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辽市农业科学院玉米育种现状及创新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桂华 白乙拉图 +2 位作者 杨凤玲 冯晔 吴漠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8年第6期89-90,97,共3页
通辽市农科院自建院以来,在玉米育种方面一直与国内玉米育种进程一致,以常规育种方法为主,核心种质基础狭窄,生产上用的主栽品种较少,抗风险能力弱,解决的关键在于加强育种技术创新和种质创新的基础上,不断培育出能够支撑玉米生产可持... 通辽市农科院自建院以来,在玉米育种方面一直与国内玉米育种进程一致,以常规育种方法为主,核心种质基础狭窄,生产上用的主栽品种较少,抗风险能力弱,解决的关键在于加强育种技术创新和种质创新的基础上,不断培育出能够支撑玉米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新自交系和杂交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育种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辽市玉米丝黑穗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建议 被引量:1
2
作者 白代晓 吴喜春 +5 位作者 张金财 包红霞 邓志兰 张智勇 张伟芳 李桂梅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4年第4期27-28,共2页
从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机理和致病因素入手,着重对玉米丝黑穗病发病症状、发病原因进行叙述,结合当地调查结果,提出防治建议。
关键词 玉米 丝黑穗病 防治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辽市玉米生产现状及加入WTO后的发展对策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淑兰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4年第F12期99-100,共2页
中国加入WTO以后,粮食市场特别是玉米生产、销售市场竞争更为激烈,为迎接挑战,针对通辽市的玉米生产现状提出一些发展思路。
关键词 玉米 WTO 发展对策 生产现状 通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辽市玉米生产现状及加入WTO后的发展对策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淑兰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3年第3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通辽市 玉米 生产现状 WTO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搞好种子工作 服务农业生产 被引量:6
5
作者 杨志 高丽辉 +1 位作者 王振宇 李淑兰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4年第4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种子产业 基地建设 依法管理 组织机构 种子质量 室内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辽地区水稻新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莫德乐吐 白玉莲 +1 位作者 李默 滑建立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4年第3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通辽市 水稻 品种区域试验 丰产性 稳产性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辽地区红干椒主要病害的调查 被引量:1
7
作者 白玉莲 莫德乐吐 林淑英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4年第1期16-16,共1页
对通辽市红干椒的病害种类、发病条件、危害程度、发生规律、发病率、分布进行了调查,调查面积为0.67万hm2,共有14种病害,其中主要病害有7种,并在不同生育时期均有不同程度发生。
关键词 通辽地区 红干椒 病害 发病条件 发生规律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农业科技产业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通科种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被引量:5
8
作者 李金琴 徐娥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6年第4期22-24,共3页
关键词 种业发展 农业科技产业 技术创新 农作物新品种 科技攻关项目 社会效益 科研成果 科技进步奖 新品种推广 侧金盏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改革为手段 以创新为目标 促进农业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国林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3年第5期12-13,15,共3页
关键词 改革 创新 农业 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辽地区引进不同加工番茄品种的产量和品质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白玉莲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1年第6期41-44,共4页
试验从外引进48个新加工番茄品种,通过在通辽地区种植观察其特性特征及经济性状,选出适合通辽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品种,其产量均在4000kg/667m2以上。
