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褐藻胶裂解酶阿氏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其对马尾藻降解效果
1
作者 冯娟 罗霜 +5 位作者 苏雅健 房耀维 杨光 侯晓月 陈梦 刘姝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6,共9页
【目的】筛选褐藻胶降解菌,评价其对马尾藻(Sargassum denticarpum)的降解效果,为提高马尾藻的利用率提供理论支持。【方法】运用透明圈法和酶活力测定法获得产褐藻胶裂解酶水平较高的菌株,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进行菌株鉴定。利用单因... 【目的】筛选褐藻胶降解菌,评价其对马尾藻(Sargassum denticarpum)的降解效果,为提高马尾藻的利用率提供理论支持。【方法】运用透明圈法和酶活力测定法获得产褐藻胶裂解酶水平较高的菌株,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进行菌株鉴定。利用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菌株产酶条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马尾藻的降解情况,测定藻渣质量和还原糖质量浓度变化。【结果】获得1株符合条件的菌株MAL001,鉴定为阿氏芽孢杆菌Bacillus aryabhattai。优化后产酶条件为NaCl质量分数1%,pH 7.0,温度23℃,转速180 r/min,接种体积分数2%,培养时间24 h,此条件下褐藻胶裂解酶活力达65.8 U/mL,为优化前(44.7 U/mL)的1.5倍。MAL001的褐藻胶裂解酶最适温度为35℃,最适pH为7.0,在最适温度下保持12 h其酶活力仍能在最初酶活力的70%以上;在pH 6.6~8.6时,其酶活力仍保留初始酶活力的60%以上,金属离子Al^(3+)、Fe^(3+)及Co^(2+)抑制褐藻胶裂解酶活力,Mg^(2+)则具有促进作用;该酶降解海藻酸钠的终产物为二糖、三糖和四糖。扫描电镜结果表明,菌株MAL001通过破坏细胞结构裂解马尾藻,藻渣失重率为42.13%,还原糖增量为0.121 mg/mL。【结论】筛选并鉴定得到褐藻胶降解菌阿氏芽孢杆菌Bacillus aryabhattai MAL001,其对马尾藻有良好的降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氏芽孢杆菌 褐藻胶裂解酶 发酵优化 酶学性质 马尾藻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褐藻胶裂解酶Exiguobacterium mexicanum MAL070的筛选、发酵条件优化及其对马尾藻的降解效果评价
2
作者 罗霜 冯娟 +6 位作者 张文君 周文梅 刘姝 侯晓月 杨光 高嵩 房耀维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99-208,共10页
目的:筛选褐藻胶裂解酶高产菌株,对其进行鉴定、产酶条件优化及马尾藻降解效果评价。方法:利用平板初筛、发酵复筛从马尾藻和浒苔样品中筛选产褐藻胶裂解酶水平较高的菌株,根据形态、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树构建等... 目的:筛选褐藻胶裂解酶高产菌株,对其进行鉴定、产酶条件优化及马尾藻降解效果评价。方法:利用平板初筛、发酵复筛从马尾藻和浒苔样品中筛选产褐藻胶裂解酶水平较高的菌株,根据形态、生理生化特征、16S rDNA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树构建等对菌株进行鉴定;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优化其产酶条件;通过还原糖浓度的测定及扫描电镜评价马尾藻降解效果。结果:筛选获得高产褐藻胶裂解酶的菌株MAL070,鉴定为墨西哥微小杆菌。优化获得最佳产酶条件为:海藻酸钠1.1%、酵母粉0.34%、NaCl 2.61%、pH9、接种量2%、转速180 r/min、25℃,培养48 h,酶活达到254.961 U/mL,是优化前的1.79倍。该酶是具有广泛底物特性,将褐藻胶水解为褐藻二糖和三糖的内切酶。菌株MAL070降解马尾藻72 h后,马尾藻细胞完全失去形态,表面结构破坏明显。结论:获得的墨西哥微小杆菌MAL070有良好的马尾藻降解能力,为马尾藻的进一步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藻 褐藻胶裂解酶 墨西哥微小杆菌 产酶条件优化 降解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酶法制备南极磷虾降血糖肽的工艺优化及其肽段鉴定
3
作者 李振威 马文越 +5 位作者 刘姝 陈梦 罗阳 焦学 杨光 房耀维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6-126,共11页
【目的】优化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降血糖肽的制备工艺,制备南极磷虾降血糖肽,为南极磷虾高值化利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采用超声辅助酶法制备南极磷虾降血糖肽,以脱脂南极磷虾粉为底物,以酶解产物分子质量<3 ku肽... 【目的】优化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降血糖肽的制备工艺,制备南极磷虾降血糖肽,为南极磷虾高值化利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采用超声辅助酶法制备南极磷虾降血糖肽,以脱脂南极磷虾粉为底物,以酶解产物分子质量<3 ku肽段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评价指标,先从6种蛋白酶中筛选最佳实验蛋白酶。再对底物质量浓度、超声时间、超声功率、酶解时间和酶添加量5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响应面法工艺优化,并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对多肽样本进行鉴定。