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关于提升连云港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策略探讨
被引量:
7
1
作者
郑昌盛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99-103,共5页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旅游竞争日趋激烈。本文在对连云港市目前旅游市场竞争要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关于提升连云港市城市旅游竞争力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
连云港市
旅游竞争力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周年——科学认识“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论断
被引量:
1
2
作者
郭海英
《理论月刊》
2008年第8期24-28,共5页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两个必然"的科学论断,《宣言》过去160年了,在对"两个必然"实现问题的认识上仍然存在着割裂了"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辩证关系而孤立、教条、机械的认识&q...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两个必然"的科学论断,《宣言》过去160年了,在对"两个必然"实现问题的认识上仍然存在着割裂了"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辩证关系而孤立、教条、机械的认识"两个必然"的思想。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一些人断言"两个必然"过时了,实践中的社会主义走了曲折的道路,甚至一些社会主义国家解体或失败了,更使一些人动摇了对社会主义必然趋势的坚定信念。因此,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必须科学认识马克思关于"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论断及其辩证关系。"两个决不会"的论断是"两个必然"的补充、丰富和发展,更是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深刻揭示了"两个必然"的实现是长期性、多样性和条件性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必然”
“两个决不会”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末财税改革及其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影响
3
作者
张文凤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5-76,共2页
本文从清末财税制度的变迁谈起,讨论了清末时期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深入分析了清末农业发展不利的财税制度原因和体制机制原因,并对我国发展现代农业提出了相应的借鉴和建议。
关键词
清末
财税改革
农业经济
借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际金融危机视角下我国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
被引量:
4
4
作者
陈朝晖
周晓茵
+1 位作者
张文凤
陈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9799-9801,共3页
探讨了我国在国际金融危机视角下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以期由此来拉动内需,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再就业机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乡村旅游
返乡民工
就业
内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中国早期知识精英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性传播
被引量:
34
5
作者
王刚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8-67,114,共11页
选择性传播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具有某种普遍性。中国早期知识精英中的清政府派赴国外的一些外交人员,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无政府主义者,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不管他们出于何种目的和采取何种传播渠道,都对马克思...
选择性传播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具有某种普遍性。中国早期知识精英中的清政府派赴国外的一些外交人员,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无政府主义者,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不管他们出于何种目的和采取何种传播渠道,都对马克思主义作了选择性的传播。这种选择性传播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造成了一定影响,包括马克思主义各部分内容中国化的不同步,具体实践上的偏差,时间上交错,多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空间上并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早期知识精英
马克思主义
选择性传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德性与人的全面发展
被引量:
1
6
作者
王林
张方玉
《理论月刊》
2007年第10期186-188,共3页
道德哲学中的德性具有终极性、稳定性、导向性和结构性,表征着人的整体性存在。道德人格的完满自足意味着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状态,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发挥着价值导向、行为动力、整合协调的作用。道德修养与人生观紧密相联,以人的全面发...
道德哲学中的德性具有终极性、稳定性、导向性和结构性,表征着人的整体性存在。道德人格的完满自足意味着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状态,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发挥着价值导向、行为动力、整合协调的作用。道德修养与人生观紧密相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归宿,贯穿于人的一生,成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具有根本意义的途径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性
人的全面发展
人格
道德修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德性幸福与功利幸福的双峰并峙——荀子的幸福形态
被引量:
2
7
作者
张方玉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2-26,共5页
荀子承续"孔颜之乐"所奠定的儒家德性幸福传统,始终坚持了德性至上原则。但与孔孟主要侧重于精神之"乐"的幸福观有所不同,荀子明显地提升了功利幸福在儒家幸福中的地位,进一步确认了功利幸福的合法性、合理性。荀...
