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WI-MRI多b值水通道蛋白分子成像机理和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46
1
作者 李加慧 李秋菊 +5 位作者 于兵 张新 赵周社 石喻 辛军 郭启勇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186-189,共4页
目的:本研究对DWI-MRI多b值水通道蛋白分子成像机理和方法进行研究。方法:在3T MRI设备上,采用18个b值(0到4 500 s/mm2),选择水、对比剂、全血、血浆和红细胞等不同组织,并用乙酰唑胺作为全血中红细胞膜水通道蛋白抑制剂,观察... 目的:本研究对DWI-MRI多b值水通道蛋白分子成像机理和方法进行研究。方法:在3T MRI设备上,采用18个b值(0到4 500 s/mm2),选择水、对比剂、全血、血浆和红细胞等不同组织,并用乙酰唑胺作为全血中红细胞膜水通道蛋白抑制剂,观察抑制剂对红细胞形态的影响,以及在18个b值中不同组织成分信号强度变化规律。结果:结果表明乙酰唑胺能够使红细胞直径增加10%以上。b值在0~200 s/mm2范围能够区分不同组织,b值在300~1 500 s/mm2范围并不能区分不同组织成分,当b值>1 700 s/mm2时能够显示红细胞膜水通道蛋白信息。结论:该研究结果提示采用DWI-MRI多b值分子成像时,低b值具有组织特异性,而高b值能够实现水通道蛋白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唑胺 磁共振成像 弥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图像质量的评价 被引量:19
2
作者 程流泉 高元桂 +2 位作者 盛复庚 孙玮 蔡幼铨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3期399-401,共3页
目的 建立一种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 (CMRA)图像质量 (IQ)评价方法。方法  86例CMRA检查者 ,使用屏气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成像序列 (FIESTA)共进行 73 4次采样。采用分级的IQ评价方法 ,分别对呼吸运动伪影、血管搏动伪影和组织对比度... 目的 建立一种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 (CMRA)图像质量 (IQ)评价方法。方法  86例CMRA检查者 ,使用屏气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成像序列 (FIESTA)共进行 73 4次采样。采用分级的IQ评价方法 ,分别对呼吸运动伪影、血管搏动伪影和组织对比度三个方面进行评分 (0~ 2 ) ,在此基础上进行图像质量分级(0~Ⅳ ) ,并与传统的图像质量分级方法进行比较 ;对分级较低的图像低评分项进行调整后重新扫描。结果 分级的IQ评价方法与传统的分级方法具有显著意义的相关性 ,相关系数r =0 .96,P <0 .0 5。按照评分项调整后重复扫描 ,2 5次扫描的图像质量提高 1~ 3级。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评分分级的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可以准确反映CMRA的IQ影响因素 ,有利于CMRA图像质量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冠状动脉 图像质量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水扩散加权成像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61
3
作者 郭启勇 辛军 +6 位作者 张新 于兵 赵周社 李宏利 李红 王晓明 廖伟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496-500,共5页
本文简要介绍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MRI-DWI)原理和影响因素,多b值DWI成像临床应用,以及采用传统简单水扩散原理在对DWI临床图像进行解释时存在的一些挑战。然后重点介绍水通道蛋白(Aquaproins,AQPs)理论和研究现状,以及生理和病理情况下... 本文简要介绍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MRI-DWI)原理和影响因素,多b值DWI成像临床应用,以及采用传统简单水扩散原理在对DWI临床图像进行解释时存在的一些挑战。然后重点介绍水通道蛋白(Aquaproins,AQPs)理论和研究现状,以及生理和病理情况下表观扩散系数(ADC)与AQP表达之间的关系和研究进展。迄今,还没有通过分子影像技术直接获得ADC与AQP表达之间关系的结果。最后对基于AQP分子成像前景进行介绍,需要从分子生物学、分子医学和分子影像的新观点重新认识MRI水分子成像技术和其潜在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WI多b值水通道蛋白分子成像在肝纤维化早期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33
4