【结果】确定中性蛋白酶为制备南极磷虾降血糖肽最适蛋白酶,在底物质量浓度0.15 g/mL、超声功率215 W、超声时间17 min、酶添加量8000 U/g、酶解时间5 h条件下,酶解产物分子质量<3 ku多肽组分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54.47%±0.73%,经LC-MS/MS质谱分离鉴定到10415条肽序列,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107条来自南极磷虾蛋白、有较好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多肽,是潜在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结论】超声波辅助中性蛋白酶酶解脱脂南极磷虾粉,可得到南极磷虾α-葡萄糖苷酶抑制肽,并提高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 降血糖抑制肽 超声辅助 响应面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菌株发酵粘液乳杆菌(Limosilactobacillus fermentum)FUA033的安全性和益生特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母淑婷 华梓延 +6 位作者 赵双双 房耀维 杨光 侯晓月 宫艳艳 桂家进 刘姝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69-175,共7页
发酵粘液乳杆菌(Limosilactobacillus fermentum)FUA033可以体外转化鞣花酸生成尿石素A,具有开发为新一代益生菌的潜力。为全面了解L.fermentum FUA033的遗传信息,该研究通过PacBio和Illumina相结合对该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从基因... 发酵粘液乳杆菌(Limosilactobacillus fermentum)FUA033可以体外转化鞣花酸生成尿石素A,具有开发为新一代益生菌的潜力。为全面了解L.fermentum FUA033的遗传信息,该研究通过PacBio和Illumina相结合对该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从基因水平对菌株潜在的安全性和益生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L.fermentum FUA033基因组全长2150545 bp,GC含量51.34%,不含质粒,编码基因2215个;VFDB数据库与ARDB数据库注释结果显示L.fermentum FUA033中含有81个毒力基因和9个耐药基因,因菌株中不具有质粒和转座子,初步断定毒力因子与耐药基因不会转移;L.fermentum FUA033基因组中有耐酸基因(arcA、argH、napA等)19个,耐胆盐基因(ldhA、ykpA、pstB1等)16个,抗氧化基因(msrA、Trxs、ahpC等)11个,细胞黏附性基因(scpA、scpB、luxS)3个。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L.fermentum FUA033潜在的安全性和益生特性,为菌株进一步的开发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粘液乳杆菌 尿石素A 基因组测序 安全性 益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热链球菌FUA329发酵制备石榴汁酸奶的工艺优化及其品质特性 被引量:1
5
作者 黄怡忱 华梓延 +6 位作者 张格文 刘姝 侯晓月 池可心 杨光 周翔 房耀维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74-181,共8页
微生物发酵转化鞣花酸生成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尿石素A,显著提高富含鞣花酸食品的营养价值。本研究通过单因素与响应面试验优化获得菌株FUA329发酵石榴汁酸奶的最佳工艺,以嗜热链球菌CGMCC1.8748为对照,对石榴汁酸奶的菌种活力、流变特... 微生物发酵转化鞣花酸生成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尿石素A,显著提高富含鞣花酸食品的营养价值。本研究通过单因素与响应面试验优化获得菌株FUA329发酵石榴汁酸奶的最佳工艺,以嗜热链球菌CGMCC1.8748为对照,对石榴汁酸奶的菌种活力、流变特性及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菌株FUA329发酵石榴汁酸奶中的尿石素A含量。结果表明:嗜热链球菌FUA329发酵制备石榴汁酸奶的最佳工艺为石榴汁添加量为15.79%,蔗糖添加量为7.08%,发酵剂接种量为3.04%,发酵时间7 h,发酵温度37℃,综合感官评分79.4分;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菌株FUA329发酵石榴汁酸奶的酸度(82.5±1.3)°T,乳清析出量9.6%±0.97%,色差68.17±2.75,菌种活力2.01±0.31(OD600)。抗氧化活性方面,菌株FUA329发酵石榴汁酸奶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82.87%±1.48%、88.20%±2.10%和76.92%±1.02%,明显优于菌株FUA329原味酸奶以及嗜热链球菌CGMCC1.8748发酵石榴汁酸奶。此外,菌株FUA329发酵石榴汁酸奶7 h,尿石素A含量达到3.31μmol/L。研究为利用嗜热链球菌FUA329发酵制备功能性石榴汁酸奶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汁 嗜热链球菌FUA329 尿石素A 酸奶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热链球菌FUA329发酵绿茶浸提液及贮藏特性评价
6
作者 韩舒婷 华梓延 +5 位作者 房耀维 杨光 侯晓月 周文梅 唐明 刘姝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22-328,共7页
