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状位T2⁃weighted Dixon成像在棘间韧带退变分型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磊 邹月芬 祁良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3-397,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冠状位T2⁃weighted Dixon成像在下腰痛人群中对棘间韧带退变分型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22年1月—2023年8月因下腰痛行腰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的60例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研...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冠状位T2⁃weighted Dixon成像在下腰痛人群中对棘间韧带退变分型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22年1月—2023年8月因下腰痛行腰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的60例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研究组依据冠状位T2⁃weighted Dixon序列的脂像和水像把整条棘间韧带分为A型、B型、C型、D型和混合型。混合型包括B⁃C、D⁃B、D⁃B⁃C、D⁃C 4个亚型。对照组采用矢状位T1WI/T2WI序列把棘间韧带中间部分分为A型、B型、C型和D型。比较两组棘间韧带退变分型的差异。结果:两组分型方法结果的一致性分析显示,研究组Kappa系数:观察者内部为0.852~0.916,观察者间为0.747~0.753;对照组Kappa系数:观察者内部为0.801~0.823,观察者间为0.689~0.703。两组相匹配的122条棘间韧带分型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研究组C型的发生率为54.1%,明显高于对照组9.0%。新增的混合型在研究组中发生率为46.7%,以B⁃C型和D⁃C型多见。结论:基于磁共振冠状位T2⁃weighted Dixon成像的棘间韧带退变分型方法可靠且可重复,提高了棘间韧带的可识别率和C型的检出率,还可进一步区分混合型及其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腰痛 棘间韧带 磁共振成像 水脂分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左主干病变所致的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建锋 周国伟 +2 位作者 张国兵 李为真 刘少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62-965,共4页
目的:探讨左主干病变导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表现及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方法:我院2000-01至2015-12期间共有3 514例诊断为AMI患者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CAG),其中发生的梗死相关动脉(IRA)为左主干的患者36例。36例... 目的:探讨左主干病变导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表现及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方法:我院2000-01至2015-12期间共有3 514例诊断为AMI患者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CAG),其中发生的梗死相关动脉(IRA)为左主干的患者36例。36例左主干病变所致的AMI患者中,28例进行了PCI,8例进行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对这28例进行了PCI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疾病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左主干病变所致的AMI且进行了PCI的28例患者中,女性5例,男性23例,平均年龄(66.5±8.32)岁。16例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12例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21例为急诊PCI,7例为择期PCI。入院时表现心原性休克为16例,手术成功率为82.1%,院内病死率为35.7%(10/28)。长期随访(66.1±35.2)个月,有3例患者发生再次NSTEMI,1例进行了再次PCI,3例患者死亡,存活者无事件生存率为66.7%。结论:左主干病变所致的AMI进行PCI是可行的,院内生存率为64.3%,存活者长期随访的严重不良事件仍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酶体β亚基4型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陆谦 程欣 +1 位作者 夏振国 陈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92-595,共4页
目的旨在探讨蛋白酶体β亚基4型(PSMB4)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存活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利用特异性短发夹RNA(shRNA)技术构建干扰PSMB4表达的SMMC7721实验组细胞;运用MTT、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 目的旨在探讨蛋白酶体β亚基4型(PSMB4)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存活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利用特异性短发夹RNA(shRNA)技术构建干扰PSMB4表达的SMMC7721实验组细胞;运用MTT、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成功构建了干扰PSMB4表达的SMMC7721实验组细胞(shRNA1:t=22.67,P<0.0001;shRNA2;t=30.88,P<0.0001;shRNA3:t=67.82,P<0.0001)。MTT实验显示第4天(0.4770±0.0135 vs 0.3237±0.0127,t=8.286,P=0.0012)、第5天(0.5893±0.0088 vs 0.3847±0.0090,t=16.220,P<0.0001)实验组细胞OD490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克隆形成实验显示细胞集落数显著减少。流式细胞术显示实验组细胞的早期凋亡率[(5.5570±0.2589)%vs(3.8870±0.3324)%,t=3.964,P=0.0166]、晚期凋亡率[(12.6300±0.4198)%vs(5.3100±0.3062)%,t=14.080,P=0.0001]及总凋亡率[(18.1800±0.6785)%vs(9.1970±0.6313)%,t=9.967,P=0.000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干扰PSMB4表达的实验组细胞中核因子-κB亚基p65蛋白表达降低(0.8015±0.0120 vs 0.2841±0.0110,t=31.830,P<0.0001),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表达增加(0.4816±0.0112 vs 0.6583±0.0142,t=9.774,P=0.0006)。结论干扰PSMB4表达可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从而导致肝癌SMMC7721细胞的增殖存活能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蛋白酶体β亚基4型 细胞增殖 细胞存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蛋白酶体β亚基4型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4
作者 陆谦 朱李瑢 +2 位作者 程欣 黄华 陈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72-376,共5页
