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画数学”:小学生结构化思维培养的有效路径
1
作者 孙明瑶 《江苏教育》 2025年第1期70-74,共5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教师要“通过合适的主题整合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学会用整体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数学结构化思维是一种以结构化方式思考数学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以“画数...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教师要“通过合适的主题整合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学会用整体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数学结构化思维是一种以结构化方式思考数学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以“画数学”为抓手,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数量关系可视化、复杂问题明晰化,有助于学生结构化思维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画数学 结构化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童心课程群”的学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评价路径探索
2
作者 卞小利 王旭 《江苏教育》 2024年第10期58-62,共5页
教师培训是青年教师逐步成长为高质量教师的一个重要途径。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小学立足“童心教育”,探索青年教师成长评价的路径:倾力打造“童心课程群”课程体系,建构“易操作、易接受、易评价”的评价内容体系;基于教师... 教师培训是青年教师逐步成长为高质量教师的一个重要途径。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小学立足“童心教育”,探索青年教师成长评价的路径:倾力打造“童心课程群”课程体系,建构“易操作、易接受、易评价”的评价内容体系;基于教师现实需求,打造“名师讲坛”“教海拾贝”“含英咀华”“筑梦空间”四大活动;科学操作“童心·求实”评价指标体系,扎实评价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心课程群 教师评价 专业发展 学校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五育融合”的小学项目化学习实践 被引量:2
3
作者 韦有江 《江苏教育》 2024年第2期73-77,共5页
近年来,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小学开展基于“五育融合”的小学项目化学习实践研究,从课程育人载体、育人空间、育人价值、育人方式等方面探索“五育融合”的策略与路径,以教研团队建设、特色场域打造及多方资源整合来推进学... 近年来,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小学开展基于“五育融合”的小学项目化学习实践研究,从课程育人载体、育人空间、育人价值、育人方式等方面探索“五育融合”的策略与路径,以教研团队建设、特色场域打造及多方资源整合来推进学科内融合、跨学科融合和实践活动融合的项目化学习,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融合 项目化学习 课程融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体育教学中信息技术与体育器材的整合策略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银军 韩延庆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4年第23期160-162,共3页
当前,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推动体育器材升级革新,需制定严谨细致的计划和方案。学校需要对现有的器材设施进行升级更新,基于数字化资源、信息工具,提升体育器材的使用水平。同时,也需要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运动场景,并... 当前,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推动体育器材升级革新,需制定严谨细致的计划和方案。学校需要对现有的器材设施进行升级更新,基于数字化资源、信息工具,提升体育器材的使用水平。同时,也需要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运动场景,并整合智能化器材管理,使体育教学水平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体育教学 信息技术 体育器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学习圈”:基于儿童学习机制的课程融通育人实践
5
作者 胡芸 《江苏教育》 2025年第6期53-56,共4页
结合当前教育现状及新课程方案要求,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小学提出打造“10%学习圈”,实施基于儿童学习机制的课程融通育人实践。“10%学习圈”要求充分利用各门课程规划中至少10%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时间,围绕新课程方案中的主... 结合当前教育现状及新课程方案要求,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小学提出打造“10%学习圈”,实施基于儿童学习机制的课程融通育人实践。“10%学习圈”要求充分利用各门课程规划中至少10%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时间,围绕新课程方案中的主题学习和项目化学习内容,设计和研发基于学科实践的项目化学习活动。学校从课程建构、内容重构、学程再构等方面探究“五育”融通的策略与路径,实现基于儿童学习机制的课程融通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学习圈 课程融通 学习机制 五育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阶段创意水墨画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 被引量:17
6
作者 徐晶晶 《美术教育研究》 2016年第8期124-124,共1页
水墨画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喜欢的美术作品形式之一。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创意水墨画写生,在名家作品欣赏中联系生活实际掌握水墨画的创作技巧,学会创作,学会创新。
关键词 小学 美术学习 水墨画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教学“做思共生”的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小勤 《江苏教育》 2016年第57期46-48,共3页
