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迪兹瓦露天矿岩体可爆性分级研究
1
作者 谢永生 刘韦 +2 位作者 刘乙麟 于勇建 沈文博 《世界有色金属》 2025年第4期207-210,共4页
迪兹瓦铜钴矿属于沉积变质砂页岩型铜钴矿床类别,其形成严格依赖于特定地层条件,矿体主要呈现为厚大的层状或类似层状结构。矿区岩体可爆性不明晰,未能根据不同区域岩体特征而选用匹配的炸药类型,导致爆破设计针对性不强、爆破效果有时... 迪兹瓦铜钴矿属于沉积变质砂页岩型铜钴矿床类别,其形成严格依赖于特定地层条件,矿体主要呈现为厚大的层状或类似层状结构。矿区岩体可爆性不明晰,未能根据不同区域岩体特征而选用匹配的炸药类型,导致爆破设计针对性不强、爆破效果有时差强人意等问题。本研究将属性数学理论应用于岩体可爆性评估,构建了属性空间矩阵,并利用信息熵理论来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根据实测数据建立属性空间矩阵和岩体可爆性分类的属性识别模型,得到矿区不同区域岩体的可爆性分级,为台阶爆破工艺评估和爆破参数优化提供依据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可爆性分级 熵值法 属性空间矩阵 属性识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果(金)迪兹瓦东矿床低品位铜钴矿工艺矿物学特征
2
作者 姜海 刘耀辉 +1 位作者 刘伟 张志庆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38-442,共5页
为合理开发利用刚果(金)迪兹瓦东矿床铜钴低品位矿提供理论依据,利用化学分析、MLA矿物自动定量分析系统,结合显微镜分析等综合手段对该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指出影响铜钴浸出的矿物学因素。研究结果表明,Cu、Co品位分别为0.98%、0.0... 为合理开发利用刚果(金)迪兹瓦东矿床铜钴低品位矿提供理论依据,利用化学分析、MLA矿物自动定量分析系统,结合显微镜分析等综合手段对该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指出影响铜钴浸出的矿物学因素。研究结果表明,Cu、Co品位分别为0.98%、0.07%,铜的氧化率为92.35%,氧化铜矿物主要为孔雀石、磷铜矿和绿松石,钴矿物主要为铜钴硬锰矿、水钴矿和硫铜钴矿。孔雀石和磷铜矿的嵌布粒度较粗,大于0.02 mm占约93.38%,水钴矿-铜钴硬锰矿嵌布主要粒度范围为0.02~1.28 mm。矿石中的大部分铜较易浸出,耗酸矿物少,利于湿法冶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钴矿 氧化矿 工艺矿物学 迪兹瓦 刚果(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hittle软件的露天矿境界优化在西藏某矿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刘韦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0年第1期45-49,共5页
露天矿开采设计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境界优化,其目的是为矿山下一步开采矿设计和开拓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同时能最大化的综合利用现有资源,将企业利益最大化,实现企业长期战略性规划。结合实例详细介绍利用Whittle软件进行动态综合... 露天矿开采设计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境界优化,其目的是为矿山下一步开采矿设计和开拓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同时能最大化的综合利用现有资源,将企业利益最大化,实现企业长期战略性规划。结合实例详细介绍利用Whittle软件进行动态综合的露天境界优化的过程,并通过对一系列优化结果的分析,结合净现值(NVP)最大这一原则选择出最优的露天境界,进而设计出最终的露天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 境界优化 Whittle软件 块体模型 NVP(净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经济性分析的铜钴氧化矿浸出条件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杨要峰 《矿冶》 CAS 2023年第5期81-87,共7页
针对铜钴矿浸出过程,单一强化控制参数,虽然可以提升铜、钴浸出率,但是也会相应造成浸出液游离酸偏高、杂质的超量溶出及辅料消耗增加等问题,经济效益并非最佳。针对某低品位氧化铜钴矿硫酸体系铜、钴浸出过程,考察了矿石粒度、浸出酸量... 针对铜钴矿浸出过程,单一强化控制参数,虽然可以提升铜、钴浸出率,但是也会相应造成浸出液游离酸偏高、杂质的超量溶出及辅料消耗增加等问题,经济效益并非最佳。针对某低品位氧化铜钴矿硫酸体系铜、钴浸出过程,考察了矿石粒度、浸出酸量、SO_(2)用量、液固比、浸出时间等对有价金属Cu、Co及杂质Fe、Mn、Si浸出的影响规律。在对单因素强化浸出措施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了适宜的工艺参数条件:磨矿时间5 min、终点pH值在1.5左右、吨矿SO_(2)用量6.37 kg、液固比3∶1(mL/g)、浸出时间5 h。在该条件下,Cu、Co的浸出率分别为93.67%和75.90%,Mn的浸出率约为87.00%,Fe和Si的浸出率分别为2.66%和0.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钴氧化矿 硫酸浸出 经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黄金冶炼厂氰化尾渣有价元素回收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徐登魁 周婷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第17期7-9,共3页
通过比较焙烧转化-碱浸预处理工艺和添加火碱焙烧预处理工艺对焙烧氰化尾渣回收有价元素实验效果,添加火碱预处理在同样药剂消耗情况下氰化尾渣回收金、银效果更佳。采用添加火碱焙烧-氰化法处理氰化尾渣,(1)随着焙烧预处理用火碱量增加... 通过比较焙烧转化-碱浸预处理工艺和添加火碱焙烧预处理工艺对焙烧氰化尾渣回收有价元素实验效果,添加火碱预处理在同样药剂消耗情况下氰化尾渣回收金、银效果更佳。采用添加火碱焙烧-氰化法处理氰化尾渣,(1)随着焙烧预处理用火碱量增加,氰化尾渣中金、银回收更彻底。(2)焙烧温度在300℃到900℃范围内,m_(火碱):m_(氰化尾渣)=2:1和1:1时,随着焙烧温度从900℃至300℃降低,尾渣金品位0.445~0.468g/T和0.74~0.79g/T,尾渣金回收率略有下降;m_(火碱):m_(氰化尾渣)=0.5:1和0.3:1,随着焙烧温度从900℃至300℃降低,尾渣金1.55~1.22g/T和1.88~1.29g/T,尾渣金回收率略有升高。(3)m_(火碱):m_(氰化尾渣)>0.5:1情况下,焙烧发生结块、焙烧渣粘结托盘分离困难现象;m_(火碱):m_(氰化尾渣)=0.3:1情况下焙烧未发生结块、焙烧渣粘结托盘分离困难现象,(4)300℃焙烧1h,m_(火碱):m_(氰化尾渣)=0.3:1,每吨氰化尾渣可回收0.73g金、21.65g银和54.6kg白炭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碱 焙烧 预处理 氰化尾渣 白炭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