荀子承续"孔颜之乐"所奠定的儒家德性幸福传统,始终坚持了德性至上原则。但与孔孟主要侧重于精神之"乐"的幸福观有所不同,荀子明显地提升了功利幸福在儒家幸福中的地位,进一步确认了功利幸福的合法性、合理性。荀子的幸福观无法摆脱德性幸福与功利幸福的内在紧张,但荀子致力于调解德性幸福与功利幸福的对峙状态,最终也实现了二者在一定意义上的融合,从而完成了儒家幸福观由"一枝独秀"到"双峰并峙"的折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幸福观
德性幸福
功利幸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中国化
被引量:
3
8
作者
王刚
《理论月刊》
2007年第10期15-18,共4页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所创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国化的前提和理论渊源,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国化进行了定向和开路。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到胡锦涛等党的领导人,把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所创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国化的前提和理论渊源,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国化进行了定向和开路。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到胡锦涛等党的领导人,把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相结合,在继承中创新,在改革中前进,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中国化的历史接力,并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中国化
理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新轴心时代中国文化的民族性与普世性
被引量:
1
9
作者
张方玉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1-105,共5页
处于崭新的"轴心时代",中国文化建设需要立足中华民族的传统与现实,并且具有世界性的眼光和包容的胸怀。当代中国文化的民族性大体上可以展现为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儒家文化的现代范型、融入中国文化的西学、中国化的马克思...
处于崭新的"轴心时代",中国文化建设需要立足中华民族的传统与现实,并且具有世界性的眼光和包容的胸怀。当代中国文化的民族性大体上可以展现为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儒家文化的现代范型、融入中国文化的西学、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等四种主要形态,文化民族性的精髓就是我们时代应有的民族精神和我们民族应有的时代精神。世界多元文化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文明"、"幸福"、"和谐"等理念集中呈现出当代中国文化的普世性特质,它们不仅展现了中国文化特有的精神气质,同时也为全球提供了普世的价值原则、价值规范和价值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
新轴心时代
民族性
普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犯罪青少年心态失衡的社会心理学探析
被引量:
1
10
作者
孙召路
《理论月刊》
2004年第1期122-124,共3页
通过对大量的青少年犯罪案例的研究,我们发现,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复杂的、多变的。其中,大多数的犯罪青少年在心理上对社会现象的认知产生了严重偏差,从而导致心态失衡,以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和分析产...
通过对大量的青少年犯罪案例的研究,我们发现,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复杂的、多变的。其中,大多数的犯罪青少年在心理上对社会现象的认知产生了严重偏差,从而导致心态失衡,以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和分析产生青少年心态失衡的社会原因和背景,对于预防青少年的违法犯罪,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就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犯罪
心态失衡
社会心理
预防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儒家“成人之道”与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11
作者
王林
张方玉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9-90,共2页
儒家"成人之道"思想内涵丰富。它在纵向上展开为"成人"的历程,在横向上展开为"成人"的环节。围绕着这双线式的结构,并遵循着统一、协调、中庸等原则,"成人"思想形成了完整而系统的成人之道,奠...
儒家"成人之道"思想内涵丰富。它在纵向上展开为"成人"的历程,在横向上展开为"成人"的环节。围绕着这双线式的结构,并遵循着统一、协调、中庸等原则,"成人"思想形成了完整而系统的成人之道,奠定了"儒家式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这一理论既包含了关于道德养成的思想,也涵盖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不仅能够完善个体人格,也能够促进人的道德境界的提升,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成人之道
大学生
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孟子荀子家庭伦理思想之比较
12
作者
王林
张方玉
《理论月刊》
2008年第6期47-49,共3页
孟子与荀子沿袭并发展了早期儒家家庭伦理的基本内容,呈现出向外扩展的特性。孟子与荀子家庭伦理的差异表现在多个方面,在家庭伦理的成熟性和系统性上,荀子的家庭伦理确立了封建社会家庭伦常秩序的理论范型;在家庭伦理的人性论上,分别...
