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同时测定茶叶中2种新烟碱类农药
1
作者 疏小惠 徐丽 +6 位作者 赵翔 袁少锋 于航 马宁 常化仿 章祥 姚卫蓉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4-164,共11页
【目的】建立一种可以同时检测茶叶中2种新烟碱类农药(噻虫啉、啶虫脒)残留的方法。【方法】首先通过高斯软件计算噻虫啉和啶虫脒的理论拉曼光谱,结合普通拉曼光谱对2种农药进行峰位归属分析,分别以585、626 cm^(-1)处的拉曼峰作为特征... 【目的】建立一种可以同时检测茶叶中2种新烟碱类农药(噻虫啉、啶虫脒)残留的方法。【方法】首先通过高斯软件计算噻虫啉和啶虫脒的理论拉曼光谱,结合普通拉曼光谱对2种农药进行峰位归属分析,分别以585、626 cm^(-1)处的拉曼峰作为特征峰。进一步制备银包金纳米粒子(Au@AgNPs),将其作为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的增强基底,并建立噻虫啉和啶虫脒同时检测标准曲线。【结果】确定最佳促凝剂为1.0 mol/L的Na_(2)SO_(4)溶液;以茶叶作为实际样品时,噻虫啉和啶虫脒的检测限分别为0.5 mg/kg和1.0 mg/kg,均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茶叶中残留限量;噻虫啉和啶虫脒的回收率为85.0%~106.9%,满足检测方法要求。【结论】该方法实现了茶叶中噻虫啉和啶虫脒的同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烟碱类农药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同时检测 茶叶 噻虫啉 啶虫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城市规划区岩芯^(222)Rn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2
作者 张晓洁 窦衍光 +3 位作者 肖柳 赵世彬 张涵 所芳屹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7-104,共8页
本研究采用实验室模拟的研究方法,对青岛城市规划区岩芯样品进行了^(222)Rn释放量测试,根据岩芯中^(222)Rn的深度分布特征,进一步测定了岩芯的^(226)Ra含量。结果表明岩芯中^(222)Rn活度范围为0.1~16.8 kBq·m^(-3),平均值为(1.9... 本研究采用实验室模拟的研究方法,对青岛城市规划区岩芯样品进行了^(222)Rn释放量测试,根据岩芯中^(222)Rn的深度分布特征,进一步测定了岩芯的^(226)Ra含量。结果表明岩芯中^(222)Rn活度范围为0.1~16.8 kBq·m^(-3),平均值为(1.9±2.6)kBq·m^(-3)(n=180),不同类型样品的^(222)Rn释放能力表现为闪长岩>粉质黏土>砂质泥岩>中粗砂>花岗岩。岩芯中^(226)Ra含量范围为6.0~44.0 Bq·kg^(-1),平均值为(12.1±11.3)Bq·kg^(-1)(n=40),其中^(226)Ra在砂质泥岩和中粗砂中含量最低,在闪长岩中含量最高。对于成岩样品,^(226)Ra含量和孔隙率可能是影响其^(222)Rn释放量及深度分布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2)Rn ^(226)Ra含量 孔隙率 青岛城市规划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lyn树脂改性PA6/CaCl_(2)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杨 肖臻 +1 位作者 娄文菊 刘伟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47,75,共8页
本文通过双螺杆挤出制备了沙林(Surlyn)树脂改性尼龙6(PA6)/CaCl_(2)材料,通过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研究了Surlyn树脂改性对复合材料的分子链结构的影响,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扫描电镜(SEM)对改性材... 本文通过双螺杆挤出制备了沙林(Surlyn)树脂改性尼龙6(PA6)/CaCl_(2)材料,通过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研究了Surlyn树脂改性对复合材料的分子链结构的影响,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扫描电镜(SEM)对改性材料的结晶性能和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urlyn树脂能够促使PA6分子链间氢键减弱,但是PA6/CaCl_(2)/Surlyn复合材料的结晶度变化并不明显,改性后复合材料的γ晶型在总结晶度中所占的比例随Surlyn树脂用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添加20%质量分数的Surlyn树脂后PA6/CaCl_(2)/Surlyn复合材料结晶度基本不变,但α晶型的比例由38.43%下降至30.52%。