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欧盟"绿色新政"纺织品相关内容分析及我国纺织工业的应对策略 被引量:3
1
作者 赵赛雨 侯楠楠 +2 位作者 王安 张中娟 李戎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88,95,共7页
欧盟委员会于2019年12月正式发布了欧盟"绿色新政",提出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为此,欧盟针对环境问题和可持续产品提出了一揽子法规提案。文中从一揽子法规提案入手,通过对数字产品护照、合成纤维微塑料处理、废旧纺织品循环... 欧盟委员会于2019年12月正式发布了欧盟"绿色新政",提出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为此,欧盟针对环境问题和可持续产品提出了一揽子法规提案。文中从一揽子法规提案入手,通过对数字产品护照、合成纤维微塑料处理、废旧纺织品循环、产品环境足迹方面进行分析,探究其对我国纺织工业的潜在影响,并对纺织工业生态发展提供合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绿色新政” 循环纺织品 数字产品护照 产品环境足迹 微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品防汗渍性能检测方法的开发 被引量:1
2
作者 鲍萍 郭川川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82,共4页
为开发纺织品防汗渍性能的检测评价方法,对7种明示防汗渍性能的样品测试其贴肤面的吸汗性和非贴肤面的颜色变化,对施加的汗液量、汗液润湿时间以及所需测试样数量进行了研究,并根据提出的技术要求进行了方法验证。配制GB/T 3922—2013... 为开发纺织品防汗渍性能的检测评价方法,对7种明示防汗渍性能的样品测试其贴肤面的吸汗性和非贴肤面的颜色变化,对施加的汗液量、汗液润湿时间以及所需测试样数量进行了研究,并根据提出的技术要求进行了方法验证。配制GB/T 3922—2013规定的酸性和碱性汗液,准备3块试样,在贴肤面施加0.06 mL汗液,1 min后参照GB/T 19977—2014中10.1部分液滴分类和描述评定每块试样贴肤面的吸汗性,使用变色用灰色样卡评定非贴肤面的变色。当非贴肤面的变色≥4级且贴肤面具备吸汗性,表明样品具有防汗渍性能。该方法试验步骤简单、可操作性较强,可用于纺织品防汗渍性能的检测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 检测方法 纺织品 防汗渍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藏大菱鲆细菌组成变化和优势腐败菌 被引量:29
3
作者 崔正翠 许钟 +2 位作者 杨宪时 郭全友 李学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184-187,共4页
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在0、3、7、10℃冷藏过程中的细菌菌相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新鲜大菱鲆细菌菌相比较复杂,分离得到114株细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分别占68.4%和21.1%,优势菌为肠杆菌、侵肺巴斯德菌... 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在0、3、7、10℃冷藏过程中的细菌菌相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新鲜大菱鲆细菌菌相比较复杂,分离得到114株细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分别占68.4%和21.1%,优势菌为肠杆菌、侵肺巴斯德菌、拟态弧菌、假单胞菌属和腐败希瓦氏菌,比例分别为14.9%、13.2%、12.3%、10.5%和8.8%。冷藏过程中,细菌菌相逐渐单一,腐败希瓦氏菌和假单胞菌增长显著,0、3、7、10℃冷藏至较好品质期终点时,腐败希瓦氏菌比例分别为42.2%、39.0%、57.1%和56.3%,平均比例为50.2%;其次是假单胞菌,比例分别为28.0%、23.7%、25.5%和31.0%,平均比例为27.2%。0、3、7、10℃冷藏至货架期终点时,腐败希瓦氏菌比例分别为53.9%、50.0%、57.4%和47.6%,平均比例为52.3%;假单胞菌属比例分别为25.5%、25.0%、41.0%和15.9%,平均比例为26.5%。由此可得出大菱鲆在0~10℃冷藏过程中的优势腐败菌是腐败希瓦氏菌,其次是假单胞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冷藏 菌相变化 优势腐败菌 腐败希瓦氏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检测实验室认可中的资源要求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延青 孙培琴 +2 位作者 修宏宇 刘付芳 杜兵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46-349,共4页
CNAS-CL01: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ISO/IEC17025:2017)(以下简称CNAS-CL01:2018)于2018年3月1日发布.CNAS-CL 01-A002:2020《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以下简称A002:2020)于2021年1月1日实... CNAS-CL01: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ISO/IEC17025:2017)(以下简称CNAS-CL01:2018)于2018年3月1日发布.CNAS-CL 01-A002:2020《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在化学检测领域的应用说明》(以下简称A002:2020)于2021年1月1日实施,2021年7月1日以后所有受理、评审均执行A002:2020.两个文件与其前一版相比,除了内容进行了调整外,结构也有较大变化,包括通用要求、结构要求、资源要求、过程要求和管理体系要求等.化学检测实验室除满足CNAS-CL01:2018通用要求外,如何满足化学应用说明中的资源要求需要进行详细分析.文件中涉及的“必要时”“需要时”“适用时”等措辞,实验室人员理解容易产生不一致的地方,本工作将举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检测 ISO/IEC17025 实验室人员 管理体系要求 化学应用 认可准则 通用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材料可生物降解性评价方法 被引量:6
