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业母机正向设计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陈传海 宋晋奇 +4 位作者 刘志峰 郭劲言 赵永胜 刘洪强 王军见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10,共10页
工业母机作为现代制造业的核心装备,其发展水平直接决定国家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长期以来,我国高端机床装备的研发主要采用跟随仿制策略,导致所研制产品在功能和性能上不及仿制对象,因此同期国产机床装备远落后于国际先进产品。为满足... 工业母机作为现代制造业的核心装备,其发展水平直接决定国家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长期以来,我国高端机床装备的研发主要采用跟随仿制策略,导致所研制产品在功能和性能上不及仿制对象,因此同期国产机床装备远落后于国际先进产品。为满足机床装备向高端化、自主化发展的迫切需求,亟须开展机床正向设计技术研究,系统性地指导机床的结构优化与创新,突破传统设计方法中“试错迭代”的局限,实现机床性能设计的自主可控。从工业母机运动链设计、静动刚度设计、热平衡设计、机电耦合设计和几何精度设计等方面,综述有关工业母机正向设计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指出正向设计技术存在的不足,并展望工业母机正向设计技术的发展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母机 运动链设计 静动刚度设计 热平衡设计 机电耦合设计 几何精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后桥壳法兰加工专用机床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霍洪旭 汪宗泉 白雅静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4,共7页
为提高新能源汽车后桥壳法兰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将原生产工艺进行集中优化,研发专用车削中心。该机床通过一次装夹,实现一端法兰加工,完成车端面、攻螺纹、车外圆、钻孔和镗孔等工序。利用SolidWorks2022建模与Smiulation有限元分析,确... 为提高新能源汽车后桥壳法兰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将原生产工艺进行集中优化,研发专用车削中心。该机床通过一次装夹,实现一端法兰加工,完成车端面、攻螺纹、车外圆、钻孔和镗孔等工序。利用SolidWorks2022建模与Smiulation有限元分析,确定90 N为极限抚平压力。并经切削验证67.5 N压力下满足图纸要求,加工节拍可达24.41 pcs/h,满足年产10万件需求,为汽车行业同类型法兰件自动化加工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桥壳 法兰 专用机床 抚平机构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倒立车自动化生产线应用技术研究
3
作者 王一迪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9,共8页
正倒立车机床是一款顺应自动化时代潮流诞生的新式机床,可以实现盘类零件的高效加工。结合正倒立车机床特点,以刹车盘零件为典型应用实例,通过对刹车盘工件加工工艺的研究,组建正倒立车自动化生产线,设计倒立式主轴所配套的夹具及弹性... 正倒立车机床是一款顺应自动化时代潮流诞生的新式机床,可以实现盘类零件的高效加工。结合正倒立车机床特点,以刹车盘零件为典型应用实例,通过对刹车盘工件加工工艺的研究,组建正倒立车自动化生产线,设计倒立式主轴所配套的夹具及弹性定位机构,以及正立式主轴装夹及加工机构;与传统的组合机床自动化产线比对分析,在产线排布、加工精度、产能及加工效率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实践证明,此生产线的应用方案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效果良好,可以确保正倒立车生产线在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等方面满足用户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倒立车 自动化生产 夹具设计 刹车盘加工 自动化生产线规划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柴油机大型曲轴主轴颈加工专用机床设计与研究
4
作者 霍洪旭 康广毅 战福操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5-141,共7页
