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马流行性感冒与马焦虫病的区别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孙栋
赵学平
-
机构
通化县兴林镇畜牧站
通化县牧业管理局
-
出处
《农村科学实验》
2002年第10期36-36,共1页
-
文摘
马流行性感冒与焦虫病由于其他临床症状相似,临床诊治中易混淆。马流感几乎无死亡,而焦虫病不经治疗很难治愈。如果把焦虫病误疹为马流感,会造成病马死亡,而给农户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马流行性感冒与马焦虫病的临床诊断尤为重要。
-
关键词
鉴别技术
马
流行性感冒
马焦虫病
-
分类号
S858.2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母牛子宫脱的整复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孙栋
徐吉利
孙吉虹
任敬日
-
机构
通化县兴林镇畜牧兽医站
通化县大泉源乡畜牧站
通化县英戈布镇畜牧站
通化县动检站
-
出处
《农村科学实验》
2009年第11期31-31,共1页
-
文摘
牛子宫脱出是一种较常见的牛产后疾病。近年来,笔者通过几例临床牛子宫脱出的整复和治疗的实践.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为此.现将牛子宫脱出整复的体会介绍如下。
-
关键词
子宫脱出
母牛
整复
产后疾病
-
分类号
S858.237.2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黄牛蛇毒中毒的诊治
- 3
-
-
作者
孙栋
-
机构
通化县兴林镇畜牧兽医站
-
出处
《农村科学实验》
2016年第4期29-29,共1页
-
文摘
黄牛蛇毒中毒是指牛在放牧过程中被毒蛇咬伤,蛇毒通过伤口进入体内引起神经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功能障碍,以突然发病、病势迅猛为特点的一种疾病。多因发现救治不及时而导致死亡或淘汰。每年夏季放牧季节,都有牛被毒蛇咬伤引起中毒。尤其是在山区和林区放牧的黄牛(改良牛多发)。
-
关键词
蛇毒中毒
毒蛇咬伤
血液循环
系统功能障碍
南通蛇药片
高锰酸钾液
色猛
毒豆
神经毒素
食欲减退
-
分类号
S856.9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黄牛霉玉米中毒的诊治
- 4
-
-
作者
孙栋
-
机构
通化县兴林镇畜牧兽医站
-
出处
《农村科学实验》
2016年第3期31-31,共1页
-
文摘
黄牛霉玉米中毒就是长期给黄牛饲喂发霉玉米和发霉玉米秸秆所引起的真菌毒素中毒性疾病。主要包括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毒素。本病死亡率20—50%,临床门诊上很多农户在玉米发霉后,舍不得扔掉,拿去喂牛,中毒后治疗不及时或不对症治疗,造成牛只死亡,使农户遭到更大经济损失,应该引起黄牛养殖户的重视。
-
关键词
霉玉米中毒
中毒性疾病
黄曲霉毒素
对症治疗
庆大霉素注射液
瘤胃蠕动音
临床门诊
前胃弛缓
真菌毒素
氯化钙注射液
-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奶牛酮病的防治
- 5
-
-
作者
孙栋
-
机构
通化县兴林镇畜牧兽医站
-
出处
《农村科学实验》
2008年第9期36-36,共1页
-
文摘
奶牛酮病又称牛醋酮血病、酮血症、酮尿病。是由高产奶牛产后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障碍所引起的疾病.其临床特征为食欲减退。渐进性体况下降以至消瘦。体重减轻,产奶量下降,血、尿、乳、汗和呼气中有特殊的丙酮气味,部分牛伴发神经症状。本病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已成为危害奶牛业发展的主要疾病之一.常见于产后2—6周内.产前和分娩8周后较少见,多发于舍饲期间缺乏运动.且营养良好的4—9岁高产奶牛。
-
关键词
奶牛酮病
防治
挥发性脂肪酸
