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aqMan荧光定量PCR在饲料沙门氏菌检测中的应用评估 被引量:3
1
作者 佘容 罗丹 +2 位作者 刘耀敏 范秀丽 颜其贵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47-951,共5页
为评估Taq Man荧光定量PCR应用于饲料沙门氏菌检测的可行性,本研究以沙门氏菌JEO402-1基因为靶基因,并采用已建立的沙门氏菌Taq 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进行了特异性、灵敏度、检测限等相关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Taq Man荧光定量PCR法... 为评估Taq Man荧光定量PCR应用于饲料沙门氏菌检测的可行性,本研究以沙门氏菌JEO402-1基因为靶基因,并采用已建立的沙门氏菌Taq Ma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进行了特异性、灵敏度、检测限等相关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Taq Man荧光定量PCR法特异性良好,在饲料加标样本检测中的最低检测限为2×10^(-1)cfu/m L。重复性试验表明,在不同浓度样本中的变异系数均低于1.0%,具有较高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利用该方法和传统培养法对72份饲料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符合率为65.3%,Taq Man荧光定量PCR法阳性检出率比传统培养法高34.7%;传统培养法检测阳性样本,PCR法检测结果均为阳性。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Taq Man荧光定量PCR法可以应用于饲料样本的沙门氏菌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TaqMan荧光定量PCR法 检测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箱海养卵形鲳鲹肌肉中呈味物质分析评价 被引量:20
2
作者 杨欣怡 宋军 +5 位作者 赵艳 雷宝良 饶瑾瑜 张凤枰 刘耀敏 王锡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1-135,共5页
测定网箱海养卵形鲳鲹肌肉中呈味核苷酸、游离氨基酸、无机离子和甜菜碱等主要呈味物质的含量,并采用味精当量值和呈味强度值来评价这些呈味物质的呈味强度。结果表明:网箱海养卵形鲳鲹肌肉的呈味核苷酸总量为379.9 mg/100 g,其中以5’... 测定网箱海养卵形鲳鲹肌肉中呈味核苷酸、游离氨基酸、无机离子和甜菜碱等主要呈味物质的含量,并采用味精当量值和呈味强度值来评价这些呈味物质的呈味强度。结果表明:网箱海养卵形鲳鲹肌肉的呈味核苷酸总量为379.9 mg/100 g,其中以5’-肌苷酸(5’-inosine monophosphate,IMP)含量最高,高达373.59 mg/100 g;游离氨基酸总量为256.60 mg/100 g,以甘氨酸(136.34 mg/100 g)、丙氨酸(27.47 mg/100 g)、谷氨酸(16.84 mg/100 g)贡献最大;K^+、Na^+、PO_4^(3-)和IMP为主要呈味离子,甜菜碱含量为1.95 mg/g;呈味核苷酸和鲜味氨基酸具有一定的协同效应,其味精当量值为7.92 g MSG/100 g,呈味强度高达264。结果表明:IMP、甘氨酸、谷氨酸、丙氨酸、K+和PO43-等为网箱海养卵形鲳鲹肌肉中主要滋味贡献物质,且IMP与甘氨酸和丙氨酸具有协同交互作用,这些是卵形鲳鲹肌肉呈现鲜味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形鲳鲹 肌肉 呈味物质 呈味强度 分析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和养殖长吻鮠肌肉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曹静 张凤枰 +4 位作者 龙斌 杜雪莉 杨欣怡 刘耀敏 王锡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170-174,共5页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对野生和养殖长吻鮠肌肉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提取、鉴定、分析。结果表明,从野生和养殖长吻鮠肌肉中分别检测出70、60种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醛、醇、酮、烃、酸、酯类等物质,其中烃、醛、醇...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对野生和养殖长吻鮠肌肉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提取、鉴定、分析。结果表明,从野生和养殖长吻鮠肌肉中分别检测出70、60种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醛、醇、酮、烃、酸、酯类等物质,其中烃、醛、醇类物质含量较高,野生和养殖长吻鮠肌肉中含量分别为1555.74、693.46、380.38 ng/g和3270.53、348.8、104.11 ng/g;野生和养殖长吻鮠均表现出鱼腥臭、脂香、草味,其中对风味贡献较大的是挥发性羰基化合物和醇类物质;此外,酯类及从环境中蓄积的苯、萘等化合物也会对鱼肉香味起到协同或累加作用。综合比较,野生长吻鮠腥味特征高于养殖长吻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吻鮠 同时蒸馏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挥发性风味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箱海养卵形鲳鲹饲料与肌肉品质评价 被引量:8
