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城县地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5
1
作者 吴振新 《福建农业科技》 2009年第6期82-83,共2页
地瓜及其加工食品,因营养丰富和具有保健功能深受消费者喜爱。连城县种植和加工红心地瓜历史悠久,清末进士吴增在所著的《蕃薯杂咏》中有“薯干熟曝著连城……”的描述。20世纪90年代后,为把传统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大了地瓜高优... 地瓜及其加工食品,因营养丰富和具有保健功能深受消费者喜爱。连城县种植和加工红心地瓜历史悠久,清末进士吴增在所著的《蕃薯杂咏》中有“薯干熟曝著连城……”的描述。20世纪90年代后,为把传统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大了地瓜高优栽培技术及加工技术的研究开发,推行了产业化经营,加强了品牌建设,拓宽了销售市场,连城红心地瓜干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现状 地瓜干 连城县 发展对策 加工技术 农民脱贫致富 农村经济发展 经济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城县红衣花生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4
2
作者 林能功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9期71-72,共2页
连城文亨红衣花生因其独特的药用保健功效而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商标,但其产业起步迟、规模小,且存在的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产业做强做大。本文阐述了连城县红衣花生产业现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从加快新技术推广、建立价格保护机... 连城文亨红衣花生因其独特的药用保健功效而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商标,但其产业起步迟、规模小,且存在的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产业做强做大。本文阐述了连城县红衣花生产业现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从加快新技术推广、建立价格保护机制、加强产品开发研制、培育龙头企业、规范行业管理、实施品牌战略等方面提出对策,以促进红衣花生产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衣花生 产业现状 问题 对策 福建连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浙优8号在连城县种植表现与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4
3
作者 巫绵继 《福建稻麦科技》 2018年第2期55-57,共3页
中浙优8号是由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育成的单季杂交晚籼稻新品种,2013年通过福建省引种认定。在连城县中高海拔中稻区种植表现出分蘖力强、适应性广、抗性强、熟期适中、高产优质的特点。高产栽培技术重点抓... 中浙优8号是由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育成的单季杂交晚籼稻新品种,2013年通过福建省引种认定。在连城县中高海拔中稻区种植表现出分蘖力强、适应性广、抗性强、熟期适中、高产优质的特点。高产栽培技术重点抓好适期播种,培育壮秧;适龄移栽,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合理施肥;科学管水;病虫害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稻 中浙优8号 特征特性 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城县冬种芥菜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柯小彬 《上海蔬菜》 2016年第1期23-23,共1页
利用冬闲田种植芥菜是北团镇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可增加农民收入。本文介绍了冬种芥菜的形态特征、播种育苗、整地移栽、田间管理、综合防治、适时采收等内容,为冬季蔬菜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冬种芥菜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优688在连城县种植表现与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巫绵继 《福建稻麦科技》 2017年第1期42-43,共2页
两优688是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与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合作选育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2010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在连城种植表现出高产、优质、适应性广、抗性强、综合性状好的特点,高产栽培技术重点抓好适时播种,培育壮秧;适龄移... 两优688是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与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合作选育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2010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在连城种植表现出高产、优质、适应性广、抗性强、综合性状好的特点,高产栽培技术重点抓好适时播种,培育壮秧;适龄移栽,合理密植,确保大田基本苗数;合理施肥;科学管水;综合防治病虫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两优688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城县马铃薯新品种筛选试验初报
6
