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迭部县玉米垄膜沟灌节水栽培技术
- 1
-
-
作者
沈晓斌
-
机构
迭部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现代化农业》
2024年第5期75-77,共3页
-
文摘
玉米垄膜沟灌种植能够有效降低地面蒸发,最大限度地保蓄自然降水,改善土壤耕层水分状况,满足玉米生长发育过程对水分的需求,是一项旱作农业新技术。该技术保墒集雨、增温增光、抑草防病,增产增收效果比较明显,一般比露地玉米增产30%~40%。在迭部县推广这项技术,将对玉米种植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
关键词
玉米
垄膜沟灌
示范推广
-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迭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优势、问题及对策
- 2
-
-
作者
陈玉芬
-
机构
迭部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12期88-90,共3页
-
文摘
中药材产业是迭部县重点产业之一,对当地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持和推动作用。为了更好地发展壮大迭部县中药材产业,该文对迭部县中药材产业的基本发展现状进行了剖析,从资源优势、文化优势、环境优势、政策优势等方面总结了该县中药材产业发展优势,并指出了迭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从中药材产业布局、种植基地建设、市场营销模式、技术服务体系、精深加工等方面对该县中药材产业的下一步发展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
关键词
中药材产业
乡村振兴
农业经济
-
分类号
F32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迭部县越冬一大茬日光温室豆角栽培技术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尚俊生
陈玉芬
-
机构
甘肃省迭部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5期156-156,158,共2页
-
文摘
介绍了迭部县越冬一大茬日光温室豆角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整地起垄闷棚、种子处理、播种育苗、定植及管理、肥水管理、整枝打杈与引蔓、病害防治等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
关键词
豆角
越冬一大茬
日光温室
栽培技术
甘肃迭部
-
分类号
S643.404.7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迭部县中药材产业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3
- 4
-
-
作者
窦光明
-
机构
迭部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4年第2期17-17,共1页
-
文摘
迭部县位于甘肃南部的一个农林牧综合的农业县,群众生活基本解决温饱,县域经济增长缓慢,农业气候资源丰富,农村土地相对较多而分布不均,农业发展基础薄弱。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迭部县委、县政府根据本县的地域气候条件,把中药材作为增加农牧民收入的特色产业之一,如何把这一产业做大做强、做精做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浅谈我对迭部县今后该如何发展中药材产业的一些建议。
-
关键词
中药材产业
产业现状
迭部县
农业气候
小康社会
农牧民收入
甘肃南部
经济增长
-
分类号
F326.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迭部县青稞新品种引进示范试验
被引量:3
- 5
-
-
作者
董彩虹
-
机构
甘肃省迭部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8期29-30,共2页
-
文摘
为了筛选出适宜在迭部县种植的青稞新品种,进行了青稞新品种引进试验。结果表明,从出苗、拔节至抽穗,参试各品种表现整齐一致,但由于苗期持续干旱,甘青5号、甘青6号、甘青7号受旱,植株生长势下降,株高仅66~68 cm;成熟时有青干现象,籽粒不够饱满,千粒重较低,甘青6号、甘青7号、黄青2号、柴青1号千粒重均只有35 g左右。其他7个品种在整个生育期表现较好,抗旱、抗倒伏,抗条纹病、黑粉病,成穗率高,产量均在3 750~4 500 kg/hm^2之间,作为中高产品种,可作为川水地今后更新换代的高产主栽品种,其他品种在当地海拔1 900~2 600 m的大部分地区作为中产、稳产品种推广种植。
-
关键词
青稞
新品种
引种
性状
产量
甘肃迭部
-
分类号
S962.1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迭部县青稞、豆类、油菜产业发展措施
被引量:3
- 6
-
-
作者
商玉录
-
机构
甘肃省迭部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6期382-383,共2页
-
文摘
介绍西部边远农牧区迭部县种植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当地发展青稞、豆类、油菜产业的措施,以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
关键词
青稞
豆类
油菜
发展措施
甘肃迭部
-
分类号
S512.3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玉米水肥一体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5
- 7
-
-
作者
陈玉芬
-
机构
甘南州迭部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1期83-84,共2页
-
文摘
为了节约用水和用肥,提高水资源和肥料利用率,达到增收增效的目的。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实施水肥一体化高效高产栽培技术。首先在玉米播种之前合理选择地块和配置齐全的设施设备,为水肥一体化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然后选择优良玉米品种,对种子进行处理,增强种子的抗病能力和发芽率,并且合理密植,为玉米健壮生长奠定基础。同时加强水肥管理,根据土壤墒情、气候条件和降雨量等实施滴灌,在浇灌的同时进行追肥管理,尤其在关键阶段保证水分和养分充足。做好病虫草害的防控工作,减少不良因素对玉米产生的影响,确保玉米生长期间处于健康状况,实现玉米种植的高产和丰产。由此可见,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可以在生产中大力推广和使用。
