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2D-FIESTA序列对婴儿肝移植患者肝外血管和胆管系统的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霄英 黄柳明 +2 位作者 李龙 孙非 蒋学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 评价磁共振 2D FIESTA序列能否用于婴儿肝移植术后肝外胆道及血管系统的显示。方法  3例婴儿肝移植患者术后行 6次MR检查以了解肝外胆道及血管的通畅情况。患儿口服水合氯醛或静注安定镇静。行轴位、冠状和矢状 2D FIESTA扫描。... 目的 评价磁共振 2D FIESTA序列能否用于婴儿肝移植术后肝外胆道及血管系统的显示。方法  3例婴儿肝移植患者术后行 6次MR检查以了解肝外胆道及血管的通畅情况。患儿口服水合氯醛或静注安定镇静。行轴位、冠状和矢状 2D FIESTA扫描。不需屏气。不使用MR造影剂。在ADW工作站上以MIP和MPR方式重建图像。结果  2D FIESTA序列可清晰显示患婴的肝外门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及肝外胆管 ,肝动脉显示欠清晰。 1例显示来自供体的门静脉过长 ,1例显示下腔静脉吻合口狭窄。 1例显示多发肝脓肿和膈下积液。结论  2D FIESTA序列可在自由呼吸、不使用造影剂的条件下显示婴儿肝移植患者的肝外静脉血管和肝外胆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婴儿 磁共振成像 脉冲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恶性肿瘤扩散加权成像与T2加权成像对比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英 张晓鹏 +2 位作者 唐磊 郝纯毅 孙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835-1838,共4页
目的比较肝脏扩散加权成像(DWI)和T2WI反映肝脏恶性肿瘤扩散特征、病理特征及肿瘤范围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肝脏恶性肿瘤44例48灶(肝细胞癌30例30灶,肝转移瘤10例14灶,胆管细胞癌4例4灶),比较DWI与T2WI图像液体(脑脊液,胆囊胆汁)和肝... 目的比较肝脏扩散加权成像(DWI)和T2WI反映肝脏恶性肿瘤扩散特征、病理特征及肿瘤范围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肝脏恶性肿瘤44例48灶(肝细胞癌30例30灶,肝转移瘤10例14灶,胆管细胞癌4例4灶),比较DWI与T2WI图像液体(脑脊液,胆囊胆汁)和肝脏恶性肿瘤的信号,肿瘤/肝脏信号强度比(SIR),对比噪声比(CNR)以及肿瘤范围,测量肿瘤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果在b=600s/mm2的图像中,所有病例的脑脊液均显示为低信号。肝脏恶性肿瘤多表现为高信号,其信号分布特征与T2WI不同;肿瘤的信号强度和瘤/肝SIR,DWI与T2WI不相关;DWI信号强度与ADC值呈负相关。DWI的病灶对比噪声比高于T2WI,二者差异有显著性。DWI显示病灶范围与T2WI差异无显著性。结论b=600s/mm2的肝脏DWI图像受T2穿透效应影响较小,能够较好地反映肝脏恶性肿瘤的扩散特征。DWI肿瘤对比噪声比更高,有助于病灶边界的确定。DWI反映的肝脏恶性肿瘤的扩散特征,可作为其影像学特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肝肿瘤 扩散加权成像 T2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和DTI评价犬急性脊髓损伤后的形态及功能改变 被引量:15
3
作者 王霄英 谭可 +3 位作者 倪石磊 孙非 鲍圣德 蒋学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12期1821-1824,共4页
目的 观察犬急性脊髓损伤后的形态和功能改变。方法 制作犬T13脊髓左半横断损伤模型。分别于损伤前、损伤后 1周行MRI和DTI (SSFSE序列扫描 ,b =5 0 0s/mm2 ,扩散敏感梯度方向 =13 )检查 ,测量手术侧和非手术侧的ADC值及FA值 ,并对结... 目的 观察犬急性脊髓损伤后的形态和功能改变。方法 制作犬T13脊髓左半横断损伤模型。分别于损伤前、损伤后 1周行MRI和DTI (SSFSE序列扫描 ,b =5 0 0s/mm2 ,扩散敏感梯度方向 =13 )检查 ,测量手术侧和非手术侧的ADC值及FA值 ,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正常犬脊髓左、右侧的ADC值为 (1.0 0± 0 .15 )× 10 -3 mm2 /s和 (1.0 1± 0 .17)× 10 -3 mm2 /s ,FA值为 0 .5 9± 0 .11和 0 .60± 0 .0 8,左右两侧无明显差异。脊髓损伤后手术侧ADC值升高为 (1.65± 0 .45 )× 10 -3 mm2 /s (t =4.3 66,P =0 .0 0 1)、FA值降低为 0 .3 0± 0 .17(t =-3 .749,P =0 .0 0 3 ) ;非手术侧无明显变化。结论 DTI能对实验性脊髓损伤后的观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损伤 扩散张量成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质纤维束成像在颅脑疾病中的初步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翔 戴建平 +3 位作者 曹光 孙玮 孙非 李少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1期1436-1438,共3页