5
作者 丁健 邹忆 +1 位作者 蒋红 李戎 《印染》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0-46,共7页
在分析现有可生物降解性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就纺织材料可生物降解性评价方法的研究情况作了系统的介绍,并就各主要市场对可生物降解及可堆肥材料的要求作了介绍和分析。提出应结合纺织材料特点,积极分析和筛选适用于纺织材料... 在分析现有可生物降解性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就纺织材料可生物降解性评价方法的研究情况作了系统的介绍,并就各主要市场对可生物降解及可堆肥材料的要求作了介绍和分析。提出应结合纺织材料特点,积极分析和筛选适用于纺织材料可生物降解性的评价方法与标准,对纺织材料的可生物降解性作出合适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 可生物降解性 评价 标准 方法 纺织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足迹及其在染整加工中的测算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戎 吴丹丹 +1 位作者 蒋红 丁雪军 《印染》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40-43,共4页
基于某印染厂轧染黑色棉氨纬弹贡缎为功能单位,以年时间内轧染生产过程中的输入和输出作为初级活动水平数据来计算碳足迹,建立该产品从"摇篮到大门"的过程图。应用SimaPro 7.2 LCA软件计算该款贡缎从原材料采集、染整加工、... 基于某印染厂轧染黑色棉氨纬弹贡缎为功能单位,以年时间内轧染生产过程中的输入和输出作为初级活动水平数据来计算碳足迹,建立该产品从"摇篮到大门"的过程图。应用SimaPro 7.2 LCA软件计算该款贡缎从原材料采集、染整加工、运输到下游买家这一生命周期范围内的碳足迹值。结果表明,该过程中,原材料碳排放所占比例最大,达到64.54%,其次是废水排放以及能源消耗部分,所产生的碳排放占34.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整 碳足迹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酐与水在化学反应量热方法确认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孙培琴 陈延青 +2 位作者 孔祥北 金满平 刘付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91-96,共6页
热流法化学反应量热测试获取的目标反应热(ΔH)、反应体系比热容(c_(p))和最大热累积度(X_(ac))等热安全参数是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参数,其测试结果的准确度(即正确度与精密度)直接影响化学反应的工艺危险度分级... 热流法化学反应量热测试获取的目标反应热(ΔH)、反应体系比热容(c_(p))和最大热累积度(X_(ac))等热安全参数是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参数,其测试结果的准确度(即正确度与精密度)直接影响化学反应的工艺危险度分级。目前关于测得的化学反应热安全参数准确度和有效性的研究未见报道。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以醋酸酐和水作为参考物质,采用“变异系数(CV值)法”和“道格拉斯(Grubbs)检验法”分别验证热流法反应量热测试醋酸酐水解反应的ΔH、C_(p)、X_(ac)等参数的精密度(即重复性和再现性偏差),采用“t验证法”评估热流法反应量热测试水的比热容的正确度。研究结果表明:热流法反应量热测试醋酸酐水解反应的ΔH、C_(p)、X_(ac)等参数在同一实验室内的重复性标准偏差和与其他4家实验室比对的再现性标准偏差均满足要求;采用热流法量热测试得到25℃水的比热容数据与标准比热容值t验证结果不存在实质性偏倚。因此,测试结果的精密度和正确度均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 化学反应 水解 热流法 精密度 正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检测 被引量:1
8
作者 陶美娟 鄢国强 +1 位作者 周仕林 孙丽梅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46-347,352,共3页
可持续发展观是世人普遍认同的发展观,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永续发展。当今,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 可持续发展观是世人普遍认同的发展观,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永续发展。当今,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资源、能源、环境压力增大,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可持续发展理论 环境压力 检测 可持续发展观 自然资源 科技进步 和谐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中氯化苦测定结果不确定度的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维嘉 熊郃 赵海凉 《中国酿造》 CAS 2013年第9期113-115,共3页