高产奶牛
碳水化合物
醋酮血病
食欲减退
临床特征
-
分类号
S858.237.2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S826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仔猪裂皮病的防治
- 6
-
-
作者
孙栋
-
机构
通化县兴林镇畜牧兽医站
-
出处
《农村科学实验》
2008年第12期35-35,共1页
-
文摘
近年来.在临床上经常发现一种仔猪类似湿疹样皮肤炎.群众叫做裂皮病。本病多发生于仔猪出生后3~15天以内.个别16—30天的也有发生。多发生在皮肤有皱褶的部位,如颈侧、口角或腋窝等处。患病皮肤首先出现湿疹样小水泡(此时多不易发现),以后,皮肤顺皱襞而裂,形成长条状的皮肤上皮脱落.脱落表皮的皮肤面呈湿烂状态.流非常粘稠的黄水。有一股特别强烈的恶臭味.全身症状不明显.食欲也无大的变化.但有很强的传染性.一个仔猪害本病。很快就能传染全窝仔猪。本病多发生在气候湿润时期。致病原因无资料记载。
-
关键词
裂皮病
仔猪
防治
皮肤炎
资料记载
致病原因
传染性
湿疹
-
分类号
S436.66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肉鸡腹水症的防治
- 7
-
-
作者
孙栋
初建军
-
机构
通化县兴林镇畜牧兽医站
通化县畜牧兽医局
-
出处
《农村科学实验》
2009年第4期35-35,共1页
-
文摘
肉鸡腹水症是肉鸡以腹腔积液为特征的营养代谢障碍性疾病,主要临床症状是腹围增大和呼吸促迫,病变特征是腹腔积液、右心扩张和肝脏硬化等。主要发生于肉仔鸡和蛋鸡,鸭也有发生。发病时间最早为3日龄,4—5周龄时高发,发病率1—90%,病程一般为7—14天,死亡率10—30%,最高达50%。肉鸡养殖现在多是“公司+农户”形式,农户少则养几千只,多则上万只。本病常给农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本病的防治尤其重要。
-
关键词
肉鸡腹水症
防治
公司+农户
营养代谢障碍
病变特征
临床症状
发病时间
经济损失
-
分类号
S858.316.4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F32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牛不孕症的防治
- 8
-
-
作者
孙栋
何梅娟
-
机构
通化县兴林镇畜牧兽医站
通化县光华镇畜牧兽医站
-
出处
《农村科学实验》
2009年第10期31-31,共1页
-
文摘
牛产后在2个月-3个月之内多数会正常发情.然后进行适时配种就可以受孕.但也有少数在产后5—6个月仍然不见发情或是发情正常但出现屡配不孕,称为不孕病,此病占整个牛群的15—20%。不孕病的病因主要有:传染性病因和非传染性的病因。
-
关键词
不孕症
牛群
防治
非传染性
屡配不孕
适时配种
发情
病因
-
分类号
S858.237.2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S858.235.9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家禽球虫病的防治
- 9
-
-
作者
孙栋
何梅娟
-
机构
通化县兴林镇畜牧兽医站
通化县光华镇畜牧兽医站
-
出处
《农村科学实验》
2009年第9期32-32,共1页
-
文摘
一、病原体特性
球虫病的病原体属原虫门球虫纲艾美耳属.单细胞生物,是危害养禽业严重的血液原虫传染病.到目前为止,已发现侵害禽类的球虫有十几个属。很多种,经常发生的主要有9种,即堆型、布氏、巨型、和缓、变位、毒害、早熟、柔嫩、哈氏艾美耳球虫。其繁殖周期是由2代或2代以上的无性繁殖和一代有性繁殖过程.至少是7天。主要侵害器官有肝脏、小肠、盲肠、直肠,并不断释放毒素,破坏造血机能,
-
关键词
家禽球虫病
防治
单细胞生物
艾美耳球虫
艾美耳属
繁殖过程
无性繁殖
繁殖周期
-
分类号
S855.913.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X17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
-
题名鸡呼吸道病的防治
- 10
