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市场激励下考虑低碳用能转移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策略
1
作者 崔杨 姜帅 +3 位作者 付小标 佟鑫 徐扬 赵钰婷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324-3333,I0084-I0087,共14页
为解决当前依靠价格信号实现激励用户侧用能行为低碳化较为困难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市场机制的源荷互动激励低碳转型模式来推动能源系统绿色低碳转型。首先,基于碳流理论构建综合能源系统源-网-荷全链碳追踪方法... 为解决当前依靠价格信号实现激励用户侧用能行为低碳化较为困难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市场机制的源荷互动激励低碳转型模式来推动能源系统绿色低碳转型。首先,基于碳流理论构建综合能源系统源-网-荷全链碳追踪方法,实现了异质能源系统全环节精准碳计量。其次,该方法可提供荷侧用能碳计量指标——空间动态碳排放因子来构建碳交易-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联合市场运行模式,驱使用户实现主动低碳用能行为转移,以摆脱依靠价格信号激励减碳的局面,从源荷两端实现双向激励碳减排,形成源荷互动激励低碳转型模式。最后,经算例仿真分析表明,所提源荷互动激励低碳转型模式能有效提高系统碳减排量,降低系统总成本,对推动能源系统绿色节能转型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碳排放流 低碳需求响应 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 低碳经济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面线圈阵列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金属异物检测方法研究
2
作者 孙冬 高子宸 +1 位作者 韩晓娟 张文彪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8-194,共7页
针对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有效检测充电区域内的金属异物对保障电动汽车的充电安全和充电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平面线圈阵列的金属异物检测新方法。利用4×4结构的平面线圈阵列作为主要感测元件,结合电磁层析成... 针对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有效检测充电区域内的金属异物对保障电动汽车的充电安全和充电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平面线圈阵列的金属异物检测新方法。利用4×4结构的平面线圈阵列作为主要感测元件,结合电磁层析成像技术重建充电区域的电导率分布图像,对重建图像进行后处理获得金属异物的轮廓、位置和数量信息。有限元仿真与实物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能有效检测数种常见金属异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无线充电 金属异物检测 电磁层析成像 平面线圈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油中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及污染控制措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杜国光 孙冬 +4 位作者 张博 曲丹 李妍 曹德昆 赵晓冰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3-109,共7页
变压器油在贮存、使用和运输过程中易发生微生物污染,影响其品质和绝缘性能。本研究主要考察温度和湿度对变压器油中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分析变压器油处理前后的品质变化,识别变压器油的官能团结构和有机物种类,提出有效处理变压器油微生... 变压器油在贮存、使用和运输过程中易发生微生物污染,影响其品质和绝缘性能。本研究主要考察温度和湿度对变压器油中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分析变压器油处理前后的品质变化,识别变压器油的官能团结构和有机物种类,提出有效处理变压器油微生物污染的方法。结果表明:变压器运行油和故障油中均含有枯草芽孢杆菌、利用糖产酸的杆菌、利用糖产酸产气的杆菌和不利用糖产酸产气的球菌,故障油中的微生物数量远大于运行油,其中枯草芽孢杆菌数量最多;新变压器油中未培养出微生物。高温能够抑制变压器油中微生物的生长,当温度为60℃时,微生物不会完全灭活,一旦温度恢复至37℃,又重新开始生长繁殖。在37℃下,当油水质量比为99∶1、49∶1、19∶1和9∶1时,4种细菌均存在,且随着油水质量比升高,菌株数量增大。采用高压灭菌+分子筛粗滤+超滤的再生处理方法可使污染的变压器油变得清澈透明,且检测不到微生物的存在,再生油中主要含有O-H、C-H、C=O键和不饱和键。经过再生处理后,变压器油的击穿电压和体积电阻率分别由29.67 kV和5.70×10^(10)Ω·m升高至49.50 kV和4.68×10^(11)Ω·m,介质损耗因数由6.052%下降至0.215%,满足DL/T 1419—2015的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油 微生物 温度 再生处理 枯草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直流潮流控制器的交直流混合系统多目标最优潮流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李国庆 王浩翔 +2 位作者 王振浩 王鹤 房尧熠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24-132,共9页