-
关键词
玉米种植
水肥一体化
科学播种
滴灌和追肥
病虫害
防控
-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迭部县日光温室蔬菜栽培模式
- 8
-
-
作者
郭辉丽
-
机构
甘肃省迭部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2012年第4期44-45,共2页
-
文摘
迭部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南部,海拔1 600~4 900 m,年均气温6.7℃,年降水量611.6 mm,年总辐射量497.4kJ/cm2,年日照2 248.2~2 392.8 h,10月至翌年3月日照时数1 147~1 291 h,日照率51%~54%,光热资源非常丰富,
-
关键词
日光温室蔬菜
迭部县
栽培模式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
甘南藏族自治州
日照时数
年均气温
年降水量
-
分类号
S625.5
[农业科学—园艺学]
-
-
题名迭部县青稞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 9
-
-
作者
阿闹
-
机构
甘肃省迭部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第13期87-88,共2页
-
文摘
通过对迭部县青稞产业发展现状的深入调研,分析青稞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土壤肥力,增强青稞抗逆能力;加强保障体系建设;创新土地流转方式,引导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进行规模生产;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利用红色旅游资源,积极招商引资,推进精深加工,增加附加值等发展对策,以期为推进青稞产业化经营提供参考。
-
关键词
青稞产业
现状
制约因素
对策
迭部县
-
分类号
F326.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青稞高产栽培技术及其推广措施
- 10
-
-
作者
沈晓斌
-
机构
迭部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江西农业》
2022年第24期15-16,共2页
-
文摘
青稞营养丰富,是高寒地区藏族同胞必需的传统粮食作物,除了作为粮食供人食用之外,还是酿酒的主要原料。我国青稞种植主要集中在藏区,作为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下辖县之一的迭部县,有着悠久的青稞种植历史,年均种植面积在1.1万亩左右。目前,随着市场对青稞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农户越来越重视青稞的播种、灌溉及田间管理等工作。文章从青稞的不同生长期对水肥的需求量进行分析,强调了土壤、灌溉水源与施肥等方面的田间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同时涉及到青稞种植过程中高新技术的应用,希望通过科学管理和多种措施的利用来提高青稞的最终产量与质量。
-
关键词
青稞
高产
栽培技术
推广措施
-
分类号
S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迭部县地膜玉米金针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 11
-
-
作者
窦光明
-
机构
甘肃省迭部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年第2期111-111,共1页
-
文摘
在总结迭部县地膜玉米田金针虫发生规律的同时,提出了农业、人工、化学等防治措施。
-
关键词
地膜玉米
金针虫
发生规律
防治措施
-
分类号
S435.13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迭部县油菜“3414”肥效试验研究
- 12
-
-
作者
拉目吉
-
机构
甘肃省甘南州迭部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22期18-19,共2页
-
文摘
"3414"试验是获得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也是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方法、建立施肥指标体系的根本环节。通过迭部县油菜氮、磷、钾3414肥效试验研究,构建了迭部县油菜施肥模型,氮磷钾肥的适宜推荐用量为8.74 kg/667 m^2、0.01 kg/667 m^2、1.08 kg/667 m^2,相应理论产量在166~195 kg/667 m^2。
-
关键词
油菜
“3414”试验
肥效
甘肃迭部
-
分类号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S147.5
[农业科学—肥料学]
-
-
题名油菜栽培与管理技术
被引量:1
- 13
-
-
作者
黄彩云
-
机构
迭部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7年第3期138-138,168,共2页
-
文摘
油菜籽是榨制植物油的主要原料,是油菜产区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油菜籽的高产和栽培技术是分不开的。以农民朋友在油菜的种植和田间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入手,从整地施肥、轮作倒茬、播种、间苗、定苗、化学除草、中耕培土、施肥、底墒管理及去薹化控等十个方面对油菜的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农民朋友在具体生产中能够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
关键词
油菜
栽培技术
管理
-
分类号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油菜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被引量:2
- 14
-
-
作者
黄彩云
-
机构
甘肃省迭部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农村实用技术》
2017年第4期39-40,共2页
-
文摘
油菜常发的病害主要有菌核病、白粉病、黑腐病、霜霉病、黑胫病、病毒病等。害虫有叶甲类害虫、菜青虫、蚜虫等。尤其是以菌核病较为普遍,对产量影响大。应加强测报,及时做好防治工作,减轻病虫危害。防治病虫害的方法主要有:一是在油菜封行前及早动手开沟清沟排渍,降低地下水位.
