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池塘内循环养殖模式下不同营养水平饲料对建鲤生长性能及养殖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曾娟 高启平 苏宝辉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7-112,共6页
为探讨池塘内循环养殖模式下不同营养水平饲料对建鲤(Cyprinus carpiovar)生长性能及养殖效益的影响,以常规池塘养殖营养水平饲料为对照,提高蛋白、脂肪含量,形成3个营养水平的试验饲料,其中粗蛋白水平分别为32%、34%、38%,粗脂肪水平... 为探讨池塘内循环养殖模式下不同营养水平饲料对建鲤(Cyprinus carpiovar)生长性能及养殖效益的影响,以常规池塘养殖营养水平饲料为对照,提高蛋白、脂肪含量,形成3个营养水平的试验饲料,其中粗蛋白水平分别为32%、34%、38%,粗脂肪水平分别为8%、10%、11%,分别记为F1、F2、F3组,每组设3个重复,在跑道池(22 m×5 m×2 m)中连续投喂初始平均体重为(85.26±0.98)g的建鲤幼鱼72 d。结果显示:饲料营养水平对建鲤的存活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无显著影响;F3组蛋白质效率显著低于F1、F2。饲料营养水平对建鲤肝体指数、肠体指数和肥满度无显著影响;F3组的空腔率显著低于F1组。对照组F1的养殖效益最高,随着饲料营养水平的提高,建鲤养殖效益下降。综上所述,在池塘内循养殖模式下,投喂蛋白含量在32%左右,脂肪含量在8%左右及适量限制性氨基酸的饲料,建鲤幼鱼生长性能和养殖效益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鲤(Cyprinus carpiovar) 池塘内循环养殖 营养水平 生长性能 养殖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产饲料中16种多环芳烃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德祥 张艳红 +1 位作者 张凤枰 邹昌健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8-74,共7页
为满足水产饲料中多环芳烃的测定需要,建立了以苊-D_(10)、䓛-D_(12)和苯并(a)芘-D_(12)为内标物,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产饲料中16种多环芳烃的定性定量方法。通过考察提取溶剂、提取方式和净化方法等前处理过程,优化色谱质谱条件,得到... 为满足水产饲料中多环芳烃的测定需要,建立了以苊-D_(10)、䓛-D_(12)和苯并(a)芘-D_(12)为内标物,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产饲料中16种多环芳烃的定性定量方法。通过考察提取溶剂、提取方式和净化方法等前处理过程,优化色谱质谱条件,得到最佳实验方法。并对实际样品进行测定,考察该方法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在2~1000 ng/mL,16种多环芳烃峰面积与内标物峰面积的比值均与质量浓度的比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9,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6~1.2、1.8~3.6μg/kg,在2.0、5.0、20.0μg/kg添加水平下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1.5%~99.3%、80.2%~97.4%、83.1%~99.8%,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60%~14.3%、1.60%~14.6%、1.10%~14.4%。该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具有较强的复杂基质抗干扰能力,对水产饲料样品中16种多环芳烃的测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 水产饲料 多环芳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价低迷下根据不同季节养殖鲫鱼适宜用料档次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曾娟 高启平 +1 位作者 苏宝辉 任秀芳 《水产养殖》 CAS 2020年第4期26-31,共6页
为探讨在鱼价低迷情况下,如何根据养殖季节选择性价比最高的饲料,试验设计4种分别含有鱼粉16%、11%、6%、0%的不同档次膨化饲料,分别在不同季节投喂鲫鱼,研究不同档次饲料对其生长性能及养殖效益的影响。试验分别在上、下半年进行,周期... 为探讨在鱼价低迷情况下,如何根据养殖季节选择性价比最高的饲料,试验设计4种分别含有鱼粉16%、11%、6%、0%的不同档次膨化饲料,分别在不同季节投喂鲫鱼,研究不同档次饲料对其生长性能及养殖效益的影响。试验分别在上、下半年进行,周期分别为90 d和110 d。结果显示,在上半年低温、适温季节,随着鱼粉用量降低,鲫鱼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均呈下降趋势,而饲料系数呈升高趋势,但各组间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投喂鱼粉用量为6%的饲料成本最低。在下半年,当鱼粉用量降至6%时,鲫鱼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显著下降,饲料系数显著升高(P<0.05);在高温季节,投喂鱼粉用量为0的高营养水平饲料,相对于6%鱼粉组,鲫鱼增重率显著升高,饲料系数显著下降(P<0.05);在适温季节,两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投喂鱼粉用量为0的高营养水平饲料成本最低。