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品过敏原澳洲坚果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刘津 张隽 +3 位作者 李婷 张璜 高东微 李志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226-232,共7页
根据澳洲坚果豌豆蛋白AMP2基因序列,利用设计软件Primer Explorer Version 4设计并筛选了食品过敏原澳洲坚果的环介导等温扩增引物,对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澳洲坚果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结果判断可采用实时荧光法和荧... 根据澳洲坚果豌豆蛋白AMP2基因序列,利用设计软件Primer Explorer Version 4设计并筛选了食品过敏原澳洲坚果的环介导等温扩增引物,对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澳洲坚果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结果判断可采用实时荧光法和荧光染料终点显色法。对该方法进行了特异性、灵敏度、稳定性评价,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特异性、灵敏、稳定地检测食品中的澳洲坚果成分,检测低限为0.5%。此外,对7种市售食品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与食品标签标示的过敏原成分结果吻合率为100%,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均为0,在市售食品的过敏原成分检测上较商业化快速检测试纸条更加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过敏原 澳洲坚果 环介导等温扩增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肉及肉制品中的牛源性成分 被引量:15
2
作者 冼钰茵 易敏英 +2 位作者 张璜 高东微 凌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78-282,共5页
本文以牛源性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 B)基因为模板,采用软件Primer Explorer Version 4设计并筛选出LAMP特异性扩增引物,通过反应体系优化建立了肉及肉制品中牛源性成分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方法,对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以及稳定性... 本文以牛源性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 B)基因为模板,采用软件Primer Explorer Version 4设计并筛选出LAMP特异性扩增引物,通过反应体系优化建立了肉及肉制品中牛源性成分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方法,对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以及稳定性进行了验证,同时采用国标方法和商品化检测试剂盒对市售的12种牛肉及牛肉制品进行对比检测。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高稳定性,适用于实际的生鲜肉制品及加工肉制品中牛源性成分的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等温扩增 检测 肉及肉制品 牛源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过敏原巴西坚果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刘津 陈源树 +3 位作者 凌莉 李志勇 张璜 高东微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76-80,共5页
根据巴西坚果2S白蛋白基因序列,利用设计软件Primer Explorer Version 4设计并筛选了食品过敏原巴西坚果的环介导等温扩增引物,对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了巴西坚果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结果判断可采用实时荧光法和荧... 根据巴西坚果2S白蛋白基因序列,利用设计软件Primer Explorer Version 4设计并筛选了食品过敏原巴西坚果的环介导等温扩增引物,对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了巴西坚果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结果判断可采用实时荧光法和荧光染料终点显色法。以澳洲坚果、开心果、碧根果等17种常见坚果来验证方法的特异性;将巴西坚果DNA进行梯度稀释后验证方法的灵敏度;将0.5%、1%和1.5%3个浓度梯度的巴西坚果DNA重复检测20次来验证方法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够特异、灵敏、稳定地检测食品中的巴西坚果成分,检测低限为0.5%。此外,对7种市售食品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与食品标签标示的过敏原成分结果吻合率为100%,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均为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过敏原 巴西坚果 环介导等温扩增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过敏原羽扇豆成分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 被引量:5
4
作者 张舒亚 张坤 +4 位作者 樊彦莉 薛华杰 印丽萍 陈颖 张璜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1073-1080,共8页
目的建立食品过敏原羽扇豆成分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方法根据羽扇豆的ITS基因设计羽扇豆的特异性引物,进行特异度、灵敏度、稳定性测试,建立LAMP检测方法。结果本文建立的食品过敏... 目的建立食品过敏原羽扇豆成分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方法根据羽扇豆的ITS基因设计羽扇豆的特异性引物,进行特异度、灵敏度、稳定性测试,建立LAMP检测方法。结果本文建立的食品过敏原羽扇豆成分LAMP检测方法能有效对羽扇豆成分进行快速检测,具有较强的特异度和稳定性,灵敏度可达0.001%(w:w)。结论该方法特异度强、灵敏度高,可以快速、准确检测食品中过敏原羽扇豆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过敏原 羽扇豆 环介导等温扩增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波纳病毒分离鉴定及其恒温扩增检测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田纯见 王宏 +11 位作者 罗琼 林志雄 赵吟 罗长保 鱼海琼 刘志玲 陈茹 唐羿 周小明 常彦磊 吴晓薇 朱道中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847-1854,共8页
