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度学习的城市快速路交通拥堵点段车辆路径溯源
1
作者 张锋鑫 陈思曲 +2 位作者 徐大林 唐克双 张政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8-379,共12页
为突破既有研究将交通拥堵溯源问题简化为路径流量估计或拥堵关联分析的局限,构建一个更全面有效的城市快速路交通拥堵点段车辆路径溯源体系,以路径为基本分析单元,构建融合路径流量估计与拥堵关联分析的统一框架,并提出基于路径的可变... 为突破既有研究将交通拥堵溯源问题简化为路径流量估计或拥堵关联分析的局限,构建一个更全面有效的城市快速路交通拥堵点段车辆路径溯源体系,以路径为基本分析单元,构建融合路径流量估计与拥堵关联分析的统一框架,并提出基于路径的可变形卷积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RSDC-LSTM)方法。该模型包含3个核心模块:基于历史路径流量数据与短时预测数据构建路径状态特征集;通过多路径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与软注意力机制的协同建模,量化各路径对交通拥堵的动态影响权重;采用可变形卷积神经网络捕捉拥堵点段的空间拓扑关联特征,实现时空双维度的路径重要性评估。实证研究表明,RSDC-LSTM能有效识别交通拥堵关键路径并建立影响度排序。通过对前10%高影响路径实施调控,可实现行程速度峰值提升23.36%,停车次数与延误时间最大降幅分别达29.41%与43.82%。RSDC-LSTM方法为动态交通管控策略制定提供了可量化的决策依据,有助于提升城市快速路的交通运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城市快速路 交通拥堵 车辆路径 溯源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涡流原理的角度测量传感器原理和解码研究
2
作者 程亚博 王新华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6-150,共5页
基于电涡流原理设计了一款新型角度测量传感器,并对该传感器的调制解调原理、角度解算算法进行了分析设计与实验,验证了原理的可行性,实验证明,该传感器最大跟踪速率能达10000 r/min,静态角精度达±20″。该型传感器采用PCB工艺制作... 基于电涡流原理设计了一款新型角度测量传感器,并对该传感器的调制解调原理、角度解算算法进行了分析设计与实验,验证了原理的可行性,实验证明,该传感器最大跟踪速率能达10000 r/min,静态角精度达±20″。该型传感器采用PCB工艺制作,传感部分仅由2块PCB组成,且解算电路不需要专用RDC解码芯片,只需要常规的微处理器即可实现,具有生产简单、尺寸小、重量轻、环境适应性强、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角度测量 PCB 电涡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ception卷积神经网络的城市快速路行程速度短时预测 被引量:10
3
作者 唐克双 陈思曲 +1 位作者 曹喻旻 张锋鑫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0-381,共12页
为了高效捕捉城市快速路复杂的交通拥堵特征,提升短时行程速度预测的准确性,以卷积神经网络为基础,结合Inception模块,构建行程速度短时预测模型。将行程速度信息按照时空关联关系组织为二维数据矩阵,以图像为特征学习对象,自动提取交... 为了高效捕捉城市快速路复杂的交通拥堵特征,提升短时行程速度预测的准确性,以卷积神经网络为基础,结合Inception模块,构建行程速度短时预测模型。将行程速度信息按照时空关联关系组织为二维数据矩阵,以图像为特征学习对象,自动提取交通数据高维特征并学习多粒度复杂交通拥堵模式,通过系统的网络设计与测试训练得到模型最优结构参数和优化参数,结合回归分析方法与梯度幅度相似性偏差指标,综合评价模型性能。实证结果表明,模型提取行程速度数据时序特征和时空演化特征能力较强,预测准确性较高,可进一步应用于其他交通参数的短时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行程速度短时预测 卷积神经网络 城市快速路 Inception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期与流量对交叉口排放和延误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项俊平 唐克双 陶晶晶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29-1639,共11页
考虑车辆到达类型(可表征交叉口信号联动质量),基于交通波理论重构交叉口车辆运行轨迹,进而应用机动车比功率模型(VSP)开发了信号控制交叉口排放估计算法,并结合HCM 2010延误模型,分析了不同到达类型下信号周期和流量对交叉口排放及延... 考虑车辆到达类型(可表征交叉口信号联动质量),基于交通波理论重构交叉口车辆运行轨迹,进而应用机动车比功率模型(VSP)开发了信号控制交叉口排放估计算法,并结合HCM 2010延误模型,分析了不同到达类型下信号周期和流量对交叉口排放及延误的影响及排放和延误的博弈关系.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交叉口联动质量越好,交叉口车均排放和延误越小;周期增大,车均排放减小,延误先减小后增大,其中,交叉口联动质量越好,基于延误最小的最优周期越大;车均排放对流量的变化较不敏感,而延误受流量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交叉口 到达类型 交通排放 延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属性TOPSIS决策的交通网络路段重要度计算 被引量:10