因此,在鱼价低迷时,在低温和适温季节适宜投喂含有一定量鱼粉、适量豆粕及菜粕的一般饲料;在高温季节适宜投喂采用其他廉价蛋白原料替代的无鱼粉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鲫鱼 鱼粉 生长性能 养殖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蛋白粉在水产动物饲料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祎 张璐 +3 位作者 孙瑞健 陆春云 滕涛 米海峰 《科学养鱼》 2021年第2期68-70,共3页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业的持续扩张,饲料产业随之快速增长。饲料原料的选择直接影响饲料的质量与价格。寻找优质动植物蛋白源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业和水产饲料行业亟须解决的任务。玉米蛋白粉与其他植物蛋白相比,是一种优质的替代蛋白质源...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业的持续扩张,饲料产业随之快速增长。饲料原料的选择直接影响饲料的质量与价格。寻找优质动植物蛋白源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业和水产饲料行业亟须解决的任务。玉米蛋白粉与其他植物蛋白相比,是一种优质的替代蛋白质源,具有蛋白质含量高、纤维素含量低、不含抗营养因子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源 玉米蛋白粉 饲料产业 水产饲料 水产养殖业 植物蛋白 抗营养因子 纤维素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蛋白质水平和加工工艺对克氏原螯虾生长性能、消化力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郭赛 陈效儒 +5 位作者 袁汉文 罗凯 张付贤 陈燚 郜卫华 田娟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0-103,共14页
为研究不同蛋白质水平和加工工艺饲料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生长性能、消化力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本研究采用4个蛋白质水平(28%、30%、32%和36%)和2种加工工艺即膨化饲料(EF)和硬颗粒饲料(PF)的4×2双因素实验设计,进... 为研究不同蛋白质水平和加工工艺饲料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生长性能、消化力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本研究采用4个蛋白质水平(28%、30%、32%和36%)和2种加工工艺即膨化饲料(EF)和硬颗粒饲料(PF)的4×2双因素实验设计,进行为期13周的养殖实验。结果显示,蛋白质水平和加工工艺对克氏原螯虾增重率和肝体比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主效应结果显示,28%蛋白质可显著提高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EF组的末重和增重率显著高于PF组(P<0.05)。蛋白质水平和加工工艺对肝胰脏的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有交互作用(P<0.05)。主效应结果显示,肝胰脏的胰蛋白酶、淀粉酶和肠道胰蛋白酶、淀粉酶均在28%蛋白质水平时最高,EF组肝胰脏胰蛋白酶、淀粉酶和肠道胰蛋白酶活力高于PF组(P<0.05)。蛋白质水平和加工工艺对肝胰脏的丙二醛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主效应结果显示,肝胰脏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血清的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均在28%蛋白质水平时最低。PF组肝胰脏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EF组(P<0.05),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低于EF组(P<0.05)。4种模型(Logistic、Gompertz、Von Bertalanffy和Brody)均能很好地模拟克氏原螯虾体重和体长的生长曲线,拟合度均大于0.97,其中,以Logistic模型拟合克氏原螯虾体重和体长最优,且幂函数可以反映体重和体长之间的关系。综上所述,28%蛋白质水平和膨化加工工艺使克氏原螯虾具有最优的生长性能和消化力,28%蛋白质水平的硬颗粒饲料可提高克氏原螯虾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蛋白水平 加工工艺 生长曲线 消化力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和食品中磺胺增效剂残留量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王鑫 邓瑞 +2 位作者 李红梅 杨发树 张凤枰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2-78,共7页
磺胺增效剂是人工合成的二氨基嘧啶类药物,能够与多种抗生素协同作用,数倍乃至数十倍地增强其抗菌杀菌作用。随着畜牧养殖行业的发展,存在磺胺增效剂滥用情况的发生,从而导致用药后在动物源性食品及饲料中有残留,进而给消费者健康带来... 磺胺增效剂是人工合成的二氨基嘧啶类药物,能够与多种抗生素协同作用,数倍乃至数十倍地增强其抗菌杀菌作用。随着畜牧养殖行业的发展,存在磺胺增效剂滥用情况的发生,从而导致用药后在动物源性食品及饲料中有残留,进而给消费者健康带来安全隐患。针对此情况,世界各国都制定了适宜本国国情的限量标准。同时,为了满足法规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从业者也在积极探索高效率、高准确度的检测方法。目前,磺胺增效剂残留量的检测更多集中在动物源性组织上,对饲料及其原料中磺胺增效剂残留量的研究报道还比较少。磺胺增效剂残留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胶体金免疫层析法、酶联免疫法、微生物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高分辨质谱法等。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以其高灵敏度、高准确性、高可靠性的特点,对磺胺增效剂残留量的检测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增效剂 残留量 检测方法 饲料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测定鱼肉中土臭味素和2-甲基异莰醇 被引量:4