-
-
作者
孙栋
任敬日
-
机构
通化县兴林镇畜牧兽医站
通化县动检站
-
出处
《农村科学实验》
2009年第8期34-34,共1页
-
文摘
鸡呼吸道病是一种以呼吸道感染为共同特征的症候群,常见于各类鸡群中。该症候群对养鸡业的危害主要是引起发病鸡的死亡增加、生长发育迟滞、生产性能下降、饲料报酬率降低以及疫苗、药物和人工费用增加等带来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因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
关键词
呼吸道病
鸡群
防治
呼吸道感染
生长发育
生产性能
饲料报酬
经济损失
-
分类号
S858.316.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S858.3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夏季牛中暑咋治
- 11
-
-
作者
孙栋
任敬日
-
机构
通化县兴林镇畜牧兽医站
通化县动检站
-
出处
《农村科学实验》
2009年第7期32-32,共1页
-
文摘
本病是由于炎热天气强烈日光长时间直射于牛头部,或因外界环境过于闷热,畜舍通风不好、拥挤,或在热天过度劳役和剧烈运动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病。
-
关键词
中暑
夏季
牛
外界环境
畜舍通风
剧烈运动
急性病
头部
-
分类号
S858.2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S562.0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母牛趴卧不起综合症的防治
- 12
-
-
作者
孙栋
任敬日
何梅娟
王本玲
-
机构
通化县兴林镇畜牧兽医站
通化县动检站
通化县光华镇畜牧兽医站
通化县快大镇畜牧兽医站
-
出处
《农村科学实验》
2009年第5期34-34,共1页
-
文摘
母牛趴卧不起综合症最常继发于生产瘫痪。临床上表现为长时间躺卧.用钙制剂治疗两次后仍不能站立者,多认为是本病。此病在临床上多发,常给养牛户造成经济损失。
-
关键词
综合症
母牛
防治
生产瘫痪
经济损失
钙制剂
养牛户
临床
-
分类号
S858.237.2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S858.2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冬季母牛肥胖症的防治
- 13
-
-
作者
孙栋
孙吉虹
任敬日
徐吉利
-
机构
通化县兴林镇畜牧兽医站
通化县英戈布镇畜牧站
通化县动检站
通化县大泉源乡畜牧站
-
出处
《农村科学实验》
2009年第12期33-33,共1页
-
文摘
一、发病原因
饲养管理不当.如饲料品种单一.精料过多.粗饲料缺乏.运动不足等;混群饲养,日粮未按不同生理阶段进行调整.使母牛在干奶期因能量过高而引起消化、代谢、生殖等功能失调。
-
关键词
母牛
肥胖症
防治
冬季
发病原因
饲料品种
饲养管理
混群饲养
-
分类号
S858.237.2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TS972.161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仔猪铁缺乏症的防治
- 14
-
-
作者
孙栋
付玉洁
-
机构
通化县兴林镇畜牧兽医站
通化县兴林镇政府
-
出处
《农村科学实验》
2009年第2期38-38,共1页
-
文摘
铁缺乏症是指因饲料中缺乏铁或因铁吸收减少、丢失过多引起的以贫血为特征的营养缺乏病.兽医临床上常称作仔猪贫血。
-
关键词
铁缺乏症
仔猪贫血
防治
营养缺乏病
兽医临床
铁吸收
饲料
-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TS264.21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
-
题名识别病牛十法
- 15
-
-
作者
孙栋
-
机构
通化县兴林镇畜牧站
-
出处
《农村科学实验》
2011年第11期30-30,共1页
-