加入15%质量分数的Surlyn树脂后PA6/CaCl_(2)/Surlyn复合材料出现了明显的脆-韧转变;添加20%质量分数的Surlyn树脂后复合材料拉伸强度为58.12 MPa,与纯PA6相比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仅下降10.42%,而断裂伸长率和缺口冲击强度达到152.14%和10.27 kJ/m^(2),分别增加了135.98%和66.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 氯化钙 沙林树脂 氢键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长江口邻近海域活体底栖有孔虫优势种群及分布特征研究
4
作者 张晓洁 肖柳 +4 位作者 郭肖伊 南海明 张涵 王飞飞 许博超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4-82,共9页
针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活体底栖有孔虫相关研究较为缺乏的问题,本研究对2016年7月长江口海域33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进行了活体底栖有孔虫属种的鉴定和分析。发现研究海域活体底栖有孔虫共23属31种,丰度范围为0~21 ind./g,简单分异度范围... 针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活体底栖有孔虫相关研究较为缺乏的问题,本研究对2016年7月长江口海域33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进行了活体底栖有孔虫属种的鉴定和分析。发现研究海域活体底栖有孔虫共23属31种,丰度范围为0~21 ind./g,简单分异度范围为0~16种。优势种群为优美花朵虫(Florilus decorus)、杰克逊小九字虫(Nonionella jacksonensis)、亚易变筛九字虫(Cribrononion subincertum)、耳状脓泡虫(Cancris auriculus)、日本半泽虫(Hanzawaia nipponica)、条纹判草虫(Brizalina striatula)、亚洲沙壁虫(Arenoparella asiatica)、毕克卷转虫变种(Ammonia beccarii vars.)和压扁卷转虫(Ammonia compressiuscula)。活体有孔虫丰度较高的区域多集中在A3和A4断面所在海域,而在研究区域的东北部海域丰度整体较低。除长江口门以外,近岸海域具有“丰度高、属种少”的特征,而在A3和A4断面的远岸海域,则具有“丰度高、属种多”的特征。有孔虫的分布情况表明,A.beccarii vars.是研究区域内活体分布最广的种群,F.decorus是活体占比最高的种群,同时也是除A.beccarii vars.以外分布最广的种群。C.subincertum的丰度随离岸距离的增大而迅速减小,是典型的近岸优势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体底栖有孔虫 长江口 优势种群 丰度 简单分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包缠纱应变传感器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彩云 付国康 +4 位作者 郭长春 刘宇航 韩华 李伟 张凯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44,共3页
以苯胺为单体、盐酸为酸性介质、过硫酸铵为氧化剂、锦纶和涤纶为基体材料,采用氧化聚合法制备了涤纶/聚苯胺(PANI)和锦纶/PANI复合导电纱线。再以锦纶和涤纶导电纱线为包缠纱,氨纶为芯纱,制备了预拉伸单包缠和预拉伸双包缠纱应变传感... 以苯胺为单体、盐酸为酸性介质、过硫酸铵为氧化剂、锦纶和涤纶为基体材料,采用氧化聚合法制备了涤纶/聚苯胺(PANI)和锦纶/PANI复合导电纱线。再以锦纶和涤纶导电纱线为包缠纱,氨纶为芯纱,制备了预拉伸单包缠和预拉伸双包缠纱应变传感器。结果表明:预拉伸锦纶单包缠纱应变传感器有良好的传感性能,其电阻变化率高达520%,且在多次拉伸形变后电阻仍能回复到初始状态,是一种制作应变传感器的理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导电纱线 包缠纱 柔性应变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复杂空间路径的焊接机器人运动学分析与轨迹规划 被引量:6
6
作者 余震 任豪豪 +1 位作者 秦庆平 胡柯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84-392,共9页
