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墨烯/腰果酚改性酚醛树脂基碳纤维纸基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桑明珠 王凤 +1 位作者 王士华 龙柱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7-71,共5页
利用石墨烯和腰果酚对酚醛树脂进行改性,制得石墨烯/腰果酚改性酚醛树脂(GCP),并将自制碳纤维原纸浸渍于此树脂中,制备得到石墨烯/腰果酚改性酚醛树脂基碳纤维纸基复合材料(GCPC)。利用热重分析仪对GCP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四探针测试仪、... 利用石墨烯和腰果酚对酚醛树脂进行改性,制得石墨烯/腰果酚改性酚醛树脂(GCP),并将自制碳纤维原纸浸渍于此树脂中,制备得到石墨烯/腰果酚改性酚醛树脂基碳纤维纸基复合材料(GCPC)。利用热重分析仪对GCP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四探针测试仪、万能试验机和多孔材料分析仪,研究了GCPC的电学性能、力学性能、孔径分布以及孔隙率。结果表明,随着石墨烯和腰果酚用量的增加,GCPC的力学强度和导电性能得以提高;随着石墨烯用量的增加,孔隙率下降,小孔比例增加;而随着腰果酚用量的增加,孔隙率上升,小孔比例减少,且当腰果酚的质量分数为20%时,碳纤维纸基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为38.17 MPa,体积电阻率为18.46 mΩ·cm,孔隙率67.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腰果酚 酚醛树脂 碳纤维纸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2
作者 张永明 韩立新 +3 位作者 李志强 陈萧 戴磊 龙柱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088-10094,共7页
酚醛树脂是一种成本低、含碳量丰富的常用炭前驱体。然而,酚醛树脂热解炭具有结构规定性较高、层间空间较小的特点,导致电化学储锌能力较差。具有分级多孔结构的植物纤维衍生炭是实现电解质快速扩散和提高电容器性能的理想材料。在此,... 酚醛树脂是一种成本低、含碳量丰富的常用炭前驱体。然而,酚醛树脂热解炭具有结构规定性较高、层间空间较小的特点,导致电化学储锌能力较差。具有分级多孔结构的植物纤维衍生炭是实现电解质快速扩散和提高电容器性能的理想材料。在此,以漂白针叶木浆作为纤维原料、酚醛树脂粉末作为填料,采用湿法造纸技术和热解炭化工艺成功制备了由针叶木纤维衍生炭和酚醛树脂热解炭构成的炭复合材料,并将其用作锌离子混合电容器自支撑正极材料。研究表明,针叶木纤维衍生炭赋予电极较高的比容量;酚醛树脂热解炭能够提高电极的循环稳定性。所组装的电容器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在1 A/g的电流密度下的初始比容量为101.0 mAh/g,经过2500次循环以后,比容量为91.0 mAh/g,容量保持率为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离子混合电容器 针叶木纤维衍生炭 酚醛树脂热解炭 自支撑正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宁酸表面改性PE-UHMW纤维及其界面性能研究
3
作者 陈天欢 严成 +4 位作者 蒋干兵 郭帅 颜甜甜 钱坤 俞科静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6-32,共7页
使用单宁酸(TA)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纤维进行表面改性,研究了金属离子种类及反应时间对单宁酸与金属离子(TA-[M])改性对PE-UHMW纤维性能的影响,并在TA-[M]改性溶液中引入聚乙烯亚胺(PEI),研究了PEI分子量对TA-[M]-PEI改性PE-UHM... 使用单宁酸(TA)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纤维进行表面改性,研究了金属离子种类及反应时间对单宁酸与金属离子(TA-[M])改性对PE-UHMW纤维性能的影响,并在TA-[M]改性溶液中引入聚乙烯亚胺(PEI),研究了PEI分子量对TA-[M]-PEI改性PE-UHMW纤维性能影响,以及PEI对TA涂层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A涂层成功涂覆在PE-UHMW纤维表面,在纤维表面引入了羟基官能团。TA-Fe改性12 h后纤维与环氧树脂(EP)的界面剪切强度较改性前提高了102.03%;与聚氨酯树脂(PU)界面剪切强度提升了97.78%。TA-Fe改性12 h后纤维与PU的界面粘接强度提高了44.35%;与EP的界面粘接强度提高了58.50%。氨基化合物PEI能够改善TA涂层的稳定性,超声清洗实验后PE@TA-Fe-PEI600比PE@TA-Fe界面黏结强度下降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单宁酸 表面改性 界面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纤维基炭纸的制备及其性能
4
作者 张永明 韩立新 +2 位作者 陈萧 戴磊 龙柱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5-121,共7页
