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以入侵植物长刺蒺藜草根际土壤、本土植物狗尾草根际土壤及无植物种植土壤为对象,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三者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及其差异,并探讨其入侵机制。结果表明,与本土植物狗尾草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相比,入侵植物长刺蒺藜草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降低,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多样性提高;入侵植物长刺蒺藜草根际土壤主要细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LEfSe多级物种差异分析表明,蓝细菌(Cyanobacteria)和Methylomirabilota是长刺蒺藜草根际土壤的优势细菌。FAPROTAX功能预测结果显示,入侵植物长刺蒺藜草根际土壤细菌在光合营养作用、光能自养作用、氧性光能自养、蓝细菌等方面的功能类群均有较高的丰度。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鞘脂单胞菌属(Sphingomonas)、蓝细菌(Cyanobacteria)和Methylomirabilota是驱动长刺蒺藜草成功入侵的优势细菌。
关键词
长刺蒺藜草
入侵
根际土壤
高通量测序
微生物群落
Keywords
Cenchrus longispinus
Invasion
Rhizosphere soil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Microbial community
分类号
S45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开鲁红干椒增加产量提高品质的有效措施
被引量:
2
5
作者
庞凤琴
鲍岩峰
左明湖
屈志敏
贾晓奇
机构
内蒙古
通辽市
开鲁县
嘉禾辣椒研究所
内蒙古
通辽市
开鲁镇
农业
服务
中心
内蒙古
通辽市开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内蒙古
通辽市
开鲁县
绿色食品发展
中心
内蒙古
通辽市
开鲁县
幸福镇
农业
服务
中心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11期169-170,共2页
文摘
重点围绕红干椒产量四要素进行产量攻关,即保证密度、提高成品果率、增加单果重、控制单株果数。提高红干椒品质的主要措施是科学管理、合理调节水分、光照和养分以及及时防治病害。
关键词
红干椒
产量
品质
措施
分类号
S641.3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菜豆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韩启厚
古瑜
于海龙
李玉珍
刑堃
《长江蔬菜》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内置式秸秆反应堆在北方设施农业中的应用及效应
王志红
王海水
《农业与技术》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高丹草/黄芪间作对高丹草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石悦
房永雨
刘拴成
穆俊祥
于新超
卜令超
田牧野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驱动长刺蒺藜草成功入侵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研究
李宇宇
吴德宝
丛百明
刘庆岩
徐晓阳
郝丽芬
林克剑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开鲁红干椒增加产量提高品质的有效措施
庞凤琴
鲍岩峰
左明湖
屈志敏
贾晓奇
《农业科技通讯》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