为了评价嗜热链球菌发酵对绿茶浸提液及其贮藏特性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FUA329和嗜热链球菌S. thermophilus ST1.8748(对照组)分别对绿茶浸提液进行发酵,在4℃贮藏0、30、60、120和180 d后,以pH、活... 为了评价嗜热链球菌发酵对绿茶浸提液及其贮藏特性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FUA329和嗜热链球菌S. thermophilus ST1.8748(对照组)分别对绿茶浸提液进行发酵,在4℃贮藏0、30、60、120和180 d后,以pH、活菌数、茶多酚含量、鞣花酸含量、尿石素A含量为主要评价指标,结合抗氧化活性,对发酵绿茶浸提液的贮藏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相比S. thermophilus ST1.8748对照组,贮藏期内S. thermophilus FUA329发酵绿茶浸提液的pH在5.39~5.71之间;活菌数在48 h时最高为9.97×10^(8) CFU/mL;茶多酚含量逐渐降低;鞣花酸含量趋于稳定状态;尿石素A在48 h时产生,其浓度为0.664μmol/L;抗氧化活性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综上所述,S. thermophilus FUA329发酵绿茶浸提液,可以显著延缓绿茶浸提液贮藏过程中品质下降和营养成分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嗜热链球菌FUA329 尿石素A 抗氧化活性 贮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菌发酵南极磷虾粉制备几丁质
7
作者 桂家进 吴浩 +5 位作者 李振威 杨光 周翔 潘明轩 焦学 房耀维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1-99,共9页
【目的】优化混合发酵制备几丁质的发酵条件以制备几丁质,并获得具有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发酵液,为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粉高值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南极磷虾粉为原料,采用Limosilactobacillus fermentum FUA033和Pries... 【目的】优化混合发酵制备几丁质的发酵条件以制备几丁质,并获得具有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发酵液,为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粉高值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南极磷虾粉为原料,采用Limosilactobacillus fermentum FUA033和Priestia aryabhattai CD28混合发酵制备几丁质,对碳源、碳源添加质量分数、发酵时间、料液比、发酵温度、P.aryabhattai CD28与L.fermentum FUA033接种体积比、接种体积分数、转速等发酵条件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进行优化,对混合制备的几丁质通过扫描电镜和傅里叶红外光谱进行表征,测定发酵上清液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抑制率、总抗氧化能力评价发酵上清液的抗氧化活性。【结果】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优化,其最佳发酵条件为葡萄糖质量分数8%,发酵时间6 d,料液比1 g∶5 mL,发酵温度37℃,P.aryabhattai CD28和L.fermentum FUA033接种体积比1∶4,接种体积分数7%,转速160 r/min,最终南极磷虾粉脱钙率达到(93.46±0.40)%,脱蛋白率(89.99±0.12)%,几丁质得率为(22.71±0.07)%(P<0.05)。发酵制备的几丁质与商品几丁质形态特征和化学组成相同。发酵上清液DPPH自由基清除率(91.35±0.25)%;羟基自由基抑制率(91.82±0.45)%;总抗氧化能力(2.69±0.05)mmol/L(P<0.05)。【结论】L.fermentum FUA033和P.aryabhattai CD28混合发酵南极磷虾粉可用于制备几丁质,并有效提高了发酵上清液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粉 混菌发酵 几丁质 发酵液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体外抗红色毛癣菌效应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苏曼 王昊 +3 位作者 黄玉浩 周文明 顾薇 陈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47-652,共6页
目的 筛选体外抗红色毛癣菌效应较强的中药并探究其主要功效物质。方法 对26味药材进行体外抗红色毛癣菌效应研究,采用HPLC-Q/TOF-MS/MS法对丁香、蛇床子、百部、大黄、土荆皮、苦参进行分析,对主要成分进行药效验证。结果 苦参和土荆... 目的 筛选体外抗红色毛癣菌效应较强的中药并探究其主要功效物质。方法 对26味药材进行体外抗红色毛癣菌效应研究,采用HPLC-Q/TOF-MS/MS法对丁香、蛇床子、百部、大黄、土荆皮、苦参进行分析,对主要成分进行药效验证。结果 苦参和土荆对红色毛癣菌抑制效果最好,MIC值为64μg/mL。油镜观察显示该6味药材对红色毛癣菌菌丝的细胞壁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坏作用。欧前胡素、蛇床子素、土荆皮乙酸和苦参酮对红色毛癣菌有抑菌效果,MIC值为16μg/mL。结论 苦参、土荆皮、大黄、丁香、蛇床子和百部对红色毛癣菌抑制效果最好,其药效物质为苦参酮、土荆皮乙酸、欧前胡素、蛇床子素、丁香酚、乙酰基丁香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毛癣菌 抗真菌 中药 手足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Ⅰ)配合物室温催化三组分反应构建多取代吡咯衍生物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莉 陈乃江 +5 位作者 张闯 熊肖男 朱夷凡 郁丹 安琼 张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19,共6页