船用柴油机是船舶制造的“心脏”,而大型船用曲轴是制造发动机的核心部件。采用“一夹一顶,中间支撑”方式,设计了一款专用于加工大型船用柴油机曲轴主轴颈的数控车床。设计重点包括专用夹具、主轴箱、尾台、中心架和滑鞍。通过变压浮... 船用柴油机是船舶制造的“心脏”,而大型船用曲轴是制造发动机的核心部件。采用“一夹一顶,中间支撑”方式,设计了一款专用于加工大型船用柴油机曲轴主轴颈的数控车床。设计重点包括专用夹具、主轴箱、尾台、中心架和滑鞍。通过变压浮动夹紧试验和有限元法尾台顶紧力计算,优化了曲轴的装夹和加工工艺。试验结果表明,与定压夹紧相比,变压夹紧平均精度提高了3.3倍。采用有限元分析法验证了尾台顶紧力对曲轴质心偏移的影响,确定5~6 kN顶紧力满足加工需求。实际生产表明,机床各项精度、节拍及合格率均达到设计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曲轴 主轴颈 专用机床 双压减压阀 顶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驱动的数控机床虚拟调试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金江 牛晓彤 +1 位作者 黄祖广 薛瑞娟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7-132,共6页
数控机床调试阶段的调试质量直接影响其加工精度,然而数控机床在服役阶段的加工场景丰富多变,同时作为复杂机电系统代表性设备包含庞杂耦合关系,一般调试方式在此情况下的调试结果的有效性十分有限。因此,文章提出在虚拟环境中模拟机床... 数控机床调试阶段的调试质量直接影响其加工精度,然而数控机床在服役阶段的加工场景丰富多变,同时作为复杂机电系统代表性设备包含庞杂耦合关系,一般调试方式在此情况下的调试结果的有效性十分有限。因此,文章提出在虚拟环境中模拟机床运行时复杂的加工场景并进行虚拟调试的方式,以得到最佳运行参数。首先通过分析机电系统复杂耦合关系,采用多领域统一建模语言结合虚实映射策略构建了数控机床数字孪生模型;其次基于孪生模型对复杂加工场景进行模拟,并提出数控机床虚拟调试方式;最后以数控机床主轴系统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现场应用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响应时间缩短12%、稳态误差降低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模拟 数字孪生 虚拟调试 运行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零件轮廓精度的五轴机床位置环增益智能匹配方法
6
作者 吕盾 赵宇飞 +3 位作者 刘硕 索奇 刘辉 张会杰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4-21,共8页
五轴机床加工复杂曲面零件时,由于加工路径曲率大、进给加速度大等原因,零件轮廓精度难以控制。本文基于五轴机床轮廓误差与各轴位置环增益的显函数关系,提出五轴机床联动轨迹精度的智能控制流程。通过“自我感知”各轴指令位置与跟随... 五轴机床加工复杂曲面零件时,由于加工路径曲率大、进给加速度大等原因,零件轮廓精度难以控制。本文基于五轴机床轮廓误差与各轴位置环增益的显函数关系,提出五轴机床联动轨迹精度的智能控制流程。通过“自我感知”各轴指令位置与跟随误差、“自我分析”联动轨迹轮廓误差超差位置、“自我决策”最优轮廓误差及对应位置环增益,为不同零件配置专属增益,从而保证复杂曲面零件加工精度。KMC400U五轴立式加工中心各轴位置环增益为(70,70,80,70,75),为S形试件直纹面A配置专属增益(70,68,80,59,70)后,最大轮廓误差降低了43.75%;为叶轮小叶片吸力曲面配置专属增益(40,70,48,40,75)后,最大轮廓误差降低了28.57%。S试件直纹面A和叶轮小叶片吸力曲面的专属增益的计算时间分别为38.4 s和5.7 s,可满足工程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轴机床 复杂曲面零件 轮廓误差 位置环增益 增益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床加工数字化车间建设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姜雪崑 赵钦志 +3 位作者 王军见 高学 王香芹 黄浩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9-166,共8页
为满足机床加工车间大量定制化产品,且多以小批量、多品种模式为主所带来的提升现场管理水平、提高生产安排合理性、提升生产效率和能源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产品不良率和设备故障率等迫切需求,文章对机床加工数字化车间建设的技术进... 为满足机床加工车间大量定制化产品,且多以小批量、多品种模式为主所带来的提升现场管理水平、提高生产安排合理性、提升生产效率和能源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产品不良率和设备故障率等迫切需求,文章对机床加工数字化车间建设的技术进行研究。针对机床加工数字化车间的数据互联互通问题,在分析数字化车间建设目标、整体性能需求和建设内容的基础上,建立了机床加工数字化车间总体架构设计模型,并对机床加工数字化车间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各信息化系统的集成给出建设内容和遵循原则。为机械加工行业数字化车间总体架构模型的建模、数字化车间信息化系统功能和系统集成要求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床加工 数字化车间 架构模型 互联互通 系统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F-SVR数控机床主轴热误差建模 被引量:1
8
