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治疗周期自体富血小板凝胶联合负压引流对难愈性糖尿病足的效果及成本-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智 高冲 +1 位作者 刘晓东 徐同道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9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究不同治疗周期自体富血小板凝胶联合负压引流对难愈性糖尿病足的效果及成本-效益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接诊的85例难愈性糖尿病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自体富血... 目的探究不同治疗周期自体富血小板凝胶联合负压引流对难愈性糖尿病足的效果及成本-效益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接诊的85例难愈性糖尿病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自体富血小板凝胶联合负压引流治疗1次/周)和观察组(42例,自体富血小板凝胶联合负压引流治疗1次/2周)。统计两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与临床疗效,统计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及抗凝血酶(AT)水平,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算成本-效益比。结果两组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疗效、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的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AT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4周后,两组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A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成本-效益比低于对照组。结论对难愈性糖尿病足患者进行两周1次的自体富血小板凝胶联合负压引流治疗并未降低临床效果,且降低了成本-效益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 负压引流 难愈性糖尿病足 创面愈合 抗凝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性关节炎的免疫水平与病变程度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程兆明 王立新 +2 位作者 王苏芹 刘小林 魏入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7期97-98,141,共3页
目的探讨骨性关节炎患者发病机制中的免疫因素及其与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45例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实验组,按照轻、中、重病变程度不同分为三组,通过免疫法测定45例患者外周血CD4、CD8、IgG、IgM的含量及其中25例患者关节液中的CD4、... 目的探讨骨性关节炎患者发病机制中的免疫因素及其与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45例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实验组,按照轻、中、重病变程度不同分为三组,通过免疫法测定45例患者外周血CD4、CD8、IgG、IgM的含量及其中25例患者关节液中的CD4、CD8、IgG、IgM含量,同时选取1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测定其外周血的CD4、CD8、IgG、IgM的含量。结果实验组外周血中的CD4、CD8、IgG、IgM水平与对照组外周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病变程度之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关节液中CD4水平同外周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液中IgG、IgM水平与外周血中的水平及在不同病变程度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因素可能参与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通过抑制免疫因素或许是未来治疗骨性关节炎的选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免疫反应 CD4 CD8 IGG IG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裂霉素C对大鼠硬膜外瘢痕中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立新 倪进荣 +1 位作者 耿强 李素珍 《食品与药品》 CAS 2013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观察丝裂霉素C对大鼠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及探讨其预防硬膜外瘢痕粘连的机制。方法 40只成年大鼠随机分组,每组10只,手术切除L1及L2椎板,根据不同组别以棉片浸透生理盐水或不同浓度的丝裂霉... 目的观察丝裂霉素C对大鼠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及探讨其预防硬膜外瘢痕粘连的机制。方法 40只成年大鼠随机分组,每组10只,手术切除L1及L2椎板,根据不同组别以棉片浸透生理盐水或不同浓度的丝裂霉素C置于裸露的硬脊膜后方5 min,2周后取椎板缺损区组织切片做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 2周时对照组的硬膜外瘢痕形成明显,而实验组中随着丝裂霉素C浓度的增加,硬膜外瘢痕明显减少,实验组TGF-β1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丝裂霉素C能抑制大鼠硬膜外瘢痕中TGF-β1的表达,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降低硬膜外瘢痕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瘢痕 丝裂霉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锁髓内钉固定术和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5
4
作者 潘长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7期53-54,共2页
目的对带锁髓内钉固定术和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98例肱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 目的对带锁髓内钉固定术和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98例肱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使用不同方式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各项手术中的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100.00%优于对照组的77.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59.18±1.09)min短于对照组(87.62±1.43)min,出血量(101.40±2.22)ml少于对照组(253.49±2.79)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干骨折 带锁髓内钉 锁定加压钢板 固定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血管蒂尺神经前置术与传统尺神经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疗效对比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冯康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26期64-65,共2页
目的对比评价在肘管综合征治疗中应用带血管蒂尺神经前置术与传统尺神经前置术的疗效。方法 28例肘管综合征患者,以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参照组及研究组,各14例。参照组患者应用传统尺神经前置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带血管蒂尺神经前置术治... 目的对比评价在肘管综合征治疗中应用带血管蒂尺神经前置术与传统尺神经前置术的疗效。方法 28例肘管综合征患者,以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参照组及研究组,各14例。参照组患者应用传统尺神经前置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带血管蒂尺神经前置术治疗。对比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尺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功能、肌力和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尺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功能、肌力及神经传导速度均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9%,显著高于参照组的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肘管综合征治疗中应用带血管蒂尺神经前置术效果优于传统尺神经前置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血管蒂尺神经前置术 传统尺神经前置术 肘管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理念下标准集束护理在重症患者防控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娟 惠康花 +1 位作者 张萍 孙丽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28期180-183,共4页
目的观察循证理念下标准集束护理对重症患者防控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效果。方法抽样选取2016年2月至2022年3月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88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 目的观察循证理念下标准集束护理对重症患者防控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效果。方法抽样选取2016年2月至2022年3月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88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行循证理念下标准集束护理,比较两组导管血流感染发生率的情况、住院时间、导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感染相关指标水平。结果试验组CRBSI发生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拔管时体温、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理念下标准集束护理可显著降低重症患者CRBSI发生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维持感染指标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理念 标准集束护理 重症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伴支持为主导的多元化社会支持干预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7
作者 颜莉珈 张静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5期172-175,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同伴支持为主导的多元化社会支持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6月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TKA患者110例,根据手术时间分为观察组(2019年1月—6月)57例... 目的探讨基于同伴支持为主导的多元化社会支持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6月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TKA患者110例,根据手术时间分为观察组(2019年1月—6月)57例、对照组(2018年7月—12月)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应用基于同伴支持的多元化社会支持干预。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自我护理能力、膝关节功能及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结果随访6个月,两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评分及自我护理能力总分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疼痛、功能、肌力、稳定性评分及膝关节功能总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同伴支持为主导的多元化社会支持有助于提高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促进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同伴支持 自我护理能力 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期护理模式在促进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8
作者 渠秋云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5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过渡期护理模式(TCM)在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接受THR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TCM干预,记录围术期护理并发症发生情况,对... 目的探讨过渡期护理模式(TCM)在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接受THR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TCM干预,记录围术期护理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2组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均较出院时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或P<0.01);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维度评分均较出院时升高(P<0.05或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或P<0.01)。观察组优良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康复护理知晓度和满意度观察组分别为100.0%和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和65.00%(P<0.01)。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R术后应用TCM能够有效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康复,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 过渡期护理模式 康复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