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品种耐盐性的遗传及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刘金波 徐大勇 +9 位作者 秦德荣 潘启民 方兆伟 陈庭木 卢百关 樊继伟 李健 刘艳 迟铭 樊宁声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4-97,共4页
盐碱是作物生产的大害,全球范围内仅热带、亚热带受盐害影响的稻田面积就达1 500万hm2,我国约有2 700万hm2盐碱地,其中滨海地带的盐土面积约为516.7万hm2。本文从经典遗传及分子水平研究了水稻品种耐盐性的遗传,以及育种策略,为耐盐水... 盐碱是作物生产的大害,全球范围内仅热带、亚热带受盐害影响的稻田面积就达1 500万hm2,我国约有2 700万hm2盐碱地,其中滨海地带的盐土面积约为516.7万hm2。本文从经典遗传及分子水平研究了水稻品种耐盐性的遗传,以及育种策略,为耐盐水稻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耐盐性 基因 遗传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S处理下对小麦根蛋白质组表达谱分析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辉 査日扬 +1 位作者 马永周 叶玉秀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328-334,共7页
小麦是人类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硫化氢(H2S)被认为是细胞内第3种气体信号分子,关于H2S对植物的调控机理的研究越来越多,主要集中在参与植物形态建成,调节生理生化活动,应答非生物胁迫,应答生物胁迫4个方面,但外源H2S对小麦根系生理生... 小麦是人类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硫化氢(H2S)被认为是细胞内第3种气体信号分子,关于H2S对植物的调控机理的研究越来越多,主要集中在参与植物形态建成,调节生理生化活动,应答非生物胁迫,应答生物胁迫4个方面,但外源H2S对小麦根系生理生化及蛋白质表达调控作用机制的研究鲜有少见,研究其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硫氢化钠作为硫化氢的外源性供体,研究不同浓度硫氢化钠(0,0.05,0.10,0.20,0.40,0.80,1.60,3.20 mmol/L)对小麦根蛋白质差异表达谱的影响,以探寻H2S对小麦幼苗生长发育的机制。通过对小麦根部的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不同浓度的硫氢化钠处理引起了涉及光合作用、糖代谢和能量代谢、氧化还原平衡、蛋白质合成、加工与降解,以及信号转导等途径的蛋白质的差异表达。初步推测,硫化氢可能通过调节参与上述代谢途径的功能蛋白质的表达量,进而相应地影响到植株生理与生物量等指标,从而引起植株表型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小麦根系 比较蛋白质组 主成分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两系不育系广占63S颜色遗传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庭木 谷长先 +1 位作者 徐大勇 潘启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6期14275-14276,共2页
[目的]为两系杂交稻组合研究及水稻两系不育系广占63S的改良提供颜色遗传理论基础。[方法]通过对水稻两系不育系广占63S与黑保(籼型黑米种)和马来西亚紫稻的杂交组合颜色分离情况的调查,系统地研究了广占63S的颜色遗传。[结果]明确了广... [目的]为两系杂交稻组合研究及水稻两系不育系广占63S的改良提供颜色遗传理论基础。[方法]通过对水稻两系不育系广占63S与黑保(籼型黑米种)和马来西亚紫稻的杂交组合颜色分离情况的调查,系统地研究了广占63S的颜色遗传。[结果]明确了广占63S携带色素原基因(C)、色素活化基因(A)与紫叶表达抑制基因(I-pl),不携带紫叶基因(Pl)与黑米基因(Ps);分析了紫叶基因的一因多效现象;最后总结了水稻颜色遗传的CAPI体系,当色素抑制基因I为显性时,相应部位没有有色表达,当I为隐性或不存在时,颜色表达取决于C、A、P的互作,其中只要有1个为隐性,相应部位颜色就不会表达。[结论]该研究可为水稻两系不育系的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两系不育系广占63S 紫叶标记 黑米基因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稻连粳7号超高产生理特征特性研究Ⅰ.连粳7号的超高产特征特性 被引量:1
4
作者 樊继伟 秦德荣 +4 位作者 杨波 卢白关 王宝祥 潘启民 徐大勇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6-87,共2页
以超级稻连粳7号为研究对象,从常规、高产、超高产3种栽培水平上,分析了其产量构成因素、群体叶面积发展动态、干物质积累动态、生育中后期株叶形态等有关数据。结果表明,连粳7号具有大库(颖花数>5.0×108朵/hm2)、高源(穗期叶... 以超级稻连粳7号为研究对象,从常规、高产、超高产3种栽培水平上,分析了其产量构成因素、群体叶面积发展动态、干物质积累动态、生育中后期株叶形态等有关数据。结果表明,连粳7号具有大库(颖花数>5.0×108朵/hm2)、高源(穗期叶面积指数>8.0)、高转化(经济指数为0.509 6)的超高产特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水稻 群体动态指标 超高产特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稻连粳7号超高产生理特征特性研究Ⅱ.抗光氧化力及耐阴性
5
作者 樊继伟 秦德荣 +6 位作者 方兆伟 周振玲 迟铭 李健 刘艳 潘启民 徐大勇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4-95,共2页
以超级稻连粳7号及其亲本作为研究对象,遮光处理14 d后分析其抗光氧化力及耐阴性,结果表明,连粳7号遗传了亲本的优良特性,对光强变化具有很好的适应性,表现为适应性强、高产、稳产,生长后期上部叶片保持绿叶功能,秆青籽黄,熟相极佳。