5
作者 陆百川 舒芹 +1 位作者 马广露 何相嶬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4-344,共11页
根据路网中路段自身的物理特征和交通流变化特性以及路段与周围邻接路段交通流相互影响程度,提出了基于多决策变量和层次熵权TOPSIS理论的路段重要度计算方法。首先在综合考虑路段静态物理属性和动态交通需求的基础上,结合时空相关系数... 根据路网中路段自身的物理特征和交通流变化特性以及路段与周围邻接路段交通流相互影响程度,提出了基于多决策变量和层次熵权TOPSIS理论的路段重要度计算方法。首先在综合考虑路段静态物理属性和动态交通需求的基础上,结合时空相关系数量化路段与周边邻接路段交通流影响程度构建了多属性决策指标;其次利用层次熵权法的主客观赋权优势和TOPSIS模型的处理“小样本”优点,建立了基于层次熵权TOPSIS多属性决策的路段重要度测算模型,并提出了基于变异SI模型的交通路段影响力验证方法;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表明,考虑交通流变化及影响特性的层次熵权TOPSIS法在平峰和高峰时段都能准确识别交通网络路段重要程度,且与其他方法相比测算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段重要度 交通流特性 多属性决策 层次熵权法 TOPSIS理论 变异SI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PSO和时空特性的城市交通协同控制 被引量:3
6
作者 陆百川 舒芹 +1 位作者 马广露 何相嶬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73-679,699,共8页
城市交通流受时间与空间因素的影响,文章综合考虑交通流的时空相关性,进行了时空维度的交通数据处理与交通协同控制;采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小波神经网络(wavelet neural network,WNN)模型与最小二乘法对时空维度的交通数... 城市交通流受时间与空间因素的影响,文章综合考虑交通流的时空相关性,进行了时空维度的交通数据处理与交通协同控制;采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小波神经网络(wavelet neural network,WNN)模型与最小二乘法对时空维度的交通数据进行融合,建立了时空相关的城市交通协同控制模型;结合GA群体搜索技术与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快速收敛能力,提出了基于GA-PSO的协同控制求解模型。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考虑交通流时空特性影响的协同控制能有效减小路网行程时间、优化交通控制参数,从而能达到均衡路网交通分布、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 时空特性 协同控制 遗传算法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B型平面电涡流式角度传感器的误差及其抑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徐磊 韩彬 +2 位作者 石洪 景欢 汤其富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15,21,共7页
采用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工艺的平面电涡流式传感器,可以实现较小的传感器厚度、较复杂的线圈形状、较好的批量一致性,因而该类型的传感器较绕线型传感器具有诸多优势。不过,传感器的制造、安装、引线、信号处理等环节不理想时,... 采用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工艺的平面电涡流式传感器,可以实现较小的传感器厚度、较复杂的线圈形状、较好的批量一致性,因而该类型的传感器较绕线型传感器具有诸多优势。不过,传感器的制造、安装、引线、信号处理等环节不理想时,极易产生短周期1次和2次误差。针对上述问题,结合传感器的测量原理和信号处理方法,开展了短周期误差产生机理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抑制方法。通过对比样机的初始实验和误差抑制实验,验证了传感器短周期1次和2次误差来源分析的正确性以及抑制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1次和2次误差的抑制方法使短周期误差峰-峰值均减小了约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度 传感器 电磁感应 电涡流 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磁场式角度传感器的新型信号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高文政 石洪 +1 位作者 周浩然 汤其富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77-183,共7页
