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转脉冲带的放置位置对非对比剂肝门静脉血管成像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姚斐斐 杨子涛 +3 位作者 肖云飞 车英玉 徐田勇 程敬亮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32-935,共4页
目的三维稳态自由进动序列结合双流入反转恢复(IR)脉冲选择性地显示肝门静脉,针对双IR脉冲的3种放置策略对血管成像的影响进行前瞻性研究。资料与方法在3.0T MRI扫描仪上,对26例行上腹部MRI检查的患者进行流入IF脉冲血管成像。同一受检... 目的三维稳态自由进动序列结合双流入反转恢复(IR)脉冲选择性地显示肝门静脉,针对双IR脉冲的3种放置策略对血管成像的影响进行前瞻性研究。资料与方法在3.0T MRI扫描仪上,对26例行上腹部MRI检查的患者进行流入IF脉冲血管成像。同一受检者的扫描方案包括非选择性IR的放置方位为斜轴位(A组)、冠状位(B组)和矢状位(C组)3组序列,保持层面选择IR的位置不变。比较3组肝门静脉的成像质量、相对信号强度和分支显示级别的差异。结果在分支显示级别方面,B组较A组和C组得分高(P<0.05)。在成像质量方面,B组门静脉主干、门静脉右支、门静脉左支和右前下支的得分高于A组和C组(P<0.05);B组左后支和右后上支的显示优于C组(P<0.05)。在相对信号强度方面,B组门静脉主干和门静脉右支高于A组和C组(P<0.05);B组左后支高于A组(P<0.05);B组右前下支和右后上支高于C组(P<0.05)。结论在3种非选择性IR脉冲放置策略中,冠状位的放置方法改善了非对比剂肝门静脉血管的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造影术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反转恢复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