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院校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孙凤琴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0-131,共2页
问题解决是一种认知过程,化学课堂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应该着重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为此,文章以创设问题情景,增强学生问题解决的自我效能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加强化学知识储备;克服思维定式引导学生创新思维;注重解题... 问题解决是一种认知过程,化学课堂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应该着重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为此,文章以创设问题情景,增强学生问题解决的自我效能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加强化学知识储备;克服思维定式引导学生创新思维;注重解题思路剖析,培养学生迁移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四方面为切入点,提出了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和提高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化学教学 问题解决能力 培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改引领下的高师化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孙凤琴 刘晶岩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2-123,共2页
化学实验课教学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合格中学化学教师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课改引领下对化学实验课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有利于学生综合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从教能力,培养出适应... 化学实验课教学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合格中学化学教师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课改引领下对化学实验课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有利于学生综合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从教能力,培养出适应新课改要求的未来中学化学的合格师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改 化学实验课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振光散射法测定食品中的碘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咏梅 李人宇 施鹏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1-154,共4页
基于在0.03mol/L磷酸中,碘(Ⅴ)与过量的碘化钾和溴化十六烷基吡啶反应成1:1离子缔合物,可导致共振光散射明显增强的原理,建立共振光散射法测定痕量碘的新方法。考察酸度、试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测定的影响,确定最佳测定条件。... 基于在0.03mol/L磷酸中,碘(Ⅴ)与过量的碘化钾和溴化十六烷基吡啶反应成1:1离子缔合物,可导致共振光散射明显增强的原理,建立共振光散射法测定痕量碘的新方法。考察酸度、试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测定的影响,确定最佳测定条件。结果表明:最大共振光散射峰波长为469nm;共振散射光强度增加值与碘(Ⅴ)质量浓度在0.02~0.4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的检出限为0.033μg/L。方法用于测定加精制海盐、紫菜和海带中碘,结果与碘量法一致,相对标准偏差为0.7%~1.2%(n=5),回收率为98.4%~1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光散射 碘化钾 溴化十六烷基吡啶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丙基取代的杯芳烃衍生物的合成 被引量:1
4
作者 朱建国 朱晓红 武家荣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1期92-95,共4页
以对叔丁基杯[n]芳烃1a-1c(n=4,6,8)和间苯二酚杯芳烃1d-1e(R=C6H5,p-HOC6H4)为原料,在碳酸钾存在下以丙酮为溶剂与1-溴-3-氯丙烷反应,得到下缘为氯丙基取代的杯芳烃衍生物2a-2e。进一步以2b-2d为原料,在碳酸钾存在下以丙酮为溶剂与咔... 以对叔丁基杯[n]芳烃1a-1c(n=4,6,8)和间苯二酚杯芳烃1d-1e(R=C6H5,p-HOC6H4)为原料,在碳酸钾存在下以丙酮为溶剂与1-溴-3-氯丙烷反应,得到下缘为氯丙基取代的杯芳烃衍生物2a-2e。进一步以2b-2d为原料,在碳酸钾存在下以丙酮为溶剂与咔唑反应,得到丙基桥连的杯芳烃咔唑衍生物3a-3c。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确定了上述产物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杯芳烃 氯丙基 烃基化反应 取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五甲基环戊二烯基)稀土有机配合物中的体积诱导效应
5
作者 王英 焦锐 《农技服务》 2010年第12期1610-1611,共2页
讨论了三-(五甲基环戊二烯基)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反应性质,探讨了它们的反应性能与体积效应的关系,发现随着体积效应的增大,三-(五甲基环戊二烯基)稀土有机配合物能发生体积诱导还原反应。
关键词 五甲基环戊二烯基 稀土有机配合物 体积效应 诱导效应 还原反应 反应性质 反应性能 讨论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