采用PCB(printedcircuitboard)工艺的平面电磁感应式角位移传感器可以实现较小的传感器厚度、较复杂的线圈形状、较好的批量一致性,因而较绕线型传感器具有诸多优势。但在较低频率的励磁信号下,PCB型传感器的定、转子需要足够小的工作... 采用PCB(printedcircuitboard)工艺的平面电磁感应式角位移传感器可以实现较小的传感器厚度、较复杂的线圈形状、较好的批量一致性,因而较绕线型传感器具有诸多优势。但在较低频率的励磁信号下,PCB型传感器的定、转子需要足够小的工作间隙以保证输出信号强度,所以其抗冲击性受到影响,且对PCB的制造平面度、安装要求较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鉴幅原理的信号处理方法。该方法采用较高的励磁信号频率,保证了PCB型传感器在较大工作间隙下的输出信号强度。与原有信号处理方法相比,采用的方案不仅使样机的工作间隙从0.2mm提高至1mm,而且在0~360°传感器的原始测量误差峰-峰值由133″降至4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位移 传感器 电磁感应 鉴幅 PC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兆瓦级风机电液比例变桨距系统建模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高桃桃 韩庆瑶 +3 位作者 程颖 孔屹刚 顾兆丹 张少帅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4,7,共5页
针对液压系统存在非线性和软参量等问题,以兆瓦级风机电液比例变桨距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液压变桨距机构各部分的特性,对电液比例变桨距系统进行深入分析并建立了较精准的数学模型,采用古典控制方法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及稳定程度。结果表... 针对液压系统存在非线性和软参量等问题,以兆瓦级风机电液比例变桨距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液压变桨距机构各部分的特性,对电液比例变桨距系统进行深入分析并建立了较精准的数学模型,采用古典控制方法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及稳定程度。结果表明:该系统模型是可靠的,为完善变桨距控制系统和深入研究风力机的功率控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变桨距系统 电液比例控制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磁场式绝对角度传感器的误差产生机理与抑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高文政 石洪 汤其富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3-121,共9页
针对基于PCB工艺的平面磁场式角度传感器精度在数十或数百角秒级别,与光电型角度传感器有一定差距的问题,开展了平面磁场式绝对角度传感器误差产生机理与抑制方法的研究。通过研究传感器的短周期误差产生机理,在信号处理环节对短周期误... 针对基于PCB工艺的平面磁场式角度传感器精度在数十或数百角秒级别,与光电型角度传感器有一定差距的问题,开展了平面磁场式绝对角度传感器误差产生机理与抑制方法的研究。通过研究传感器的短周期误差产生机理,在信号处理环节对短周期误差进行了有效抑制。实验结果表明:短周期1次误差的抑制方案使短周期误差峰-峰值减小约1/2,短周期2次误差的抑制方案使短周期误差峰-峰值进一步减小约1/4,有效提高了传感器的精度。最终,传感器样机的原始短周期(0°~5.625°)误差为-8.8″~14.7″,整周(0°~360°)误差为-11.7″~2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绝对角度 电磁感应 电感 高精度 PC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DSP的全参数轴角模拟测试仪器 被引量:8
11
作者 夏伟 廖良闯 奚志林 《电子测量技术》 2012年第2期117-120,129,共5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轴角模拟测试仪器的设计与实现。该仪器基于DSP芯片,构建了相关的硬件电路、完成了软件功能以及人性化的界面设计,最终实现了高精度、宽范围的轴角信号的模拟和测量。该仪器具有双通道、速比可编程,以及输入信号电压、频... 介绍了一种新型轴角模拟测试仪器的设计与实现。该仪器基于DSP芯片,构建了相关的硬件电路、完成了软件功能以及人性化的界面设计,最终实现了高精度、宽范围的轴角信号的模拟和测量。该仪器具有双通道、速比可编程,以及输入信号电压、频率的自适应等特点,可以实现针对输出轴角信号以及激磁信号电压幅值、频率的编程控制功能,并且可以实现对转换角度的实时测量进行显示和保存等功能。经测试,仪器的单通道最大测试误差<36″,双通道最大误差<0.3″,可广泛应用于高精度轴角转换控制系统的角度模拟与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参数 自适应 高精度 模拟测试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组件小型化脉冲电源的研制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传亮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6-68,89,共4页