运用不确定度评定的方法和程序,对粮食中氯化苦测定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分析了其不确定度的来源,并对每个分量的不确定度进行了量化,求出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最终给出测定结果的表示式。
关键词 氯化苦 不确定度 紫外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洛哥茶叶中最大农药残留限量实施及我国茶园用药管控 被引量:5
10
作者 肖强 张继辉 《中国茶叶》 2019年第6期18-21,共4页
介绍了摩洛哥通报的拟于2019年7月1日起将对从我国进口的茶叶执行的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分析了这48项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特点,比较了摩洛哥标准与我国及欧盟标准的差异,提出了摩洛哥实施茶叶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下的我国茶园... 介绍了摩洛哥通报的拟于2019年7月1日起将对从我国进口的茶叶执行的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分析了这48项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特点,比较了摩洛哥标准与我国及欧盟标准的差异,提出了摩洛哥实施茶叶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下的我国茶园用药管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洛哥 茶叶 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管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生物反应器中PVDF中空纤维膜亲水性变化特征
11
作者 杨光 贾辉 +4 位作者 党安虎 毕芳华 张成众 肖志伟 文哲武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6-40,共5页
为研究膜生物反应器(MBR)中PVDF中空纤维膜的亲水性变化特征,提出以接触角变化速率的绝对值(λ)表征亲水性的方法 ,按轴向长度将膜纤维划分为4个位置,考察过滤和清洗对膜亲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BR运行过程中,膜污染的加剧与膜的亲... 为研究膜生物反应器(MBR)中PVDF中空纤维膜的亲水性变化特征,提出以接触角变化速率的绝对值(λ)表征亲水性的方法 ,按轴向长度将膜纤维划分为4个位置,考察过滤和清洗对膜亲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BR运行过程中,膜污染的加剧与膜的亲水性变化有关,膜纤维通量越高的位置,膜的亲水性越差。采用物理反洗和短时间的化学浸泡清洗,膜的亲水性能得到一定恢复,但效果有限。延长化学浸泡清洗时间发现,浸泡3 h膜纤维的亲水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水性 膜生物反应器 膜过滤 膜清洗 PVD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EChERS在食品中真菌毒素检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12
作者 陈建彪 董丽娜 +6 位作者 刘娇 路磊 赵明明 丁华 王小红 胡定金 周有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86-291,共6页
真菌毒素是重要的食品安全危害因子,建立高通量真菌毒素分析方法将有效降低人群的真菌毒素暴露风险,而实现复杂基质中多种真菌毒素的联合提取是建立这类分析技术的前提保证。QuEChERS是集快速(quick)、简单(easy)、便宜(cheap)、有效(ef... 真菌毒素是重要的食品安全危害因子,建立高通量真菌毒素分析方法将有效降低人群的真菌毒素暴露风险,而实现复杂基质中多种真菌毒素的联合提取是建立这类分析技术的前提保证。QuEChERS是集快速(quick)、简单(easy)、便宜(cheap)、有效(effective)、可靠(rugged)、安全(safe)于一体前处理技术的简称,本文通过介绍QuEChERS技术的原理和近年来该技术在真菌毒素分析领域的应用,针对真菌毒素的理化性质和样品基质特点,探讨了QuEChERS技术中不同提取液和净化剂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分析该技术在提取净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思路,并展望今后QuEChERS技术在多真菌毒素联合分析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 真菌毒素 食品 农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八角叶中钙的不确定度评定
13
作者 陈福北 张利敏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1-84,120,共5页
文章对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八角叶中钙含量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包括样品称样量、试液定容体积、重复性、钙的浓度计算等因素对钙含量不确定度的影响,评估了各参数的标准不确定度、钙含量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
