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凡纳滨对虾内陆人工海水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构建与实践
1
作者 康秋平 牛江波 +8 位作者 徐波 李亚松 吴赵军 郭兵 周文 张利凤 宋向果 梁勤朗 蒋礼平 《水产科技情报》 2025年第5期324-329,共6页
为探索内陆地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通过改造集装箱养殖系统,构建凡纳滨对虾高密度内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以人工海水(盐度8)为水源,利用该系统开展了为期74 d的凡纳滨对虾(放苗密度403尾/m^(3))内陆养殖试验。试验结果显示,系统... 为探索内陆地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通过改造集装箱养殖系统,构建凡纳滨对虾高密度内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以人工海水(盐度8)为水源,利用该系统开展了为期74 d的凡纳滨对虾(放苗密度403尾/m^(3))内陆养殖试验。试验结果显示,系统平均换水率为1.8%/d;养殖周期内,水体氨氮、亚硝酸盐的质量浓度分别维持在1.3、1.6 mg/L以下,溶解氧和总碱度分别维持在6 mg/L以上和175~260 mg/L;系统对总悬浮固体和氨氮的去除效果良好,水质调控效果较好;试验最终养殖产量为5.02 kg/m^(3),饲料系数为1.18,盈利3.69万元。试验结果表明,该生产模式具有经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海水 循环水养殖系统 凡纳滨对虾 内陆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州鲈工厂化育苗养殖试验 被引量:1
2
作者 康秋平 吴赵军 +3 位作者 牛江波 李亚松 梁勤朗 宋向果 《水产养殖》 CAS 2023年第12期47-49,80,共4页
2021年农业农村部将陆基循环水养殖模式列入重大引领性农业技术,该模式作为近年来新兴的工厂化水产养殖新模式,具备建设成本底、占地小、可控性强及组建灵活等优势,可进行高密度集约化养殖。在工厂化陆基圆池中进行经济养殖品种的探究,... 2021年农业农村部将陆基循环水养殖模式列入重大引领性农业技术,该模式作为近年来新兴的工厂化水产养殖新模式,具备建设成本底、占地小、可控性强及组建灵活等优势,可进行高密度集约化养殖。在工厂化陆基圆池中进行经济养殖品种的探究,是该模式创造更大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之一。据《2022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21年,我国淡水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ides)产量70.21万t,同比增长13.33%。目前,随着国内加州鲈市场需求的快速扩大,养殖从业者对加州鲈规格苗的需求日益旺盛,工厂化育苗逐步成为行业发展热点。现于2021年3—5月开展了加州鲈工厂化育苗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厂化育苗 加州鲈 养殖试验 工厂化水产养殖 集约化养殖 可控性 引领性 养殖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水养殖模式对凡纳滨对虾养殖水质及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牛江波 吴赵军 +6 位作者 李亚松 康秋平 徐波 郭兵 蒋礼平 宋向果 梁勤朗 《渔业研究》 2023年第3期287-296,共10页
试验以平均体质量(2.39±0.20)g凡纳滨对虾为放养对象,设置循环水养殖组(RAG)和传统工厂化养殖组(IAG),每组3个重复;放养密度为750尾/m 3,盐度18;养殖期为2022年7月23日至9月10日,为期50 d。通过分析循环水养殖模式下的凡纳滨对虾(L... 试验以平均体质量(2.39±0.20)g凡纳滨对虾为放养对象,设置循环水养殖组(RAG)和传统工厂化养殖组(IAG),每组3个重复;放养密度为750尾/m 3,盐度18;养殖期为2022年7月23日至9月10日,为期50 d。通过分析循环水养殖模式下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性能及其水质指标差异,探究循环水养殖模式在养殖生产上的可行性。结果显示,RAG平均水温显著高于IAG(P<0.05),溶解氧浓度较IAG高2.45%;养殖期RAG氨氮极显著低于IAG(P<0.01),系统成熟稳定(12 d)后亚硝态氮较IAG低24.29%;RAG虽成活率较IAG低2.17%,但收获个体质量、单位水体产量、特定生长率、增重率均高于IAG;RAG的摄食率和饵料系数低于IAG,但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的特定生长率与几何平均体质量均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综合表明,循环水养殖模式可有效控制关键水质因子指标并使其处于较低水平,对节约水资源及保护环境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在养殖生产实践中,循环水养殖模式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及产量提高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具备较强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循环水 工厂化 水质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