关键词 加工番茄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辽地区发展高粱产业前景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白乙拉图 塔娜 +1 位作者 包春光 田丽梅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2年第1期17-17,共1页
高粱是饲料加工和酿造业的主原料,特别酿造名优白酒高粱是不可缺少的原料;高粱壳是纯天然红色素原料,可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高粱秆既可做高密板材,又可做工艺品和菜篮等生活用品,是不污染的环保型原材料;甜高粱秆中的糖汁含量50%~... 高粱是饲料加工和酿造业的主原料,特别酿造名优白酒高粱是不可缺少的原料;高粱壳是纯天然红色素原料,可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高粱秆既可做高密板材,又可做工艺品和菜篮等生活用品,是不污染的环保型原材料;甜高粱秆中的糖汁含量50%~70%、垂度(BX)为12%~18%,是一种优质青贮和制糖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壳 产业前景 地区发展 制糖原料 通辽 甜高粱秆 天然红色素 饲料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玉米叶片基因组DNA快速提取新方法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雷开荣 石春焱 +2 位作者 李明顺 李晓辉 李新海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12,共3页
在玉米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工作中,需要对大量群体的个体样本进行分子标记分析,其中DNA的高效快速提取是关键的技术环节。以异硫氰酸胍为主要提取试剂,结合使用组织研磨器(Qiagen Tissuelyser),建立了一种玉米叶片基因组DNA的快速提取新方... 在玉米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工作中,需要对大量群体的个体样本进行分子标记分析,其中DNA的高效快速提取是关键的技术环节。以异硫氰酸胍为主要提取试剂,结合使用组织研磨器(Qiagen Tissuelyser),建立了一种玉米叶片基因组DNA的快速提取新方法。利用此方法提取玉米叶片基因组DNA,具有使用药品少、操作步骤简单、快速、成本低、DNA质量稳定等优点,通常情况下每人每个工作日可以提取300个DNA样品。此DNA提取方法可有效地用于玉米分子标记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DNA提取 异硫氰酸胍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素万寿菊及其深加工产品的国内、外研究、生产现状 被引量:42
13
作者 张春华 黄前晶 +3 位作者 孟桂兰 崔双柱 邓志兰 滑建立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6年第2期65-67,共3页
关键词 色素万寿菊 深加工产品 生产现状 一年生草本植物 国内 生长不良 土壤条件 大田栽培 墨西哥 腐殖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干旱对玉米的影响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被引量:29
14
作者 冯晔 张建华 +7 位作者 包额尔敦嘎 王东 李淑兰 张桂华 高玉华 高丽辉 杨凤玲 王春雷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8年第6期38-39,44,共3页
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内,影响玉米正常生长发育的因素很多,高温、干旱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近年来,随着气候不断变暖,通辽市气候异常,雨热不同季,玉米生育期内降水量少,持续的高温、干旱给玉米正常生产带来严重的危害。为了减少或避... 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内,影响玉米正常生长发育的因素很多,高温、干旱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近年来,随着气候不断变暖,通辽市气候异常,雨热不同季,玉米生育期内降水量少,持续的高温、干旱给玉米正常生产带来严重的危害。为了减少或避免损失,必须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选育抗旱品种是首要任务,其次应加强田间管理,科学施肥,合理密植,改变传统的耕作方式,营造田间小气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干旱 玉米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蓖麻研究及产销概况 被引量:23
15
作者 包红霞 张春华 +1 位作者 李金琴 王建伟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3年第4期6-8,共3页
关键词 蓖麻 油料作物 品种 培育 自交系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辽河平原矮秆蓖麻杂交种抗氧化酶活性、产量与油分含量对氮肥水平的响应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寿军 王磊 +3 位作者 德木其格 王金波 齐海祥 朱国立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92-202,共11页