利用腺胃扩张症(PDD)患病鹦鹉腺胃RT-PCR阳性病料,接种猪睾丸(ST)传代细胞,分离禽波纳病毒(ABV),建立实时RT-LAMP检测方法。将阳性病料接种ST细胞单层传代,出现细胞圆缩、脱落,ABV基质蛋白(M)基因扩增产物出现预计大小351bp条带,测序后... 利用腺胃扩张症(PDD)患病鹦鹉腺胃RT-PCR阳性病料,接种猪睾丸(ST)传代细胞,分离禽波纳病毒(ABV),建立实时RT-LAMP检测方法。将阳性病料接种ST细胞单层传代,出现细胞圆缩、脱落,ABV基质蛋白(M)基因扩增产物出现预计大小351bp条带,测序后进化树分析显示为ABV5基因型。针对M基因设计ID37、ID30、ID19、ID6和ID1共5组引物,后3组引物RT-LAMP呈阳性反应。利用钙黄绿素建立实时RT-LAMP,分别在36(ID30)、38(ID37)和49(ID19)min出现扩增反应曲线,60min内扩增达到峰值。对各种临床样品检测与RT-PCR结果一致,新城疫等类症病毒未见阳性反应,显示较高的特异性;对细胞培养物检测10-1~10-5为阳性,比较RT-PCR敏感性提高约100倍。RT-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为PDD防制提供新的检测方法,也是波纳病公共卫生研究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波纳病毒 腺胃扩张症 环介导逆转录恒温扩增 快速检测 进化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MP实时浊度法检测转基因水稻Bt63品系 被引量:9
6
作者 吴少云 唐大运 +1 位作者 李琳 石磊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9-82,共4页
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针对转基因水稻Bt63品系外源基因与内源基因结合处序列设计4条特异性引物,利用浊度仪实时监测扩增过程,建立Bt63品系的快速检测技术体系,并对反应温度、灵敏度、特异性、稳定性和实际样品检测能力进行初... 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针对转基因水稻Bt63品系外源基因与内源基因结合处序列设计4条特异性引物,利用浊度仪实时监测扩增过程,建立Bt63品系的快速检测技术体系,并对反应温度、灵敏度、特异性、稳定性和实际样品检测能力进行初步探索。结果表明,LAMP实时浊度法能够特异性检测转基因水稻Bt63品系,其最低检出限为0.01%,是普通PCR方法的10倍,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转基因水稻 实时浊度法 外源基因 内源基因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核酸 被引量:6
7
作者 沈会平 张耀祺 +5 位作者 杨坚 石磊 陈涛 李国周 赵红波 莫自耀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78-380,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TB)核酸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方法。方法以重复插入序列IS6110为目的基因,设计LAMP引物,特异检测MTB核酸。用本法与痰涂片抗酸染色镜检法、实时荧光PCR法对100例可疑患者痰标本进行对比检查...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TB)核酸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方法。方法以重复插入序列IS6110为目的基因,设计LAMP引物,特异检测MTB核酸。用本法与痰涂片抗酸染色镜检法、实时荧光PCR法对100例可疑患者痰标本进行对比检查。结果 LAMP法特异性强,仅扩增MTB复合群核酸;灵敏度高,检测限达100 fg;而实时荧光PCR检测限为1 pg。对100例疑似结核病患者痰液标本检测,涂片抗酸染色法、LAMP法、实时荧光PCR法的阳性率分别为28%、39%和38%。结论本研究建立的LAMP方法检测MTB核酸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时间短且操作简便,有望成为临床快速检测MTB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环介导等温扩增法 IS6110基因 实时浊度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温实时荧光法快速检测不同样品中的单增李斯特菌 被引量:5
8
作者 张文敏 石育娇 +8 位作者 戚成 田明胜 朱智 殷荣永 钟少水 王大鹏 何更生 冯元琦 董庆利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4-50,共7页
为实现乳制品中、临床病人腹泻物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快速检测,选用外引物F3和B3、内引物FIP和BIP作为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的特异性引物,采用便携式荧光恒温扩增仪作为检测平台,选取单增李斯特菌... 为实现乳制品中、临床病人腹泻物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快速检测,选用外引物F3和B3、内引物FIP和BIP作为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的特异性引物,采用便携式荧光恒温扩增仪作为检测平台,选取单增李斯特菌标准菌株进行基因组DNA灵敏度和最低检测限测定;选用人工污染的15份乳制品样品和20份腹泻样品进行适用性实验;以上样品同时利用国标法GB4789.30-2010进行菌落计数。结果表明:恒温实时荧光法对纯培养的单增李斯特菌基因组DNA、乳制品和腹泻样品中的单增李斯特菌基因组DNA灵敏度均达到10~2CFU/mL、检测限均达到10~3 CFU/mL;阴性样本出现假阳性的概率分别为0、0.03%和0;单增李斯特菌污染浓度在检出限以上的阳性样本检出率分别为100%、99%和92%。研究表明恒温实时荧光法的检测结果与传统国标培养结果基本一致,恒温实时荧光法适用于乳制品中和临床腹泻样本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温实时荧光法 快速检测 单增李斯特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被引量:4
9
作者 叶宇鑫 王彬 +3 位作者 师宝忠 唐尚兴 山崎伸二 石磊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9-152,共4页