孟子与荀子沿袭并发展了早期儒家家庭伦理的基本内容,呈现出向外扩展的特性。孟子与荀子家庭伦理的差异表现在多个方面,在家庭伦理的成熟性和系统性上,荀子的家庭伦理确立了封建社会家庭伦常秩序的理论范型;在家庭伦理的人性论上,分别以性善论和性恶论为思想基础;在家庭伦理与个体道德关系上,分别对德性与伦理有所侧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苟子
家庭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宏观历史高度看待“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
13
作者
涂金坤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3期5-10,共6页
资本主义发展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半途夭折”和“寿终正寝”两种形式,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通过资本主义的“半途夭折”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生产关系赖以存在的生产力的起点和饱和点形成了生产关系的区间,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
资本主义发展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半途夭折”和“寿终正寝”两种形式,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通过资本主义的“半途夭折”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生产关系赖以存在的生产力的起点和饱和点形成了生产关系的区间,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区间是前后交错在一起的;在这个交错区内社会现象极其复杂,只有根据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用联系的观点和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态度,从宏观历史高度,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方面的发展事实进行理性思考,才能科学认识“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关系
交错区间
“两个必然”
“两个决不会”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剩余价值论的当代价值
被引量:
3
14
作者
邱飒爽
涂金坤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3-136,共4页
根据《资本论》的剩余价值论,社会主义要消灭剥削,首先要消灭资本主义只能由生产资料资本的所有者占有剩余价值的剥削制度,实行劳动者凭借自己的劳动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一样在扣除各项必要税费后,能按其对生产总资本投入的比例份额占有...
根据《资本论》的剩余价值论,社会主义要消灭剥削,首先要消灭资本主义只能由生产资料资本的所有者占有剩余价值的剥削制度,实行劳动者凭借自己的劳动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一样在扣除各项必要税费后,能按其对生产总资本投入的比例份额占有剩余劳动成果;其次要逐步消灭社会主义还存在的因劳动者的劳动力资本的大小不同和拥有的生产资本的多少不同而获取的剩余劳动成果差别悬殊这一"按资分配"的剥削残余。剩余价值论不仅揭示了剥削的秘密,而且指引了如何消灭剥削的方向,这是《资本论》的剩余价值论在当代的巨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价值论
劳动力资本
消灭剥削
当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提升连云港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策略探讨
被引量:
7
1
作者
郑昌盛
机构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经济法政系
出处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99-103,共5页
文摘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旅游竞争日趋激烈。本文在对连云港市目前旅游市场竞争要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关于提升连云港市城市旅游竞争力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
连云港市
旅游竞争力
策略
Keywords
Lianyungang City
tourism competitive ability
strategy
分类号
F590.1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周年——科学认识“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论断
被引量:
1
2
作者
郭海英
机构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经济法政系
出处
《理论月刊》
2008年第8期24-28,共5页
文摘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两个必然"的科学论断,《宣言》过去160年了,在对"两个必然"实现问题的认识上仍然存在着割裂了"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辩证关系而孤立、教条、机械的认识"两个必然"的思想。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一些人断言"两个必然"过时了,实践中的社会主义走了曲折的道路,甚至一些社会主义国家解体或失败了,更使一些人动摇了对社会主义必然趋势的坚定信念。因此,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必须科学认识马克思关于"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论断及其辩证关系。"两个决不会"的论断是"两个必然"的补充、丰富和发展,更是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深刻揭示了"两个必然"的实现是长期性、多样性和条件性的统一。
关键词
“两个必然”
“两个决不会”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分类号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末财税改革及其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影响
3
作者
张文凤
机构
连云港
师范
高等
专科学校
经法
系
出处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5-76,共2页
文摘
本文从清末财税制度的变迁谈起,讨论了清末时期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深入分析了清末农业发展不利的财税制度原因和体制机制原因,并对我国发展现代农业提出了相应的借鉴和建议。
关键词
清末
财税改革
农业经济
借鉴
分类号
F812.9 [经济管理—财政学]
F32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际金融危机视角下我国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
被引量:
4
4
作者
陈朝晖
周晓茵
张文凤
陈磊
机构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经济法政系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9799-9801,共3页
文摘
探讨了我国在国际金融危机视角下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以期由此来拉动内需,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再就业机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乡村旅游