文摘
农户在养牛生产中往往没有及时发现病牛.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从而造成经济损失。现介绍十种方法识别病牛:一看口腔。健康牛口腔粘膜淡红.体温正常无臭味。病牛口腔粘膜淡白流涎.或潮红干涩.有恶臭味.二看舌。健康牛舌光滑红润,伸缩有力。病牛舌不灵活,舌苔厚而粗糙无光,多为黄、白、褐色。
-
关键词
病牛
识别
口腔粘膜
经济损失
健康牛
臭味
养牛
体温
-
分类号
S858.2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巧用偏方治牛病
- 16
-
-
作者
孙栋
任敬日
徐吉利
孙吉虹
-
机构
通化县兴林镇畜牧兽医站
通化县动检站
通化县大泉源乡畜牧兽医站
通化县英戈布镇畜牧兽医站
-
出处
《农村科学实验》
2010年第1期32-32,共1页
-
文摘
奶牛乳房疣奶牛乳房或奶头上.常长有一些小肉疙瘩,即增生的肉疣,在清洗和按摩乳房或挤奶时,触动有痛感,影响泌乳和挤奶。
-
关键词
奶牛乳房
牛病
偏方
巧用
挤奶
泌乳
-
分类号
S858.237.2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TS252.7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
-
题名肉鸡猝死综合症的防治
- 17
-
-
作者
孙栋
-
机构
通化县兴林镇畜牧兽医站
-
出处
《农村科学实验》
2008年第11期38-38,共1页
-
文摘
肉鸡猝死综合症即肉鸡在没有任何外部症状的情况下突然死亡。
-
关键词
猝死综合症
肉鸡
防治
突然死亡
-
分类号
S858.3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S968.226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猪疥螨病的防治措施
- 18
-
-
作者
孙栋
-
机构
通化县兴林镇畜牧站
-
出处
《农村科学实验》
2004年第10期38-38,共1页
-
文摘
疥螨病俗称疥癣或癞,是一种接触传染的寄生虫病。该病可使病猪生长受阻,严重的可引起病猪死亡。一、病征幼猪多发。病初从眼周、颊部和耳根开始以后蔓延到背部,体侧和股内侧剧痒。病猪到处磨擦或以蹄部擦患部,甚至将患部擦破出血,以致患部税毛、结痂、皮肤肥厚,形成皱褶和龟裂。
-
关键词
猪
疥螨病
防治措施
症状
-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土杂鸡饲养管理技术
被引量:2
- 19
-
-
作者
初建军
孙栋
-
机构
通化县畜牧兽医局
通化县兴林镇畜牧兽医站
-
出处
《农村科学实验》
2009年第7期26-27,共2页
-
文摘
一、育雏 育雏的成败主要看成活率,着重抓住以下几点:
1.温度:雏鸡出壳买回后。第一周的温度应控制在34~35℃以内,从第二周起,每周降低2℃,直到第六周脱温为止.保温的方法视鸡的多少而定,鸡少可用纸箱和灯泡.
-
关键词
饲养管理技术
土杂鸡
成活率
育雏
温度
出壳
雏鸡
脱温
-
分类号
S831.4
[农业科学—畜牧学]
S831
[农业科学—畜牧学]
-
-
题名黄牛瘤胃酸中毒的诊治
被引量:1
- 20
-
-
作者
宣齐志
孙栋
-
机构
榆树市新立镇畜牧站
通化县兴林镇畜牧站
-
出处
《农村科学实验》
2016年第11期27-27,共1页
-
文摘
黄牛瘤胃酸中毒,是由于黄牛采食大量谷物或其他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精料后,导致瘤胃内产生大量乳酸而引起的一种急性代谢性酸中毒。其临床特征是瘤胃消化机能紊乱,瘫痪或休克,衰弱,常引起死亡。在临床上经常遇到畜主看牛不上膘,大量饲喂玉米面等精料而发病,也有放牧时,牛闯入玉米地吃了大量青玉米棒而发病的,由于死亡率较高,给畜主造成经济损失。而大多数畜主怀有侥幸心理,认为多喂精料没事,发病后造成死亡,才后悔莫极。因此,应引起广大农户的注意。
-
关键词
牛瘤胃酸中毒
诊治
代谢性酸中毒
消化机能紊乱
临床特征
碳水化合物
死亡率
经济损失
-
分类号
S858.236.9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