目的 探讨人蛋白酶体β亚基4型(PSMB4)在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临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2017年1月-10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8例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癌组织... 目的 探讨人蛋白酶体β亚基4型(PSMB4)在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临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2017年1月-10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8例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PSMB4蛋白的表达情况。另收集2009年1月-2012年10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留存的105例肝癌组织和25例正常肝组织的石蜡包埋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法进一步检测PSMB4的表达情况。根据PSMB4免疫组化结果差异将105例肝癌患者分为PSMB4高表达组(n=57)和PSMB4低表达组(n=48)。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2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PSMB4水平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 2组间HBV感染、肿瘤最大直径、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2.482、8.219、14.964、6.587,P值均<0.05)。105例肝癌患者中57例(54.29%)为PSMB4 高表达,48例(45.71%)为PSMB4低表达;而25例正常肝组织中8例(32%)为PSMB4高表达,17例(68%)为PSMB4低表达或不表达,2组表达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1, P<0.05)。PSMB4染色主要分布于细胞浆和细胞核内,染色呈棕色及棕黄色颗粒样。8例新鲜肝癌及癌旁组织样本中有7例肝癌组织的PSMB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值均<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5年生存状态与肿瘤大小(P=0.01)、转移情况(P<0.001)、分化程度(P=0.01)、TNM分期(P=0.003)以及PSMB4表达水平(P<0.001)有关;多因素结果显示肿瘤转移[风险比(HR)=11.375,95%可信区间(95%CI):4.911~26.348)]和PSMB4高表达(HR=6.834,95%CI: 2.939~15.889)是肝癌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01)。PSMB4高表达组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PSMB4低表达组(27.6% vs 79.2%, χ^2=22.96,P<0.05)。结论 PSMB4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增高,并且其高表达是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SMB4有可能作为肝癌预后的潜在标志及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人蛋白酶体β亚基4型 分子靶向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动脉为第一对角支的心电图特点 被引量:18
5
作者 王纬经 周国伟 +6 位作者 杨文艺 张国兵 李为真 徐浩 王毅 赵军礼 刘少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54-657,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IRA)为第一对角支的心电图特点,试图发现其规律为临床医师提供准确快捷的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01至2014-06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STEMI患者IRA为第一对角支(均...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IRA)为第一对角支的心电图特点,试图发现其规律为临床医师提供准确快捷的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01至2014-06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STEMI患者IRA为第一对角支(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心电图资料28例,分析患者入院时心电图各导联ST段抬高、压低的情况及演变期q波或Q波的变化。结果:28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单支病变19例(67.9%),孤立性对角支病变为13(46.4%)。28例患者从发病至心电图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图形的时间大约为240(252±71)min。28例患者均有aVL导联ST段抬高;27例(96.4%)有I导联ST段抬高,其中15例(55.6%)患者ST段抬高介于0.5~1.0 mm;胸前导联ST段抬高的导联依次为:V2导联21例(75.0%)、V3导联16例(57.1%)、V1导联12例(42.9%)。ST段压低最明显的Ⅲ导联28例(100%),其次为a VF导联27例(96.4%)、Ⅱ导联22例(78.6%)。演变期q波或Q波形成最多的是a VL导联22例(88.0%),其次为V2导联10例(40.0%)、V3导联9例(36.0%),Ⅰ导联7例(28.0%)。结论:IRA为第一对角支的心电图图形表现为a VL和Ⅰ导联ST段抬高,但ST段抬高幅度近一半不到1.0 mm是其重要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梗死相关动脉 冠状动脉造影 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尔他布鲁菌感染1例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菊 金嘉琳 +5 位作者 黄玉仙 郑建铭 邵凌云 陈澍 卢清 张文宏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1-71,共1页
患者男,47岁。因“发热伴腰痛3个月”入院。患者2011年3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一般下午3~4点钟发热,体温最高39.5℃,夜间体温能自行下降,伴大汗淋漓,同时感腰痛,疼痛不剧烈,平躺后疼痛可缓解,感乏力,伴食欲减退,无明显... 患者男,47岁。因“发热伴腰痛3个月”入院。患者2011年3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一般下午3~4点钟发热,体温最高39.5℃,夜间体温能自行下降,伴大汗淋漓,同时感腰痛,疼痛不剧烈,平躺后疼痛可缓解,感乏力,伴食欲减退,无明显头痛、皮疹、肌肉酸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病 骨感染 椎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法微创拔除上颌正中埋伏多生牙1例 被引量:2
7
作者 汪家庆 马晓威 李宏卫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73-374,共2页
拔除多生牙应遵循微创原则,避免对儿童及青少年患者的恒牙、颌骨发育造成不利影响。传统翻瓣去骨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本文报道上颌正中埋伏多生牙拔除术1例,通过冲击法整体拔除矢状向阻生于双侧中切牙根之间的1颗多生牙,实现了不翻... 拔除多生牙应遵循微创原则,避免对儿童及青少年患者的恒牙、颌骨发育造成不利影响。传统翻瓣去骨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本文报道上颌正中埋伏多生牙拔除术1例,通过冲击法整体拔除矢状向阻生于双侧中切牙根之间的1颗多生牙,实现了不翻瓣、不去骨的微创效果,最大程度减轻了对患儿的身心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生牙 埋伏阻生 微创 冲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半月板损伤缝合术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37
8