返乡民工
就业
内需
Keywords
Finance crisis
Country tourism
Migrant workers
Employment
Inner requirement
分类号
F592.7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中国早期知识精英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性传播
被引量:
34
5
作者
王刚
机构
华东
师范
大学社科部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经济法政系
出处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8-67,114,共11页
基金
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优秀博士研究生培养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080032)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源语境研究>(项目编号:08SJD710002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选择性传播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具有某种普遍性。中国早期知识精英中的清政府派赴国外的一些外交人员,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无政府主义者,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不管他们出于何种目的和采取何种传播渠道,都对马克思主义作了选择性的传播。这种选择性传播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造成了一定影响,包括马克思主义各部分内容中国化的不同步,具体实践上的偏差,时间上交错,多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空间上并存等。
关键词
中国早期知识精英
马克思主义
选择性传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分类号
D23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A81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德性与人的全面发展
被引量:
1
6
作者
王林
张方玉
机构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经济法政系
上海
师范
大学哲学
系
出处
《理论月刊》
2007年第10期186-188,共3页
文摘
道德哲学中的德性具有终极性、稳定性、导向性和结构性,表征着人的整体性存在。道德人格的完满自足意味着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状态,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发挥着价值导向、行为动力、整合协调的作用。道德修养与人生观紧密相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归宿,贯穿于人的一生,成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具有根本意义的途径和方式。
关键词
德性
人的全面发展
人格
道德修养
分类号
B825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德性幸福与功利幸福的双峰并峙——荀子的幸福形态
被引量:
2
7
作者
张方玉
机构
连云港
师范
高等
专科学校
法政
系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2-26,共5页
基金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儒家传统幸福观及其现代价值研究"(2012SJD720012)
文摘
荀子承续"孔颜之乐"所奠定的儒家德性幸福传统,始终坚持了德性至上原则。但与孔孟主要侧重于精神之"乐"的幸福观有所不同,荀子明显地提升了功利幸福在儒家幸福中的地位,进一步确认了功利幸福的合法性、合理性。荀子的幸福观无法摆脱德性幸福与功利幸福的内在紧张,但荀子致力于调解德性幸福与功利幸福的对峙状态,最终也实现了二者在一定意义上的融合,从而完成了儒家幸福观由"一枝独秀"到"双峰并峙"的折变。
关键词
荀子
幸福观
德性幸福
功利幸福
Keywords
Xunzi
outlook on happiness
virtuous happiness
utilitarian happiness
分类号
B22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B82-09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中国化
被引量:
3
8
作者
王刚
机构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经济法政系
出处
《理论月刊》
2007年第10期15-18,共4页
文摘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所创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国化的前提和理论渊源,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国化进行了定向和开路。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到胡锦涛等党的领导人,把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相结合,在继承中创新,在改革中前进,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中国化的历史接力,并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中国化
理论创新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新轴心时代中国文化的民族性与普世性
被引量:
1
9
作者
张方玉
机构
连云港
师范
高等
专科学校
法政
系
出处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1-105,共5页
文摘
处于崭新的"轴心时代",中国文化建设需要立足中华民族的传统与现实,并且具有世界性的眼光和包容的胸怀。当代中国文化的民族性大体上可以展现为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儒家文化的现代范型、融入中国文化的西学、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等四种主要形态,文化民族性的精髓就是我们时代应有的民族精神和我们民族应有的时代精神。世界多元文化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文明"、"幸福"、"和谐"等理念集中呈现出当代中国文化的普世性特质,它们不仅展现了中国文化特有的精神气质,同时也为全球提供了普世的价值原则、价值规范和价值理想。
关键词
中国文化
新轴心时代
民族性
普世性
分类号
G0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犯罪青少年心态失衡的社会心理学探析
被引量:
1
10
作者
孙召路
机构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经济法政系
出处
《理论月刊》
2004年第1期122-124,共3页
文摘
通过对大量的青少年犯罪案例的研究,我们发现,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复杂的、多变的。其中,大多数的犯罪青少年在心理上对社会现象的认知产生了严重偏差,从而导致心态失衡,以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和分析产生青少年心态失衡的社会原因和背景,对于预防青少年的违法犯罪,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就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
青少年犯罪
心态失衡
社会心理
预防和控制
分类号