以多种植物纤维为原料,通过湿法抄纸及炭化处理,制成相应的植物纤维基炭纸。探讨了原材料种类、碳纤维中石墨结构的缺陷程度和有序度、碳纤维内部孔径的大小对植物纤维基碳纤维强度的影响,并通过炭化前添加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探讨了... 以多种植物纤维为原料,通过湿法抄纸及炭化处理,制成相应的植物纤维基炭纸。探讨了原材料种类、碳纤维中石墨结构的缺陷程度和有序度、碳纤维内部孔径的大小对植物纤维基碳纤维强度的影响,并通过炭化前添加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探讨了CPAM对碳纤维强度影响。结果表明:原材料种类是决定植物纤维基碳纤维内部结构的根本因素;炭化前添加CPAM能够改善碳纤维内部结构进而提升碳纤维的强度,并且制得炭纸的炭得率和抗张强度也得到提升。将制备的炭纸作为锌离子混合电容器(ZIHCs)自支撑正极,在1A/g的电流密度下,循环30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80%,所制备炭纸的强度能够满足ZIHCs电极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纤维 碳纤维 炭纸 强度 锌离子混合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碳纤维增强纸基摩擦材料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国亮 王士华 +3 位作者 李志强 郭帅 龙柱 汤龙其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9-66,共8页
采用双-[γ-(三乙氧基硅基)丙基]四硫化物(Si69)和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A151)对PAN基碳纤维(CF)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利用SEM、FTIR、EDX对改性前后的CF进行表征,测量接触角和表面能、力学性能和界面性能;通过湿法成形技术,制备不同改性CF... 采用双-[γ-(三乙氧基硅基)丙基]四硫化物(Si69)和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A151)对PAN基碳纤维(CF)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利用SEM、FTIR、EDX对改性前后的CF进行表征,测量接触角和表面能、力学性能和界面性能;通过湿法成形技术,制备不同改性CF增强聚酰亚胺纸基摩擦材料,并测试其孔隙率和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与未改性CF相比,Si69和A151能够有效地增加CF表面粗糙度,且新基团的引入使接触角变小,提高了CF表面活性,改善了纤维与树脂之间的结合力,使得A151-CF表面能增加了37.3%,Si69-CF表面能增加了109.4%,A151-CF/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界面性能增加了19.1%,Si69-CF/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界面性能提高了45.3%;相比未改性CF,Si69改性CF使纸基摩擦材料孔隙率下降了20.2%,A151改性CF使纸基摩擦材料孔隙率下降了8.8%;表面改性CF能够提高纸基摩擦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其中Si69改性CF增强纸基摩擦材料摩擦学性能优于A151改性CF增强纸基摩擦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基摩擦材料 碳纤维 双-[γ-(三乙氧基硅基)丙基]四硫化物 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 表面改性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电阻率聚吡咯-碳纤维纸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8
6
作者 汤龙其 张国亮 +3 位作者 王士华 郭帅 戈林燕 龙柱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292-2296,共5页
采用浆粕和碳纤维(CF)制备出碳纸前驱体,再把碳纸前驱体浸渍在含有吡咯(PY)和掺杂剂的混合溶液中至饱和后,喷上氧化剂,制备了聚吡咯(PPY)-CF纸基复合材料。探讨了不同的碳纸前驱体、不同种类的氧化剂与掺杂剂和PY浓度对PPY-CF纸基复合... 采用浆粕和碳纤维(CF)制备出碳纸前驱体,再把碳纸前驱体浸渍在含有吡咯(PY)和掺杂剂的混合溶液中至饱和后,喷上氧化剂,制备了聚吡咯(PPY)-CF纸基复合材料。探讨了不同的碳纸前驱体、不同种类的氧化剂与掺杂剂和PY浓度对PPY-CF纸基复合材料体积电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比植物浆粕和CF制备的前驱体,选用芳纶浆粕与CF制备的前驱体,在以过硫酸铵(APS)为氧化剂、蒽醌-2-磺酸钠(AQS)为掺杂剂、PY浓度为0.75 mol/L条件下,制备的PPY-CF纸基复合材料体积电阻率最低,为0.152Ω·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聚吡咯 前驱体 电阻率 纸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石墨烯协同改性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1