作者 瞿邱炜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10期49-52,共4页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在关节镜下半月板损伤缝合术围术期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通州区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半月板损伤患者61例,根据患者不同手术方式与个体差异实施护理干预。比较患者实施康复护理...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在关节镜下半月板损伤缝合术围术期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通州区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半月板损伤患者61例,根据患者不同手术方式与个体差异实施护理干预。比较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前后以及出院前后患肢疼痛情况、肿胀情况和Judet疗效,以及61例患者分别于护理前、护理后、出院第1个月的Lysholm评分、KT-2000检查等指标。结果护理实施1周后患者的疼痛减轻、肿胀消退情况显著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过程中61例患者均未发生深静脉血栓、腓总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护理后61例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及疗效均明显优于护理前(均P<0.05)。结论以早期康复训练为核心的关节镜下半月板损伤缝合术围术期护理措施,临床效果确切,对患者近期和远期的膝关节功能预后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半月板 护理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景模拟在静脉输液操作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9
作者 赵美琴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2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在静脉输液操作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取南通市通州医院60名护理专业实习生,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观察组采用情景模拟静脉输液操作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通过问卷调查和...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在静脉输液操作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取南通市通州医院60名护理专业实习生,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观察组采用情景模拟静脉输液操作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通过问卷调查和静脉输液操作考核对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生操作考核在评估、准备、流程、人际沟通、终末质量等5项指标得分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86.7%护生对此种教学方法予以认可。结论情景模拟教学可全面提高护生静脉输液操作技能和新技术的应用能力,弥补了实习初期护生临床实践机会欠缺的不足,有助于提高护生综合素质以及带教老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景模拟教学 静脉输液 临床带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对重度颅脑损伤并发吞咽障碍病人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0
作者 宋蓉蓉 邱艳萍 +5 位作者 王岗 管建军 倪浩亮 张鹏 任洪清 季勇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PEG)对重度颅脑损伤并发吞咽障碍病人营养支持和控制肺部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PEG管饲组和鼻胃管(NGT)管饲组,每组各30例。管饲4周后,比较两种EN方法对病人体重指数(BMI)、血清清蛋白(A...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PEG)对重度颅脑损伤并发吞咽障碍病人营养支持和控制肺部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PEG管饲组和鼻胃管(NGT)管饲组,每组各30例。管饲4周后,比较两种EN方法对病人体重指数(BMI)、血清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血红蛋白(Hb)水平和非瘫痪侧肱三头肌皮褶厚度(SFT)的影响,并对观察期间肺部感染病人进行胃液和痰液细菌学监测,探讨管饲方法对肺部感染的影响。结果:管饲4周时,与NGT组比,PEG组病人BMI、血清ALB、PA、Hb水平和SFT等指标有明显增加(P<0.05);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肺部感染病人胃液和痰液标本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降低(P<0.01)。NGT组病人胃液中与肺部病原菌种类的一致性和构成比类似,PEG组则未见此现象。结论: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管饲较鼻胃管管饲能更好地改善重度颅脑损伤并发吞咽障碍病人的营养状况,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 鼻胃管 肠内营养 肺部感染 颅脑损伤 吞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rem自理模式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1
作者 张小平 孙美娟 张冬云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18期1379-1381,共3页
目的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46例作为对照组,2008年1月至2009年8月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骨科护理,观察组应... 目的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46例作为对照组,2008年1月至2009年8月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骨科护理,观察组应用Orem自理模式实施护理,通过发放问卷调查表以及追踪调查等形式于两组患者出院时和出院后第40天调查两组患者的心理、自护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应用自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自护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Orem自理模式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强患者的信心,促进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理模式 人工髋关节置换 效果评价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手术方式探讨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建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499-1500,1514,共3页
目的 :观察同一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在南通市某院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30例30眼,实行同一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 目的 :观察同一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在南通市某院治疗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30例30眼,实行同一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眼压、视力及并发症情况。随访时间6~12个月。结果:术后患者视力提高,眼压控制良好,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同一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具有眼压控制良好、视力恢复达预期、眼部损伤小等特点,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适宜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小梁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4h内检测心肌肌钙蛋白Ⅰ的临床意义探讨 被引量:11
13
作者 殷乐 邱祖红 +1 位作者 陈建军 季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55-1157,共3页