-
关键词
常见病虫害
防治
油菜
产量影响
病虫危害
清沟排渍
地下水位
菌核病
-
分类号
S436.8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不同氮肥施入量及基追比对小麦倒伏性状、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 15
-
-
作者
沈晓斌
-
机构
迭部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3年第4期41-46,共6页
-
文摘
【目的】研究不同氮肥施入量及基追比对小麦倒伏性状、产量的影响,以提升小麦产量及籽粒品质,实现小麦的优质高产,为小麦种植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基础。【方法】对种植田块氮肥施入量及基追比两个因素进行随机区组设计。氮肥施入量设置A(135kg/hm^(2))、B(180kg/hm^(2))、C(225kg/hm^(2))、D(270kg/hm^(2))四个不同水平,基追比设置E(10∶0)、F(7∶3)、G(5∶5)、H(3∶7)四个水平分析小麦倒伏率及倒伏程度、基部节间形态特征及抗倒指数、茎秆基部节间干重、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在氮肥施入量为135-225kg/hm^(2)这一范围内,随着氮肥施入量的增加、前期基肥量的提升,小麦株高、重心高度以及基部节间长度均有所提升,在氮肥施入量为225kg/hm^(2)、基追比为5:5时,小麦基部节间茎壁厚度以及粗度达到了最大值;在氮肥施入量继续增加的情况下,小麦茎壁厚度以及粗度并未持续增加。在氮肥施入量超过225kg/hm^(2)时,小麦倒伏率及倒伏程度明显提升。在氮肥施入量为135-225kg/hm^(2)时,在基追比相同的情况下,随着氮肥施入量的增加,小麦籽粒产量呈增加趋势,在氮肥施入量超过225kg/hm^(2)时,小麦籽粒产量略微降低。在氮肥施入量为225kg/hm^(2)、基追比为5:5时小麦产量达到了最大值。【结论】在氮肥施入量为225kg/hm^(2),基追比为5∶5时,田间小麦群体结构较为合理、茎秆节间具备良好的综合抗倒性,可有效降低小麦茎秆倒伏率,减轻小麦倒伏程度,实现高产稳产。
-
关键词
施肥方式
小麦
倒伏性状
产量
影响
-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甘南高海拔地区青稞地膜穴播栽培试验初报
被引量:1
- 16
-
-
作者
郭辉丽
-
机构
迭部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2004年第11期17-18,共2页
-
文摘
在迭部县海拔 2 3 0 0~ 2 4 0 0 m的高海拔区对青稞进行地膜穴播栽培的试验结果表明 ,覆膜栽培较露地栽培增产率达 5 0 .0 %~ 6 9.4 % ,可大面积示范推广。
-
关键词
甘南
高海拔区
青稞
地膜穴播
增产效果
-
分类号
S512.3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油菜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被引量:1
- 17
-
-
作者
黄彩云
-
机构
迭部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7年第5期172-172,67,共2页
-
文摘
油菜是食用油的主要来源。但病虫害的发生经常会给农户的收入造成严重影响,为了提高油菜的产量,在平时的田间管理中做到预防各类病虫害的发生,从而提高油菜的产量和质量,病虫害防治就显得更为重要。对油菜种植过程中的9种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进行探讨,提出了油菜病虫害防治的综合技术。
-
关键词
油菜
病虫害
防治
-
分类号
S435.65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速乐硼在不同作物上的肥效验证试验
- 18
-
-
作者
商玉录
阿闹
-
机构
甘肃省迭部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9期230-231,共2页
-
文摘
速乐硼在不同作物上的肥效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各作物施用速乐硼后,其能迅速被植物吸收,对改善品质及提高产量有良好的作用,花菜、莴笋、芹菜、油菜、小麦增产明显,增产率达9.57%-16.67%。
-
关键词
微肥
速乐硼
肥效验证
-
分类号
S147.2
[农业科学—肥料学]
S143
[农业科学—肥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