关键词 超级稻 生理特性 抗光氧化 耐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云港市主栽品种连粳6号的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6
作者 潘长虹 陶小祥 +1 位作者 查日扬 马永周 《农业科技通讯》 2015年第4期189-191,共3页
介绍了中熟中粳品种连粳6号的特征特性,并对该品种实行机插的高产栽培技术作了具体介绍。
关键词 连粳6号 特征特性 机插 高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水稻品种稻瘟病主效抗性基因鉴定及应用评价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辉 孟德龙 +1 位作者 査日扬 徐大勇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52-458,共7页
以28个抗稻瘟病单基因系和740个水稻品种为材料,在江苏省连云港市的水稻种植区进行稻瘟病抗性的田间鉴定。结果表明,28个单基因系中藤板5号(Pii)、砦1号(Pizt)、F-80-1(Pik)、F-124-1(Pita)、F-98-1(Pikm)、F-128-1(Pita2)、C101LACC[Pi... 以28个抗稻瘟病单基因系和740个水稻品种为材料,在江苏省连云港市的水稻种植区进行稻瘟病抗性的田间鉴定。结果表明,28个单基因系中藤板5号(Pii)、砦1号(Pizt)、F-80-1(Pik)、F-124-1(Pita)、F-98-1(Pikm)、F-128-1(Pita2)、C101LACC[Pi1(t)]、C101A51[Pi2(t)]和C104PKT[Pi3(t)]等表现较高的抗性,供试材料中高抗、抗、中抗、中感、感和高感的品种数分别是97、230、200、93、48和55个。从中选出Pii、Pikh、Pi1、Pi2、Pita、Pik、Pikm、Pikp和Pib,并增加了广谱高抗基因Pi9,对其中的195个高抗、高感和重要品种进行抗性基因功能标记分析,结果表明,含有Pii、Pikh、Pita、Pib、Pi2和Pik的品种数分别有28、40、52、110、11和2个,未检测到含有Pi1、Pikm、Pikp和Pi9的品种。除Pib外,其他3个检测到的基因基本都存在于抗性或高抗品种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田间鉴定 单基因系 Piii/Pikh/Pi1/Pi2/Pita/Pik/Pikm/Pikp/Pib/Pi9 稻瘟病 Piii/Pikh/Pi1Pi2/Pita/Pik/Pikm/Pikp/Pib/Pi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S处理对小麦形态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刘辉 杨波 +2 位作者 马永周 査日扬 孟德龙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44-1050,共7页
采用硫氢化钠作为硫化氢的外源性供体,研究不同浓度硫氢化钠(0、0.05、0.10、0.20、0.40、0.80、1.60、3.20mmol·L^(-1))对小麦幼苗形态、生理生化的影响,以探寻H_2S对小麦幼苗生长发育的机制。结果表明,低浓度硫氢化钠处理促进了... 采用硫氢化钠作为硫化氢的外源性供体,研究不同浓度硫氢化钠(0、0.05、0.10、0.20、0.40、0.80、1.60、3.20mmol·L^(-1))对小麦幼苗形态、生理生化的影响,以探寻H_2S对小麦幼苗生长发育的机制。结果表明,低浓度硫氢化钠处理促进了小麦幼苗的生长,表现为株高、根长、鲜重和干重的增加;而高浓度的硫氢化钠处理则明显抑制了小麦幼苗的生长,甚至伤害,表现为株高、根长、鲜重和干重的减少。同样,不同浓度的硫氢化钠处理也显著引起了植株的含水量、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运用主成分法分析发现,小麦幼苗生物量、生理指标等数据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小麦 形态 生理生化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粳6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4
9
作者 樊继伟 李健 +6 位作者 迟铭 杨波 刘金波 陈庭木 王宝祥 刘艳 潘启民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2期71-72,共2页
介绍连粳6号的特征特性及其在江苏省区试试验中的产量表现,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以为连粳6号优质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连粳6号 特征特性 高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品种抗光氧化力及耐荫性的鉴定 被引量:2
10
作者 樊继伟 李健 +6 位作者 迟铭 杨波 刘金波 陈庭木 王宝祥 刘艳 潘启民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4期109-110,共2页
鉴定和筛选抗光氧化和耐荫的材料,在现有优良株型的基础上,组装和选育具有适应性广幅光强生理特性的新品种,可能是今后水稻高产育种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鉴定 筛选 抗光氧化 耐荫 育种 有效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2S处理下小麦叶片蛋白质组表达谱的分析
11
作者 刘辉 査日扬 +1 位作者 杨波 刘艳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6年第10期1-7,共7页