作者 李秋菊 李加慧 +3 位作者 赵周社 于兵 石喻 郭启勇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719-723,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MR-DWI)多b值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分子成像技术在肝纤维化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乙酰唑胺作为水通道蛋白抑制剂,将对照组及肝纤维化模型组大鼠分别于乙酰唑...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MR-DWI)多b值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分子成像技术在肝纤维化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乙酰唑胺作为水通道蛋白抑制剂,将对照组及肝纤维化模型组大鼠分别于乙酰唑胺静脉注射抑制前后进行常规MRI及DWI扫描.DWI扫描多b值包括0~4 500 s/mm2共18个不同b值,先按照常规方法获得“标准”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然后再分别以200、1 500作为界值将其分为低、中和高b值.以病理学肝纤维化分期将大鼠分为S0、S1、S2、S3、S4期,比较低、中、高b值下,不同纤维化分期大鼠肝脏ADC值,并观察同一分期大鼠乙酰唑胺抑制前后,肝脏组织细胞膜上AQP表达量和活性变化情况.结果:“标准”ADC值在各分期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在肝纤维化早期,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进展,肝脏组织细胞膜上AQP1表达相应增加.乙酰唑胺抑制前,在高b值下,S0期ADC值显著低于S3、S4期(P<0.05),其余各组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乙酰唑胺抑制后,高b ADC值比较,S0与S1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S0与其他各期比较、S1与S2、S1与S3/S4比较,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均P<0.05).各组内乙酰唑胺抑制前后自身比较,SO、S1期抑制率分别为15.5%、16.0%,S2期抑制不明显1.9%,S3+S4期为11.7%.结论:初步实验表明,常规方法获得“标准”ADC值并不能发现肝脏纤维化早期病变,也不能有效对其分期.磁共振DWI多b值扫描,主要是高b值下ADC值变化与肝脏细胞膜上AQP表达相关,该技术可以用于评价早期肝纤维化和对肝脏纤维化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磁共振成像 弥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肝纤维化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秋菊 赵周社 +3 位作者 于兵 石喻 李加慧 郭启勇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502-506,共5页
肝纤维化是指在不同病因慢性肝脏疾病作用下,肝脏中胶原蛋白等细胞外基质增生与降解失去平衡,导致肝脏内纤维结缔组织异常沉积的病理过程。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向肝硬化、肝癌进展的重要中间环节。基础和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体内存... 肝纤维化是指在不同病因慢性肝脏疾病作用下,肝脏中胶原蛋白等细胞外基质增生与降解失去平衡,导致肝脏内纤维结缔组织异常沉积的病理过程。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向肝硬化、肝癌进展的重要中间环节。基础和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体内存在纤维降解过程,肝纤维化是可以减轻和逆转的,但发展至肝硬化则有再不可逆性,如能阻断、减轻乃至逆转肝纤维化,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肝病的预后。因此,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防治肝硬化、肝癌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磁共振成像 弥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屏气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在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程流泉 高元桂 +2 位作者 孙玮 盛复庚 蔡幼铨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5期321-323,共3页
