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云港市黑斑蛙养殖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2
1
作者 丛日杰 王圳 +2 位作者 刘景荣 吴星兵 陈彬彬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10期187-188,190,共3页
2016—2018年,连云港市黑斑蛙养殖产业发展迅速,现已成为当地最重要的野生动物繁育产业,但在养殖管理、养殖技术、养殖设施、营销模式和养殖产业化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本文对连云港市2016—2018年黑斑蛙养殖产业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2016—2018年,连云港市黑斑蛙养殖产业发展迅速,现已成为当地最重要的野生动物繁育产业,但在养殖管理、养殖技术、养殖设施、营销模式和养殖产业化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本文对连云港市2016—2018年黑斑蛙养殖产业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分别从科研投入、建立黑斑蛙生态养殖示范基地、拓展黑斑蛙养殖产业化等方面提出发展对策,以期为黑斑蛙养殖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斑蛙 人工繁育 发展现状 发展对策 江苏连云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同位素分析在鸟类生态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丛日杰 吴星兵 +5 位作者 李枫 张欣宇 侯艳超 张永忠 郝志 张星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4945-4957,共13页
稳定同位素作为一种自然标记物是研究鸟类生态学的重要工具之一,与传统研究方法相比其呈现的信息更为真实全面,是一种日趋成熟的鸟类生态学研究方法。近几年该方法在鸟类迁徙生态学、取食生态学等方面取得较大成就,展现出传统研究方法... 稳定同位素作为一种自然标记物是研究鸟类生态学的重要工具之一,与传统研究方法相比其呈现的信息更为真实全面,是一种日趋成熟的鸟类生态学研究方法。近几年该方法在鸟类迁徙生态学、取食生态学等方面取得较大成就,展现出传统研究方法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目前该方法在我国鸟类生态学上的应用较少,基于此,从迁徙、取食等方面分别阐述稳定同位素在鸟类生态学上的应用,以促进我国鸟类生态学的快速发展和推动稳定同位素生态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分析 迁徙生态学 营养分配策略 季节间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问题设置的有效策略 被引量:5
3
作者 邹双国 张俊才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0-62,共3页
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是完成一节课教学任务的关键,有效的问题设置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获取新知识,主动探寻问题解决的新路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问题设置的有效策略是:围绕目标去设置,做到要有典型性;重点难点要突破,要有创新性... 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是完成一节课教学任务的关键,有效的问题设置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获取新知识,主动探寻问题解决的新路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问题设置的有效策略是:围绕目标去设置,做到要有典型性;重点难点要突破,要有创新性;联系生活去设定,要有实用性;吸引学生去思考,要有趣味性;展示方式多样化,要有触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 问题设置 目标 重难点 联系生活 学生思考 展示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议、行: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三要素 被引量:16
4
作者 邹双国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6-58,共3页
议题式教学是实施活动型学科课程、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教学方式,是对传统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与创新。实施议题式教学离不开"情、议、行"三个重要环节:情境创设,搭建学科素养培育平台;学议结合,优化学科素养... 议题式教学是实施活动型学科课程、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教学方式,是对传统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与创新。实施议题式教学离不开"情、议、行"三个重要环节:情境创设,搭建学科素养培育平台;学议结合,优化学科素养培育方法;思行合一,生成学科素养培育地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 议题式教学 学科素养 情境创设 学议结合 思行合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成长”背景下高中生亚文化风格透视 被引量:2
5
作者 赵世连 吴宝树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27-29,共3页
高中生通过一系列亚文化符号表达自身独特的文化追求,在“数字化成长”的背景下,表现出创造性和突破性、感性化和享乐性、自发性和多样性、偏离性和叛逆性等风格特征。在价值诉求上,集中体现为表现个性、对抗传统和自我认同。在文化... 高中生通过一系列亚文化符号表达自身独特的文化追求,在“数字化成长”的背景下,表现出创造性和突破性、感性化和享乐性、自发性和多样性、偏离性和叛逆性等风格特征。在价值诉求上,集中体现为表现个性、对抗传统和自我认同。在文化意义上,高中生亚文化与校园主流文化既存在着矛盾与对抗,也存在着“同构”效应,学校德育工作应积极借鉴其合理因素,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成长 高中生亚文化 风格校园 主流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英语课堂提问中“马太效应”的反思 被引量:4
6
作者 张爱燕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4-57,共4页
马太效应,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社会学家从中引申出了“马太效应”这一概念,用以描述社会生活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此术语后为经济学界所借用,反映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经济... 马太效应,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社会学家从中引申出了“马太效应”这一概念,用以描述社会生活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此术语后为经济学界所借用,反映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经济学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其实在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中也存在这种“马太效应”。例如,某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多提问成绩好、能力强的学生,对于学困生则不管不问、置之不理。结果一堂课下来有近半数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英语课上一句话也没说。这样势必会造成两极分化、恶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太效应” 英语课堂提问 两极分化现象 英语课堂教学 反思 收入分配不公 社会学家 经济学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