目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外伤24 h内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 Tn I)并进行有关的临床观察和分析,探讨其与患者病情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新入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外伤后24 h内检测血c Tn I,解读... 目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外伤24 h内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 Tn I)并进行有关的临床观察和分析,探讨其与患者病情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新入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外伤后24 h内检测血c Tn I,解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c Tn I异常升高的发生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高低与c Tn I的关系,c Tn I升高与颅脑损伤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c Tn I预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死亡的统计学意义。结果:1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外伤后24 h内c Tn I异常升高率达25.6%(45/176);3例(7.7%)达0.04 ng/m L,其余正常;2 c Tn I异常升高患者更易发生心血管事件:心电图异常,超声心动图异常,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300 ng/L;3住院期间共死亡47例(26.7%),主要死亡原因为心跳呼吸骤停、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心功能衰竭;4如c Tn I>0.4 ng/m L,预测敏感度为36.2%、特异度达97.7%、阳性预测值达85.0%且假阳性情况很少;如c Tn I测定值超过1.0 ng/m L,则患者全部预后不良。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外伤24 h内血c Tn I异常升高者其颅脑损伤程度更重并容易发生心血管事件和死亡,可作为损伤严重度分层及死亡预测指标;该型患者c Tn I异常可能主要出现于外伤早期阶段,其异常升高的机制不清,可能与其他疾病如蛛网膜出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外伤 心肌肌钙蛋白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苷对辐射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葛永亮 陶金华 吴木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13-617,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辐射诱导小鼠的急性肺损伤保护作用。方法 X-线复制小鼠的急性肺损动物模型。将5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X-线组、X-线组+地塞米松组(5mg/kg)、X-线组+黄芩苷组(20、40mg/kg)。观察各组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测量肺...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辐射诱导小鼠的急性肺损伤保护作用。方法 X-线复制小鼠的急性肺损动物模型。将5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X-线组、X-线组+地塞米松组(5mg/kg)、X-线组+黄芩苷组(20、40mg/kg)。观察各组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测量肺湿/干质量比,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及肺组织中p-NFκBp65、p-IκBα蛋白表达。结果黄芩苷组(20、40mg/kg)可有效减轻辐射所致肺组织病理学变化,能降低肺泡灌洗液中炎症细胞的数目,能显著降低肺湿/干质量比重,能提高SOD水平,并能降低MDA水平,降低p-NFκBP65和p-IκBα蛋白的表达。结论黄芩苷可减轻辐射所致急性肺组织损伤,对辐射诱导的急性肺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辐射 急性肺损伤 NF-ΚBP6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在颅脑损伤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15
作者 秦淑琴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6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uscopic gastrostomy,PEG)在颅脑损伤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0年7月至2012年10月,便利抽样法选择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治疗的颅脑损伤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72例...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uscopic gastrostomy,PEG)在颅脑损伤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0年7月至2012年10月,便利抽样法选择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治疗的颅脑损伤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将其分为入PEG管饲组(PEG组)和鼻胃管(nasogastric tubes,NGT)管饲组(NGT组),每组各36例。管饲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主要包括体质量指数、血清白蛋白水平、前白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非瘫痪侧肱三头肌皮褶厚度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如发生反流性食管炎、肺部感染、脱管等)、舒适度情况和再插管率。结果管饲4周后,PEG组与NGT组相比,PEG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血清白蛋白水平、前白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非瘫痪侧肱三头肌皮褶厚度等指标有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明显减少(P<0.05或P<0.01)。两组患者舒适度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期间NGT组患者总重复置管率达136.1%,PEG组无重复置管。结论 PEG管饲比NGT管饲能更好地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且有简单、经济、实用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 营养 肺部感染 颅脑损伤 吞咽功能障碍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缝合法行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护理 被引量:3
16
作者 郭娟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24期1885-1886,共2页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下缝合法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护理配合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2月某院经鼻内镜下缝合法行泪囊鼻腔吻合术的17例慢性泪囊炎患者(共21眼)的护理过程。结果 17例患者中,治愈17眼,占80.95%;好转4眼,占19.05%,总有效率...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下缝合法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护理配合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2月某院经鼻内镜下缝合法行泪囊鼻腔吻合术的17例慢性泪囊炎患者(共21眼)的护理过程。结果 17例患者中,治愈17眼,占80.95%;好转4眼,占19.05%,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和器械准备、熟悉有关部位解剖特点、牢记手术操作要点、确保仪器运转正常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泪囊炎 鼻内镜 鼻腔泪囊吻合术 缝合法 眼内导光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