环介导等恒扩增技术(LAMP)是一种特异、灵敏、快速的新型基因检测技术。实验以单增李斯特菌为研究对象,设计了4种LAMP引物以特异地识别单增李斯特菌中gyrB基因的6个特殊区域,并进行LAMP反应,建立单增李斯特菌的LAMP快速检测技术。结果表... 环介导等恒扩增技术(LAMP)是一种特异、灵敏、快速的新型基因检测技术。实验以单增李斯特菌为研究对象,设计了4种LAMP引物以特异地识别单增李斯特菌中gyrB基因的6个特殊区域,并进行LAMP反应,建立单增李斯特菌的LAMP快速检测技术。结果表明,LAMP技术能在恒温条件下,1h内检测出单增李斯特菌,灵敏度达到6.4×101CFU/reaction,并且与其他常见的细菌无交叉反应。其对人工感染牛奶样品的检出量为1CFU/mL,适合于食品中污染单增李斯特菌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等温扩增 单增李斯特菌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VHSV)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进会 陈文 +6 位作者 黄伟 李红梅 石磊 邱杨 刘建丽 叶蕾 唐大运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3年第5期42-46,共5页
根据VHSV的较为保守的glyG基因,设计了三套LAMP引物,筛选出扩增效率最优的第二套引物VHSV-2,引入其环引物以加快其反应。采用ESE-Quant tube scanner(德国QIAGEN公司)恒温实时荧光反应及检测平台,反应温度为63℃,恒温下30min内可得出结... 根据VHSV的较为保守的glyG基因,设计了三套LAMP引物,筛选出扩增效率最优的第二套引物VHSV-2,引入其环引物以加快其反应。采用ESE-Quant tube scanner(德国QIAGEN公司)恒温实时荧光反应及检测平台,反应温度为63℃,恒温下30min内可得出结果。同时评价VHSV引物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灵敏度结果显示其检测限可达到4.5pg每反应,与几种重要的病原RNA均无交叉反应。本文建立的检测VHSV的RT-LAMP检测方法简单、易操作,同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RT-LAMP检测方法可作为VHSV的快速诊断工具,适合VHSV的现场快速检测和大规模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病毒 恒温实时荧光 环介导等温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进会 唐大运 +5 位作者 黄伟 邱杨 刘建丽 叶蕾 石磊 李红梅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3年第12期53-58,共6页
建立了一套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的实时荧光检测方法,用于IHNV的检测。根据IHNV的保守基因glyG,设计合成3套LAMP引物,LAMP反应在63℃下进行,引入环引物后,第3套LAMP引物显示出良好的扩增效率。以ESE-Quant tube scanner为恒温... 建立了一套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的实时荧光检测方法,用于IHNV的检测。根据IHNV的保守基因glyG,设计合成3套LAMP引物,LAMP反应在63℃下进行,引入环引物后,第3套LAMP引物显示出良好的扩增效率。以ESE-Quant tube scanner为恒温反应及检测平台,对IHNV进行实时荧光检测,反应在40 min内可得出结果。本研究建立的IHNV实时荧光LAMP法检测限达到3.6 pg。特异性试验表明仅IHNV发生特异性扩增,而SVCV、VHSV、HRV、PFRV以及IPNV均不发生反应。所建立的恒温实时荧光检测法操作简单、反应迅速,同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引入的ESE-Quant tube scanner平台设备要求低,同时使扩增过程数字化和自动化,适合IHNV的现场检测和大规模疫病的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 环介导等温扩增 恒温实时荧光 ESE Quanttube SCANN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温多自配引发扩增技术快速检测学校餐饮中三种食源性致病菌 被引量:3
12
作者 焦强 陈万胜 +2 位作者 周楠 张庆发 刘智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371-377,共7页
目的:本文研究了一种适合学校餐饮中快速鉴别三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方法。方法:基于等温多自配引发扩增技术(isothermal multiple self-matching-initiated amplification,IMSA),选择沙门氏菌的invA基因、大肠埃希氏菌O157:H7/NM的rfb... 目的:本文研究了一种适合学校餐饮中快速鉴别三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方法。方法:基于等温多自配引发扩增技术(isothermal multiple self-matching-initiated amplification,IMSA),选择沙门氏菌的invA基因、大肠埃希氏菌O157:H7/NM的rfbE基因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prfA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检测菌液灵敏度、特异性、最短增菌时间、最低含菌量检出限等指标;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GB/T 4789.4-2016、GB/T 4789.30-2016、GB/T 4789.36-2016)为参考方法,比较两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该方法对沙门氏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NM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菌液灵敏度分别为2.14×10^(3)、2.79×10^(3)和3.62×10^(3)CFU/mL;特异性高达100%;人工污染最短的增菌时间分别为6、8和8 h;最低含菌量检出限分别为2.14、2.79和3.62 CFU/25 g;74例食品样本的IMSA法结果与国标法一致性达100%。结论:IMSA技术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结果准确,可在短时间内完成食品中三种致病菌的检测,适合于学校餐饮中致病菌的快速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大肠埃希氏菌 O157:H7/NM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等温多自配引发扩增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