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非高斯弥散加权成像评价健康脑白质和脑胶质瘤水弥散微环境的可重复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任彦 冯晓源 +10 位作者 庞浩鹏 邱天明 张佳文 刘涵秋 姚成军 陈宏 张泳 曲建勋 庄冬晓 吴劲松 姚振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2399-2406,共8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22b值(0-5000 s/mm2)非高斯弥散加权成像在健康成人脑白质和胶质瘤应用的可重复性。方法 12名健康志愿者和65名胶质瘤患者进行22 b值e DWI(enhanced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磁共振扫描。前者进行连续2次e DWI扫... 目的 探讨磁共振22b值(0-5000 s/mm2)非高斯弥散加权成像在健康成人脑白质和胶质瘤应用的可重复性。方法 12名健康志愿者和65名胶质瘤患者进行22 b值e DWI(enhanced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磁共振扫描。前者进行连续2次e DWI扫描,选取基底节层面和半卵圆中心层面深部白质为感兴趣区;后者进行单次e DWI扫描,由2名神经放射医师分别在肿瘤最大层面的肿瘤实质区放置感兴趣区,工作站进行双指数和拉伸指数模型后处理;前者对2次扫描双指数模型拟合的慢弥散系数Dslow(slow diffusion coefficient)、快弥散系数Dfast(fast diffusion coefficient)和快弥散容积分数PF(perfusion fraction of Dfast)以及拉伸指数模型拟合的分布弥散系数DDC(distributed diffusion coefficient)和不均质指数α进行配对t检验、计算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bility,CV)和绘制BlandAltman(B-A)散点图;后者对2次测量的Dslow、Dfast、PF、DDC和α进行观察者间一致性检验,并计算CV。结果 健康志愿者各参数2次测量配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V值均小于5%,B-A散点图绝大多数(≥11/12)测值均位于95%一致性范围内;胶质瘤各参数2次测量一致性系数均大于0.75(P〈0.001),Dfast和PF的CV值最大,范围在5.0%-11.5%之间,其次是DDC和Dslow,α最小,CV值小于2%,除α外,其余参数CV值均随胶质瘤级别增高而增大。结论 健康脑白质评价中非高斯弥散加权成像各参数均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胶质瘤评价中拉伸指数模型α具有最好的可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非高斯弥散加权成像 双指数模型 拉伸指数模型 可重复性 脑白质 胶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DEAL-IQ技术对不同年龄椎体骨髓脂肪含量的定量评价 被引量:30
2
作者 代岳 王姗 +3 位作者 徐慧婷 曲建勋 徐凯 程广军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1-165,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多点非对称回波采集与迭代最小二乘法水脂分离——智能定量技术(IDEAL-IQ)对不同年龄椎体骨髓脂肪含量的定量评价。方法:对52例(18~81岁)健康志愿者进行腰椎MR检查,健康志愿者按年龄进行分组,将其分为3组,小于40岁组,40... 目的:探讨磁共振多点非对称回波采集与迭代最小二乘法水脂分离——智能定量技术(IDEAL-IQ)对不同年龄椎体骨髓脂肪含量的定量评价。方法:对52例(18~81岁)健康志愿者进行腰椎MR检查,健康志愿者按年龄进行分组,将其分为3组,小于40岁组,40~60岁组,大于60岁组。首先常规扫描矢状位T2WI、T1WI和横轴位T2WI序列,常规扫描结束后采用IDEAL-IQ序列对L1~L5椎体水平进行扫描,相应脂肪分数值(FF值)用GE4.6后处理工作站进行测量。结果:随着受试者年龄的增加,椎体内骨髓脂肪含量逐渐增加。不同年龄组(小与40岁组、40~60岁组、大于60岁组)的L1至L5椎体骨髓脂肪含量FF值有逐渐增加的趋势。40~60岁组、大于60岁组中女性平均椎体骨髓脂肪含量FF值较同年龄组男性平均椎体骨髓脂肪含量高。结论:磁共振IDEAL-IQ技术是评价椎体骨髓脂肪含量的快速、简便的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磁共振成像 骨髓 脂肪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