目的 评价白质纤维束成像在颅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1例志愿者、1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例胶质母细胞瘤及 2例脑膜瘤患者行扩散张量成像。应用日本东京大学的dTV软件观察白质纤维束形态 ;对锥体束和胼胝体进行三维显示。... 目的 评价白质纤维束成像在颅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1例志愿者、1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例胶质母细胞瘤及 2例脑膜瘤患者行扩散张量成像。应用日本东京大学的dTV软件观察白质纤维束形态 ;对锥体束和胼胝体进行三维显示。结果 全部志愿者和患者均可清楚地观察白质纤维束形态。 1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观察到锥体束不同程度的中断 ,5例脑肿瘤患者可以观察到锥体束和胼胝体受压、移位。结论 本研究表明 ,使用扩散张量 白质纤维束成像 ,可以在活体内清楚、立体地观察锥体束和胼胝体等白质纤维束形态变化以及与颅内病灶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扩散 扩散张量 脑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控阵线圈联合并行采集技术在胃癌扩散加权成像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晓鹏 唐磊 +2 位作者 孙应实 曹崑 孙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47-552,共6页
目的评价相控阵线圈联合并行采集技术(array spatial sensitivity encoding technique,ASSET)消除胃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伪影及提高图像对比的能力,探讨ASSET技术对表观扩散系数值(apparent diffusion... 目的评价相控阵线圈联合并行采集技术(array spatial sensitivity encoding technique,ASSET)消除胃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伪影及提高图像对比的能力,探讨ASSET技术对表观扩散系数值(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测量的影响。方法12例胃癌患者共计20例次MRI检查入组研究,扩散敏感梯度b=0,1000s/mm2。根据ASSET的有无设计2组序列,分别为DWIno-ASSET组和DWIASSET组,均采用单次激发EPI序列(SS-EPI),4次信号平均结合分次屏气技术。评价磁敏感、化学位移、Ghost及ASSET相关伪影在两组序列出现的情况。以肿瘤显示、伪影分级评分、伪影积分、信噪比(signal-to-noiseratio,SNR)及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为标准,比较2组序列所得图像的质量。比较评价ASSET技术对胃癌癌肿ADC值测量的影响。结果20例次胃癌癌肿在DWIno-ASSET及DWIASSET上均显示为相对高信号。DWIno-ASSET序列15例可见伪影,平均伪影分级评分1.90,平均伪影积分1.10,15%(3/20例)由于明显伪影干扰或图像变形无法进行ADC值测量;DWIASSET序列7例可见伪影,平均伪影分级评分1.35,平均伪影积分0.65,均未干扰ADC值测量。DWIASSET明显消除磁敏感伪影(P<0.05),部分消除Ghost伪影(P>0.05)。两组序列均未见化学位移伪影。7例DWIASSET可见ASSET伪影,均未干扰病变显示及ADC值测量。DWIno-ASSET图像变形较DWIASSET明显,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合ASSET后,图像背景噪声信号强度减低(P<0.05),信噪比(SNR)减低(P<0.05),对比噪声比(CNR)增高(P<0.05)。DWIno-ASSET组与DWIASSET组测得癌肿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P>0.1)。结论ASSET技术可减轻胃癌DWI成像相关伪影,降低图像噪声信号强度,提高图像对比;结合多信号平均采集提高信噪比,减轻ASSET相关伪影后,可得到较高质量的胃癌扩散加权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 并行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囊的磁共振扩散成像初步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王霄英 孙非 +2 位作者 丁建平 王继琛 蒋学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2期268-271,共4页
目的 评价磁共振扩散成像对精囊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75例患者行MR扩散成像检查 ,使用回波平面扩散张量成像序列检查 ,b值为 0和 10 0 0。测量其精囊、膀胱、盆底脂肪和直肠内气体的ADC值。 40例获最终诊断结果 ,其中 10例为前... 目的 评价磁共振扩散成像对精囊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75例患者行MR扩散成像检查 ,使用回波平面扩散张量成像序列检查 ,b值为 0和 10 0 0。测量其精囊、膀胱、盆底脂肪和直肠内气体的ADC值。 40例获最终诊断结果 ,其中 10例为前列腺癌侵犯精囊 ,9例为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后改变 ,9例为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 ,12例为无前列腺和精囊症状的健康志愿者。结果  40例患者中 3 6例 (90 % )获得精囊的ADC值。前列腺癌侵犯精囊的ADC值为 [0 .3 0± 0 .0 8(均值±标准差 ) ]× 10 -3 mm2 /s (n =8) ,较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后精囊的ADC值低 (P <0 .0 5 )。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后精囊的ADC值为 (0 .46± 0 .17)× 10 -3 mm2 /s (n =8) ,较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精囊ADC值低 (P <0 .0 5 )。