关键词 八角叶 不确定度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蛋腌制前后于低频波段的阻抗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应家 王浩月 +4 位作者 杨哪 金亚美 王金鹏 徐学明 金征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5-69,73,共6页
盐分、出油率和硬化率是反映咸蛋品质的主要指标,通过研究鸭蛋腌制过程中蛋清和蛋黄在低频区域100Hz~12MHz的阻抗特性与理化指标的相关性来提供一套可行的检测方法。分析了腌制前后蛋清和蛋黄的主要蛋白质种类并建立了等效电路,对其阻... 盐分、出油率和硬化率是反映咸蛋品质的主要指标,通过研究鸭蛋腌制过程中蛋清和蛋黄在低频区域100Hz~12MHz的阻抗特性与理化指标的相关性来提供一套可行的检测方法。分析了腌制前后蛋清和蛋黄的主要蛋白质种类并建立了等效电路,对其阻抗特性曲线Bode图、复导纳图、实部虚部图进行拟合,确定了蛋清和蛋黄腌制前后特征频率的变化以及各自可能的散射类型;发现在102Hz频率下鸭蛋腌制过程中的盐分含量、出油率和硬化率变化与阻抗幅值有较显著的回归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蛋腌制 低频波段 阻抗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检测四种常见真菌毒素HPLC法的初步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萍 王攀 +5 位作者 陈建彪 董丽娜 赵明明 严伟 丁华 周有祥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5839-5842,共4页
真菌毒素是丝状产毒真菌生长过程中分泌的对人畜健康有害的次级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多种农产品中。对已建立的同时检测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和桔霉素的方法,对其方法检出限、定量限、精密度和回收率进行了评价。该方... 真菌毒素是丝状产毒真菌生长过程中分泌的对人畜健康有害的次级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多种农产品中。对已建立的同时检测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和桔霉素的方法,对其方法检出限、定量限、精密度和回收率进行了评价。该方法对上述4种真菌毒素的检出限分别为2.12、5.46、2.39和53.10μg/kg,定量限分别为8.48、21.82、9.57和212.38μg/kg;加标回收试验中4种毒素的回收率分别为81.43%,75.19%,80.44%和98.54%。该法简单、快速、高效,适合于批量样品分析,具有应用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毒素 同时检测 检出限 定量限 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向导水用聚酰亚胺/粘胶针刺非织造材料的梯度结构设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翟倩 张恒 +3 位作者 丁佳伟 甄琪 段泽平 郭正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0-26,42,共8页
为增强聚酰亚胺非织造材料的液体水管理能力,以聚酰亚胺纤维、粘胶纤维为原料,采用梳理-针刺-热熔复合工艺技术制备了双层(阻燃层和吸湿层)梯度结构的针刺非织造材料试样,并对试样的舒适性(柔软度和透气性)、热防护特性和液态水管理能... 为增强聚酰亚胺非织造材料的液体水管理能力,以聚酰亚胺纤维、粘胶纤维为原料,采用梳理-针刺-热熔复合工艺技术制备了双层(阻燃层和吸湿层)梯度结构的针刺非织造材料试样,并对试样的舒适性(柔软度和透气性)、热防护特性和液态水管理能力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阻燃层和吸湿层在纤维簇的作用下有效固结成清晰的梯度结构,且阻燃层中聚酰亚胺纤维比例为70%时,所制备试样的透气率达924 mm/s,单向导湿能力指数为263.3,热防护系数为26.65 cal/m^(2)。表明其兼具有优异的定向导水能力和热防护特性,可适用于隔热服、消防服等特种热防护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单向导湿 梯度结构 热防护 非织造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基团贡献法估算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两亲嵌段共聚物的HLB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董亚娟 惠志倩 戎宗明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40-646,共7页
采用水数法测定了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两亲嵌段共聚物系列样品的HLB(Hydrophile-Lipophile Balance)值,其数值与分子中亲水基团的体积分数(φEO)呈线性变化规律。以Γ-分布概率密度函数描述聚乳酸链中单个聚乳酸链节对HLB的贡献,则聚... 采用水数法测定了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两亲嵌段共聚物系列样品的HLB(Hydrophile-Lipophile Balance)值,其数值与分子中亲水基团的体积分数(φEO)呈线性变化规律。以Γ-分布概率密度函数描述聚乳酸链中单个聚乳酸链节对HLB的贡献,则聚乳酸链的有效链长可由Γ-分布概率密度函数的积分求得,由此得到了用基团贡献法估算此类共聚物HLB的方法,HLB计算方法的平均绝对误差小于0.97,与其实验测定误差相当,比常用的Griffin方法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水-亲油平衡 基团贡献法 有效链长 聚乳酸 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鲟鱼传统发酵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分析评价 被引量:23
