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高师院校实践导向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35
1
作者 于桂霞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1-252,F0003,共3页
"实践导向"的高师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是以"实践"为线索连接人才培养各要素,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实践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是源于当前幼儿教师实践能力缺乏、学前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实践... "实践导向"的高师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是以"实践"为线索连接人才培养各要素,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实践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是源于当前幼儿教师实践能力缺乏、学前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实践导向人才培养必须准确定位培养目标;调整课程结构,突出实践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增加课堂教学的实践性;构建全程化的教育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 实践导向 学前教育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与实施 被引量:27
2
作者 葛鲁嘉 李飞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4-248,共5页
积极心理学肯定人的自我发展潜能以及生命体积极发展的愿望与发展积极、正向心理特性的能力。基于对积极心理学理论的理解,当下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与实施可以围绕以下方面展开:第一,以发展促防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重在初中生心理能力的可... 积极心理学肯定人的自我发展潜能以及生命体积极发展的愿望与发展积极、正向心理特性的能力。基于对积极心理学理论的理解,当下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与实施可以围绕以下方面展开:第一,以发展促防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重在初中生心理能力的可持续提升;第二,以动制静,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侧重动态的心理健康资源建构;第三,以体验激发情意,心理健康教学实施过程重视生成与内省;第四,以"人本"代替"物本",心理健康教育评价引入"心理成长袋"模式;第五,以"多元主体"代替"单一主体",锻造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团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心理健康 体验 人本 多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伦·布鲁姆的自由教育主张及其对当下中国大学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1
3
作者 于桂霞 汤颖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40-243,共4页
艾伦·布鲁姆认为,自由教育是以心灵自由为旨的教育,主要在于认识人生的重大选择,能帮助学生个体重新审视和评估过去的所有信念或是认知,确定理性人生。今天的中国大学教育受市场经济原则的影响,人才培养表现出功利化的偏失,并进一... 艾伦·布鲁姆认为,自由教育是以心灵自由为旨的教育,主要在于认识人生的重大选择,能帮助学生个体重新审视和评估过去的所有信念或是认知,确定理性人生。今天的中国大学教育受市场经济原则的影响,人才培养表现出功利化的偏失,并进一步导致了大学人文教育的缺失及学生道德素质的下降。以布鲁姆自由教育主张来审视当今的中国大学教育,必须要坚持育人为先的办学原则,切实贯彻德育首位观,加强人文教育,重视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引导大学生正确阅读经典名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伦·布鲁姆 自由教育 大学教育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洛尼亚进程”中德国博士生教育改革的特点与启示 被引量:5
4
作者 谢晓宇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89-97,共9页
现代意义上的博士生教育起源于德国,其理念和实践曾对欧美很多国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伴随着"博洛尼亚进程"的发展,与诸多欧洲国家一样,德国对其博士生教育实施了多项改革举措,并在招生方式、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以及学位授予... 现代意义上的博士生教育起源于德国,其理念和实践曾对欧美很多国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伴随着"博洛尼亚进程"的发展,与诸多欧洲国家一样,德国对其博士生教育实施了多项改革举措,并在招生方式、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以及学位授予等方面都呈现出鲜明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博洛尼亚进程 博士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心素养的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变革 被引量:3
5
作者 汤颖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3-6,共4页
面向核心素养的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变革可以概括为五个基本方面:课程目标诉诸于培养智德兼备、身心健康的学生;课程内容扎根于优秀传统文化,凸显中华民族特色;课程实施具有服务性、创新性、对话性、反思性的文化特征;课程评价侧重关注学... 面向核心素养的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变革可以概括为五个基本方面:课程目标诉诸于培养智德兼备、身心健康的学生;课程内容扎根于优秀传统文化,凸显中华民族特色;课程实施具有服务性、创新性、对话性、反思性的文化特征;课程评价侧重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质性评价范式;课程研究应由具有合作、钻研意识,符合校本情境条件的课程研究团队来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基础教育课程 课程内容文化 课程实施文化 质性评价 课程研究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取向教师教育课程的建构 被引量:3