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矮秆蓖麻杂交种通蓖11号为试材,以高秆杂交种通蓖9号为对照,在N 0、60、120、180 kg/hm^(2) 4个氮肥用量处理下,探讨灌浆期间叶片抗氧化酶活性、产量和油分含量对氮肥水平的响应。结果表明,在0~120 kg/hm^(2... 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矮秆蓖麻杂交种通蓖11号为试材,以高秆杂交种通蓖9号为对照,在N 0、60、120、180 kg/hm^(2) 4个氮肥用量处理下,探讨灌浆期间叶片抗氧化酶活性、产量和油分含量对氮肥水平的响应。结果表明,在0~120 kg/hm^(2)施氮水平范围内,随着氮肥水平的提高,2品种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不断增强,丙二醛(MDA)含量则持续下降。当施氮水平提高到180 kg/hm^(2)时,SOD、POD、CAT活性不再升高,反而下降,MDA含量则略有上升。在各个氮肥水平和灌浆阶段通蓖11号SOD、POD、CAT活性均高于通蓖9号,MDA含量均低于通蓖9号;在低氮水平处理下,2品种间大部分差异不显著;在高氮水平处理下,大部分差异显著。随着灌浆进程,SOD、POD活性呈单峰曲线变化,但通蓖11号的峰值较通蓖9号有所延迟。CAT活性呈下降趋势,MDA含量呈上升趋势。各处理籽粒产量、油分含量与抗氧化酶活性趋势相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籽粒产量和油分含量与SOD、POD、CAT活性呈正相关关系,与MDA含量呈负相关关系。灌浆前期,花后10 d通蓖9号SOD、POD和CAT活性与籽粒重的相关关系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通蓖11号则达显著水平。花后20 d通蓖9号SOD、POD和CAT活性与籽粒重的相关关系未达显著水平,通蓖11号则达显著水平。灌浆中期,通蓖11号SOD、POD活性与油分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通蓖9号油分含量仅与POD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SOD和CAT相关关系未达显著水平。说明适量施用氮肥可以提高蓖麻主茎叶片抗氧化酶活性,降低MDA含量,但通蓖11号保护酶活性对氮肥的生理响应更积极,具有更强的改善细胞中活性氧产生与清除之间的平衡能力,这是其籽粒产量和油分含量高于通蓖9号的生理原因。120 kg/hm^(2)氮肥用量是通蓖11号在西辽河平原取得优质高产的最佳施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 抗氧化酶 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新品种通蓖5号的选育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金琴 朱国立 +4 位作者 李靖霞 田福东 张春华 吴国林 王建伟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4年第1期10-11,共2页
通蓖5号系内蒙古通辽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蓖麻新品种,具有高产、抗病、优质等特性。2000~2002年在内蒙古自治区蓖麻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324.40kg/hm2,比对照哲蓖3号增产28.25%,在生产示范中最高单产达3484.50kg/hm2。
关键词 蓖麻 品种 通蓖5号 选育 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杂交种哲单20的选育 被引量:7
18
作者 高玉华 张建华 +7 位作者 高丽辉 李淑兰 张晋纯 郭志明 张桂华 额尔顿 石春焱 杨凤玲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5年第1期23-24,共2页
玉米杂交种哲单20以自选系哲773-2G为母本,外引系铁792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生育期126d,需≥10℃活动积温2750~2800℃,属中晚熟杂交种.具有高产、稳产、抗病、抗逆性强、活秧成熟等特点.
关键词 选育 玉米杂交种 父本杂交 晚熟 母本 抗病 高产 活动积温 成熟 抗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份美国玉米自交系配合力鉴定及利用潜力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刘剑 孙继颖 +7 位作者 高聚林 苏治军 于晓芳 胡树平 冯晔 王东 包海柱 范雅芳 《北方农业学报》 2017年第6期1-10,共10页
以4个国内玉米自交系(郑58、昌7-2、四-144、四-287)为测验种,应用NCII遗传交配设计,对16份美国自交系进行配合力测定及对照优势分析。为筛选出配合力优良的美国玉米自交系,组配性状优良的杂交组合,分析供试美国玉米自交系利用潜力,为... 以4个国内玉米自交系(郑58、昌7-2、四-144、四-287)为测验种,应用NCII遗传交配设计,对16份美国自交系进行配合力测定及对照优势分析。为筛选出配合力优良的美国玉米自交系,组配性状优良的杂交组合,分析供试美国玉米自交系利用潜力,为其合理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供试美国自交系中LH205、2FACC、LH196、LH190产量GCA效应值表现优良,PHV37、PHW03、2FACC、LH163、LH206、LH220Ht、LH160、LH162适宜机械收获(宜机收)性状GCA表现优良。杂交组合LH160×郑58、2FACC×昌7-2、PHW43×四-144、LH195×四-287、LH220Ht×四-287、LH190×四-287、LH202×四-287的产量SCA效应值表现优良。2FACC×昌7-2、LH195×四287、2FACC×四-144、LH162×昌7-2、LH205×昌7-2、LH190×四287的产量TCA效应值表现优良。杂交组合2FACC×昌7-2、LH195×四-287、2FACC×四-144的产量对照优势较强,可进一步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玉米自交系 配合力 宜机收性状 产量性状 对照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玉米产量的措施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桂梅 李景山 +1 位作者 张亚杰 梁文辉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4年第4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玉米 产量 品种更新 施肥 覆膜技术 间作 套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