作者 唐盛智 吕军 杜正春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12,共6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主轴热误差模型的预测精度和鲁棒性,针对变工况下存在的噪声影响,提出了随机森林结合支持向量回归机的数控机床主轴热误差预测模型。以配备了机械主轴的三轴立式加工中心VMC850E为实验对象,设计了恒定转速和变转速两种实... 为了进一步提高主轴热误差模型的预测精度和鲁棒性,针对变工况下存在的噪声影响,提出了随机森林结合支持向量回归机的数控机床主轴热误差预测模型。以配备了机械主轴的三轴立式加工中心VMC850E为实验对象,设计了恒定转速和变转速两种实验,连续采集温度和主轴轴向伸长量数据,首先通过随机森林算法对各温度变量进行特征重要性分析,然后将温度变量数据导入支持向量回归机模型并记录该组温度变量对应的模型预测精度,接着每次消除重要性最低的温度变量且重复上述步骤直到仅仅剩下最后一个温度变量,再比较不同温度变量组合下的模型预测精度并选出最终的关键温度变量,随机森林和极端随机树模型通过同样的方法最终得到相同的关键温度变量,最后将关键温度变量的数据导入模型对热误差进行预测,通过和随机森林、极端随机树模型进行比较,提出的热误差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更强的鲁棒性,验证了所提出的的随机森林结合支持向量回归机模型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误差 随机森林 极端随机树 随机森林结合支持向量回归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轴超精密加工机床静动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邓翠 吴东旭 +3 位作者 王玉伟 索奇 朱生根 李云飞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27,共8页
针对高端光学元件高效高表面质量的超精密加工需求,设计研发了一台四轴(XZBC)超精密加工机床。为验证机床设计性能,通过Ansys Workbench建立机床整机及关键功能部件有限元模型,并依次进行静力学、模态及谐响应仿真分析。获得了基于工况... 针对高端光学元件高效高表面质量的超精密加工需求,设计研发了一台四轴(XZBC)超精密加工机床。为验证机床设计性能,通过Ansys Workbench建立机床整机及关键功能部件有限元模型,并依次进行静力学、模态及谐响应仿真分析。获得了基于工况模态分析下机床整机、液体静压导轨及主轴的前6阶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其中整机基础频率、液体静压导轨单元基础频率、主轴单元基础频率分别为102.24、0、5.76 Hz。为进一步掌握主轴核心关键部件的实际响应,在模态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模态叠加法对主轴单元进行谐响应分析,主轴单元的共振敏感频率为288、294、387、405、414 Hz,变形位移在0.02μm以内。通过各频域范围的位移及应变响应曲线,获取敏感频率及相应位移响应,验证了实际工况下整机及关键功能部件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为超精密机床的结构优化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精密加工 模态分析 谐响应分析 静动态特性 Ansys Workbenc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珠丝杠副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宛男 张云峰 +3 位作者 王军见 赵钦志 付晓民 程然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0-188,共9页
以滚珠丝杠副的综合性能测试指标为研究对象,研究基于熵权法的滚珠丝杠副综合性能客观评价方法。针对滚珠丝杠副性能试验项目和试验数据,结合现行相关标准,建立了滚珠丝杠副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各评价指标的方向属性,并提出增加... 以滚珠丝杠副的综合性能测试指标为研究对象,研究基于熵权法的滚珠丝杠副综合性能客观评价方法。针对滚珠丝杠副性能试验项目和试验数据,结合现行相关标准,建立了滚珠丝杠副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各评价指标的方向属性,并提出增加预紧转矩离散系数和精度落位数作为补充评价指标。研究了基于熵权法的滚珠丝杠副性能测试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开展了3个厂家6套产品的滚珠丝杠副综合性能测试试验,并通过试验数据处理验证了综合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珠丝杠副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熵权法 客观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卷积自编码器的机床进给轴健康状态监测
11