4
作者 杨欣怡 张凤枰 +5 位作者 赵鑫 卢加文 罗彬月 宋军 刘耀敏 王锡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243-248,共6页
本实验结合喂养饲料,对海水网箱养殖卵形鲳鲹肌肉进行常规生化分析,并对其营养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饲料蛋白质、粗脂肪含量能满足其生长需求;养殖卵形鲳鲹肌肉中蛋白质、脂肪、灰分和水分含量分别为(19.48±0.15)%、(8.40±... 本实验结合喂养饲料,对海水网箱养殖卵形鲳鲹肌肉进行常规生化分析,并对其营养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饲料蛋白质、粗脂肪含量能满足其生长需求;养殖卵形鲳鲹肌肉中蛋白质、脂肪、灰分和水分含量分别为(19.48±0.15)%、(8.40±0.30)%、(1.34±0.06)%、(70.84±0.06)%,其脂肪含量高于其他鲳鱼;肌肉中氨基酸总量为(66.21±1.17)%(以干基计),其中必需氨基酸总量为(26.65±0.54)%,鲜味氨基酸含量为(25.50±0.54)%,其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完全符合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评价标准,饲料和肌肉第一限制氨基酸均为蛋氨酸;肌肉中共检测出27种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含量分别为(32.72±0.05)%、(0.64±0.04)%和(5.05±0.23)%,其n-6与n-3 PUFA比值、PUFA/饱和脂肪酸总量(saturated fatty acid,SFA)均符合英国卫生部推荐要求。研究表明:养殖卵形鲳鲹肉味鲜美,必需氨基酸含量高、组成均衡,多不饱和脂肪酸、DHA含量较高,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营养价值;饲料营养成分基本满足卵形鲳鲹生长需求,但若能调整该配合饲料的蛋氨酸含量、n-3系列脂肪酸含量,可进一步提高养殖卵形鲳鲹的肌肉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形鲳鲹 饲料 肌肉 营养 品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箱海养卵形鲳鲹肌肉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杨欣怡 杜雪莉 +2 位作者 张凤枰 刘耀敏 王锡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18-224,共7页
分别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和同时蒸馏萃取法(simultaneous dist extraction,SDE)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网箱海养卵形鲳鲹肌肉中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定性和定量分析。... 分别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和同时蒸馏萃取法(simultaneous dist extraction,SDE)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网箱海养卵形鲳鲹肌肉中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种方法共鉴定出88种挥发性化合物,以醛类、烃类、醇类化合物为主,醛类、烃类、醇类、酸类、芳香族物质、酯类、酮类、杂环化合物分别为33、21、11、5、5、4、2、2种;SDE-GC-MS法鉴定出63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醛类、酯类、杂环化合物较多;HS-SPME-GC-MS法鉴定出51种挥发性成分,以烃类、醇类、酮类化合物为主。根据其挥发性风味成分相对含量和特征分析可知,己醛、苯甲醛、壬醛、2,6-癸二烯醛、1-辛烯-3-醇、2-乙基-1-己醇等醛醇类物质对网箱海养卵形鲳鲹风味贡献较大,酯类、杂环化合物、酮类等化合物则可能对于其风味带来一定的协同作用,养殖环境和饲料也对卵形鲳鲹风味也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形鲳鲹 肌肉 挥发性风味成分 同时蒸馏萃取 顶空固相微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养殖长吻鮠肌肉挥发性风味成分 被引量:4
6