直流潮流控制器是直流电网潮流分析与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一般安装在枢纽换流站的直流母线处,能够有效提高直流电网的潮流控制自由度。在交直流混合系统中加入直流潮流控制器并在直流电网中建模,把网络损耗、静态电压稳定指标和电压偏... 直流潮流控制器是直流电网潮流分析与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一般安装在枢纽换流站的直流母线处,能够有效提高直流电网的潮流控制自由度。在交直流混合系统中加入直流潮流控制器并在直流电网中建模,把网络损耗、静态电压稳定指标和电压偏移量作为优化目标进行潮流优化,依据优化结果协调换流站和直流潮流控制器分步调整交直流系统潮流,实现了换流站和直流潮流控制器的协调控制。利用所提出的协调控制方法可使系统从某个状态安全稳定地过渡到另一个状态,在提升系统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可以减小网络损耗、电压偏移量,提高静态电压稳定裕度。利用Matlab对混合系统进行潮流优化,以一个五端混合系统为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流控制自由度 直流潮流控制器 多目标潮流 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类3σ准则的光伏功率异常数据识别 被引量:17
5
作者 杨茂 孟玲建 +2 位作者 李大勇 苏欣 崔杨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443-1448,共6页
在光伏电站实际运行过程中,通信测量设备故障、人为因素均会造成测量数据异常。为了有效地识别和处理异常数据,文章利用混合t Location-Scale分布模型中模型参数易于调整的特征,建立了类似于正态分布3σ准则模型的类3σ准则模型,并利用... 在光伏电站实际运行过程中,通信测量设备故障、人为因素均会造成测量数据异常。为了有效地识别和处理异常数据,文章利用混合t Location-Scale分布模型中模型参数易于调整的特征,建立了类似于正态分布3σ准则模型的类3σ准则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光伏功率异常数据进行识别。文章对两个光伏电站的实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正态分布3σ准则模型相比,类3σ准则模型具有正确识别率高、适用性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功率 异常数据 类3σ准则模型 混合t Location-Scale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模糊Petri网的继电保护行为评判 被引量:6
6
作者 徐岩 张锐 +1 位作者 霍福广 张凯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6-81,共6页
模糊Petri网应用于电网故障诊断时不能很好地实现对保护行为的评判,为此,提出了应用模糊Petri网前后向推理的继电保护行为评判新方法。为缩小诊断范围,首先利用实时接线分析法对故障区域进行识别;再对故障区域内的元件利用模糊Petri网... 模糊Petri网应用于电网故障诊断时不能很好地实现对保护行为的评判,为此,提出了应用模糊Petri网前后向推理的继电保护行为评判新方法。为缩小诊断范围,首先利用实时接线分析法对故障区域进行识别;再对故障区域内的元件利用模糊Petri网前向推理进行诊断;最后,利用后向推理算法,并结合数据采集与监控/能量管理系统(SCADA/EMS)信息及相应计算,推断出拒动及误动的保护装置和断路器。详细给出了模糊Petri网后向推理的算法以及对保护装置和断路器进行评价的判据。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在实际故障分析中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故障诊断 模糊PETRI网 故障区域识别 前后向推理 保护行为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短期风电功率爬坡事件检测和统计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杨茂 马剑 +2 位作者 李大勇 刘红柳 孙涌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2-68,共7页