采用硫氢化钠作为硫化氢的外源性供体,研究了不同浓度(0、0.05、0.10、0.20、0.40、0.80、1.60、3.20 mmol/L)硫氢化钠处理对小麦幼苗叶片蛋白质差异表达谱的影响,以探寻H2S对小麦幼苗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对幼苗叶片的比较蛋白质组学... 采用硫氢化钠作为硫化氢的外源性供体,研究了不同浓度(0、0.05、0.10、0.20、0.40、0.80、1.60、3.20 mmol/L)硫氢化钠处理对小麦幼苗叶片蛋白质差异表达谱的影响,以探寻H2S对小麦幼苗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对幼苗叶片的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不同浓度的硫氢化钠处理引起了涉及光合作用、糖代谢和能量代谢、氧化还原平衡、蛋白质合成、加工与降解以及信号转导等途径的蛋白质的差异表达。我们初步推测,硫化氢可能通过调节参与上述代谢途径的功能蛋白质的表达量,进而相应地影响到植株的生理与生物量等指标,从而引起植株表型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小麦 叶片 比较蛋白质组 主成分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粳稻新品种连粳6号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被引量:15
12
作者 卢百关 樊宁声 +3 位作者 樊继伟 秦德荣 徐大勇 潘启民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9-100,共2页
介绍了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连粳6号的选育方法和选育过程及产量水平,并提出了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粳稻品种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粳稻新品种连粳11号的选育及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振玲 潘启民 +6 位作者 潘长虹 杨波 樊继伟 浦汉春 陈云明 秦德荣 徐大勇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7-89,共3页
连粳11号(原代号:连H05-13)是以"中野"为母本,"HA20"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产量潜力大、抗病性强的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2012年3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淮北机插秧首选品种。通过介绍连粳11号的选... 连粳11号(原代号:连H05-13)是以"中野"为母本,"HA20"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产量潜力大、抗病性强的中熟中粳水稻新品种,2012年3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淮北机插秧首选品种。通过介绍连粳11号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特征特性,以及机插栽培技术要点,以加快连粳11号科学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连粳11号 选育 机插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光温敏核质互作型不育系的选育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金波 徐大勇 +11 位作者 潘启民 秦德荣 方兆伟 陈庭木 卢百关 樊继伟 李健 刘艳 迟铭 王宝祥 杨波 樊宁声 《中国稻米》 2011年第1期13-16,共4页
杂交水稻的种子纯度影响杂交水稻的发展。少部分三系不育系遇高温自交结实,两系不育系遇低温自交结实。两者结合产生的光温敏核质互作水稻不育系则在高温、低温状态时仍为不育状态,保证杂交种的纯度。本文介绍了当前杂交水稻存在的问题... 杂交水稻的种子纯度影响杂交水稻的发展。少部分三系不育系遇高温自交结实,两系不育系遇低温自交结实。两者结合产生的光温敏核质互作水稻不育系则在高温、低温状态时仍为不育状态,保证杂交种的纯度。本文介绍了当前杂交水稻存在的问题,以及光温敏核质互作杂交水稻不育系的选育、育性稳定性和杂种优势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光温敏核质互作不育系 育性稳定性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北地区水稻直播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曙鋆 潘启民 +1 位作者 樊宁声 徐炼德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4期68-68,72,共2页
分析了淮北地区水稻直播存在的问题,提出指导该地区水稻直播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以期为淮北地区水稻直播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直播 存在问题 栽培技术 淮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江油1号
16
作者 霍宏 《农村百事通》 2008年第16期33-33,共1页
“江油1号”是连云港市黄淮农作物育种研究所育成的半冬性三系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2006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苏审油200602)。
关键词 双低杂交油菜 新品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甘蓝型杂交油菜 作物育种研究所 连云港市 半冬性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江油1号的特征及栽培技术
17
作者 霍宏 陈云明 潘启民 《农业科技通讯》 2007年第8期54-54,共1页
江油1号(原苏油99-6)是由连云港市黄淮农作物育种研究所育成的半冬性三系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其不育系为1072A,恢复系为C9732)。该品种于2006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油2000602)。
关键词 新品种 双低杂交油菜 甘蓝型杂交油菜 作物育种研究所 审定委员会 技术 栽培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