作者 曹静 张凤枰 +3 位作者 杨欣怡 杜雪莉 刘耀敏 王锡昌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60-165,共6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分离鉴定养殖长吻鮠肌肉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显示:长吻鮠背、腹肉分别鉴定出31、47种挥发...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分离鉴定养殖长吻鮠肌肉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显示:长吻鮠背、腹肉分别鉴定出31、47种挥发性风味成分,主要包括醛、醇、酮、烃类、芳香类、酯类等化合物,相同成分有25种;根据长吻鮠背、腹肉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相对含量和特征分析可知,1-戊烯-3-醇、1-辛烯-3-醇、戊醛、己醛、庚醛、壬醛等对长吻鮠风味贡献较大,酯类、芳香类等化合物也可能对鱼肉风味带来一定的协同作用。综合比较,长吻鮠背肉腥味高于腹肉,这可能与背肉中羰基化合物、醇类物质含量高于腹肉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长吻鮠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挥发性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及其原料中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和耐药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佘容 刘耀敏 +1 位作者 杜雪莉 颜其贵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04-207,共4页
为了解饲料及其原料中沙门氏菌污染情况及耐药情况,为沙门氏菌病的防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特针对饲料及其原料开展沙门氏菌污染情况及耐药情况筛查。试验共收集饲料及原料样品707份,参照GB/T 13091-2002饲料中沙门氏菌检测方法进行沙门... 为了解饲料及其原料中沙门氏菌污染情况及耐药情况,为沙门氏菌病的防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特针对饲料及其原料开展沙门氏菌污染情况及耐药情况筛查。试验共收集饲料及原料样品707份,参照GB/T 13091-2002饲料中沙门氏菌检测方法进行沙门氏菌的分离和鉴定;分离株以API 2.0E鉴定试剂盒确认;后参照GB 4789.4-2010进行血清分型,并采用K-B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分离株耐药情况。结果表明,共检出阳性样品56份,阳性率为7.9%,其中52份为动物性原料;经血清分型得到阿贡纳沙门氏菌(Agona)5株,阿贡纳沙门氏菌Ⅱ(AgonaⅡ)1株,博内茅斯(Bournemouth)1株和摩科拉(Mokola)1株,其余菌株因血清种类有限,仅分型至群,未能进一步分型;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饲料中沙门氏菌耐药率比人源和动物源性沙门氏菌低,但仍分离到13重耐药株1株,4重耐药株2株,3重耐药株9株,2重耐药株12株,且各菌株耐药谱不同。饲料及其原料中沙门氏菌检出率和耐药性相对较低,但仍存在个别菌株耐药情况严重的现象,有必要继续加大、加强针对抗生素使用的监管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血清分型 耐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和野生长吻鮠肌肉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被引量:38
8
作者 曹静 张凤枰 +5 位作者 宋军 罗彬月 毛艳贞 刘耀敏 刘源 王锡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6-131,共6页
采用常规生化分析方法对养殖和野生长吻鮠肌肉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并对其营养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养殖长吻鮠水分极显著高于野生长吻鮠(P<0.01),蛋白质、脂肪极显著低于野生长吻鮠(P<0.01);养殖长吻鮠氨基酸总量(干基)显著高于... 采用常规生化分析方法对养殖和野生长吻鮠肌肉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并对其营养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养殖长吻鮠水分极显著高于野生长吻鮠(P<0.01),蛋白质、脂肪极显著低于野生长吻鮠(P<0.01);养殖长吻鮠氨基酸总量(干基)显著高于野生长吻鮠(P<0.05),必需氨基酸无显著差异(P>0.05),氨基酸组成均完全符合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标准,鲜味氨基酸总量极显著高于野生长吻鮠(P<0.01);单不饱和脂肪酸总量极显著低于野生长吻鮠(P<0.01),n-6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极显著高于野生长吻鮠(P<0.01),n-3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无显著差异(P>0.05),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血栓形成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表明,与野生长吻鮠相比,养殖长吻鮠营养品质没有降低,通过调整饲料配方,可进一步提高养殖长吻鮠的营养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吻鮠 养殖 野生 肌肉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池塘底泥水体中适用于TaqMan荧光定量PCR的不同DNA提取方法