在防御体系中相控阵雷达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内部T/R组件工作时需要很大的脉冲功率,要求其供电模块具有动态响应速度快、体积小、功率密度高等特点。首先,文中研究了一种两级式电路拓扑:其前级为全桥开环隔离变换电路,实现电... 在防御体系中相控阵雷达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内部T/R组件工作时需要很大的脉冲功率,要求其供电模块具有动态响应速度快、体积小、功率密度高等特点。首先,文中研究了一种两级式电路拓扑:其前级为全桥开环隔离变换电路,实现电气隔离及母线降压;后级为同步整流Buck电路,实现稳定的输出电压;然后,依据实际的应用需求,给出了电路设计思路、关键参数的设计准则以及主要器件选型;最后,给出了电路仿真和试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和参数设计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级式变换器 脉冲电源 发射/接收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变桨型风力机的建模与仿真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高桃桃 程颖 +1 位作者 王蔚 顾兆丹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53-57,共5页
该文在兆瓦级风力机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液压变桨距控制策略,基于MATLAB/Simulink建立大型风力机的整机模型,对风力机的各个工况进行仿真,并分析了风力机的动态特性和仿真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是有效且可靠的,为进一步研究风力... 该文在兆瓦级风力机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液压变桨距控制策略,基于MATLAB/Simulink建立大型风力机的整机模型,对风力机的各个工况进行仿真,并分析了风力机的动态特性和仿真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是有效且可靠的,为进一步研究风力机的功率控制提供了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桨距 风力机 MATLAB SIMULIN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VIEW轴角转换器测试系统设计 被引量:5
14
作者 寇志强 《电子测量技术》 2014年第6期73-76,81,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LabVIEW软件开发环境的轴角转换器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测试系统应用LabVIEW软件整合各种功能的测试仪器,研究解决了轴角转换器电性能自动测试问题,完成了测试夹具、测试电路设计及测试软件的设计。该系统具有角精度... 提出了一种基于LabVIEW软件开发环境的轴角转换器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测试系统应用LabVIEW软件整合各种功能的测试仪器,研究解决了轴角转换器电性能自动测试问题,完成了测试夹具、测试电路设计及测试软件的设计。该系统具有角精度、电压、电流、脉冲宽度、响应时间等电性能指标测试功能。经应用表明:角度测试误差0.005°,电压、电流量测试分辨率6.5位,完全满足各型轴角转换器的性能指标测试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BVIEW 轴角转换器 测试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CAN总线的高精度角度变送器 被引量:3
15
作者 韩彬 《现代电子技术》 2014年第12期103-106,共4页
针对工业控制系统中对角度位置量高精度、实时性强的测量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高精度角度变送器的设计与实现。以C8051F504型单片机作为处理核心,重点阐述了旋转变压器-数字转换系统模型的构建,并确定了校正参数;利用单片机内... 针对工业控制系统中对角度位置量高精度、实时性强的测量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高精度角度变送器的设计与实现。以C8051F504型单片机作为处理核心,重点阐述了旋转变压器-数字转换系统模型的构建,并确定了校正参数;利用单片机内部集成的CAN控制器,设计了CAN总线接口电路,详细介绍了器件选型和电路设计的创新点。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角度变送器精度指标高达1.7′,可靠性和实时性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度变送器 CAN总线 C8051F504 旋转变压器-数字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容式旋转编码器设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高文政 崔小强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20年第2期69-72,75,共5页
设计一种用于角度和角速度测量的电容式旋转编码器。发射极施加四个相位相差90°的方波电压提供调制电场。基于正弦函数图案化的动板可以将角度位置编码正交调制到相位/频率调制信号。然后,基于正交解调和坐标旋转数字计算机算法,... 设计一种用于角度和角速度测量的电容式旋转编码器。发射极施加四个相位相差90°的方波电压提供调制电场。基于正弦函数图案化的动板可以将角度位置编码正交调制到相位/频率调制信号。然后,基于正交解调和坐标旋转数字计算机算法,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处理器中,将机械角度调制为正余弦信号的相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式旋转编码器 调制电场 正交解调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处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LVDT/RVDT信号到数字转换器设计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志 夏伟 刘逸卿 《电子测量技术》 2018年第12期73-76,共4页