为了提高面向复杂空间路径焊接机器人的焊接质量,以IRB 1410型机器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的D-H(Denavit-Hartenberg)法建立其运动学模型,通过坐标变换推导出机器人末端相对于基坐标系的位姿变换矩阵,利用RobotStudio软件和FlexPendant... 为了提高面向复杂空间路径焊接机器人的焊接质量,以IRB 1410型机器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的D-H(Denavit-Hartenberg)法建立其运动学模型,通过坐标变换推导出机器人末端相对于基坐标系的位姿变换矩阵,利用RobotStudio软件和FlexPendant示教器验证了正运动学模型的正确性,然后推导出焊接机器人逆运动学的解析解,设计了Simulink模块对逆运动学算法进行仿真验证。根据所建立的运动学模型对具有复杂空间路径的马鞍形焊缝进行了等角度插补轨迹规划,并通过五次多项式插值算法使焊枪由初始位置至焊接起始点的运动轨迹与马鞍形轨迹相衔接。研究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焊接机器人正、逆运动学求解模型可用于复杂空间路径焊接机器人的轨迹规划,焊接过程中机器人各关节运动连续且平稳,可满足焊接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机器人 运动学分析 复杂空间路径 轨迹规划 马鞍形焊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纶纤维热处理对聚酰亚胺/芳纶纤维复合薄膜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李杨 肖臻 +3 位作者 史才雯 潘小丽 王姿懿 刘伟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2-117,共6页
通过高温热处理芳纶纤维的方式提升芳纶纤维的表面极性以改善芳纶纤维与聚酰亚胺的界面相容性,进一步制备出聚酰亚胺(PI)/芳纶纤维(AF)薄膜。以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仪和拉曼光谱研究了热处理前后芳纶纤维表面基团的变化,并以FTIR、... 通过高温热处理芳纶纤维的方式提升芳纶纤维的表面极性以改善芳纶纤维与聚酰亚胺的界面相容性,进一步制备出聚酰亚胺(PI)/芳纶纤维(AF)薄膜。以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仪和拉曼光谱研究了热处理前后芳纶纤维表面基团的变化,并以FTIR、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偏光显微镜研究了PI/AF复合薄膜热处理前后的酰亚胺化程度和结晶情况。研究表明,热处理后芳纶纤维表层分子链段中苯环出现了部分氧化,而拉曼光谱面扫描也进一步证实了热处理后纤维表面部分区域分子链C—H的氧化现象,纤维表面极性增强的同时表层分子链能够重排使得氢键重构并有所增强。热处理后PI/AF复合薄膜酰亚胺化程度为92.1%,相对于纯PI膜提升了13.4%;芳纶纤维通过诱导结晶作用提升了PI的结晶度和复合薄膜的酰亚胺化程度,进而提升了与PI的界面相容性;PI/AF复合薄膜拉伸强度和拉伸弹性模量分别为70.24 MPa和584 MPa,比热处理前分别提升了5.7%和1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纶纤维 热处理 聚酰亚胺 聚集态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动力学的P(VDF_(50)-TrFE_(50))高电场极化仿真
8
作者 余震 胡柯 +1 位作者 秦庆平 任豪豪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41-450,共10页
P(VDF-TrFE)类共聚物具有优异的铁电性能,可用于制作柔性压电传感器。在试验研究中,通常采用高电场极化来增强其压电效应。为了研究该共聚物的传感特性,本文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Materials Studio(MS)建立P(VDF_(50)-TrFE_(50))的三... P(VDF-TrFE)类共聚物具有优异的铁电性能,可用于制作柔性压电传感器。在试验研究中,通常采用高电场极化来增强其压电效应。为了研究该共聚物的传感特性,本文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Materials Studio(MS)建立P(VDF_(50)-TrFE_(50))的三维晶胞模型,模拟高电场极化过程,分析各项极化条件对其剩余极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高电场强度下,晶胞内的大部分铁电畴在极短时间内完成翻转;P(VDF_(50)-TrFE_(50))的极化强度与外加电场强度正相关,但当电场强度高于5 V/nm后,极化强度增长减缓;晶胞在低温时保持铁电相而在高温时转变为顺电相;被充分极化的P(VDF_(50)-TrFE_(50))晶胞的最高剩余极化强度为59.94 mC/m^(2)。该研究表明MS软件具有模拟P(VDF-TrFE)聚合物材料压电特性的能力,可为后续试验研究及传感器制作提供仿真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DF_(50)-TrFE_(50)) 分子动力学仿真 高电场极化 压电传感 极化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沟湾沉积物有机质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及其来源解析 被引量:9