作者 吴楚杰 崔益铭 +3 位作者 马骋 王强 赵雷鸣 刘阔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共6页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进给轴从健康到故障时间跨度长、运行工况复杂、故障数据获取成本高,导致故障数据与健康数据存在严重的不平衡。而传统数据驱动健康监测方法往往需要大量标签数据,且监测结果依赖于标签的数量和准确性。如何在有限数据...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进给轴从健康到故障时间跨度长、运行工况复杂、故障数据获取成本高,导致故障数据与健康数据存在严重的不平衡。而传统数据驱动健康监测方法往往需要大量标签数据,且监测结果依赖于标签的数量和准确性。如何在有限数据下,进行健康监测是目前面临的一大挑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化卷积自编码器的机床进给轴健康状态监测方法,首先采用小波包对进给轴振动信号与功率信号进行去噪重构,随后对降噪后的振动信号与功率信号进行时域、频域特征提取形成振动功率多源数据集,之后搭建一种基于卷积自编码器(CAE)与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iLSTM)相结合的进给轴健康监测网络,同时在网络中融合残差网络(Res)和注意力模块(SENet)提高模型收敛能力与监测准确性。试验表明所提模型可以仅采用健康数据进行训练,实现进给轴健康状态监测,健康状态监测准确率可达97.7%,优于传统CAE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差网络 注意力机制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卷积自编码器 进给轴 健康状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机床快移速度与加速度提升引发噪声设计优化
12
作者 李鑫 陈帅 +3 位作者 何强 邓超 张旭 徐丙刚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8-126,共9页
在现代制造业追求高效生产背景下,高端数控机床速度、加速度指标至关重要。文章重点讨论了某型号立式加工中心三轴快移速度与加速度指标提升引发导轨防护罩噪声增大及Y轴导轨防护罩颤动问题的协同优化。通过增加玻璃胶和防碰垫数量、改... 在现代制造业追求高效生产背景下,高端数控机床速度、加速度指标至关重要。文章重点讨论了某型号立式加工中心三轴快移速度与加速度指标提升引发导轨防护罩噪声增大及Y轴导轨防护罩颤动问题的协同优化。通过增加玻璃胶和防碰垫数量、改进防碰垫形状组合、采用更软防碰垫以提高缓冲效果,噪音得到明显改善;通过Abaqus有限元分析将原导轨防护罩支架内加强筋厚度由3 mm增加至4 mm,高度由40 mm增加至50 mm,Y轴导轨防护罩颤动问题得到解决。最终进行几何精度复检及NAS(national aerospace standard)试件切削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速度与加速度指标提升后几何精度指标无明显影响,NAS试件加工时间缩短20 s,效率提升10%。上述研究结果为该型号立式加工中心产品高性能、低噪声运行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及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端数控机床 快移速度 加速度 噪声控制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B/T 42707《数控机床远程运维》系列标准解读与应用
13
作者 张培森 王金江 +2 位作者 薛瑞娟 黄祖广 张颖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7-224,共8页
数控机床远程运维是保障数控机床加工质量、安全可靠运行、提升企业效益的有效手段,从数控机床远程运维层级架构和运维服务功能维度对GB/T 42707系列标准主要内容进行了解读。首先分析了GB/T 42707系列标准的体系结构;其次从远程运维服... 数控机床远程运维是保障数控机床加工质量、安全可靠运行、提升企业效益的有效手段,从数控机床远程运维层级架构和运维服务功能维度对GB/T 42707系列标准主要内容进行了解读。首先分析了GB/T 42707系列标准的体系结构;其次从远程运维服务平台和运维服务功能分析了数控机床远程运维的层级架构;再次针对状态信息采集、健康状态评估、故障诊断和状态预测等功能,解析了标准条款及相关技术要求;最后选取某五轴加工中心为研究对象,搭建了远程运维平台,形成了标准应用案例。便于使用者对标准内容的理解,对该系列标准的应用推广,远程运维技术在数控机床领域的落地实施,提升我国机床可靠性、稳定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远程运维 标准 状态监测 健康状态评估 故障诊断 故障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GBoost与SHAP分析的可解释性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14
作者 李开平 张凤丽 +1 位作者 黄祖广 王金江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9-208,共10页