作者 邹德根 《中国马铃薯》 2002年第6期337-340,共4页
通过对我县引进的 7个马铃薯新品种进行试验 ,筛选出适宜我县进一步试验示范的马铃薯新品种坝薯 10号、荷 14、中薯 3号、中薯 4号、无花 ,尤其是坝薯 10号、荷 14抗美洲斑潜蝇危害效果好、产量高 ,其中坝薯 10号产量达 184 0 3kg 6 6 ... 通过对我县引进的 7个马铃薯新品种进行试验 ,筛选出适宜我县进一步试验示范的马铃薯新品种坝薯 10号、荷 14、中薯 3号、中薯 4号、无花 ,尤其是坝薯 10号、荷 14抗美洲斑潜蝇危害效果好、产量高 ,其中坝薯 10号产量达 184 0 3kg 6 6 7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城县 马铃薯 新品种 筛选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稻新组合Ⅱ优5928在连城县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7
作者 杨章生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7期85-85,共1页
阐述了杂交水稻组合Ⅱ优5928在连城县的产量表现和特征特性,介绍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组合的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杂交水稻 Ⅱ优5928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福建连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隆两优华占在连城县作晚稻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8
作者 林能功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4期13-14,共2页
总结了隆两优华占在连城县作晚稻种植的表现,介绍了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科学肥水管理、综合防治病虫害、适时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晚稻 隆两优华占 种植表现 高产 栽培技术 福建连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褐心生理病害(苦丝病)的研究初报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淑欣 熊德中 +5 位作者 黄燕翔 李昌涛 邓永财 李建和 曹宗发 吴家林 《福建农业科技》 1997年第3期10-11,共2页
通过试验,探明了甘薯褐心病(苦丝病)属缺硼生理病害,施硼可有效降低发病率、增产效果明显,并可提高品质。土壤酸性较强、多雨、干旱及缺硼土壤偏施氮、钾肥,均易诱发褐心病发生。每公顷基施6kg硼砂。
关键词 甘薯 褐心病 病因 硼肥 生理性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化学合成物投入的稻谷栽培综合试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水明 游月华 +3 位作者 江传芬 林金虎 陈萍萍 彭玉林 《绿色科技》 2019年第19期179-182,184,共5页
为考察有机底肥量、丛内密度、株距、行距等4个因素对无化学合成物投入的稻谷栽培的影响,寻找无化学合成物投入的稻谷栽培新途径。通过选用L934正交表设计并布置4因素3水平的9种无化学合成肥料农药除草剂投入的稻谷栽培模式的正交试验,... 为考察有机底肥量、丛内密度、株距、行距等4个因素对无化学合成物投入的稻谷栽培的影响,寻找无化学合成物投入的稻谷栽培新途径。通过选用L934正交表设计并布置4因素3水平的9种无化学合成肥料农药除草剂投入的稻谷栽培模式的正交试验,经过分析对比产量,寻找出符合生产实际的无化学合成物投入的稻谷栽培新模式。在试验条件下研究筛得的最优试验组合是相当于标准量的1.5倍量有机肥即兔粪0.75 t/666.7 m 2,即折合纯氮16.13 kg/666.7 m 2,丛内栽2苗,株距10 cm,行距30 cm;结果表明形成的无化学合成物肥料农药除草剂等生产投入的新法为稻谷生态绿色有机栽培提供了新技术与新途径。能够轻简高效给生产创造经济和生态及社会效益,极有现实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谷栽培 多因素 正交试验 大区试验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专用肥对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9
11
作者 杨卓亚 徐福乐 +1 位作者 吴振新 施能浦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185-188,共4页
研究不同品种肥料对甘薯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薯专用肥Ⅱ号比规范施肥(CK1:地方标准)增产14.0%(P<0.01),增收23.9%,而且可溶性糖、粗蛋白和淀粉含量分别增加0.85个百分点、0.25个百分点和3.60个百分点;与习惯施肥(CK2)比... 研究不同品种肥料对甘薯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薯专用肥Ⅱ号比规范施肥(CK1:地方标准)增产14.0%(P<0.01),增收23.9%,而且可溶性糖、粗蛋白和淀粉含量分别增加0.85个百分点、0.25个百分点和3.60个百分点;与习惯施肥(CK2)比较,效果更为明显,增产达极显著,可溶性糖含量增加1.76个百分点,粗蛋白含量增加0.41个百分点,淀粉含量增加2.91个百分点;经济效益分别比CK1和CK2提高23.9%和13.0%。说明施用甘薯专用肥Ⅱ号具有明显的增产增质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专用肥 产量 品质 施肥 农艺性状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2018年淮山新品种区域试验 被引量:5
12
作者 凌永胜 黄枝英 +6 位作者 林金秀 郑雅超 李扬 周婷 张发栋 黄丽珍 吴振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2期57-61,66,共6页