目的 :评价屏气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 ( 3D FIESTA)序列在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 (CMRA)中的可靠性。材料和方法 :67例受检者 ,采用心电触发的三维FIESTA序列 ,呼气末屏气采样 ,在 8个不同层面方向定位显示冠状动脉各主支 ,包括右冠 (RCA)... 目的 :评价屏气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 ( 3D FIESTA)序列在冠状动脉磁共振成像 (CMRA)中的可靠性。材料和方法 :67例受检者 ,采用心电触发的三维FIESTA序列 ,呼气末屏气采样 ,在 8个不同层面方向定位显示冠状动脉各主支 ,包括右冠 (RCA)、左主支 (LM)、左前降支 (LAD)和左回旋支 (LCX) ,以 0 -IV级图像质量体系为参照 ,评分II级以上作为可接受标准 ,采用美国心脏协会 (AHA)的冠状动脉分段标准评价其显示的长度和范围。结果 :67例受检者能够屏气配合完成检查的 65例 ,检查适用率为 97.0 % ;对AHA 18、19段 (RCA近段和中段 )、AHA 1、2 (LM)、AHA 3、5、7段 (LAD近段和中段 ) ,AHA 10段 (LCX近段 )的显示可重复性为 10 0 % ;对AHA 9、14、2 1段 (LAD、LCX和RCA的远段 )的显示可重复性分别为 95 .3 8%、72 .3 1%、96.92 %。结论 :此三维FIESTA序列可以稳定显示冠状动脉主要分支的近段和中段 ,初步具备临床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 冠状动脉 磁共振成像 心电触发 无创检查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N-NH_3·H_2O PET/CT在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成像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韩婷婷 杜名 +5 位作者 张新 曹礼 李红 赵周社 辛军 郭启勇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43-247,255,共6页
目的:探讨13N-NH3·H2O PET/CT在大鼠肝纤维化早期定量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组大鼠5只;肝脏纤维化模型实验组12只,其中S1期(轻度肝纤维化组)7只,S2+S3+S4期(进展期及重度肝纤维化组)5只。以13N-NH3·H2O作为显像剂,乙... 目的:探讨13N-NH3·H2O PET/CT在大鼠肝纤维化早期定量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组大鼠5只;肝脏纤维化模型实验组12只,其中S1期(轻度肝纤维化组)7只,S2+S3+S4期(进展期及重度肝纤维化组)5只。以13N-NH3·H2O作为显像剂,乙酰唑胺作为水通道蛋白抑制剂,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进行动态PET/CT扫描,进行数据重建及图像分析,通过比较不同显像时间点(20 s、90 s、5 min、10 min、15 min、20 min和25 min)正常对照组大鼠与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脏对13N-NH3·H2O的摄取率,比较各组大鼠在血流灌注、组织扩散及13N-NH3·H2O代谢的差异。结果:自身配对t检验S0在10 min、15 min时点,S1在20 s时点,S2+S3+S4在10 min、15 min、20 min、25 min时点使用抑制剂前后的SUV有统计学差异。各组间各时点SUV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13N-NH3·H2O PET/CT联合乙酰唑胺抑制实验能够诊断早期肝纤维化并对肝纤维化进行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价双时相^(18)F-FDG PET/CT显像对肺结节临床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7
8
作者 辛军 赵周社 +3 位作者 吴先衡 齐如海 吴文凯 郭启勇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785-788,共4页
目的:评价双时相18F-FDG PET/CT显像肺部病灶标准摄取值(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病灶体积和病灶糖酵解(Lesion glycolysis,LG)变化率在肺结节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资料和方法:31例患者行双时相18F-FDG PET/CT显像(常规显像是在... 目的:评价双时相18F-FDG PET/CT显像肺部病灶标准摄取值(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病灶体积和病灶糖酵解(Lesion glycolysis,LG)变化率在肺结节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资料和方法:31例患者行双时相18F-FDG PET/CT显像(常规显像是在注射18F-FDG后60 min,延迟显像是在注射18F-FDG后120 min开始扫描)。男25例,女6例。年龄(57.90±13.38)岁。肺部良性病灶12例(炎症4例、肺结核8例),肺腺癌和鳞癌15例,肺转移性肿瘤4例。所有患者的数据选择SharpIR+VUEHD+TOF(Time of flight,TOF)重建PET图像。采用GE PET VCAR工具获得病灶最大SUV(SUVmax)和平均SUV(SUVav)、体积和LG的值以及变化率。结果:双时相18F-FDG PET/CT显像在炎症、肺结核、炎症+肺结核、原发肺癌和肺转移性肿瘤延迟显像中,肺部病灶SUVmax、SUVav均具有不同程度增加,SUVmax增加的程度大于SUVav;炎症SUVmax和SUVav增加程度最高为17.97%,而原发性肺癌增加程度最低为2.62%。但是病灶的体积和LG却是既有增高也有降低。肺结核组患者的体积降低最明显,为-35.4%,原发性肺癌LG降低最明显,为-19.00%。结论:采用双时相18F-FDG PET/CT显像,病灶SUVmax和SUVav变化率并不能鉴别肺部病灶的良恶性,病灶体积和LG变化率有潜力提高对肺结节诊断的准确性,以实现对肺癌早期诊断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币病变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氟脱氧葡萄糖F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C)标记水通道蛋白抑制显像剂全自动合成方法 被引量:4
