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葡萄双红干红葡萄酒研制试验初报 被引量:4
1
作者 宋润刚 路文鹏 +8 位作者 王军 郭太君 沈育杰 李伟 马玉坤 李继明 武智胜 刘卫东 郭延令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1年第5期18-20,共3页
1997~2000年,取自干旱地区糖高、酸低“双红”浆果,采用改良三段发酵新工艺和添加活性干酵母,下胶处理研制的单品种全汁酒(干红葡萄酒)初步获得成功。成品酒果香、酒香明显,干红山葡萄酒典型性强,酒度11.36%(V/V),残糖49.11g/L,总酸11.... 1997~2000年,取自干旱地区糖高、酸低“双红”浆果,采用改良三段发酵新工艺和添加活性干酵母,下胶处理研制的单品种全汁酒(干红葡萄酒)初步获得成功。成品酒果香、酒香明显,干红山葡萄酒典型性强,酒度11.36%(V/V),残糖49.11g/L,总酸11.79g/L。总酸高于国家标准(GB/T15037-94)5.0~7.5g/L,感观和卫生指标符合国家标准。采用CaCO3、KHCO3和K2C4H4O6降酸效果明显,但带走香气。为酿制优质干红山葡萄酒,待进一步进行增糖、降酸的栽培技术调节和生物降酸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葡萄 单品种 三段发酵 新工艺 干红山葡萄酒 降酸 质量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葡萄籽多酚提取工艺 被引量:17
2
作者 卢晓霆 王田田 王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279-283,287,共6页
目的:确定葡萄籽中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方法:以葡萄籽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葡萄籽多酚。比较酒石酸亚铁法和Folin-Ciocalteau法测定多酚含量的不同,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应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探讨液料比、超... 目的:确定葡萄籽中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方法:以葡萄籽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葡萄籽多酚。比较酒石酸亚铁法和Folin-Ciocalteau法测定多酚含量的不同,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应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探讨液料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浸提温度对多酚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超声波辅助提取葡萄籽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3∶1(mL/g)、时间100min、超声功率36W、浸提温度45℃,葡萄籽多酚提取量可达17.22mg/g,提取量较高。结论:这种方法可以避免多酚在较高温度下的分解,且优化后提取率较高,可以用于葡萄籽多酚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 多酚含量 超声提取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葡萄新品种——双红 被引量:29
3
作者 宋润刚 路文鹏 +3 位作者 王军 沈玉杰 史贵文 李伟 《中国果树》 1998年第4期5-7,共3页
双红是以通化3号为母本、双庆为父本杂交育成的山葡萄新品种。丰产、稳产,浆果酿酒品质好,极抗霜霉病,抗寒,在吉林、黑龙江两省近20年的生产栽培,不覆盖越冬植株无冻害。可单品种建园,也可作雌能花品种的授粉树,1998年通... 双红是以通化3号为母本、双庆为父本杂交育成的山葡萄新品种。丰产、稳产,浆果酿酒品质好,极抗霜霉病,抗寒,在吉林、黑龙江两省近20年的生产栽培,不覆盖越冬植株无冻害。可单品种建园,也可作雌能花品种的授粉树,1998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目前,已在吉林省的柳河县、通化县、集安市,黑龙江省的宝清县,内蒙古赤峰市、通辽市等地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葡萄 品种 酿酒 抗霜霉病 抗寒 双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鲜果蔬流通过程中致病微生物种类及其控制 被引量:29
4
作者 关文强 井泽良 +2 位作者 张娜 曾庆伟 阎瑞香 《保鲜与加工》 CAS 2008年第1期1-4,共4页
对新鲜果蔬主要致病微生物种类、侵染途径及加工过程中微生物控制技术进行概述,并提出从采前栽培环境与管理开始到消费整个流通过程中控制的系统工程理论,着重阐述了新鲜果蔬加工产品的安全与控制技术。
关键词 果蔬 鲜切 致病菌 食品安全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茶素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乙醇诱导HepG2细胞脂代谢紊乱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胡博然 丁建才 +3 位作者 曹杨 田颖 国凤华 袁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14-120,共7页
目的:体外对比(+)-儿茶素((+)-catechin,(+)-Cat)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对乙醇诱导的HepG2细胞脂代谢紊乱及氧化应激的差异。方法:以HepG2细胞为实验对象,乙醇作用组(ETOH组)加入作用浓度300 mmol/... 目的:体外对比(+)-儿茶素((+)-catechin,(+)-Cat)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对乙醇诱导的HepG2细胞脂代谢紊乱及氧化应激的差异。方法:以HepG2细胞为实验对象,乙醇作用组(ETOH组)加入作用浓度300 mmol/L乙醇,(+)-Cat+ETOH组加入200μmol/L(+)-Cat和300 mmol/L乙醇,EGCG+ETOH组加入200μmol/L EGCG和300 mmol/L乙醇;另设相同浓度的(+)-Cat组、EGCG组及正常组,各组均在37℃培养24 h。检测各组HepG2细胞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浓度;油红O染色观察各组HepG2细胞的脂滴状态;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各组HepG2细胞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1,SREBP-1)、二脂酰甘油转移酶2(diacylglyceryltransferase 2,DGAT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al proliferators activate receptorsα,PPARα)、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carnityltransferase 1,CPT1)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ETOH组细胞发生氧化应激,同时TG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Cat组和EGCG组;(+)-Cat+ETOH组和EGCG+ETOH组细胞氧化应激反应得到明显改善,同时TG含量显著低于ETOH组(P<0.05,P<0.01),并且显著下调SREBP-1和DGAT2 mRNA表达量(P<0.05,P<0.01),上调PPARα和CPT1 mRNA表达量(P<0.05,P<0.01)。结论:(+)-Cat与EGCG均能改善乙醇诱导的HepG2细胞氧化应激反应和脂代谢紊乱,且EGCG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素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脂代谢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霉菌液体深层培养条件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宁 关文强 +1 位作者 闫瑞香 井泽良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13-16,共4页
研究了在摇瓶液体培养条件下,不同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对灰霉菌液体深层培养的影响。应用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3%、土豆汁4%、硝酸钾0.1%、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05%;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26℃、装液量100 L/250 L、pH... 研究了在摇瓶液体培养条件下,不同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对灰霉菌液体深层培养的影响。应用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3%、土豆汁4%、硝酸钾0.1%、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05%;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26℃、装液量100 L/250 L、pH值5.5、摇床转速120 r/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霉菌 液体深层培养 培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