随着风电渗透率的逐渐增加,超短期风电功率爬坡事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愈来愈显著。当前国内对爬坡事件没有明确定义,且缺少相应的检测方法和统计分析。阐述了爬坡事件的定义,提出了一种超短期风电功率爬坡事件检测方法,并从爬坡持续时间... 随着风电渗透率的逐渐增加,超短期风电功率爬坡事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愈来愈显著。当前国内对爬坡事件没有明确定义,且缺少相应的检测方法和统计分析。阐述了爬坡事件的定义,提出了一种超短期风电功率爬坡事件检测方法,并从爬坡持续时间、爬坡变化率和爬坡幅值三个方面对上爬坡和下爬坡两种爬坡类型进行了统计。最后分析了超短期风电功率爬坡事件的日、月分布规律。实例证明,所提出的检测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风电功率爬坡事件及其特征值。统计结果表明,上爬坡事件和下爬坡事件的爬坡持续时间、爬坡变化率和爬坡幅值三个爬坡特征具有较高对称性,但两类爬坡事件高发在一天之中不同的时段,也表现出明显的日、月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短期 风电功率 爬坡事件 检测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和小波分析的超短期风速预测 被引量:33
8
作者 高阳 钟宏宇 +3 位作者 陈鑫宇 耿爱成 张柳 雷彩娟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05-711,共7页
文章将神经网络和小波分析理论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和小波分析的超短期风速预测方法。利用神经网络的非线性学习能力和小波理论的多分辨分析能力实现对风电场的风速预测,为风功率预测提供理论依据。首先,通过搭建神经网络物... 文章将神经网络和小波分析理论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和小波分析的超短期风速预测方法。利用神经网络的非线性学习能力和小波理论的多分辨分析能力实现对风电场的风速预测,为风功率预测提供理论依据。首先,通过搭建神经网络物理模型,用以预测风机轮毂处的风速信号;其次,将该风速信号进行小波多分辨分解,滤除高频分量,得到较为平稳的对风速预测起决定性作用的低频分量;最后,对基于神经网络和小波分析的组合预测方法进行了仿真,并与NWP风速模型和实测风速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神经网络和小波分析组合预测方法更贴近实测风速,对超短期风速预测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小波分析 风速预测 高频分量 低频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ELS的工频弧光接地过电压的仿真 被引量:11
9
作者 金恩淑 杨明芳 +1 位作者 李卫刚 陈韬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24-28,共5页
弧光接地过电压是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危害最大的过电压之一。目前,关于弧光接地过电压的研究大都采用系统仿真,基于工频熄弧理论,通过控制开关的闭合来模拟电弧的熄灭和重燃,观察弧光接地过电压情况。由于电弧的熄灭和重燃具有强烈的统... 弧光接地过电压是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危害最大的过电压之一。目前,关于弧光接地过电压的研究大都采用系统仿真,基于工频熄弧理论,通过控制开关的闭合来模拟电弧的熄灭和重燃,观察弧光接地过电压情况。由于电弧的熄灭和重燃具有强烈的统计特性,电弧不一定是在工频过零时熄灭,也不一定是在电压达到最大值时重燃。因此,按一个工频周期来设定开关的开闭时间模拟弧光接地过电压时,模型不够准确。鉴于这种情况,在对弧光接地过电压产生机理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开关控制方法,采用EMTP中的控制系统暂态分析TACS模块和MODELS模块对开关的控制部分进行处理。运用MODELS模块中特定的MODELS语言编写控制程序,输出一个信号作为TACS开关的输入控制信号,当满足给定电压和电流门槛值时,开关便会相应地闭合及断开。不必按一个工频周期来设定开关的开闭时间,提高了仿真模型的精确性。将其应用于10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及小电阻接地系统的弧光接地过电压的研究,取得了预期效果,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光接地过电压 中性点不接地 小电阻接地 TACS MODE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综合关联度数据挖掘的风电功率实时预测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茂 马剑 +2 位作者 李大勇 苏欣 孙涌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578-3585,共8页