9
作者 曹礼 杜名 +5 位作者 张新 李宏利 韩婷婷 赵周社 辛军 郭启勇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344-346,共3页
目的:研发全自动化一步法(11C)标记水通道蛋白抑制剂显像剂。材料与方法:在TRACERlab FXC合成仪平台上,碱性条件下(11C)CH3I与乙酰唑胺在100℃条件下反应。然后以磷酸二氢钠为淋洗液,通过高性能液体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 目的:研发全自动化一步法(11C)标记水通道蛋白抑制剂显像剂。材料与方法:在TRACERlab FXC合成仪平台上,碱性条件下(11C)CH3I与乙酰唑胺在100℃条件下反应。然后以磷酸二氢钠为淋洗液,通过高性能液体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离获得(11C)N-甲基乙酰唑胺。结果:合成效率在50%以上,放射化学纯度>98%,整个合成过程大约30 min。(11C)N-甲基乙酰唑胺PET/CT大鼠扫描获得(11C)N-甲基乙酰唑胺在大鼠体内分布,通过乙酰唑胺抑制剂抑制后,(11C)N-甲基乙酰唑胺在大鼠肝脏摄取明显降低。结论:(11C)N-甲基乙酰唑胺能够作为水通道蛋白显像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药物 乙酰唑胺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C]N-甲基乙酰唑胺PET/CT评价肝脏纤维化早期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杜名 韩婷婷 +5 位作者 张新 曹礼 赵周社 李红 辛军 郭启勇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3-187,共5页
目的:采用[11C]N-甲基乙酰唑胺作为PET/CT的显像剂,研究肝脏纤维化不同阶段肝组织摄取率,探讨[11C]N-甲基乙酰唑胺在评价肝脏纤维化早期诊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Wistar大鼠26只(雄性)、重量(29 240 g),对照组大鼠(N=8),硫代乙酰胺(TAA)... 目的:采用[11C]N-甲基乙酰唑胺作为PET/CT的显像剂,研究肝脏纤维化不同阶段肝组织摄取率,探讨[11C]N-甲基乙酰唑胺在评价肝脏纤维化早期诊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Wistar大鼠26只(雄性)、重量(29 240 g),对照组大鼠(N=8),硫代乙酰胺(TAA)成功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大鼠(N=18),其中轻度肝纤维化(S1,N=10)及肝中重度纤维化(S2+S3,N=8)。以[11C]N-甲基乙酰唑胺为显像剂,先对大鼠进行PET/CT动态扫描,选择存活大鼠再以乙酰唑胺为抑制剂进行抑制实验。实验结束后大鼠处死、取材。每次扫描结束后进行数据重建,分别计算不同时间点(20 s、90 s、5 min、10 min、20 min、30 min和45 min)肝脏标准摄取值(SUV),分析比较其与病理结果之间的联系及相关性。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90 s、5 min、10 min SUV值具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组内各时间点SUV值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SUV值与病理免疫组化结果之间具有良好相关性。对照组抑制实验呈阳性结果,而实验组抑制实验呈阴性结果,且随肝纤维化程度加重,抑制效率减低。结论:[11C]N-甲基乙酰唑胺PET/CT肝脏显像能够用于检测早期纤维化时功能受损,进而评估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对肝脏纤维化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乙酰唑胺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TOF-PET和PSF-PET图像重建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11
作者 辛军 赵周社 +3 位作者 陆喆 马兴荣 齐如海 郭启勇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568-571,共4页