科学教学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主张在做的过程中自然呈现'做思共生'的状态。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做中有思、思中有做、适切导引、做思融合四个方面进行教学,从而打造高效、灵动的科学课堂,实现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 科学 做思共生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心理防御:公共危机下小学生心理应对策略 被引量:1
8
作者 潘磊 《江苏教育》 2021年第25期27-29,共3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小学生的心理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导致小学生出现恐惧、逃避、盲从、叛逆、猜疑等诸多心理问题。正确运用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能够有效应对这些问题,具体措施包括:进行恰到好处的环境建设,实施潜移默化的心理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小学生的心理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导致小学生出现恐惧、逃避、盲从、叛逆、猜疑等诸多心理问题。正确运用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能够有效应对这些问题,具体措施包括:进行恰到好处的环境建设,实施潜移默化的心理辅导,开展有的放矢的班队活动,组织寓教于乐的主题实践,实现合二为一的家校共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 公共危机 积极心理防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校本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5
9
作者 韦有江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5-56,59,共3页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教师培训 信息素养 校本培训 小学 课程设计模式 课件制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被引量:1
10
作者 卢佳 《教师》 2011年第9期73-73,共1页
客观事物能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并由此产生的心理体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情感。它所反映的是具有一定需求或愿景、观点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而非客观事物的本身。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情感、
关键词 情感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 客观事物 人的需要 心理体验 教学过程 主客体 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助“导入”激活课堂——浅谈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导入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小杰 《艺术评鉴》 2018年第17期130-131,共2页
在笔者看来一堂课能否成功,好的导入是关键。好的导入就像乐曲的前奏、戏剧的序幕,它会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平淡无奇的开头无法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的最佳状态也很难引入到积极的教学活动中。所以优秀的课堂教学导入法,不仅能够抓... 在笔者看来一堂课能否成功,好的导入是关键。好的导入就像乐曲的前奏、戏剧的序幕,它会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平淡无奇的开头无法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的最佳状态也很难引入到积极的教学活动中。所以优秀的课堂教学导入法,不仅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学习兴趣得到激发,还能起到承上启下、改善学习环境、引发学习动机的作用。本文通过课堂导入的重要性和多样性阐述笔者对的课堂导入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教学 课堂 教学导入 激发兴趣 师生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小学作文教学的三种有效方法
12
作者 曹广珍 《教师》 2011年第8期34-34,共1页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显而易见,"学生作文"是指学生为提高书面表达能力而完成的习作,为今后走向社会进行有效地交流,夯实基...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显而易见,"学生作文"是指学生为提高书面表达能力而完成的习作,为今后走向社会进行有效地交流,夯实基础。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写出一篇好的习作呢?笔者结合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让学生获取打开作文大门的金钥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作文教学 《新课程标准》 学生作文 书面表达能力 亲身经历 文字表达 教学实践 金钥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目化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以二十四节气为例
13
作者 张情情 《江苏教育》 2024年第2期78-79,共2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对于少年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小学以“二十四节气”为抓手,以“项目化推进”为活动形式,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的校本实践路径。
关键词 五育融合 项目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校本化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五育融合”的素养评价设计与实施
14
作者 胡芸 《江苏教育》 2024年第2期80-81,83,共3页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小学积极开展基于“五育融合”的小学学科课堂建构研究,实施指向“五育融合”的素养评价,从课程、教学和活动三方面搭建指向“五育融合”素养评价的实施平台,力求以评价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 五育融合 素养评价 校本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更加民主的班级管理方式 被引量:3