为适应生产与市场的需求,筛选出适合福建主产区种植的淮山新品种。以寸金薯为对照,于2017—2018年在泉州德化、龙岩连城及南平建阳等地进行2年淮山品种区域试验,对参试新品种的田间试验、室内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重点进行丰产性和适... 为适应生产与市场的需求,筛选出适合福建主产区种植的淮山新品种。以寸金薯为对照,于2017—2018年在泉州德化、龙岩连城及南平建阳等地进行2年淮山品种区域试验,对参试新品种的田间试验、室内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重点进行丰产性和适应性鉴定,并结合其主要农艺性状、生物学特性、抗逆性、块茎品质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V10(泉淮红皮白肉)中熟优质丰产稳产,是综合表现最好的品种;V1(台淮6号)中熟优质丰产、较稳产;V6(泉淮1547)中晚熟、较丰产稳产、商品率高;V8(泉淮1515)中熟高产稳产;在其适应种植区域均有应用价值。V4(泉淮1517)中熟丰产不稳产、商品性差,V5(泉淮1542)、V9(大铭薯)和V3(泉淮1513)中晚熟产量品质一般,可用作亲本杂交材料选配新组合;V7(下涌薯)中熟产量一般、商品性差,应用价值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山 区域试验 品种评价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施用生物有机肥及专用肥效应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吴振新 徐福乐 +1 位作者 施能浦 杨卓亚 《耕作与栽培》 2004年第5期29-30,共2页
研究生物有机肥与甘薯专用肥Ⅱ等不同肥料对甘薯产量、品质的效应。结果表明施用甘薯专用肥Ⅱ及生物有机肥,能较好地协调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生长,促进结薯,提高鲜薯产量、品质及商品率。并且施用生物有机肥和专用肥,有利于维护地力,促进... 研究生物有机肥与甘薯专用肥Ⅱ等不同肥料对甘薯产量、品质的效应。结果表明施用甘薯专用肥Ⅱ及生物有机肥,能较好地协调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生长,促进结薯,提高鲜薯产量、品质及商品率。并且施用生物有机肥和专用肥,有利于维护地力,促进甘薯生产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施肥效果 生物有机肥 专用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西瓜秋季上架栽培技术 被引量:4
14
作者 江传芬 谢世彪 吴才玉 《福建农业科技》 2008年第3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秋季栽培 栽培技术 小西瓜 上架 品质优良 上市时间 小型西瓜 需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套种甘薯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3
15
作者 谢世彪 《福建农业科技》 1999年第S1期150-150,共1页
关键词 栽培技术 甘薯 烤烟 中耕除草 土壤微生物活性 病虫防治 硫酸钾 蔓割病 配套栽培技术 生育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荸荠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被引量:4
16
作者 江传芬 《福建农业科技》 2008年第1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荸荠属 栽培技术要点 碳水化合物 水生作物 维生素c 大田种植 莎草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海拔山区秋植苦瓜早播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7
作者 叶春旺 《长江蔬菜》 2012年第15期11-12,共2页
中高海拔山区秋种苦瓜要获得高产优质,应选择优良品种和适种田地,并根据海拔高度不同适时安排播期,培育壮苗,合理密植,适时移栽,科学田间管理和适时采收。
关键词 高海拔山区 高产栽培技术 苦瓜 早播 秋植 高产优质 优良品种 海拔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牙百合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5
18
作者 吴家林 《福建农业科技》 2000年第S1期113-114,共2页
1999年从江西引进龙芽百合在连城隔川乡种植 ,经 2年观察 ,基本摸清了该作物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文内介绍了选地整地、合理栽种、科学田管。
关键词 龙牙百合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施用量对甘薯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振新 吴礼仁 吴才玉 《耕作与栽培》 2012年第4期24-24,43,共2页
甘薯不同氮肥施用量试验结果表明,施N9~12kg/667m2能较好的协调甘薯藤蔓与块根的生长,块根产量高,为甘薯高产栽培的适宜施N量。
关键词 甘薯 施氮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主要病虫生态调节防治技术研究初报 被引量:2
20
作者 罗克昌 吴振新 +1 位作者 施能浦 徐福乐 《福建农业科技》 2005年第3期24-26,共3页
根据甘薯对土壤环境的要求和产品无公害目标,增加农田生态系统多样性,适应病菌、害虫与天敌在区域生态系统内的发生、扩散、转移特点,将病虫害管理与土壤管理有机结合,组成对主要病虫防治的生态调节技术。实施结果表明,生态调节防治技... 根据甘薯对土壤环境的要求和产品无公害目标,增加农田生态系统多样性,适应病菌、害虫与天敌在区域生态系统内的发生、扩散、转移特点,将病虫害管理与土壤管理有机结合,组成对主要病虫防治的生态调节技术。实施结果表明,生态调节防治技术对甘薯细菌性黑腐病、蔓割病相对防效达100%,虫生菌等天敌昆虫寄生率比化学调控防治增加34.7%;土壤有机质略有提高,污染物的总汞比处理前降低17.3%;对协调甘薯库源关系、提高商品产量具有良好效应,单株大中薯重比对照增加9.7%,比化学调控防治技术增加3.0%,鲜薯Vc含量比对照提高4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治技术 生态调节 甘薯 研究初报 生态系统多样性 区域生态系统 化学调控 病虫害管理 土壤有机质 土壤环境 有机结合 土壤管理 调节技术 病虫防治 天敌昆虫 库源关系 无公害 黑腐病 细菌性 蔓割病 寄生率 虫生菌 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