采用一种基于熵权综合关联度指标,来量化评估不同历史时段风电样本与待预测时段参考样本间的复杂非线性映射关系,解决预测模型输入与输出变量的相关性冗余问题,并与Pearson相关系数、Kendall相关系数、Spearman相关系数、互信息相关系... 采用一种基于熵权综合关联度指标,来量化评估不同历史时段风电样本与待预测时段参考样本间的复杂非线性映射关系,解决预测模型输入与输出变量的相关性冗余问题,并与Pearson相关系数、Kendall相关系数、Spearman相关系数、互信息相关系数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然后,采用一种神经网络改进模型,通过相似样本筛选、隐含层结构寻优、网络权重赋初值等,减小训练数据冗余度的影响及加快收敛速度,提高预测模型的泛化能力和计算效率。通过吉林省某风电场的实测数据进行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高风电功率实时预测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信息挖掘 熵权综合关联系数 相关性冗余 模型泛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匮乏场景下采用生成对抗网络的空间负荷预测方法 被引量:38
11
作者 肖白 黄钰茹 +3 位作者 姜卓 施永刚 焦明曦 王徭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7990-8001,共12页
针对在历史负荷数据匮乏场景下,现有空间负荷预测方法预测结果精度较低甚至失效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GAN)和RCGAN的空间负荷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电力地理信息系统,并生成I类元胞和... 针对在历史负荷数据匮乏场景下,现有空间负荷预测方法预测结果精度较低甚至失效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生成式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GAN)和RCGAN的空间负荷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电力地理信息系统,并生成I类元胞和Ⅱ类元胞?然后构建基于原始GAN的数据生成模型,根据十分有限的历史负荷数据生成数量充足且兼顾负荷时空分布规律的"Ⅱ类元胞历史负荷数据",达到数据增强的目的。其次构建基于RCGAN的空间负荷预测模型。最后利用生成的"Ⅱ类元胞历史负荷数据"和确定参数的RCGAN模型实现空间负荷预测。工程实例表明该方法是正确、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负荷预测(SLF) 电力系统规划 生成式对抗网络(GAN) 卷积神经网络 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模糊信息粒化与支持向量机的空间负荷预测方法 被引量:34
12
作者 肖白 赵晓宁 +3 位作者 姜卓 施永刚 焦明曦 王徭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51-258,共8页
若直接使用实测负荷数据最大值进行空间负荷预测,则元胞负荷中的异常数据会导致预测结果精度降低,考虑到通过确定并利用元胞负荷合理最大值可以明显改善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模糊信息粒化与支持向量机的空间负荷预测方法。首先构建电... 若直接使用实测负荷数据最大值进行空间负荷预测,则元胞负荷中的异常数据会导致预测结果精度降低,考虑到通过确定并利用元胞负荷合理最大值可以明显改善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模糊信息粒化与支持向量机的空间负荷预测方法。首先构建电力地理信息系统,并在其中生成2类元胞。其次按照时间尺度的长短区分Ⅰ类元胞负荷颗粒度的粗细,通过划分模糊粒化窗口,建立合理的模糊集对Ⅰ类元胞细颗粒度下的历史负荷数据进行模糊信息粒化,进而确定出Ⅰ类元胞粗颗粒度下的历史负荷的合理最大值。然后采用支持向量机模型,对粗颗粒度下的Ⅰ类元胞负荷进行预测。最后确定Ⅰ类元胞负荷密度均衡系数,求取分类负荷密度指标,结合用地信息求得各Ⅱ类元胞负荷预测值,从而实现对空间电力负荷预测结果的网格化。工程实例表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负荷预测 地理信息系统 模糊信息粒化 支持向量机 网格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速升降特性及支持向量机理论的异常数据重构算法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杨茂 翟冠强 +2 位作者 李大勇 苏欣 翟玉成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31-37,共7页
风电机组历史功率数据是进行风电研究的重要基础,而风电机组实际采集到的数据中存在大量的异常数据,这给风电功率预测研究带来许多不利影响。对历史数据的风速-功率对应关系进行研究,识别并剔除异常数据。分析风速升降变化对功率的影响... 风电机组历史功率数据是进行风电研究的重要基础,而风电机组实际采集到的数据中存在大量的异常数据,这给风电功率预测研究带来许多不利影响。对历史数据的风速-功率对应关系进行研究,识别并剔除异常数据。分析风速升降变化对功率的影响,建立SVM数据重构模型。根据风速升降特性及强相关风电机组的出力特性对数据重构模型加以改进。以风电机组的实测数据为例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所述方法能够对异常数据进行有效地识别和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 异常数据 重构 SVM 风速升降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梯级组合评分的农村电网精益化改造方法 被引量:23