针对现有智能故障诊断方法存在特征输入单一、故障难以提取、模型可解释性较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XGBoost(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与SHAP(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分析的可解释性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采用传统信号处理方法... 针对现有智能故障诊断方法存在特征输入单一、故障难以提取、模型可解释性较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XGBoost(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与SHAP(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分析的可解释性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采用传统信号处理方法完成多域特征的提取。其次,基于XGBoost集成算法构建故障诊断模型,并根据XGBoost内嵌评估指标对模型进行初步特征解释。最后,运用Tree SHAP方法对诊断模型进行特征解释分析,探究重要特征对轴承故障类别趋势的影响关系,分析特征之间的依赖交互效应,直观、透明地揭示模型的诊断机制。通过实验对比XGBoost与其他传统机器学习方法,本模型在多维评价指标中综合表现更为突出,且具有较强的精确性,故障诊断准确率高达99.62%,具备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解释性故障诊断方法 多域特征 XGBoost集成算法 Tree SHAP 特征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数控系统标准体系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薛瑞娟 王楚婷 +1 位作者 于东 黄祖广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8-79,共12页
作为数控机床的“大脑”,数控系统能够直接影响生产加工的成本及效率。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数控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已经成为影响智能制造实现的关键因素,智能化数控系统也成为智能制造的重点研究... 作为数控机床的“大脑”,数控系统能够直接影响生产加工的成本及效率。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数控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已经成为影响智能制造实现的关键因素,智能化数控系统也成为智能制造的重点研究对象。文章以智能制造对数控系统提出的转型升级需求为导向,梳理国内外数控系统智能化技术的相关研究,分析智能化数控系统标准需求,结合标准化工作方法,构建智能化数控系统标准体系框架,从基础共性标准与关键技术标准两大方面规划标准体系。旨在填补智能化数控系统战略顶层设计的空白,为智能化数控系统的发展提供参考,同时为相关标准制定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数控系统 标准体系 基础共性 统一模型 边缘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档机床数控技术知识产权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萌 陈剑峰 +1 位作者 何无为 赵涵卓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5-80,共6页
高档数控机床关系到产业安全与国家安全,为了进一步突破中国国防技术的发展,以Thomson Data Analyzer(TDA)专利数据分析工具为基础,分析国内外数控领域主要企业和研究机构的专利申请和布局情况。结果表明:从全球来看,2006年以后数控技... 高档数控机床关系到产业安全与国家安全,为了进一步突破中国国防技术的发展,以Thomson Data Analyzer(TDA)专利数据分析工具为基础,分析国内外数控领域主要企业和研究机构的专利申请和布局情况。结果表明:从全球来看,2006年以后数控技术相关专利数量爆发式增长,中国、日本、美国和德国是数控机床专利的主要产出地,四国的专利产出量超过专利总量的85%。但是与其他3个国家相比,中国的专利技术国际竞争力弱,企业的技术实力存在明显劣势。此外,中国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具有较强的知识和技术产出能力,却并未能真正转化为产业成果,未来需要加强产学合作,提升技术产业转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系统 专利数据分析 产学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刷双馈电机伺服系统的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研究
17
作者 齐彦 王楠楠 +5 位作者 刘贺强 肖博 周雪鹏 魏宁 于光绪 张胤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9-136,共8页
