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准连续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对老年人后循环缺血病灶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1
作者 贾芮 徐贤 +3 位作者 刘新球 吴冰 门卫伟 安宁豫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2-279,共8页
目的探究三维准连续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3D-pCASL)对80岁以上老年人后循环缺血(PCI)的诊断价值,对老年人PCI的临床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对80岁以上临床诊断为PCI的老年男性患者20例以及正常老年男性33名分别进行磁共振常规扫描及3... 目的探究三维准连续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3D-pCASL)对80岁以上老年人后循环缺血(PCI)的诊断价值,对老年人PCI的临床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对80岁以上临床诊断为PCI的老年男性患者20例以及正常老年男性33名分别进行磁共振常规扫描及3D-pCASL扫描,延迟标记时间(PLD)选取1525和2525 ms,利用SPM12软件分别测量其左侧枕叶、右侧枕叶、左侧小脑、右侧小脑脑血流量(CBF)。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秩和检验比较在两个PLD时间病例组与对照组前后循环CBF的差异,病例组与对照组双侧枕叶、双侧小脑CBF的差异,以及病例组与对照组在两个PLD时间的时间间隔中双侧枕叶、双侧小脑CBF增量(△CBF)的差异。结果病例组在PLD时间为1525 ms及2525 ms时,前循环的CBF值均高于后循环CBF值,而对照组仅在1525 ms时前循环的CBF值均高于后循环CBF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P=0.025);病例组在两个PLD时间时双侧枕叶、双侧小脑的CBF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P=0.002,P=0.000,P=0.001,P=0.000,P=0.001,P=0.002,P=0.014);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在两个PLD时间的时间间隔中双侧枕叶、小脑△CBF均更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P=0.001,P=0.001,P=0.025)。结论高年龄段老年人因后循环血流慢,3D-pCASL技术需采用多个PLD时间判断PCI的有无;3D-pCASL技术对检测后循环CBF下降敏感,可作为老年人后循环卒中预警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流量 后循环缺血 三维准连续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 磁共振成像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