目的 :TOF-PET(Time of fligh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TOF-PET)和PSF-PET(Point spread function-PET,PSF-PET)是用于提高PET性能的最新技术。本研究目的是比较TOF-PET和PSF-PET对脑、肝脏正常组织以及胸腹部肿瘤病灶组织... 目的 :TOF-PET(Time of fligh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TOF-PET)和PSF-PET(Point spread function-PET,PSF-PET)是用于提高PET性能的最新技术。本研究目的是比较TOF-PET和PSF-PET对脑、肝脏正常组织以及胸腹部肿瘤病灶组织对18F-FDG标准摄取率最大值(Standard uptake value maximum,SUVmax)的影响。以指导临床更好使用TOF-PET和PSF-PET技术。材料和方法:35例患者(男19例,女16例,年龄(58.69±12.88)岁),体质量指数(BMI)25.18±4.32。35例患者肺部病灶29个,腹部12个。CT测量病灶直径范围5~40 mm。使用GE Discovery PET/CT Elite和AW工作站。选择SharpIR+VUEPoint HD,TOF+VUE Point HD和SharpIR+VUE Point HD+TOF重建PET图像。SharpIR和VUE Point HD是分别PSF和迭代重建的商品名。结果:TOF与非TOF比较,胸部、腹部病灶SUVmax分别提高7.1%(n=29,P〈0.001)、5.54%(n=12,P〈0.006)。BMI〉25组TOF与非TOF相比较,胸部、腹部病灶SUVmax分别提高15.6%(n=12,P〈0.001)和20.6%(n=4,P〈0.035)。同一组病灶(n=6)采用VUE HD+SharpIR、VUE HD+TOF、VUE HD+SharpIR+TOF处理后与VUE HD相比较,SUVmax分别提高了17.69%、2.3%和22.54%。对于所有病灶、脑正常组织,TOF-PET和PSF-PET均能提高SUVmax,但是对于BMI〉25的病灶,TOF-PET提高SUVmax更明显。PSF-PET与TOF-PET相比较,PSF-PET对SUVmax提高的幅度明显大于TOF-PET。肝脏正常组织受TOF-PET技术影响并不明显。讨论:TOF-PET和PSF-PET均能提高病灶和脑正常组织的SUVmax,但是PSF-PET优于TOF-PET。对于BMI〉25的患者的胸部、腹部病灶,TOF-PET技术对病灶SUVmax的提高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氟脱氧葡萄糖F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 1.5T 430s MR频率饱和法与水脂分离法膝关节抑制脂肪图像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颖 陈志安 +11 位作者 乞文旭 付士阔 李晓飞 王国庆 李根 王搏 房丹凤 王宝东 潘诗农 廖伟 郑晓军 郭启勇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873-876,共4页
目的:传统抑脂方式都存在着各自的局限性,图像质量整体受限,本研究通过比较分析频率选择脂肪预饱和(Fat Saturation,Fatsat)法和水脂分离(Smartfat)法两种脂肪抑制序列在GE 1.5T optima 430 s关节磁共振上抑脂效果的成像质量、检查时间... 目的:传统抑脂方式都存在着各自的局限性,图像质量整体受限,本研究通过比较分析频率选择脂肪预饱和(Fat Saturation,Fatsat)法和水脂分离(Smartfat)法两种脂肪抑制序列在GE 1.5T optima 430 s关节磁共振上抑脂效果的成像质量、检查时间,以获得最佳的脂肪抑制序列图像。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应用GE 1.5T 430 s MR完成30个健康志愿者(男15,女15)膝关节脂肪抑制序列的检查。将同一患者分别用Fatsat法和Smartfat法扫描,即Fatsat T1WI、Fatsat T2WI、Fatsat PD和Smartfat T1WI、Smartfat T2WI、Smartfat PD,由2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生分别对两种脂肪抑制图像上的韧带、软骨、肌肉、半月板和图像均匀性的显示进行评价(将清晰列为3分,欠清晰为2分,模糊为1分)。采用t检验比较分析两种抑脂方法的抑脂效果图像质量、检查时间。采用Kappa检验评价2位阅片者间的诊断一致性。结果:30例志愿者两种检查方法均成功。Fatsat T1WI为(7.5±0.98)分,Smartfat T1WI为(12.2±1.51)分,Fatsat T2WI为(8.4±0.43)分,Smartfat T2WI为(15.1±0.75)分,Fatsat PD为(8.7±0.21)分,Smartfat PD为(12.3±0.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位阅片者间的诊断一致性很好(Kappa值>0.75)。结论:Smartfat法抑脂效果图像质量要大幅度优于Fatsat法,且检查时间相对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通道蛋白分子靶向治疗和分子靶向成像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辛军 孙天娇 +4 位作者 张新 杨帆 李宏利 赵周社 郭启勇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807-810,共4页
水是组织、细胞代谢的基础。水分子是通过细胞膜的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s)进行转运的。AQP是一族在细胞膜上具有选择性的能够高效运转水和甘油等小分子的特异孔道,对水和甘油等小分子物质具有选择性通透作用[1-3]。AQP与许多疾... 水是组织、细胞代谢的基础。水分子是通过细胞膜的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s)进行转运的。AQP是一族在细胞膜上具有选择性的能够高效运转水和甘油等小分子的特异孔道,对水和甘油等小分子物质具有选择性通透作用[1-3]。AQP与许多疾病具有密切的关系,比如:痴呆、帕金森病、海马硬化癫痫、脑血管疾病、脑水肿、肝脏纤维、全身肿瘤、心功能衰竭和冠心病,以及肾脏功能变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3PRGD2靶向整合素αvβ3分子显像在评价肝损伤的初步研究