针对无刷双馈电机在空载和轻载工况运行时存在定子电流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最大转矩电流比(maximum torque per ampere,MTPA)的控制方法。首先,给出无刷双馈电机以控制电机电流源、功率电机电压源作为供电输入的状态空间模型;其次,通过... 针对无刷双馈电机在空载和轻载工况运行时存在定子电流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最大转矩电流比(maximum torque per ampere,MTPA)的控制方法。首先,给出无刷双馈电机以控制电机电流源、功率电机电压源作为供电输入的状态空间模型;其次,通过构造拉格朗日辅助函数并强制控制电机定子电流的导数为零推导出MTPA控制律;然后,将MTPA控制与直接反馈控制(direct feedback control,DFC)相结合实现无刷双馈电机(brushless doubly-fed machine,BDFM)的优化控制;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MTPA控制方案可以明显减小无刷双馈电机的定子电流,空载情况下控制电机(control machine,CM)定子电流降低98.3%,功率电机(power machine,PM)定子电流降低66%,加载情况下控制电机定子电流降低57.5%,功率电机定子电流降低54%,明显降低系统铜耗并提高电机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双馈电机 状态空间模型 最大转矩电流比 直接反馈控制 铜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NUMERIK ONE的同轴多台直驱电机电气并联控制研究及实例应用
18
作者 赵雷鸣 刘义强 +3 位作者 王长瑜 王坤 杨丽敏 于双双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4-203,共10页
五轴联动加工是实现复杂平滑曲面加工的重要技术,更是机床行业先进技术集成的核心方向。其中,A/C复合摆台作为关键的机床部件,是五轴联动加工机床的核心功能组件,其性能直接影响机床的整体性能。在同轴控制的基础上,设计一种无传动链、... 五轴联动加工是实现复杂平滑曲面加工的重要技术,更是机床行业先进技术集成的核心方向。其中,A/C复合摆台作为关键的机床部件,是五轴联动加工机床的核心功能组件,其性能直接影响机床的整体性能。在同轴控制的基础上,设计一种无传动链、减速机构的直驱式A/C复合摆台,采用由一个伺服驱动器控制两个或多个直驱电机的电气并联控制方式,有效解决了传统机械传动刚性不足、间隙及磨损等问题,并进一步降低了机床的成本。通过研究分析、实例应用及测试验证,该摆台A轴速度可达40 r/min,动态精度达到2"。结果表明,同轴多台直驱电机电气并联控制同样可以实现高精、高速同步控制,且在成本及结构优化上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复合摆台 直驱控制 力矩电机 电气并联 同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加工中心载荷谱编制方法研究
19
作者 乔云飞 王军见 +3 位作者 赵钦志 问梦飞 陈燚 裴艳虎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3-190,共8页
为了优化数控机床可靠性加载试验,提升加载载荷与实际切削载荷的一致性,以加工中心为研究对象,研究基于多目标优化的载荷谱编制方法。首先,通过切削载荷采集系统采集不同切削参数下的切削载荷,将自适应阈值与小波包阈值降噪相结合,对采... 为了优化数控机床可靠性加载试验,提升加载载荷与实际切削载荷的一致性,以加工中心为研究对象,研究基于多目标优化的载荷谱编制方法。首先,通过切削载荷采集系统采集不同切削参数下的切削载荷,将自适应阈值与小波包阈值降噪相结合,对采集的切削载荷进行数据降噪。其次,基于广义帕累托分布(generalized Pareto distribution,GPD),对降噪后的切削载荷进行极值外推,提出一种多目标优化最佳阈值确定方法。该方法通过平均剩余寿命(mean residual life,MRL)图进行阈值初选后,利用非支配排序进行多目标优化,从而获得极值外推最佳阈值,并据此重构载荷。最后,通过Goodman雨流计数法进行了8级载荷谱编制。结果表明,通过多目标优化可以有效优化极值外推的阈值,提高载荷谱的准确性。研究为加工中心载荷谱编制提供方法参考,为后续开展可靠性试验、加速试验等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中心 载荷谱 小波包降噪 极值外推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MAC数控系统采集的超精密机床导轨快速圆轨迹偏差的在线评估
20
作者 段昊 吴东旭 +3 位作者 李永杰 李云飞 黄晓路 王玉伟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4-200,共7页
针对超精密机床加工复杂曲面光学元件时的动态轨迹精度检测需求,提出一种基于高性能可编程多轴控制器(powerprogrammablemulti-axiscontroller,PowerPMAC)的光栅位置信号直接采集方法。通过数控系统原生数据接口实时记录X/Z轴光栅坐标,... 针对超精密机床加工复杂曲面光学元件时的动态轨迹精度检测需求,提出一种基于高性能可编程多轴控制器(powerprogrammablemulti-axiscontroller,PowerPMAC)的光栅位置信号直接采集方法。通过数控系统原生数据接口实时记录X/Z轴光栅坐标,实现圆轨迹偏差的在线评估。相较于传统球杆仪或激光干涉仪,该方法无需外部传感器,避免了在机床外部架设设备。试验结果表明,在进给速度为100mm/min的圆弧插补测试中,圆轨迹偏差3σ为±5.5nm(置信度99.1%),其中X轴偏差3σ为±4.1 nm(置信度98.7%),Z轴偏差3σ为±3.7 nm(置信度98.2%)。该方法为超精密机床的自由曲面加工工艺优化、动态误差机理研究及实时补偿提供了高效、低成本的检测方案,同时为比较不同超精密机床的性能提供了性能可视化保障,为未来的超精密机床的数字孪生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精密机床 自由曲面 圆轨迹 象限突起 多轴联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