6
作者 于桂霞 李飞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4-106,共3页
以实践性为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建设的根本要义在于将实践性贯穿于整个教师教育课程建设过程中,实现以下几个基本方面的理念与行动诉求:课程目标以行动力为指向;课程内容的生成与建构以"适用"为准则;课程实施以活动教学为核心... 以实践性为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建设的根本要义在于将实践性贯穿于整个教师教育课程建设过程中,实现以下几个基本方面的理念与行动诉求:课程目标以行动力为指向;课程内容的生成与建构以"适用"为准则;课程实施以活动教学为核心理念;课程考评以"实战力"为基准;课程实效性保障以"共同体"和"再教育"为依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 适用 活动教学 共同体 再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扶贫时代教育扶贫应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被引量:18
7
作者 汤颖 邬志辉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18,共8页
全面脱贫时间节点的到来为教育扶贫开启了新的思维起点,向教育扶贫提出了过程性挑战。基于后扶贫时代贫困现象的主要特征,教育扶贫质量的可持续提升有赖于处理好教育发展与教育扶贫、扶智与扶志、农村教育贫困与城市教育贫困、扶贫主体... 全面脱贫时间节点的到来为教育扶贫开启了新的思维起点,向教育扶贫提出了过程性挑战。基于后扶贫时代贫困现象的主要特征,教育扶贫质量的可持续提升有赖于处理好教育发展与教育扶贫、扶智与扶志、农村教育贫困与城市教育贫困、扶贫主体与贫困主体、教育扶贫的国际经验与本土实践等关系。后扶贫时代的教育扶贫应诉诸多维关系视域的系统化行动,在扶贫实践中需进一步凸显教育发展的功能建设、精神扶贫的价值指向,关注特殊贫困人群的主体特征、倾听教育贫困者的主体诉求,探索国际教育扶贫经验的在地化实践,推动实现我国教育扶贫经验的国际社会贡献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扶贫时代 教育扶贫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终身教育背景下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
8
作者 汤颖 《成人教育》 2013年第11期74-76,共3页
终身教育相信人的发展潜能,认为每一个想要生存和发展的个体都能够成为自己的教育者,同时成为终身学习者。终身教育的理念认知能够给予各级学校教育工作以基本的价值引领。各级学校教育基于终身教育思想的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五方面,即:... 终身教育相信人的发展潜能,认为每一个想要生存和发展的个体都能够成为自己的教育者,同时成为终身学习者。终身教育的理念认知能够给予各级学校教育工作以基本的价值引领。各级学校教育基于终身教育思想的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五方面,即:以培养学习个体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教育目标取向;以建构合作与共享的教学资源为教育内容取向;以追求和谐对话的生命存在体为教育主体取向;以诉诸潜能发现和创造性培养的多边活动为教育实施取向;以建立考量学习者行动力发展为主的过程范式为教育评价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身教育 可持续发展 合作 和谐对话 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创业教育中学生主客体性表现及主体性彰显的途径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春琴 颜廷丽 柳世玉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73-74,85,共3页
从哲学上的主、客体概念出发,学生既是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客体,又是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学生客体性的突出表现为"受各种创新创业教育交互作用影响"及其"受控性"。分析学生在创... 从哲学上的主、客体概念出发,学生既是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客体,又是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学生客体性的突出表现为"受各种创新创业教育交互作用影响"及其"受控性"。分析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自动学习行为""自觉学习行为"和"自主学习行为"三种类型的特点,提出教师需要通过"帮助学生建立主体性发展阶段、特点的观念体系"及"针对主体性阶段特点,设定不同的任务难度"等途径来彰显创新创业教育中学生的主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 教育主体 学生的主体性 创新创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转型的大学课程开发之思考 被引量:7
10
作者 柳世玉 谢晓宇 李春琴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59-161,共3页
因受到社会发展、用人单位需求、教育理论变革等多种原因的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发生了转变,表现出可持续性、多元性、差异性和时代性等特征,同时创业时代也呼唤着大学生生成更具创造性的创业能力。因此,大学应该基于系统性原则、全人性... 因受到社会发展、用人单位需求、教育理论变革等多种原因的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发生了转变,表现出可持续性、多元性、差异性和时代性等特征,同时创业时代也呼唤着大学生生成更具创造性的创业能力。因此,大学应该基于系统性原则、全人性原则和本土性原则,开发通识性课程、实践性体验性课程、探索性研究型课程、个性化课程和艺术性课程适应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转型的要求,并使其就业创业能力得到全面综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能力 创业能力 课程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兰高校教学质量评估:政策与实践 被引量:5
11
作者 谢晓宇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6-125,共10页
