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HPLC指纹图谱和EBI技术优化天麻干燥条件及8个多酚含量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聂晓兵 李春晓 +2 位作者 刘小玲 何敏 范宝磊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3-241,360,共10页
为了探究干燥方式和电子束辐照(electron beam irradiation,EBI)对天麻多酚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真空冷冻干燥、加热减压干燥结合EBI技术处理天麻样品;建立HPLC指纹图谱,同时确定天麻样品中8个多酚物质的含量。通过熵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 为了探究干燥方式和电子束辐照(electron beam irradiation,EBI)对天麻多酚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真空冷冻干燥、加热减压干燥结合EBI技术处理天麻样品;建立HPLC指纹图谱,同时确定天麻样品中8个多酚物质的含量。通过熵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of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模型评价天麻品质,确定最优电子束辐照和干燥条件。本研究建立的HPLC法能够准确测定天麻中天麻素、香草酸等8个多酚的含量,分离度均大于1.5,且各组分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 2≥0.9991)。经过熵权-TOPSIS模型分析,天麻通过冷冻干燥并结合20 kGy剂量的电子束辐照后的品质最佳。综上所述,本文建立的HPLC法同时测定8个多酚,方法简便快速,可广泛用于天麻多酚的含量测定,同时确立了天麻最优的电子束辐照和干燥条件,为天麻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多酚 高效液相色谱法 电子束辐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ANN优化提取HPLC特征图谱测定3种黄精辐照前后黄酮含量变化 被引量:16
2
作者 徐胜 屈曾义 +6 位作者 毕健丽 李婷婷 甘小凤 韦国良 杜纪富 何敏 范宝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57-264,共8页
目的:设计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P-ANN)优化鸡头黄精、竹节黄精和马鞭黄精中7种黄酮的得率,明确各黄精电子束辐照前后黄酮的含量变化,建立指纹图谱。方法:检测方法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采用Inertsil ODS-3,C18色谱柱(250 mm×... 目的:设计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P-ANN)优化鸡头黄精、竹节黄精和马鞭黄精中7种黄酮的得率,明确各黄精电子束辐照前后黄酮的含量变化,建立指纹图谱。方法:检测方法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采用Inertsil ODS-3,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0.02%磷酸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柱温43℃,流速1.2 mL/min,检测波长270 nm。并建立在不同辐照剂量下的黄精黄酮指纹图谱,比较不同辐照剂量下黄精黄酮的含量变化。结果:建立的HPLC法能准确测定黄精中芦丁、杨梅素、甘草素、槲皮素、芹菜素、山奈酚、异鼠李素的含量。黄精中的7种化学成分能完整出峰,分离度均>1.5,各成分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 2均>0.999),加样回收率97.95%~103.71%。BP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优化提取结果显示,在固液比为1∶50(g∶mL),提取时间为2 h,提取温度为90℃,乙醇浓度为70%的提取条件下,能得到黄精中黄酮的最大得率0.0622%。样品测定结果显示,只有鸡头黄精中含所有的7种黄酮,其余两种黄精中的黄酮成分各不相同。黄精中黄酮的含量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大而减小。结论:使用BP人工神经网络拟合黄精中黄酮的得率精密度高,拟合效果好。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黄精中的7种黄酮类成分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用于黄精中黄酮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黄精 黄酮 电子束辐照 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