7
作者 张艳红 李德祥 +1 位作者 张凤枰 邹昌健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7-175,共9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建立了以顺式-十氢-1-萘酚为内标物、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鱼肉中土臭味素和2-甲基异莰醇的定性定量测定方法。考察了鱼肉中土臭味素和2-甲基异莰醇提取和定量方法,优化了顶空固相微萃取条件,并通过实际样品的测定,...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建立了以顺式-十氢-1-萘酚为内标物、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鱼肉中土臭味素和2-甲基异莰醇的定性定量测定方法。考察了鱼肉中土臭味素和2-甲基异莰醇提取和定量方法,优化了顶空固相微萃取条件,并通过实际样品的测定,考察方法的适应性。结果显示,在0.1-10.0μg/L范围内,土臭味素和2-甲基异莰醇峰面积与内标物峰面积的比值均与质量浓度的比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9,检出限分别为0.018和0.023μg/kg,定量限分别为0.059和0.076μg/kg,3个浓度梯度添加平均回收率分别在68.67%-80.30%、62.67%-83.4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在2.35%-6.53%、3.16%-6.80%之间,该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批量鱼肉样品中土臭味素和2-甲基异莰醇的定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鱼肉 土臭味素 2-甲基异莰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饲料原料中16种多环芳烃 被引量:3
8
作者 张艳红 李德祥 +1 位作者 张凤枰 邹昌健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50-157,共8页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定量测定饲料原料中16种多环芳烃的方法。以D10-苊、D12-■和D12-苯并(a)芘为内标物,对饲料原料中的多环芳烃提取、净化和定量方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2~1 000 ng/mL范围内,16种多环芳烃峰面积与...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定量测定饲料原料中16种多环芳烃的方法。以D10-苊、D12-■和D12-苯并(a)芘为内标物,对饲料原料中的多环芳烃提取、净化和定量方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2~1 000 ng/mL范围内,16种多环芳烃峰面积与内标物峰面积比值均与质量浓度比值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6~1.2、1.8~3.6μg/kg;在2、5、20μg/kg三个加标水平下,回收率在75.6%~94.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8%~11.9%之间。该方法净化效果好、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具有较强的复杂基质抗干扰能力,可用于批量饲料原料样品中的多环芳烃的定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提取 凝胶渗透色谱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饲料原料 多环芳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测定玉米DDGS营养成分 被引量:4
9
作者 张顺 宋涛 +2 位作者 郑一航 郭丽君 张凤枰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1-77,共7页
为实现玉米DDGS营养指标的快速检测,本实验采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玉米DDGS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和氨基酸定量分析模型。收集全国范围内230个玉米DDGS样品,随机分为215个校正样品和15个验证样品,通过对不同组分独... 为实现玉米DDGS营养指标的快速检测,本实验采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玉米DDGS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和氨基酸定量分析模型。收集全国范围内230个玉米DDGS样品,随机分为215个校正样品和15个验证样品,通过对不同组分独立进行光谱的预处理、交互检验计算和优化定标,得到的水分、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定标方程决定系数R~2均在0.9以上,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在0.30以内,相对分析误差RPD>3;粗灰分R~2为0.81,RMSECV为0.12,RPD为2.3,盲样验证结果均满足GB/T 18868要求,模型均有较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氨基酸组分建模和验证效果也较好。结果表明,采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技术能够实现对玉米DDGS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DDGS 傅立叶变换 近红外光谱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饲料中的噁唑烷硫酮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凤枰 雷宝良 +3 位作者 杨发树 宋涛 吴芳 卢加文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6-82,共7页