7
作者 桑明珠 王士华 +2 位作者 龙柱 李志强 郭帅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4-130,共7页
利用偶联剂(KH570)改性的石墨烯(GO)和酸化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协同改性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制备得到PAN/MWCNTs/GO基碳纤维(MPG),以此为原料,采用湿法造纸技术,制备PAN/MWCNTs/GO基碳纤维复合材料(MPG-P)。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 利用偶联剂(KH570)改性的石墨烯(GO)和酸化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协同改性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制备得到PAN/MWCNTs/GO基碳纤维(MPG),以此为原料,采用湿法造纸技术,制备PAN/MWCNTs/GO基碳纤维复合材料(MPG-P)。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MPG纤维进行表征,并利用四探针测试仪、万能试验机和多孔材料分析仪,研究了MPG-P材料的导电性能、力学性能、孔径分布以及孔隙率。结果表明,当MWCNTs/GO含量为0.2%(质量分数,下同)时,MPG-P表现出最佳的拉伸强度(37.21MPa),电阻率为13.17mΩ·cm,孔隙率为63.7%;当MWCNTs/GO=1/2(质量比,下同)时,表现出最佳的拉伸强度(40.13 MPa),比纯PAN复合材料(30.18 MPa)提高了32.97%,电阻率为13.52mΩ·cm,孔隙率为6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 碳纳米管 石墨烯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环境对聚酰亚胺纤维分散及纸基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党洪洋 张鑫 +4 位作者 龙柱 王士华 李志强 胡爱林 郭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6-62,共7页
通过改变水环境的电导率、pH值、温度及纤维浓度并以正交试验加以优化,对聚酰亚胺短切纤维悬浮液的分散效果进行研究。采用纤维沉降度、吸光度、Zeta电位表征了不同水环境条件下聚酰亚胺纤维悬浮液的分散性能,确定了实验条件下最佳水环... 通过改变水环境的电导率、pH值、温度及纤维浓度并以正交试验加以优化,对聚酰亚胺短切纤维悬浮液的分散效果进行研究。采用纤维沉降度、吸光度、Zeta电位表征了不同水环境条件下聚酰亚胺纤维悬浮液的分散性能,确定了实验条件下最佳水环境的相关参数,优选出最适宜的纤维浓度,并对最佳水环境条件下分散后的纤维所成型的聚酰亚胺纤维纸基材料性能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当水体的pH值为6.0,水温为40℃,纤维浓度为4‰且水溶液电导率较低时,聚酰亚胺短切纤维的分散性能更好,成纸孔径分布更加均匀,在此分散工艺下成形的纸基材料的拉伸强度指数为35.9 N/mg,撕裂指数为40.1 mN·m 2/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短切纤维 水环境 分散性能 纸基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纸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9
作者 马锐 吕文志 +3 位作者 金圣楠 孙昌 郭帅 龙柱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15-423,共9页
以高强高模聚乙烯(UHMWPE)短纤维和针叶木浆为原料,通过湿法成型技术结合树脂浸渍热压方法制备了UHMWPE纤维纸基复合材料,研究了原纸制备工艺和浸渍热压工艺对UHMWPE纤维纸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UHMWPE纤维与针叶木浆质量比... 以高强高模聚乙烯(UHMWPE)短纤维和针叶木浆为原料,通过湿法成型技术结合树脂浸渍热压方法制备了UHMWPE纤维纸基复合材料,研究了原纸制备工艺和浸渍热压工艺对UHMWPE纤维纸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UHMWPE纤维与针叶木浆质量比为7∶3、针叶木浆打浆度为58°SR、酚醛树脂水溶液质量分数为10%、上胶量为44%、热压工艺为15 min、10 MPa、130℃时,制得的UHMWPE纤维纸基复合材料性能较好。当原纸经过浸渍热压后,所制备的UHMWPE纤维纸基复合材料抗张指数为59.11 N·m/g,与原纸相比抗张指数提高了6.9倍,表面变得更光滑,同时具有较低的介电常数(约1.97)、介质损耗因数(0.45×10^(–2))和较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MWPE纤维 针叶木浆 纸基复合材料 酚醛树脂 力学性能 介电性能 造纸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法纺聚酰亚胺纤维氧化处理及其对结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乐 龙柱 +4 位作者 桑明珠 王士华 胡爱林 李志强 郭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7-81,89,共6页