14
作者 肖白 李攀攀 +3 位作者 姜卓 施永刚 焦明曦 王徭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0-228,共9页
针对如何通过精准投资来实现农村电网的高效改造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梯级组合评分的农村电网精益化改造方法。首先梳理农村现状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定义相应的评价指标及配套计算公式,对各问题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处理,设置每个评价指... 针对如何通过精准投资来实现农村电网的高效改造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梯级组合评分的农村电网精益化改造方法。首先梳理农村现状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定义相应的评价指标及配套计算公式,对各问题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处理,设置每个评价指标的梯级评价标准,构建能充分反映农村电网薄弱环节及其严重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根据指标值确定有改造需求的设备,并将其作为评估对象,按照评价指标的评分标准对评估对象进行评分,采用基于指标相关性的指标权重确定(CRITIC)法确定各项评价指标之间的权重,计算评估对象的综合评分,完成对评估对象的梯级组合评分;最后,按照综合评分大小进行降序排列,对评分排序靠前的设备优先进行改造。实例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电网 评价指标体系 CRITIC法 梯级组合评分 精益化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kV真空灭弧室真空度测试校验仪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梁义明 贾守辉 +4 位作者 邵涛 王东珏 于洋 张伟 严萍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26,共5页
基于磁控脉冲放电的真空度测试仪在电力系统中广泛应用,但其测量结果和精度越来越受到关注。笔者论述了真空度校验仪的测量原理,阐述了校验仪主要四部分的设计,包括真空灭弧室选择、抽真空系统、绝缘考虑和真空度测量,给出了校验仪的控... 基于磁控脉冲放电的真空度测试仪在电力系统中广泛应用,但其测量结果和精度越来越受到关注。笔者论述了真空度校验仪的测量原理,阐述了校验仪主要四部分的设计,包括真空灭弧室选择、抽真空系统、绝缘考虑和真空度测量,给出了校验仪的控制流程和方法,通过测试介绍了校验仪装置的抽真空时间曲线、典型离子电流与真空度关系曲线及在短期重复测试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该装置适合电力系统用校验12 kV真空灭弧室真空度测试仪的校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开关 真空度测量 磁控放电法 校验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灰狼优化算法的分布式电源优化配置 被引量:18
16
作者 蔡国伟 刘旭 +2 位作者 张旺 孟涛 郑天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4-141,共8页
计及源荷侧随机波动性的影响,采用机会约束规划方法,建立综合考虑配电网运行费用、电压稳定性和污染气体排放量的分布式电源随机规划模型。考虑各评价指标的数量级不同,为避免过度优化某一评价指标,采用模糊技术建立综合满意度函数。结... 计及源荷侧随机波动性的影响,采用机会约束规划方法,建立综合考虑配电网运行费用、电压稳定性和污染气体排放量的分布式电源随机规划模型。考虑各评价指标的数量级不同,为避免过度优化某一评价指标,采用模糊技术建立综合满意度函数。结合半不变量理论和Cornish-Fisher级数展开计算配电网随机潮流,得到节点电压幅值的概率密度曲线,从概率的角度对系统电压水平进行评估。对一种新颖的灰狼优化算法进行改进,采用Tent映射产生的混沌序列代替随机产生的初始种群,同时提出一种非线性收缩因子。PG&E33节点系统的仿真结果验证该文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及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分布式电源 灰狼优化算法 机会约束规划 Cornish-Fisher级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城市发展程度的多阶段空间负荷预测方法 被引量:12
17
作者 肖白 穆冠男 +2 位作者 姜卓 施永刚 孙德强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251-2257,共7页