在室温条件下,以金(Ⅰ)配合物为催化剂,在乙醇溶剂中通过"一锅法"有效地催化取代β-硝基苯乙烯、芳香伯胺和1,3-二羰基化合物以63%~82%收率合成多取代吡咯衍生物。产物的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确证,其中化合物1-(1... 在室温条件下,以金(Ⅰ)配合物为催化剂,在乙醇溶剂中通过"一锅法"有效地催化取代β-硝基苯乙烯、芳香伯胺和1,3-二羰基化合物以63%~82%收率合成多取代吡咯衍生物。产物的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确证,其中化合物1-(1-(4-溴苯基)-2-甲基-4-苯基-1H-吡咯-3-基)乙酮的结构经X射线单晶衍射进一步确认。该方法具有合成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高选择性等优点,是一种合成多取代吡咯衍生物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Ⅰ)配合物 室温 多组分反应 吡咯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DAD法测定云香十五味丸中非法添加松香酸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益庆 钱明明 马秀建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580-2582,共3页
目的建立HPLC-DAD法测定云香十五味丸中非法添加松香酸的含有量。方法云香十五味丸乙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Shiseido Capcell Pak C18色谱柱(250 mm×4. 6 mm,5μm);流动相0. 1%甲酸-乙腈-四氢呋喃(35∶40∶25);检测波长241 nm。同时采... 目的建立HPLC-DAD法测定云香十五味丸中非法添加松香酸的含有量。方法云香十五味丸乙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Shiseido Capcell Pak C18色谱柱(250 mm×4. 6 mm,5μm);流动相0. 1%甲酸-乙腈-四氢呋喃(35∶40∶25);检测波长241 nm。同时采用UPLC-Q-TOF-MS方法对松香酸进一步确认。采用Agilent Poroshell 120 EC-C18色谱柱(2. 1 mm×50 mm,2. 7μm);流动相0. 1%甲酸-乙腈(30∶70);体积流量0. 22 m L/min。结果松香酸在4. 008~100. 2μg/m L (r=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 46%,RSD为0. 99%(n=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云香十五味丸非法添加松香酸的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香十五味丸 松香酸 非法添加 HPLC-DAD UPLC-Q-TOF-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天然产物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1
作者 朱月霞 邵仲柏 +8 位作者 吴小小 吴琦 金叶 刘顺 李姣姣 吉敬 史大华 沈金阳 刘玮炜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11-320,共10页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α-Glucosidase inhibitors,AGIs)是一类通过减少葡萄糖在肠道的吸收而降低餐后血糖的新型抗糖尿病药物。AGIs降糖平稳、安全性高,并可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但是上市AGIs药物数量较少,且均具有一定副作用,使...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α-Glucosidase inhibitors,AGIs)是一类通过减少葡萄糖在肠道的吸收而降低餐后血糖的新型抗糖尿病药物。AGIs降糖平稳、安全性高,并可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但是上市AGIs药物数量较少,且均具有一定副作用,使得开发新型AGIs具有重要意义。海洋天然产物作为药物开发的重要宝库,是寻找开发新型AGIs的重要方向。该文综述了59个来源于海洋动物、藻类和微生物的天然AGIs,对他们的化合物类型和活性进行了介绍,为从海洋天然产物中开发新型高效的AGIs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糖尿病 海洋天然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有机溶剂蛋白酶产生菌MSP03的产酶条件优化
12
作者 陈健 卢洋 周翔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89-293,共5页
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对巨大芽孢杆菌MSP03产耐有机溶剂蛋白酶的培养基配方和发酵产酶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为:糊精3 g/L,豆粕粉1 g/L,K_(2)HPO_(4)0.1 g/L。发酵条件为:装液量70 mL/250 mL,接种量5%,初始pH 7.0,... 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对巨大芽孢杆菌MSP03产耐有机溶剂蛋白酶的培养基配方和发酵产酶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为:糊精3 g/L,豆粕粉1 g/L,K_(2)HPO_(4)0.1 g/L。发酵条件为:装液量70 mL/250 mL,接种量5%,初始pH 7.0,于25℃发酵36 h。通过优化,耐有机溶剂蛋白酶活性增加到248.65 U/mL,是优化前的1.7倍,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有机溶剂蛋白酶 巨大芽孢杆菌 培养基优化 发酵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