传统的LVDT/RVDT信号到数字转换器是将LVDT/RVDT传感器两个线圈的差动电压信号进行比较、滤波、放大后转换成直流电压,再将直流电压转换成数字量。系统开环控制,转换精度差、线性度低。针对传统转换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二阶伺服系统... 传统的LVDT/RVDT信号到数字转换器是将LVDT/RVDT传感器两个线圈的差动电压信号进行比较、滤波、放大后转换成直流电压,再将直流电压转换成数字量。系统开环控制,转换精度差、线性度低。针对传统转换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二阶伺服系统的LVDT/RVDT信号到数字转换电路设计方案,并基于JARI-10230芯片通过外加信号调理电路设计出一种高精度和高线性度的LVDT/RVDT信号到数字转换器。实验结果表明转换器的动态和静态性能良好,关键指标转换精度和线性度等明显优于传统转换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VDT/RVDT信号 信号调理电路 二阶伺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的高精度角度变送器的设计 被引量:2
18
作者 韩彬 廖良闯 李云飞 《电子测量技术》 2013年第3期102-105,共4页
针对角度跟踪与测量领域高精度的测量需求,以TMS320F2812型DSP为核心设计整体电路结构,利用其专用外设功能模块及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和计算能力,结合后级二阶低通滤波调理电路,生成了频率可变的SPWM波,并研究了R/D转换方法,基于自动控制... 针对角度跟踪与测量领域高精度的测量需求,以TMS320F2812型DSP为核心设计整体电路结构,利用其专用外设功能模块及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和计算能力,结合后级二阶低通滤波调理电路,生成了频率可变的SPWM波,并研究了R/D转换方法,基于自动控制原理和跟踪型角度解算方法,建立了Ⅱ型三阶闭环控制模型,完成软件化程序设计,最终设计实现了一种高精度角度变送器。经测试,该设备的转换精度<0.004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度变送器 TMS320F2812 旋转变压器-数字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序列编码的平面磁感应式角度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石洪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5-141,共7页
采用PCB工艺制作的平面磁感应式角度传感器比传统光电编码器更耐冲击、振动,但目前该传感器采用的绝对位置编码方式为游标编码,在高精度传感单元中不易实现。高精度的传感单元极对数较多,致使游标编码的纠错范围较小,易出现角度跳变问题... 采用PCB工艺制作的平面磁感应式角度传感器比传统光电编码器更耐冲击、振动,但目前该传感器采用的绝对位置编码方式为游标编码,在高精度传感单元中不易实现。高精度的传感单元极对数较多,致使游标编码的纠错范围较小,易出现角度跳变问题,所以对传感器的安装要求较高。针对上述问题,文中开展了基于M序列编码的平面磁感应式角度传感器的研究。该传感器的粗码道采用差分M序列编码方式,有效提升了传感器的绝对编码纠错范围。对样机实测表明,该传感器在宽松安装条件下可以实现可靠的绝对位置测量,测量精度在0°~360°范围内达到±10″。该编码方式不仅提升了传感器的纠错范围,也为平面磁感应式角度传感器的编码方式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绝对角度 M序列 PCB工艺 磁感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N总线通信的轴角数据转换电路设计 被引量:1
20
作者 颜玲龙 《电子测量技术》 2014年第4期112-116,共5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CAN总线进行通信的轴角数据转换电路。在设计上,以dsPIC30F系列的DSP为核心处理器,通过轴角转换模块来实现数据的转换。以MCP2551作为高速CAN转换器,结合DSP片内集成的CAN总线控制器,来实现数据和外部的通信。该电路在设... 介绍了一种基于CAN总线进行通信的轴角数据转换电路。在设计上,以dsPIC30F系列的DSP为核心处理器,通过轴角转换模块来实现数据的转换。以MCP2551作为高速CAN转换器,结合DSP片内集成的CAN总线控制器,来实现数据和外部的通信。该电路在设计上以DSP为核心,通过采用隔离芯片来保证电气隔离,从而降低外部环境及电路对通信的干扰,最终通过编程实现CAN总线通信功能;设计主要完成了轴角数据的转换、工作状态监督检测反馈和基于CAN总线的通信等功能,具有高速度、高精度、高可靠性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轴角转换和控制系统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N总线 轴角数据转换 DSP MCP255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