以H2O2为湿化学处理液,利用扫描电镜、热重分析仪、纤维检测系统、单纤维电子强力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射线粉末衍射仪分别研究了H2O2氧化对干法纺聚酰亚胺纤维浸润性能、微观形貌、热失重性能、直径及力学... 以H2O2为湿化学处理液,利用扫描电镜、热重分析仪、纤维检测系统、单纤维电子强力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射线粉末衍射仪分别研究了H2O2氧化对干法纺聚酰亚胺纤维浸润性能、微观形貌、热失重性能、直径及力学性能、化学结构、表面元素含量和微观聚集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H2O2氧化后,纤维表面凹凸不平,比表面积及粗糙度增加,局部发生刻蚀,引入了活性基团,表面能提高,O/C比值增加,浸润性能得到改善,且随着H2O2浓度或温度提高、处理时间延长,浸润性能改善趋势加快,热失重性能保持较好,直径及力学性能略微下降。表面氧化使纤维化学结构变化不大,微观聚集态结构发生改变,非结晶区比例上升,采用适当的H2O2处理工艺,有助于聚酰亚胺纤维表面进行功能化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聚酰亚胺纤维 表面氧化 浸润性能 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质柔性聚酰亚胺纸基电磁屏蔽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如强 张国亮 +4 位作者 龙柱 张丹 李志强 王士华 胡爱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211-3217,共7页
基于聚酰亚胺纤维纸基导电骨架(PI-CP)的三维网络结构,通过聚吡咯(PPy)的气相沉积及无钯化学镀工艺在PI-CP上进行镍基金属的层层组装,制备了夹芯结构的镍/聚吡咯@聚酰亚胺纤维纸基电磁屏蔽材料(Ni/PPy@PI-CP);对其形貌、结构、导电性能... 基于聚酰亚胺纤维纸基导电骨架(PI-CP)的三维网络结构,通过聚吡咯(PPy)的气相沉积及无钯化学镀工艺在PI-CP上进行镍基金属的层层组装,制备了夹芯结构的镍/聚吡咯@聚酰亚胺纤维纸基电磁屏蔽材料(Ni/PPy@PI-CP);对其形貌、结构、导电性能、力学性能及电磁屏蔽性能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温度、弯曲牢度和折叠次数对Ni/PPy@PI-CP导电性能和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Ni/PPy@PI-CP-3的电磁屏蔽性能可达到70 dB以上;Ni/PPy@PI-CP-3在弯曲变形下表现出优良的导电稳定性,其电导率损失可以忽略不计,经过200次的反复弯曲测试,其电导率仍保持在92.4%以上.此外,Ni/PPy@PI-CP还具有轻质及易于加工的特性,并具有稳定的热性能,于300℃下处理后电磁屏蔽性能仍保持在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 聚吡咯 导电性 电磁屏蔽 纸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结晶纤维素表面修饰聚酰亚胺纤维及其润湿功能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党洪洋 张国亮 +5 位作者 龙柱 王士华 李志强 胡爱林 郭帅 吕文志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01-310,共10页
聚酰亚胺纤维在应用方面存在许多潜在问题,例如聚酰亚胺纤维的低表面活性,使得其界面的润湿性能差,且在水相中易团聚,分散性较差。为此,本文提出在复合路易斯酸及交联剂共同催化作用下,使纳米结晶纤维素(CNC)修饰碱处理后的聚酰亚胺(PI... 聚酰亚胺纤维在应用方面存在许多潜在问题,例如聚酰亚胺纤维的低表面活性,使得其界面的润湿性能差,且在水相中易团聚,分散性较差。为此,本文提出在复合路易斯酸及交联剂共同催化作用下,使纳米结晶纤维素(CNC)修饰碱处理后的聚酰亚胺(PI)短切纤维表面,测定了CNC修饰前后PI纤维在水溶液中的分散度及PI纤维成纸的接触角,结果表明PI纤维的浸润功能性得到提高。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纤维的微观形貌,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了纤维表面结构的变化,最后通过多孔材料孔径分析仪测定了纤维成纸的孔径分布变化。结果表明:经CNC处理后的纤维表面发生了酯化反应且存在交联现象,纤维表面氧元素物质分数增加,含氧极性基团和表面粗糙度的增加有助于改善润湿性能,与PI纤维原纸相比,经CNC表面修饰后的纤维所成的纸页与去离子水的接触角降低了14.9°,与乙醇的接触角降低了4.8°,纤维分散度增加了45%,纤维亲水性显著提高,经过表面处理后的纤维在水相体系中的分散性能得到改善。因此,本法可以作为制备高性能纤维和相应复合材料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纤维 纤维素 纳米结构 接枝 酯化 浸润 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表面修饰芳纶浆粕及其纸基材料的导电性能 被引量:2