9
作者 佘容 郝中香 +9 位作者 罗丹 林华 张凤枰 廖红 陈世界 刘耀敏 杨苗 薛昌华 赵珊 颜其贵 《浙江农业科学》 2016年第11期1793-1796,共4页
通过人工模拟即在养殖池塘底泥和水样中加入阳性组织处理样品,对人工模拟的底泥样品分别采用磁珠法、酚氯仿法以及吸附柱法进行核酸提取,结果发现底泥含量对磁珠法和吸附柱法病毒DNA提取效果影响较小,而对酚氯仿法病毒DNA提取效果影响较... 通过人工模拟即在养殖池塘底泥和水样中加入阳性组织处理样品,对人工模拟的底泥样品分别采用磁珠法、酚氯仿法以及吸附柱法进行核酸提取,结果发现底泥含量对磁珠法和吸附柱法病毒DNA提取效果影响较小,而对酚氯仿法病毒DNA提取效果影响较大,且底泥含量较少提取相对较好。3种病毒DNA提取方法中采用混样提取核酸的效果均好于用上清液提取的效果。吸附柱法和磁珠法对病毒DNA提取效果较接近且明显好于酚氯仿法。通过对不同浓度的PEG6000进行浓缩后提取核酸,结果发现原始水样中未检测到Cy HV-2或其含量极低未达到检测限。PEG6000浓度为13%时,核酸浓缩提取效果最佳。本研究为实时监测养殖池塘中的底泥和水体中是否存在病毒提供了一种参考方法,从而更好地维护水产养殖环境的生态安全和促进我国水产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池塘底泥 养殖池塘水体 DNA提取 TaqMan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反射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大豆油中的脂肪酸 被引量:13
10
作者 宋涛 张凤枰 +2 位作者 刘耀敏 吴宗文 索有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100-2104,共5页
应用透反射技术在1 100~2 500nm波谱段采集大豆油近红外光谱,采用改进的偏最小二乘法算法,建立了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大豆油中五种主要脂肪酸含量的方法。以气相色谱法测定的158个大豆油样品中棕榈酸(C16∶0)、硬脂酸(C18∶0)、油酸(C18... 应用透反射技术在1 100~2 500nm波谱段采集大豆油近红外光谱,采用改进的偏最小二乘法算法,建立了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大豆油中五种主要脂肪酸含量的方法。以气相色谱法测定的158个大豆油样品中棕榈酸(C16∶0)、硬脂酸(C18∶0)、油酸(C18∶1)、亚油酸(C18∶2)和亚麻酸(C18∶3)含量作为其化学值,建模集样品数为138,检验集样品数为10,盲样验证集样品数为10;通过对定标模型的优化,五种脂肪酸的交互定标决定系数(1-VR)分别为0.883 9,0.583 0,0.900 1,0.977 6,0.959 6,交互定标标准误差(SECV)分别为0.42,0.29,0.83,0.46,0.21;盲样验证集样品五种脂肪酸的近红外预测值与化学值的相对标准误差均小于5.50%。结果表明,近红外预测值与化学值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所建立的方法快速、方便、可靠,可用于大豆油的掺伪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透反射 MPLS 脂肪酸 大豆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AES法测定水产饲料中多种金属元素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应东 余晶晶 +4 位作者 刘耀敏 欧阳昆 张凤枰 李国梁 范秀丽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34-237,共4页
应用微波等离子体发射光谱(microwave plasma-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MP-AES)技术,建立水产饲料中铜、铁、锰、锌、钾、钠等元素MP-AES分析方法。样品采用干灰化法消解,开展了方法学研究试验,同时与AAS和ICP-AES方法进行比对,... 应用微波等离子体发射光谱(microwave plasma-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MP-AES)技术,建立水产饲料中铜、铁、锰、锌、钾、钠等元素MP-AES分析方法。样品采用干灰化法消解,开展了方法学研究试验,同时与AAS和ICP-AES方法进行比对,并完成FAPAS能力验证样品和标准物质确证试验。通过优化MP-AES仪器的各项参数,在所选定的条件下,各元素的线性相关系数在0.999以上,检出限在0.4~3.9mg·kg^-1之间,加标回收率在103%~112%之间,精密度试验相对标准偏差在0.2%~0.6%之间;测定结果与AAS法、ICP-AES法比对,单因素方差分析(α=0.05)各元素P值在0.065~0.438之间,均大于0.05,无显著性差异;FAPAS奶牛饲料能力验证和灌木枝叶(GBW07602)标准物质确证试验的各元素测定值均在参考值范围内。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简单、快速,线性范围宽,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精密度;MP-AES无需使用乙炔、氩气,安全、经济、环保,能降低检测成本、提高检测效率,可替代AAS、ICP-AES法测定水产饲料中的六种金属元素,为水产饲料的质量控制提供理想的元素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AES 水产饲料 金属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量控制图在水产饲料氨基酸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杜雪莉 宋军 +2 位作者 张凤枰 李应东 刘耀敏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6-62,共7页