本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饲料中噁唑烷硫酮的定量检测方法。添加白芥子酶100 mg,饲料中的硫代葡萄糖苷在pH 7.0缓冲液中、35℃下酶解120 min,经二氯甲烷萃取后,带羟基的异硫氰酸酯与乙醇反应环化生成噁唑烷硫酮,测定试样溶液235、2... 本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饲料中噁唑烷硫酮的定量检测方法。添加白芥子酶100 mg,饲料中的硫代葡萄糖苷在pH 7.0缓冲液中、35℃下酶解120 min,经二氯甲烷萃取后,带羟基的异硫氰酸酯与乙醇反应环化生成噁唑烷硫酮,测定试样溶液235、245 nm和255 nm的吸光度,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定量限为150 mg/kg,平均回收率为86.1%~116.9%,相对标准偏差为1.27%~8.03%,方法重复性好,可信度高,适用于菜籽及其加工产品,以及含有菜籽及其加工产品的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精料补充料样品中噁唑烷硫酮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分光光度法 菜籽粕及其加工产品 饲料 噁唑烷硫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粉近红外光谱模型传递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一航 宋涛 +2 位作者 张顺 郭丽君 张凤枰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78-1384,共7页
为探讨光栅型与傅里叶变换型近红外分析仪之间模型传递的应用效果,选取国产鱼粉为近红外光谱样本,DS2500F型近红外分析仪为源仪器,MPA型近红外分析仪为目标仪器,采用分段直接校正(PDS)方法实现近红外光谱传递。分别建立水分、粗蛋白质... 为探讨光栅型与傅里叶变换型近红外分析仪之间模型传递的应用效果,选取国产鱼粉为近红外光谱样本,DS2500F型近红外分析仪为源仪器,MPA型近红外分析仪为目标仪器,采用分段直接校正(PDS)方法实现近红外光谱传递。分别建立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蛋氨酸和赖氨酸等组分的预测模型,通过交互验证决定系数(Rcv^2)、交互验证标准误差(RMSECV)、马氏距离(MD)、系统偏差(Bias)、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和相对分析误差(RPD)等参数,多维度评估光谱传递后所建预测模型的效果。结果表明,DS2500F仪器的近红外光谱传递到MPA型仪器时,所建国产鱼粉的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蛋氨酸、赖氨酸的预测模型与MPA型仪器原始预测模型各参数对比无显著差异,预测效果基本一致,说明国产鱼粉在DS2500F仪器上的近红外光谱通过传递可以替代MPA型仪器的原始光谱,间接实现了模型传递,且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共享性,可提高近红外预测模型的应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鱼粉 预测模型 光谱传递 模型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DDGS近红外光谱转移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一航 宋涛 +2 位作者 张顺 郭丽君 张凤枰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6-141,共6页
为探讨玉米DDGS近红外光谱转移应用效果,实现不同仪器间模型共享,以FOSS DS2500F型为主仪器、TR3750-5000型为从仪器,采用近红外光谱多元校正转移方法实现原始光谱转移,分别采用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谷氨酸、甘氨酸、赖氨酸等组分... 为探讨玉米DDGS近红外光谱转移应用效果,实现不同仪器间模型共享,以FOSS DS2500F型为主仪器、TR3750-5000型为从仪器,采用近红外光谱多元校正转移方法实现原始光谱转移,分别采用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谷氨酸、甘氨酸、赖氨酸等组分的建模参数即交互验证标准差、交互验证决定系数和外部样品验证预测模型的光谱差异性、系统偏差、预测结果准确率等,多维度评估光谱转移后所建预测模型效果。通过验证和评估,从DS2500F型仪器原始光谱转移到TR3750-5000型仪器建立的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谷氨酸、甘氨酸、赖氨酸等预测模型的SECV、1-VR、光谱匹配度、系统偏差、预测准确率与TR3750-5000型仪器原始光谱建立的预测模型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DS2500F原始光谱转移到TR3750-5000型仪器建立的玉米DDGS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谷氨酸、甘氨酸、赖氨酸等预测模型可以替代TR3750-5000型仪器原始预测模型,提高模型利用率,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共享性,适用于饲料生产企业日常玉米DDGS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预测模型 光谱转移 玉米DDG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