13
作者 令旭霞 龙柱 +3 位作者 王士华 李志强 郭帅 张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553-2560,共8页
通过在芳纶浆粕(AP)表面修饰聚苯胺(PANI)制备了聚苯胺-芳纶浆粕(PANI-AP),然后与碳纤维(CF)共混,采用湿法抄纸技术制备导电性能优异的纸基材料(PANI-AP/CP).对其形貌结构、导电性能及PANI分布均匀性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环境湿度、温度... 通过在芳纶浆粕(AP)表面修饰聚苯胺(PANI)制备了聚苯胺-芳纶浆粕(PANI-AP),然后与碳纤维(CF)共混,采用湿法抄纸技术制备导电性能优异的纸基材料(PANI-AP/CP).对其形貌结构、导电性能及PANI分布均匀性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环境湿度、温度、pH值及放置时间对PANI-AP/CP导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ANI-AP表面粗糙度增加,结晶度增加,出现含醌式结构的导电PANI的衍射峰,说明PANI成功修饰于AP表面.采用该方法制备的PANI-AP/CP导电性能与分布均匀性均得到提高,相对于碳纤维纸基材(CP),PANIAP/CP的电导率为3.937 S/cm,导电性能提高153.5%.与PANI原位生长于CP(AP/CP-PANI)相比,PANI-AP/CP的导电性能提高34.6%,总色差值(DE)降低7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芳纶浆粕 导电性 分布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碳纤维导电纸的制备 被引量:2
14
作者 令旭霞 秦栋 +2 位作者 王士华 郭帅 龙柱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7-154,共8页
采用改良的分步液相原位聚合法使得聚苯胺均匀生长在碳纤维纸基体上。考察了碳纤维质量分数、引发剂过硫酸铵(APS)与苯胺用量,以及浸渍时间和反应时间对聚苯胺-碳纤维导电纸导电性能的影响。采用SEM观察导电纸的微观形貌,利用FTIR与EDS... 采用改良的分步液相原位聚合法使得聚苯胺均匀生长在碳纤维纸基体上。考察了碳纤维质量分数、引发剂过硫酸铵(APS)与苯胺用量,以及浸渍时间和反应时间对聚苯胺-碳纤维导电纸导电性能的影响。采用SEM观察导电纸的微观形貌,利用FTIR与EDS分别表征其表面结构与元素变化。结果表明,当碳纤维质量分数为20%,引发剂APS浓度为0.375 mol/L,n(苯胺)∶n(盐酸,1 mol/L)=2∶1,反应时间为12 h,浸渍时间为1 min时,制备的导电纸(PANI-CP)的导电性能最佳。相对于碳纤维原纸(CP),制备的PANI-CP电导率为5.435 S/cm,导电性能提高250.0%,抗张指数为27.665N·m/g,抗张指数提高37.3%。相对于液相原位聚合法制备的导电纸(L-PANI-CP),PANI-CP导电性能提高85.9%,总色差值(DE)下降6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碳纤维 物理强度 均匀性 导电纸 有机电化学与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微粉/聚酰亚胺纸基覆铜板的制备及其性能
15
作者 金圣楠 马锐 +4 位作者 朱瑞丰 胡爱林 郭帅 卢雪峰 龙柱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5-111,173,共8页
为了获得具有良好综合性能的纸基覆铜板,以聚酰亚胺(PI)短切纤维和对位芳纶浆粕为原料,硅微粉为填料制备的加填PI纸的纤维纸,采用PI树脂作为基体树脂,制备了加填PI纸基覆铜板,研究了硅微粉对于PI纤维纸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对于纸基覆铜... 为了获得具有良好综合性能的纸基覆铜板,以聚酰亚胺(PI)短切纤维和对位芳纶浆粕为原料,硅微粉为填料制备的加填PI纸的纤维纸,采用PI树脂作为基体树脂,制备了加填PI纸基覆铜板,研究了硅微粉对于PI纤维纸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对于纸基覆铜板介电性能和热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微粉的加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覆铜板的介电性能,但是有利于改善PI纤维纸的力学性能,同时提高覆铜板的耐热性能,使得最终制备而成的纸基覆铜板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其中介电常数D_(k)为3.36,介电损耗D_(f)介于0~0.02之间,热分解温度T_(d-5%)为511℃,热膨胀系数CTE为3.31μ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基覆铜板 聚酰亚胺 芳纶 硅微粉 高耐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