通过对实验室自制标准物料-豆粕样品中氨基酸含量的多次测定,建立X-S质量控制图,开展水产饲料氨基酸分析日常质量控制。试验按照GB/T 18246-2000,通过微波水解-离子交换-柱后衍生-紫外检测法对豆粕样品氨基酸含量进行连续测定,并以FAPA... 通过对实验室自制标准物料-豆粕样品中氨基酸含量的多次测定,建立X-S质量控制图,开展水产饲料氨基酸分析日常质量控制。试验按照GB/T 18246-2000,通过微波水解-离子交换-柱后衍生-紫外检测法对豆粕样品氨基酸含量进行连续测定,并以FAPAS奶粉标准物质验证,利用偏度-峰度检验法对离群值进行判断,建立赖氨酸、甘氨酸、氨基酸总量质量控制图。结果显示,质量控制图中豆粕质控样赖氨酸、甘氨酸、氨基酸总量测定的RSD值均小于4%,FAPAS奶粉标准物质测定值落在参考范围内,建立的质量控制图能对日常氨基酸检测结果进行有效监控。结果表明,所建立氨基酸质量控制图直观有效,能对过程存在的异常因素起到预警作用,并可节约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控制图 水产饲料 氨基酸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快速测定水产品中孔雀石绿、结晶紫及其代谢物残留量 被引量:17
13
作者 王丽敏 杜雪莉 +1 位作者 赵艳 刘耀敏 《南方水产》 2010年第4期32-36,共5页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水产品中孔雀石绿(MG)、结晶紫(CV)及其代谢物隐色孔雀石绿(LMG)和隐色结晶紫(LCV)残留量的快速、准确检测方法。该法在SN/T1768-2006快速检测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空白样品添加不同质量浓...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水产品中孔雀石绿(MG)、结晶紫(CV)及其代谢物隐色孔雀石绿(LMG)和隐色结晶紫(LCV)残留量的快速、准确检测方法。该法在SN/T1768-2006快速检测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空白样品添加不同质量浓度标准溶液的方式绘制校准曲线,并以氘代孔雀石绿(D5-MG)和氘代隐色孔雀石绿(D6-LMG)为内标进行检测,从而大大提高了定量的准确性。结果表明,MG、CV、LMG和LCV4种待测物在0~10.0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方法检出限均为0.1μg.kg-1。在加标量为0.5和1.0μg.kg-1水平下4种待测物平均回收率在92.1%~111.0%之间,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2%~9.5%。此外,该法在FAPAS国际能力验证中得以证实,改进后的方法快速且准确,能满足水产品出口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孔雀石绿 结晶紫 代谢物 水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小麦粉中铜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发树 刘耀敏 张凤枰 《饲料工业》 2008年第22期48-50,共3页
利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对测定小麦粉中铜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建立了测量过程中各分量的数学模型,并识别了测量过程中不确定度来源,估算了各不确定度分量对总不确定度的影响,确定了测量结果的置信区间,给出了小麦中铜的含量及置... 利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对测定小麦粉中铜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建立了测量过程中各分量的数学模型,并识别了测量过程中不确定度来源,估算了各不确定度分量对总不确定度的影响,确定了测量结果的置信区间,给出了小麦中铜的含量及置信区间为(2.80±0.15)mg/kg,k=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法 不确定度 小麦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粉中氮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15
作者 宋涛 《饲料研究》 CAS 2008年第10期40-42,共3页
关键词 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氮含量 小麦粉 标准溶液标定 不确定度分量 合成不确定度 扩展不确定度 标准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