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影响下,欧盟各国在高等教育改革中的问题逐渐凸显。作为欧洲实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博洛尼亚进程"的改革内容涉及学位体系、质量评估等多个议题。荷兰是欧洲较早实行高等教育质... 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影响下,欧盟各国在高等教育改革中的问题逐渐凸显。作为欧洲实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博洛尼亚进程"的改革内容涉及学位体系、质量评估等多个议题。荷兰是欧洲较早实行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国家之一,质量评估经历了从政府控制到政府监督的转变过程,这也带来了教学质量评估过程的变化。通过两所研究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在评估机构、评估内容、评估过程及评估结果中的异同比较分析,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兰 教学质量评估 政策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领导故事到故事领导——故事时代的校长领导力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新平 柳世玉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6-28,共3页
校长可以通过讲故事传递信息、达成分享、建立信任、密切关系、激发情绪、形成合力,用故事打破单向度的沟通、管理和控制,从而有效地、柔和地、平等地开展领导工作。通过把握讲故事的关键、确保故事具有吸引力、恰当运用语言表达技巧等... 校长可以通过讲故事传递信息、达成分享、建立信任、密切关系、激发情绪、形成合力,用故事打破单向度的沟通、管理和控制,从而有效地、柔和地、平等地开展领导工作。通过把握讲故事的关键、确保故事具有吸引力、恰当运用语言表达技巧等途径,有助于校长增强故事表达力。校长应从讲述生活故事、教育故事、领导故事开始,培养故事意识、故事思维,努力形成故事领导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长领导力 故事领导力 故事领导 教育故事 故事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中小学自我评价管理体系及其启示 被引量:1
13
作者 任晓玲 于桂霞 吕良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0-82,共3页
学校自我评价是指学校根据相关的政策法规、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等文件对学校的现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相较于外部评价,学校自我评价更易突出学校的主体地位,明确学校的优势与不足,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升学校办学质量。为... 学校自我评价是指学校根据相关的政策法规、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等文件对学校的现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相较于外部评价,学校自我评价更易突出学校的主体地位,明确学校的优势与不足,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升学校办学质量。为了扭转基础教育质量下滑现状,20世纪80年代英国中小学开始进行自我评价,经过不断的改革与发展,现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中小学自我评价体系,对其进行研究可为我国学校自我评价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中小学 自我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学管理的分布式领导
14
作者 柳世玉 温恒福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8-30,共3页
将分布式领导范式引入大学,是大学行政管理模式的首创之举。本文明确区分了传统领导方式和分布式领导范式的不同之处,分析了在大学中实施分布式领导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阻力,最终提出了实施大学分布式领导的五项策略。
关键词 大学 分布式领导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学校核心素养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取向与策略 被引量:2
15
作者 汤颖 李飞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4-7,共4页
农村学校正处于面向核心素养的培育与改革阶段,课程作为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载体,应秉承科学的开发取向与有效的开发策略。农村学校核心素养课程资源开发应遵循“向学而生”“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凸显“在地生活”“文化自觉”的内容取... 农村学校正处于面向核心素养的培育与改革阶段,课程作为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载体,应秉承科学的开发取向与有效的开发策略。农村学校核心素养课程资源开发应遵循“向学而生”“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凸显“在地生活”“文化自觉”的内容取向;开发的行动路径应着眼于教育与社会情境的环境条件分析,积极调动、激发与培育农村教师课程资源开发力,侧重特色课程资源的建设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学校 核心素养 课程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课堂价值领导力的失范与构建 被引量:2
16
作者 汤颖 《教学与管理》 2022年第6期5-8,共4页
课堂价值领导力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培育学生价值观的能力。时下教师的课堂价值领导力存在一定失范现象,主要表现为:教育主体对教学价值的理解偏颇、课堂中主体间性价值对话的“失语”、教师价值观培养过程设计无方等。教师课堂价值... 课堂价值领导力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培育学生价值观的能力。时下教师的课堂价值领导力存在一定失范现象,主要表现为:教育主体对教学价值的理解偏颇、课堂中主体间性价值对话的“失语”、教师价值观培养过程设计无方等。教师课堂价值领导力失范或直接或间接,或显在或隐性地影响有效教学目标的实现。构建教师课堂价值领导力,需要有的放矢围绕“人”“文本”“过程”“方法”“环境”等多个课堂要素展开综合性建设,进而促进教师课堂价值领导力的有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教师课堂 价值领导力 关系型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