9
作者 聂梦晨 黄翠玲 +7 位作者 隋琪 邹立 朱琳 孙雪梅 赵信国 夏斌 陈碧鹃 曲克明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4-97,共14页
本研究分析了桑沟湾表层沉积物的粒度、总有机碳(TOC)、总氮(TN)、碳和氮稳定同位素(δ^(13)C和δ^(15) N)的时空分布特征,估算了贝藻生物沉积对近海沉积物有机质的贡献。结果显示,桑沟湾沉积物成分组成以粉砂为主,且粒径分布与海水养... 本研究分析了桑沟湾表层沉积物的粒度、总有机碳(TOC)、总氮(TN)、碳和氮稳定同位素(δ^(13)C和δ^(15) N)的时空分布特征,估算了贝藻生物沉积对近海沉积物有机质的贡献。结果显示,桑沟湾沉积物成分组成以粉砂为主,且粒径分布与海水养殖和水动力学条件密切相关;TOC、TN的季节变化和平面分布均呈相似性,数值上总体表现为春季最高,秋季最低,季节差异不大,在贝藻、鱼贝和贝类养殖区域出现较高值;而δ^(13)C和δ^(15) N的季节变化和平面分布有较大差异。从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TOC和TN呈极显著正相关(r=0.955,P<0.001),表明桑沟湾表层沉积物的TOC和TN具有同源性。根据对δ^(13)C和C/N的综合分析表明,贝类生物沉积、海带(Saccharina japonica)和土壤有机质是桑沟湾沉积物有机质的主要来源。采用三元混合模型估算得到贝类生物沉积贡献率为67.52%,土壤有机质贡献率为26.47%,海带贡献率为5.97%。研究表明,海洋贝藻生物沉积对近海碳埋藏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养殖 桑沟湾 有机质 稳定同位素 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菌对骏枣汁品质、抗氧化能力及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馨馨 唐凤仙 +6 位作者 吴希强 李智邦 彭波 张瑶 辛敏汉 赵史敏 单春会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2-127,共6页
以酵母菌发酵新疆骏枣汁为研究对象,对骏枣汁及发酵骏枣汁品质、抗氧化能力和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骏枣汁发酵后苹果酸含量显著上升(P<0.05),而酒石酸含量显著下降(P<0.05),乳酸含量增至373.51 mg/L;总酚和总... 以酵母菌发酵新疆骏枣汁为研究对象,对骏枣汁及发酵骏枣汁品质、抗氧化能力和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骏枣汁发酵后苹果酸含量显著上升(P<0.05),而酒石酸含量显著下降(P<0.05),乳酸含量增至373.51 mg/L;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分别提高11.71%和12.06%,ABTS、DPPH自由基清除率及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分别提高12.00%、15.50%、1.13 mmol/L,发酵骏枣汁色泽变化显著(P<0.05)。此外,酵母菌发酵改变了骏枣汁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组成和含量,其中醇类、酯类和酮类物质含量升高,醛类物质含量降低,且新产生了3-羟基-2-丁酮和β-大马士酮两种挥发性物质。辛酸乙酯(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24.78)、癸酸乙酯(ROAV=19.16)和月桂酸乙酯(ROAV=4.29)是典型的挥发性风味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骏枣 酵母菌 品质 抗氧化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挥发性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菜豆象全球潜在适生区预测 被引量:10
11
作者 徐养诚 刘孝贤 +2 位作者 王婷 李东育 高桂珍 《生物安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3-219,共7页
【目的】菜豆象是重要的检疫性害虫,预测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潜在适生区可为农业部门开展菜豆象防控工作和检验检疫部门制定检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收集菜豆象已有分布点和全球气象数据的基础上,采用MaxEnt模型对其在全球范围内... 【目的】菜豆象是重要的检疫性害虫,预测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潜在适生区可为农业部门开展菜豆象防控工作和检验检疫部门制定检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收集菜豆象已有分布点和全球气象数据的基础上,采用MaxEnt模型对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潜在适生区进行预测分析。