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精囊ADC值为 (0 .96± 0 .10 )× 10 -3 mm2 /s (n =8) ,健康志愿者的精囊ADC值为 (0 .97± 0 .3 3 )× 10 -3 mm2 /s (n =12 ) ,二者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各组间膀胱、盆底脂肪和直肠内气体的ADC值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ADC值可用于精囊病变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扩散研究 精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敏感交互式反转恢复磁共振灌注成像技术及其初步临床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王苇 李澄 +4 位作者 陈建 薛贞龙 刘德志 杜芳 孙玮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8期1289-1292,共4页
目的 探讨流动敏感交互式反转恢复 (FAIR)磁共振灌注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10名志愿者和18例脑肿瘤患者进行FAIR技术和磁敏感对比剂动态增强 (DSC)MR脑灌注成像。缺血性脑梗死患者 45例 ,其中超急性期 8例 ,按照自行制定... 目的 探讨流动敏感交互式反转恢复 (FAIR)磁共振灌注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10名志愿者和18例脑肿瘤患者进行FAIR技术和磁敏感对比剂动态增强 (DSC)MR脑灌注成像。缺血性脑梗死患者 45例 ,其中超急性期 8例 ,按照自行制定的脑卒中方案进行检查 ,包括DWI和FAIR序列。结果  10名志愿者FAIR △S和DSC CBV都清楚显示随血流灌注的变化颅内灰质、白质和灰质团块的分布。 18例脑肿瘤患者FAIR △S显示 11例肿瘤实质部分△S超过周围正常脑组织 ,3例△S与周围脑组织相仿 ,4例△S低于周围脑组织 ,所得结果与DSC CBV一致。缺血性脑梗死 45例在DWI均有阳性发现 ,3 9例FAIR发现明确的血流灌注减低。结论 FAIR灌注技术无需注射造影剂 ,是常规MR成像技术良好的补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血质子自旋标记 磁共振灌注 脑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H磁共振波谱无创检测手术创伤前后新西兰兔后肢肌肉谷氨酰胺、谷氨酸的总含量 被引量:1
8
作者 叶欣 于健春 +5 位作者 冯逢 何桂珍 樊跃平 胡凌 孙非 金征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1-207,共7页
目的评价1H磁共振波谱(MRS)无创检测手术创伤引起的骨骼肌内谷氨酰胺(Gln)、谷氨酸(Glu)代谢改变的可行性。方法建立新西兰兔手术创伤模型15只,在术前和术后第2天应用1HMRS扫描后肢肌肉,同时采集血样和肌肉活检标本待测。MRS数据采集包... 目的评价1H磁共振波谱(MRS)无创检测手术创伤引起的骨骼肌内谷氨酰胺(Gln)、谷氨酸(Glu)代谢改变的可行性。方法建立新西兰兔手术创伤模型15只,在术前和术后第2天应用1HMRS扫描后肢肌肉,同时采集血样和肌肉活检标本待测。MRS数据采集包括Gln、Glu混合物(Glx)和总肌酸(TCr)的峰高和峰下面积值,比较二者稳定性;选择较稳定者,以Glx/TCr比值作为反映新西兰兔后肢肌肉内Glx含量的指标;观察该指标在手术前后的变化,并与传统氨基酸分析方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检测血浆、肌肉组织内游离Gln、Glu浓度变化相比较,评价MRS无创检测手段的可行性。结果MRS检测时峰高比峰下面积稳定;Glx/TCr峰高比值的变异系数为(15·62±9·87)%;Glx/TCr峰高比值术后第2天比术前显著下降(P<0·05,P<0·01);术后第2天血浆和肌肉组织内游离Glx浓度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MRS检测指标与RP-HPLC测定指标在反映手术创伤对骨骼肌内Glx代谢的影响时具有一致的结果;MRS用于骨骼肌内Gln、Glu代谢研究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波谱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创伤 骨骼肌 氨基酸代谢 谷氨酰胺 谷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脂分离技术在低场MR前列腺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徐东风 陈强 +4 位作者 周庆 董卫平 计一丁 周士成 饶圣祥 《放射学实践》 2004年第12期891-893,共3页
目的 :探讨水脂分离技术在前列腺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5 0例健康志愿者 ,42例前列腺癌 ,73例前列腺增生 ,3 5例前列腺炎的磁共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水脂分离技术在显示前列腺周围解剖结构上优于短TI反转恢复序列 (STIR)... 目的 :探讨水脂分离技术在前列腺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5 0例健康志愿者 ,42例前列腺癌 ,73例前列腺增生 ,3 5例前列腺炎的磁共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水脂分离技术在显示前列腺周围解剖结构上优于短TI反转恢复序列 (STIR)、FSET2 WI、SET1WI ,更有利于前列腺癌的分期诊断。结论 :低场MR检查中 ,水脂分离技术可替代STIR在前列腺检查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前列腺疾病 前列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