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腺肽α_1对危重病人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黄登鹏 杨鸣 +2 位作者 彭卫平 陈小设 陈仲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8-129,共2页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对气管切开的危重病人肺部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将被研究的42例病人随机分成2组,即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加安慰剂,治疗组常规治疗加胸腺肽α1,疗程为7d。结果治疗组肺部感染率、二重感染率、混合感染率明显...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对气管切开的危重病人肺部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将被研究的42例病人随机分成2组,即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加安慰剂,治疗组常规治疗加胸腺肽α1,疗程为7d。结果治疗组肺部感染率、二重感染率、混合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白细胞、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下降程度亦比对照组显著, 二者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胸腺肽α1对气管切开的危重病人肺部感染有防治作用,而且可降低白细胞、C- 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等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患者的免疫力,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肽Α1 气管切开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经锁骨下静脉置管换药法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被引量:2
2
作者 唐映莲 梁小红 +2 位作者 张小文 陈玲 罗艳慧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869-1870,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经锁骨下静脉置管处换药方法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效果。方法:将60例经锁骨下静脉置管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0例采用改良经锁骨下静脉置管处换药方法("三明治"换药法),对照组3... 目的:探讨改良经锁骨下静脉置管处换药方法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效果。方法:将60例经锁骨下静脉置管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0例采用改良经锁骨下静脉置管处换药方法("三明治"换药法),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换药法,两组患者的置管方法、封管方法、导管维护方式相同,比较两组患者穿刺处皮肤感染情况和CRBSI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穿刺处皮肤红肿、硬结发生率均为6.7%,发热发生率为3.3%,穿刺处分泌物培养和血培养阳性率均为0,CRBSI发生率为3.3%;低于对照组(穿刺处皮肤红肿30.0%,硬结、发热均为26.7%,穿刺处分泌物培养阳性率6.7%、血培养阳性率3.3%,CRBSI为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明治"换药法比"常规"换药法效果好,能有效预防穿刺处皮肤感染与CRBS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经锁骨下静脉置管换药法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