18
作者 赵凤 许萍 +1 位作者 曾诗雨 杨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36-242,共7页
以鲟鱼为原料,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研究其发酵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和相对含量的变化情况,结合感觉阈值,采用相对气味活度值评价挥发性风味物质对总体风味的影响,探讨发酵过程中的关键性风味物质。分别检测新鲜鲟鱼... 以鲟鱼为原料,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研究其发酵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和相对含量的变化情况,结合感觉阈值,采用相对气味活度值评价挥发性风味物质对总体风味的影响,探讨发酵过程中的关键性风味物质。分别检测新鲜鲟鱼,腌制鲟鱼,发酵5、10、20、25、35 d 7个阶段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新鲜、腌制、发酵5、10、20、25、35 d 7个阶段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分别为38、48、66、72、75、76种和84种。新鲜鲟鱼肉的主体风味物质为2,4-癸二烯醛、1-辛烯-3-醇、壬醛、癸醛、己醛等;腌制后的鲟鱼肉主体风味物质为壬醛、1-辛烯-3-醇、己醛、癸醛、柠檬烯等;发酵5 d鲟鱼肉的主体风味物质为1-辛烯-3-醇、柠檬烯、壬醛、乙酸乙酯、庚醇等;发酵10 d鲟鱼肉的主体风味物质为壬醛、1-辛烯-3-醇、乙酸乙酯、柠檬烯、癸醛等;发酵20 d鲟鱼肉的主体风味物质为壬醛、柠檬烯、1-辛烯-3-醇、癸醛、乙酸乙酯等;发酵25 d鲟鱼肉的主体风味物质为壬醛、柠檬烯、1-辛烯-3-醇、乙酸乙酯、癸醛等;发酵35 d鲟鱼肉的主体风味物质为乙酸乙酯、柠檬烯、壬醛、1-辛烯-3-醇、庚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鲟鱼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挥发性成分 相对气味活度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霉素的不良反应及其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9
作者 高林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0-95,共6页
氯霉素存在严重的毒副作用,能抑制人体骨髓造血功能,引起人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状白细胞缺乏症,新生儿、早产儿灰色综合症等疾病。低浓度的药物残留还会诱发致病菌的耐药性,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构成严重危害。随着国际社会对氯霉素残留... 氯霉素存在严重的毒副作用,能抑制人体骨髓造血功能,引起人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状白细胞缺乏症,新生儿、早产儿灰色综合症等疾病。低浓度的药物残留还会诱发致病菌的耐药性,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构成严重危害。随着国际社会对氯霉素残留的高度关注,氯霉素的检测方法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从最初的利用微生物进行定性检测到目前的各种先进检测技术的联用,如LC-MS等,氯霉素的检测限、精密度和回收率等技术都得到了极大提高。先进的检测技术不仅为人体的健康提供了安全保障,同时为我国的食品对外贸易发挥了巨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霉素 副作用 残留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润滑油中22种添加剂元素和磨损金属元素 被引量:15
20
作者 周天龙 龚坚强 +3 位作者 黎鸿举 亓高扬 唐芳 郑江宁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9-282,共4页
提出了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润滑油中钙、锌、磷、镁、钡、锑、铜、铁、铝、铬、锰、钛、镍、锡、镉、铅、钒、钼、银、硅、钾和钠等22种添加剂元素和磨损金属元素的方法。将理论α影响系数法与经验系数法相结合校正基体效应。以2009年度... 提出了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润滑油中钙、锌、磷、镁、钡、锑、铜、铁、铝、铬、锰、钛、镍、锡、镉、铅、钒、钼、银、硅、钾和钠等22种添加剂元素和磨损金属元素的方法。将理论α影响系数法与经验系数法相结合校正基体效应。以2009年度RoundRobin比对样品作为未知样,按此方法进行测定,所得结果与已知值相符,也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直接测定的结果一致。22元素的检出限在0.3~9.5μg.g-1之间,各元素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7)在0.2%~11.1%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荧光光谱 基体效应 添加剂 磨损金属 润滑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