15
作者 卞小利 《教育视界》 2016年第4期22-23,共2页
一、依"法"治班的解读依"法"治班,是用民主的管理方式实现学生的和谐发展。依"法"治班并不是用"法"来压制、约束、威慑、否定学生,而是班主任和学生双方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现实需求、成长需要、家长和社会的期望等制定... 一、依"法"治班的解读依"法"治班,是用民主的管理方式实现学生的和谐发展。依"法"治班并不是用"法"来压制、约束、威慑、否定学生,而是班主任和学生双方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现实需求、成长需要、家长和社会的期望等制定的一些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让班级管理有"法"可依,充分体现了班主任的爱心和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级活动 班主任管理 成长需要 班集体 和谐发展 自我教育 班风 公民素质 思想动态 行为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至善童心:德育力量的源泉与旨归 被引量:3
16
作者 潘磊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 2015年第7期66-68,共3页
德育活动中,教育者的善良有时也会是一种错误,甚至成为一种伤害。"伪善良"背离学生的心理规律,让学生成为牺牲品,让学生有苦说不出,给学生带来心理伤害。教师作为德育工作者,应该以理性的态度、丰富的知识、人文的方法、规范... 德育活动中,教育者的善良有时也会是一种错误,甚至成为一种伤害。"伪善良"背离学生的心理规律,让学生成为牺牲品,让学生有苦说不出,给学生带来心理伤害。教师作为德育工作者,应该以理性的态度、丰富的知识、人文的方法、规范的操作,化育孩子的至善童心。至善童心是一种本质回归纯粹、精神追求自由、遵循客观规律、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德育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至善童心 德育力量 心理学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教室:扎根“童心教育”的乐学天地
17
作者 潘磊 卞小利 《江苏教育》 2016年第58期60-62,共3页
建设学科教室是提升学科文化,丰富学科内涵的路径之一。让学生乐学的实践要求,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童心教育实践理念。本文立足于学校学科教室的建设情况、取得的经验和成果,深入剖析了学科教室建设的现实状况,对学科教室建设进行了原则性... 建设学科教室是提升学科文化,丰富学科内涵的路径之一。让学生乐学的实践要求,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童心教育实践理念。本文立足于学校学科教室的建设情况、取得的经验和成果,深入剖析了学科教室建设的现实状况,对学科教室建设进行了原则性的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教室 童心教育 儿童乐学 长足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节鲜活的网络作文教学课——状物类作文指导课案例
18
作者 朱逊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CSSCI 2011年第10期54-55,共2页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习作5的内容。六年级学生写状物类作文已有了较好的基础,但是在根据作文要求上网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有些学生不会浏览查找,下载的资料不全面,在写作时内容不够具体,写作方法不够恰当,语言缺乏生动...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习作5的内容。六年级学生写状物类作文已有了较好的基础,但是在根据作文要求上网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有些学生不会浏览查找,下载的资料不全面,在写作时内容不够具体,写作方法不够恰当,语言缺乏生动,文章不够精彩。这是一节状物类作文训练课,目标是训练学生把观察到的、询问到的、查阅到的资料整理成文。本课旨在培养学生搜集材料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文指导课 状物 网络作文 教学课 案例 鲜活 搜集资料 小学语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帝是个爱打盹儿的老头
19
作者 卞小利 《教育视界》 2016年第4期25-25,共1页
校园中有一片竹林,每当春姑娘悄然而至时,那儿就成了孩子们经常光顾的地方。多是受老师灌输的竹子硬汉精神影响,当春风一吹,竹子身姿摇曳时,孩子们便总喜欢哼着歌拍着手大声朗诵:"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 校园中有一片竹林,每当春姑娘悄然而至时,那儿就成了孩子们经常光顾的地方。多是受老师灌输的竹子硬汉精神影响,当春风一吹,竹子身姿摇曳时,孩子们便总喜欢哼着歌拍着手大声朗诵:"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那架势俨然自己已经化身为一根根小竹子,正顽强地在逆境中生长呢。当然也有少数调皮的孩子,趁别人不注意,手一伸,掌心中已藏了一棵小竹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根 破岩 面对自己 德育处 自由飞翔 班委 芳草地 自身行动 激情四溢 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是节水小达人——“节约用水”主题班会设计
20
作者 卞小利 《教育视界》 2016年第4期23-24,共2页
【活动背景】厉行节约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现代公民应当具备的文明素养。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在享受水资源的同时虽然意识到要保护水资源,但是由于年龄、所处地域环境等的限制,生活经验相对不足,节水意识比较淡薄。... 【活动背景】厉行节约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现代公民应当具备的文明素养。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在享受水资源的同时虽然意识到要保护水资源,但是由于年龄、所处地域环境等的限制,生活经验相对不足,节水意识比较淡薄。四年级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正在逐渐发展,应抓住其教育契机,增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将节约水资源真正地落到实处,树立节约水资源的社会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约用水 水资源危机 自我教育能力 节水意识 学生自我管理 主题班会 现代公民 教育契机 活动背景 情境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