14
作者 张新 辛军 +3 位作者 赵周社 曹礼 石喻 郭启勇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401-405,共5页
目的:通过对比肝损伤大鼠及正常大鼠肝脏在99mTc-3PRGD2靶向整合素αvβ3分子显像中的差异,评价该方法在诊断肝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硫代乙酰胺构建大鼠肝损伤模型(n=6),另外6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大鼠麻醉满意后,经尾静脉注射... 目的:通过对比肝损伤大鼠及正常大鼠肝脏在99mTc-3PRGD2靶向整合素αvβ3分子显像中的差异,评价该方法在诊断肝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硫代乙酰胺构建大鼠肝损伤模型(n=6),另外6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大鼠麻醉满意后,经尾静脉注射99mTc-3PRGD2,即刻行全身平面动态发射显像,于心脏及肝脏区域勾画大小为20像素的感兴趣区(ROI),计算显像第1、5、10、15、30、45、60、75、90 min肝脏与心脏ROI放射性计数比值(Liver-to-heart ratios,L/H),应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各时间点两组间L/H的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两组间L/H有统计学差异时间点在预测肝损伤的能力,选择约登指数最大者作为截断点,得到相应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大鼠显像后处死,取肝组织进行HE染色、天狼猩红胶原染色及整合素αvβ3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肝损伤组各显像时间点L/H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但两组L/H仅在显像第30 min有统计学差异(P<0.05),此时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17,截断点为1.58(约登指数0.883,敏感度100%,特异度88.3%)。HE染色及天狼猩红染色可见损伤组大鼠肝脏内大量的肝细胞呈气球样变,但无确切胶原纤维的沉积(Ishak分级评分=0或1)。肝损伤组大鼠肝脏内整合素αvβ3弥漫性表达,而对照组大鼠肝脏内无表达。结论:99mTc-3PRGD2靶向整合素αvβ3分子显像可通过监测整合素αvβ3表达的升高,作为诊断肝损伤及早期肝纤维化的灵敏的、无创性手段,显像适宜时间点在99mTc-3PRGD2注射后3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放射性核素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弥散加权成像和PET/CT扫描在肿瘤检查应用的进展 被引量:18
15
作者 赵周社 辛军 +2 位作者 郭启勇 王爽 陆喆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13-418,共6页
肿瘤是现代社会人类健康面对的最严重的威胁之一。早期发现肿瘤和准确对肿瘤分期是提高肿瘤治疗效果的关键。随着医学影像技术发展,多种医学影像成像设备和技术,比如:CT、MRI、超声波、SPECT、PET和PET/CT已经被用于肿瘤早期诊断、临... 肿瘤是现代社会人类健康面对的最严重的威胁之一。早期发现肿瘤和准确对肿瘤分期是提高肿瘤治疗效果的关键。随着医学影像技术发展,多种医学影像成像设备和技术,比如:CT、MRI、超声波、SPECT、PET和PET/CT已经被用于肿瘤早期诊断、临床分期和疗效监测中。这些先进的基于不同成像原理基础上的医学影像技术各有其独特性能和相应的临床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正电子示踪剂PET联合显像在肿瘤基础研究、临床诊断和疗效监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周社 辛军 +2 位作者 郭启勇 王爽 吴君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64-769,共6页
正电子示踪剂PET显像是反映生理和病理状态下在分子水平监测人体组织细胞代谢、酶和受体活性以及基因表达的重要的分子影像技术,PET/CT也是迄今用于临床分子影像成像的最佳设备。PET/CT显像在临床主要用于肿瘤、脑和心血管疾病的早... 正电子示踪剂PET显像是反映生理和病理状态下在分子水平监测人体组织细胞代谢、酶和受体活性以及基因表达的重要的分子影像技术,PET/CT也是迄今用于临床分子影像成像的最佳设备。PET/CT显像在临床主要用于肿瘤、脑和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疗效监测和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放射性核素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