针对现有空间负荷预测方法通常以单一水平年为目标,没有考虑城市规划的多阶段性对各阶段空间负荷预测模型的不同需求,以及待预测区域为新建小区或缺少历史负荷数据时预测方法失效的问题,提出一种计及城市发展程度的多阶段空间负荷预测... 针对现有空间负荷预测方法通常以单一水平年为目标,没有考虑城市规划的多阶段性对各阶段空间负荷预测模型的不同需求,以及待预测区域为新建小区或缺少历史负荷数据时预测方法失效的问题,提出一种计及城市发展程度的多阶段空间负荷预测方法。该方法以解决城市发展多阶段规划的负荷预测需求为目标,首先建立与城市发展各阶段相对应的电力地理信息系统。其次根据用地信息、业扩报装计划和有限的历史负荷数据等信息建立近期空间负荷预测模型。然后确定分类负荷密度饱和值。最后利用近期空间负荷预测结果、分类负荷密度饱和值和城市建设信息等构建计及城市发展程度的中、远期空间负荷预测模型,实现待预测区域的多个发展建设阶段的空间负荷预测。工程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负荷预测 地理信息系统 城市发展程度 分类负荷 新建小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t Location-Scale分布模型的光伏功率随机性分量波动性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茂 孟玲建 +3 位作者 李大勇 苏欣 孙涌 贾云彭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94-1499,共6页
光伏波动性是影响光伏功率稳定并网的关键问题之一。为了更准确地对光伏功率随机性分量进行定量描述,文章首先利用周期图法提取功率的周期性分量,然后提出了混合t Location-Scale分布模型,并对光伏功率随机性分量进行拟合。验证了文章... 光伏波动性是影响光伏功率稳定并网的关键问题之一。为了更准确地对光伏功率随机性分量进行定量描述,文章首先利用周期图法提取功率的周期性分量,然后提出了混合t Location-Scale分布模型,并对光伏功率随机性分量进行拟合。验证了文章所提模型在拟合光伏功率随机性分量波动性上的优越性,讨论该模型在不同采样时间间隔、不同地区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并以某地区光伏电站群实测数据为例,验证了混合t Location-Scale分布模型对随机性分量波动性拟合效果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性分量 波动性 周期图 混合t Location-Scale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品质因子可调小波变换与排列熵的电能质量信号检测方法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宇辉 武东斌 +2 位作者 吴家明 王劼妍 孙玉成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5-80,共6页
为有效检测电能质量信号,提出一种基于品质因子可调小波变换(TQWT)与排列熵的检测方法。方法利用电能质量信号与噪声信号品质因子的不同,通过品质因子小波变换将信号分解为高共振分量(电能质量信号)、低共振分量(脉冲噪声)及余项(随机噪... 为有效检测电能质量信号,提出一种基于品质因子可调小波变换(TQWT)与排列熵的检测方法。方法利用电能质量信号与噪声信号品质因子的不同,通过品质因子小波变换将信号分解为高共振分量(电能质量信号)、低共振分量(脉冲噪声)及余项(随机噪声),从而实现电能质量信号与脉冲噪声和随机噪声的分离。通过排列熵值的变化检测出信号的突变点,捕捉扰动信号的起止时刻。该方法可有效抑制脉冲噪声与随机噪声,且波形畸变小、扰动特征提取准确。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品质因子可调小波变换 高共振分量 低共振分量 排列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秩次集对分析理论的空间负荷预测方法 被引量:10
20
作者 肖白 张婕 +3 位作者 姜卓 施永刚 焦明曦 王徭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3-158,共6页
利用秩次集对分析理论在处理系统不确定性方面的优势,提出一种新的空间负荷预测方法。首先,在电力地理信息系统中,根据待预测区域内各10 kV馈线供电范围生成Ⅰ类元胞,将Ⅰ类元胞的历史负荷数据分别按不同的集合容量生成多个历史数据集合... 利用秩次集对分析理论在处理系统不确定性方面的优势,提出一种新的空间负荷预测方法。首先,在电力地理信息系统中,根据待预测区域内各10 kV馈线供电范围生成Ⅰ类元胞,将Ⅰ类元胞的历史负荷数据分别按不同的集合容量生成多个历史数据集合和1个目标数据集合;其次,对各历史数据集合进行秩次变换得到相应的秩次集合,并分别将其与目标数据秩次集合构成集对;然后,寻找与目标数据集合相似的历史数据集合,选取相对误差最小的集合容量对应的预测值作为各Ⅰ类元胞负荷预测值;最后,以等大小网格生成Ⅱ类元胞,根据Ⅰ类元胞负荷预测值结合用地信息求出各Ⅱ类元胞的负荷预测值,从而得到网格化后的空间负荷预测结果。工程实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负荷预测 地理信息系统 秩次集对分析 分类负荷密度 元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