【结果】MaxEnt模型的AUC平均值为0.926,预测结果准确可靠。菜豆象适生区主要分布在欧洲中西部的德国、法国、英国、荷兰、比利时、意大利、波兰、乌克兰、白俄罗斯和罗马尼亚等国家,非洲大陆和马达加斯加岛的中东部地区,北美洲的墨西哥高原和美国中东部地区,南美洲南部地区,大洋洲澳大利亚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新西兰,亚洲中国的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华中和华南地区和台湾岛,缅甸东部地区、泰国和老挝北部地区、尼泊尔和日本大部分地区。高度适生区、中度适生区和低度适生区面积分别占陆地面积的4.95%、6.73%和13.70%。【结论】菜豆象的适生区面积占陆地面积的25.38%,持续扩散和危害的风险大。我国西南、华南地区等地区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影响菜豆象分布的主要生物气候因素有最冷月份最低温度、年平均温度、年气温变化范围、年降雨量、最干月份降雨量、最热月份最高温度、最暖季度平均温度、温度季节变化方差、昼夜温差月均值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豆象 MAXENT 潜在适生区 生物气候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纳米颗粒对海洋渔业生物的毒性效应及水产品质量安全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丁怡丹 黄翠玲 +6 位作者 朱琳 冯娟 夏斌 赵信国 孙雪梅 陈碧鹃 曲克明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7-71,共15页
纳米科学是20世纪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与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并列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三大新兴科学技术领域。由于纳米材料特殊的尺寸和物理结构,具有特殊的催化、光电和抗菌等性能,因此广泛应用于医药、工业、建筑、化妆品、能... 纳米科学是20世纪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与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并列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三大新兴科学技术领域。由于纳米材料特殊的尺寸和物理结构,具有特殊的催化、光电和抗菌等性能,因此广泛应用于医药、工业、建筑、化妆品、能源和环保等领域。纳米材料的大量生产和应用不可避免地导致人工纳米颗粒(engineered nanoparticles,ENPs)进入到海洋环境中,对海洋渔业生物造成潜在威胁。我国是水产品生产、贸易和消费大国,海洋水产品是我国居民粮食供给和优质蛋白质供给的重要保障。因此,ENPs对海洋渔业生物的毒性效应以及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总结了海洋中ENPs的来源,归纳了其在海洋中的环境行为,分析其对海洋渔业生物的毒性效应及致毒机制,探讨其在海洋食物链中的传递和生物放大作用以及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的潜在影响,并对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做出总结,对未来的研究工作做出展望,以期为客观评价ENPs的海洋渔业环境效应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纳米颗粒 海洋渔业生物 毒性效应 水产品质量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赤霉烯酮在动物体内的代谢与分子毒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邓子锋 王利娟 +3 位作者 吴希强 杨宏辉 李廷元 汪玲玲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194-5203,共10页
