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对重度颅脑损伤并发吞咽障碍病人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
作者 宋蓉蓉 邱艳萍 +5 位作者 王岗 管建军 倪浩亮 张鹏 任洪清 季勇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PEG)对重度颅脑损伤并发吞咽障碍病人营养支持和控制肺部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PEG管饲组和鼻胃管(NGT)管饲组,每组各30例。管饲4周后,比较两种EN方法对病人体重指数(BMI)、血清清蛋白(A...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PEG)对重度颅脑损伤并发吞咽障碍病人营养支持和控制肺部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PEG管饲组和鼻胃管(NGT)管饲组,每组各30例。管饲4周后,比较两种EN方法对病人体重指数(BMI)、血清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血红蛋白(Hb)水平和非瘫痪侧肱三头肌皮褶厚度(SFT)的影响,并对观察期间肺部感染病人进行胃液和痰液细菌学监测,探讨管饲方法对肺部感染的影响。结果:管饲4周时,与NGT组比,PEG组病人BMI、血清ALB、PA、Hb水平和SFT等指标有明显增加(P<0.05);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肺部感染病人胃液和痰液标本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降低(P<0.01)。NGT组病人胃液中与肺部病原菌种类的一致性和构成比类似,PEG组则未见此现象。结论: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管饲较鼻胃管管饲能更好地改善重度颅脑损伤并发吞咽障碍病人的营养状况,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 鼻胃管 肠内营养 肺部感染 颅脑损伤 吞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4h内检测心肌肌钙蛋白Ⅰ的临床意义探讨 被引量:11
2
作者 殷乐 邱祖红 +1 位作者 陈建军 季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55-1157,共3页
目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外伤24 h内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 Tn I)并进行有关的临床观察和分析,探讨其与患者病情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新入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外伤后24 h内检测血c Tn I,解读... 目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外伤24 h内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 Tn I)并进行有关的临床观察和分析,探讨其与患者病情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新入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外伤后24 h内检测血c Tn I,解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c Tn I异常升高的发生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高低与c Tn I的关系,c Tn I升高与颅脑损伤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c Tn I预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死亡的统计学意义。结果:1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外伤后24 h内c Tn I异常升高率达25.6%(45/176);3例(7.7%)达0.04 ng/m L,其余正常;2 c Tn I异常升高患者更易发生心血管事件:心电图异常,超声心动图异常,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300 ng/L;3住院期间共死亡47例(26.7%),主要死亡原因为心跳呼吸骤停、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心功能衰竭;4如c Tn I>0.4 ng/m L,预测敏感度为36.2%、特异度达97.7%、阳性预测值达85.0%且假阳性情况很少;如c Tn I测定值超过1.0 ng/m L,则患者全部预后不良。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外伤24 h内血c Tn I异常升高者其颅脑损伤程度更重并容易发生心血管事件和死亡,可作为损伤严重度分层及死亡预测指标;该型患者c Tn I异常可能主要出现于外伤早期阶段,其异常升高的机制不清,可能与其他疾病如蛛网膜出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外伤 心肌肌钙蛋白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