C912.6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儒家“成人之道”与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11
作者
王林
张方玉
机构
连云港
师范
高等
专科学校
学报编辑部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经济法政系
出处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9-90,共2页
基金
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会基金项目
编号SGSY2009YB358
文摘
儒家"成人之道"思想内涵丰富。它在纵向上展开为"成人"的历程,在横向上展开为"成人"的环节。围绕着这双线式的结构,并遵循着统一、协调、中庸等原则,"成人"思想形成了完整而系统的成人之道,奠定了"儒家式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这一理论既包含了关于道德养成的思想,也涵盖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不仅能够完善个体人格,也能够促进人的道德境界的提升,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意义。
关键词
儒家
成人之道
大学生
全面发展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孟子荀子家庭伦理思想之比较
12
作者
王林
张方玉
机构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经济法政系
上海
师范
大学哲学
系
出处
《理论月刊》
2008年第6期47-49,共3页
文摘
孟子与荀子沿袭并发展了早期儒家家庭伦理的基本内容,呈现出向外扩展的特性。孟子与荀子家庭伦理的差异表现在多个方面,在家庭伦理的成熟性和系统性上,荀子的家庭伦理确立了封建社会家庭伦常秩序的理论范型;在家庭伦理的人性论上,分别以性善论和性恶论为思想基础;在家庭伦理与个体道德关系上,分别对德性与伦理有所侧重。
关键词
孟子
苟子
家庭伦理
分类号
B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宏观历史高度看待“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
13
作者
涂金坤
机构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经济法政系
出处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3期5-10,共6页
文摘
资本主义发展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半途夭折”和“寿终正寝”两种形式,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通过资本主义的“半途夭折”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生产关系赖以存在的生产力的起点和饱和点形成了生产关系的区间,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区间是前后交错在一起的;在这个交错区内社会现象极其复杂,只有根据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用联系的观点和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态度,从宏观历史高度,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方面的发展事实进行理性思考,才能科学认识“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
关键词
生产关系
交错区间
“两个必然”
“两个决不会”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分类号
D033 [政治法律—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剩余价值论的当代价值
被引量:
3
14
作者
邱飒爽
涂金坤
机构
江苏省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
江苏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经济法政系
出处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3-136,共4页
文摘
根据《资本论》的剩余价值论,社会主义要消灭剥削,首先要消灭资本主义只能由生产资料资本的所有者占有剩余价值的剥削制度,实行劳动者凭借自己的劳动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一样在扣除各项必要税费后,能按其对生产总资本投入的比例份额占有剩余劳动成果;其次要逐步消灭社会主义还存在的因劳动者的劳动力资本的大小不同和拥有的生产资本的多少不同而获取的剩余劳动成果差别悬殊这一"按资分配"的剥削残余。剩余价值论不仅揭示了剥削的秘密,而且指引了如何消灭剥削的方向,这是《资本论》的剩余价值论在当代的巨大价值。
关键词
剩余价值论
劳动力资本
消灭剥削
当代价值
Keywords
The Surplus Value Theory
The Capital of Labor Force
Eliminate Exploitation
Contemporary Worth
分类号
F014.39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关于提升连云港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策略探讨
郑昌盛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周年——科学认识“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论断
郭海英
《理论月刊》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清末财税改革及其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影响
张文凤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国际金融危机视角下我国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
陈朝晖
周晓茵
张文凤
陈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中国早期知识精英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性传播
王刚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德性与人的全面发展
王林
张方玉
《理论月刊》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德性幸福与功利幸福的双峰并峙——荀子的幸福形态
张方玉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中国化
王刚
《理论月刊》
200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论新轴心时代中国文化的民族性与普世性
张方玉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对犯罪青少年心态失衡的社会心理学探析
孙召路
《理论月刊》
200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儒家“成人之道”与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王林
张方玉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孟子荀子家庭伦理思想之比较
王林
张方玉
《理论月刊》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从宏观历史高度看待“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
涂金坤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马克思剩余价值论的当代价值
邱飒爽
涂金坤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