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A)是由镰刀属真菌产生的真菌毒素,广泛存在于霉变玉米、小麦、大麦等谷物中。ZEA在动物体内经代谢转化后随血液循环分布至全身,通过雌激素效应、氧化损伤和细胞凋亡等途径引发肝脏、肾脏、子宫、睾丸等器官... 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A)是由镰刀属真菌产生的真菌毒素,广泛存在于霉变玉米、小麦、大麦等谷物中。ZEA在动物体内经代谢转化后随血液循环分布至全身,通过雌激素效应、氧化损伤和细胞凋亡等途径引发肝脏、肾脏、子宫、睾丸等器官病变。近年来受气候、贮存设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粮食作物中ZEA污染问题尤为突出,不仅给畜牧养殖和饲料产业带来严重困扰,而且也威胁人类健康。深入了解ZEA在动物体内的代谢过程及其发挥毒性的分子机制,对于制定防控新策略、降低毒素污染带来的负面影响尤为重要。作者着重从ZEA的吸收分布、代谢转化和分子毒理等方面对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做了系统整理与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赤霉烯酮 代谢转化 分子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棉织物的五倍子植物染料染色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彩云 曲香兰 +1 位作者 郭长春 韩华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5-57,共3页
以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HACC)为改性剂对棉织物进行改性,研究了五倍子植物染料对改性棉织物的染色性能,探讨了染色温度、染液浓度、染色时间、染色方法、媒染剂种类、媒染剂浓度等因素对染改性棉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五... 以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壳聚糖(HACC)为改性剂对棉织物进行改性,研究了五倍子植物染料对改性棉织物的染色性能,探讨了染色温度、染液浓度、染色时间、染色方法、媒染剂种类、媒染剂浓度等因素对染改性棉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五倍子植物染料上染改性棉织物的最佳方法是后媒染色法,染色温度60℃、染色时间30 min、染液质量浓度25 g/L、媒染剂硫酸铜质量浓度5 g/L。染色织物的耐干摩擦色牢度为4~5级,耐湿摩擦色牢度为3~4级,K/S值为9.94,颜色较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染 五倍子植物染料 改性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人工干预方式下苹果园蚜虫-天敌群落结构及发生动态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东育 韩大勇 +2 位作者 徐养诚 刘贝 陈晓露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48-853,共6页
为探究不同人工干预方式下苹果园蚜虫-天敌群落发生规律,提高苹果园蚜虫生态防治能力和苹果园经济效益,本研究选取伊犁河谷中部有机化生产干预(OI)、化学干预(CI)和无人工干预(NI)3种不同人工干预方式下的苹果园,研究在不同人工干预方... 为探究不同人工干预方式下苹果园蚜虫-天敌群落发生规律,提高苹果园蚜虫生态防治能力和苹果园经济效益,本研究选取伊犁河谷中部有机化生产干预(OI)、化学干预(CI)和无人工干预(NI)3种不同人工干预方式下的苹果园,研究在不同人工干预方式下蚜虫和天敌昆虫的群落结构、发生动态及益害比等情况。结果表明,河谷中部地区苹果园蚜虫种类主要有甘蓝蚜、萝卜蚜和苹果黄蚜,调查中共发现天敌2纲8目19科25种。人工干预对苹果园中蚜虫-天敌群落特征和发生动态有较大影响,使得苹果园蚜虫-天敌种群数量及群落多样性降低,而蚜虫-天敌群落结构稳定性和益害比提高。河谷中部苹果园蚜虫及其天敌的发生随季节的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天敌的消长变化在时间上迟滞于蚜虫种群数量的变动,表现出跟随效应,其中OI苹果园天敌跟随效应最明显。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人工干预(CI和OI)对蚜虫种群有抑制作用;牧草盲蝽、大突肩瓢虫、玉米螟厉寄蝇和叶色草蛉等天敌与蚜虫种群的相关性较高,其对蚜虫种群的消长影响最大。综上,有机化生产干预方式可以有效控制蚜虫种群数量,对蚜虫生态调控性最好,在苹果园生产实践中可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干预 蚜虫 天敌 群落组成 发生规律 苹果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和ArcGIS的藜麦气候适宜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东育 刘贝 +4 位作者 徐养诚 孙大帅 宋笑 韩大勇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2期82-85,共4页
开展藜麦气候适宜性研究对于优化藜麦布局、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藜麦(Chenopodium quinoa Willd)在全球的分布数据和影响其分布的气象数据,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基于地理信息系统(ArcGIS),研究影响藜麦种植分... 开展藜麦气候适宜性研究对于优化藜麦布局、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藜麦(Chenopodium quinoa Willd)在全球的分布数据和影响其分布的气象数据,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基于地理信息系统(ArcGIS),研究影响藜麦种植分布的主要生物气候因素及其气候适宜性。结果表明:MaxEnt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藜麦在全球的潜在分布(AUC值为0.936)。采用刀切法对生物气候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年平均温度、温度季节变化方差、最冷季度平均温度、最热月份最高温度、最冷月份最低温度、最湿季度平均温度是影响藜麦分布的主要生物气候因素,累计贡献率达89.1%。藜麦在全球的潜在适生区主要分布在欧洲西部,非洲南部、东部和安第斯山脉西麓,北美洲美国的中西部地区,大洋洲澳大利亚的东南部沿海地区和新西兰大部分地区,亚洲中国的云贵高原和北部大部分地区。适宜藜麦种植的高度适生区,中度适生区和低度适生区占陆地面积的1.83%、3.11%和10.49%。仅考虑气候因子的情况下,我国的云南、青海、甘肃、陕西、山西、内蒙等省份的部分地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气候适宜性 最大熵模型 气候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料中有机质的检测方法及其注意问题 被引量:3
17
作者 延新刚 侯芬红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第10期102-103,共2页
有机肥料在保持培养区内土地湿润肥沃、提高优质农作物产品的产量水平及安全品质等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判断土壤肥沃程度的主要依据是有机质含量的多少。选取不同来源的土壤有机性肥料,其含有机质数量的检测和方法上也应各不相同,通过... 有机肥料在保持培养区内土地湿润肥沃、提高优质农作物产品的产量水平及安全品质等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判断土壤肥沃程度的主要依据是有机质含量的多少。选取不同来源的土壤有机性肥料,其含有机质数量的检测和方法上也应各不相同,通过采取不同途径的取样方法分别测定并予以比较,从而选择更加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通过分别用灼烧法、NY/T 525—2021法中介绍的重铬酸钾氧化分解法等测定了有机质含量,比较三种不同有机质检测技术方法分别测定得的有机质结果,分析对比了有机质检测主要影响指标因素分析及目前有机配方肥料检测新方法标准中与传统旧测定方法标准之间在实际测量的结果方法上产生的一些差异,并着重阐述讨论了在有机配方肥料生产中在有机质成分的有机检测的过程操作中的需要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生物肥料 有机质成分测定法 有机安全问题 重铬酸钾容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有机肥料、无机肥料及其有机肥料中氮磷钾的测定 被引量:1
18
作者 纪玉琼 李华宇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第10期135-136,共2页
作物专用化和区域化的施肥方法对我国农业方面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介绍了肥料中氮、磷和钾元素的测定方法,并对国标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调整,提高了大批量检测的速度,同时提高了检测的准确度和精度。
关键词 有机肥料 无机肥料 氮磷钾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地区柳蓝叶甲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19
作者 徐养诚 刘贝 李东育 《湖北农机化》 2021年第8期86-87,共2页
本文在大量文献阅读的基础上,对该虫进行了连续3年的观测,总结了该害虫在新疆伊犁地区的发生规律,结合前期研究对该虫当前行之有效的防治对策进行了综述,以期减少该类害虫所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 柳蓝叶甲 发生规律 防治措施 伊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量土壤样品中的主次元素
20
作者 李华宇 延新刚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第10期168-169,共2页
近年来,中国增加了对矿产资源研究活动的投入,使矿产资源研究更加科学和详细。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技术测定岩石样品中的各种重金属。
关键词 X射线荧光光谱仪 土壤 元素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