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阻抗训练对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 被引量:7
1
作者 申潇竹 张玲 +2 位作者 田昌荣 董燕 包勤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3592-3593,共2页
目的:探讨阻抗训练对老年卒中患者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初诊卒中患者50例(试验组)进行阻抗训练(包括伸腿、屈腿、上举等12个动作的训练),并与卒中对照组38例比较,观察两组6个月后的骨密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试验... 目的:探讨阻抗训练对老年卒中患者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初诊卒中患者50例(试验组)进行阻抗训练(包括伸腿、屈腿、上举等12个动作的训练),并与卒中对照组38例比较,观察两组6个月后的骨密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L1、L2、L3、L4、颈、Wards三角及大粗隆骨密度值均明显高于照组(均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过程中均无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无骨折、肌肉拉伤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阻抗训练对老年卒中患者防治骨质疏松具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阻抗训练 骨密度 骨质疏松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对老年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王新 王康琪 +2 位作者 包勤文 申潇竹 董燕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586-590,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老年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颈动脉易损斑块患者103例,随机分为小剂量组、常规剂量组及对照组。小剂量组(38例):基础治疗基础上加服瑞舒伐他汀5mg,1次/d;常规剂量组(37例):基础治疗基础上加服...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老年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颈动脉易损斑块患者103例,随机分为小剂量组、常规剂量组及对照组。小剂量组(38例):基础治疗基础上加服瑞舒伐他汀5mg,1次/d;常规剂量组(37例):基础治疗基础上加服瑞舒伐他汀10mg,1次/d;对照组(28例):仅予基础治疗及生活方式干预。检测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观察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及Crouse积分,比较治疗6个月后3组患者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小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治疗后TC、LDL-C、hs-CRP水平明显降低(P<0.01)。小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治疗后颈动脉IMT、斑块面积及Crouse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5,P<0.01)。常规剂量组治疗后颈动脉IMT[(1.26±0.25)mmvs(1.44±0.27)mm]、斑块面积[(0.50±0.27)cm2 vs(0.70±0.25)cm2]、Crouse积分[(3.42±0.26)mmvs(4.04±0.26)mm]明显减小(P<0.01)。常规剂量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明显低于小剂量组和对照组(8.1%vs 15.8%,25.0%,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及逆转作用,并能消除或稳定颈动脉易损斑块,防止或减少老年患者缺血性脑卒中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血脂药 颈动脉疾病 血脂异常 C反应蛋白质 血管内膜 干预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斑块与老年广泛性脑萎缩并发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申潇竹 田昌荣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62-464,共3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与老年广泛性脑萎缩并发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或体检发现的中、重度广泛性脑萎缩的老年患者45例,按认知功能分为:正常组15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组15例和阿尔茨海默病(AD)组1...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与老年广泛性脑萎缩并发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或体检发现的中、重度广泛性脑萎缩的老年患者45例,按认知功能分为:正常组15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组15例和阿尔茨海默病(AD)组15例。所有受试者均接受颈动脉斑块检测,并分析颈动脉斑块与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的关系。结果与正常组比较,AD组和MCI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2.37±0.28)mm和(2.35±0.13)mmvs(1.76±0.09)mm]及高回声斑块[(17.71±2.30)mm2和(18.96±2.12)mm2 vs(14.25±2.29)mm2]明显增加(P<0.05),MMSE评分[(5.80±3.53)分和(17.40±3.92)分vs(25.73±3.08)分]明显降低(P<0.05);与MCI组比较,AD组MMSE评分明显降低(P<0.05)。3组低回声及混合回声斑块平均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IMT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P=0.000)。结论脑萎缩伴IMT或高回声斑块平均面积增多的患者易发生认知功能损害,IMT越高认知功能越低;颈部超声检查可视为老年脑萎缩患者并发认知功能损害的随访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疾病 脑疾病 萎缩 痴呆 超声检查 认知障碍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广泛性脑萎缩患者并发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特点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申潇竹 田昌荣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99-1101,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广泛性脑萎缩患者并发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特点,为随访观察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广泛性脑萎缩老年患者90例,根据有无痴呆分为痴呆组45例,正常组45例。测量体质量,询问17项慢性病史,并记录居住地区、受教育程度、职业、遗传病... 目的探讨老年广泛性脑萎缩患者并发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特点,为随访观察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广泛性脑萎缩老年患者90例,根据有无痴呆分为痴呆组45例,正常组45例。测量体质量,询问17项慢性病史,并记录居住地区、受教育程度、职业、遗传病史、饮食等12项一般临床资料。检测血清白蛋白、丙氨酸转氨酶、血清肌酐、维生素B12、同型半胱氨酸等15项生化指标。结果正常组与痴呆组在性别、体质量指数、地区、受教育程度、职业、遗传病史、留置导尿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痴呆组年龄≥80岁(73.3%vs 48.9%)、持续3个月服用8种以上口服药(28.9%vs 11.1%)、同时有5种以上慢性病(71.1%vs 44.4%)、脑出血(20.0%vs2.2%)、脑梗死(37.8%vs 17.8%)比例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正常组与痴呆组在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白蛋白、尿素、肌酐、尿酸、TC、TG、LDL-C、空腹血糖、叶酸、维生素B12、同型半胱氨酸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萎缩并发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有年龄≥80岁、持续3个月服用8种以上口服药、同时有5种以上慢性病等特点,这些特点将为脑萎缩患者随访中保护认知功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萎缩 认知障碍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酞普兰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老年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被引量:7
5
作者 申潇竹 田昌荣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33-336,共4页
目的:观察西酞普兰和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老年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ainful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PDPN)临床效果。方法:PDPN患者82例,按Excel随机数生成器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1例,口服西酞普兰+静脉及肌注... 目的:观察西酞普兰和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老年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ainful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PDPN)临床效果。方法:PDPN患者82例,按Excel随机数生成器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1例,口服西酞普兰+静脉及肌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对照组41例,肌注甲钴胺注射液。治疗4周后对所有患者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结果:①治疗4周后,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评分量表(Michigan diabetic neuropathy score,MDNS)评分及密歇根神经病变筛查量表(Michigan neuropathy screening instrument,MNSI)评分较对照组及实验前明显降低,P<0.05。②在治疗过程中,4周末实验组的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pain intensity,VAS-PI)评分均较对照组及实验前明显降低,P<0.05。③治疗后患者的冷感觉阈值升高,热感觉、冷痛觉阈值下降,均较对照组显著,P<0.05。④实验组有1例(2.42%)治疗2天后因不能耐受心率加快停药。结论:联合用药治疗PDPN在缓解疼痛,感觉障碍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在老年人中使用较为安全,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西酞普兰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 老年人 慢性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64指数联合PCT指导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抗生素使用对住院费用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廖静贤 申潇竹 +5 位作者 田昌荣 赵晓斐 龚晨 汪玲玲 胡广云 苗磊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6-128,133,共4页
目的探讨CD64指数联合降钙素原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抗生素使用疗程的指导作用以及对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在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治疗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300例(年龄≥60周岁),随机... 目的探讨CD64指数联合降钙素原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抗生素使用疗程的指导作用以及对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在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住院治疗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300例(年龄≥60周岁),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0例。研究组在入院24小时内以及之后每3天监测CD64指数和PCT水平,以CD64指数<1.19并且PCT<0.25μg/L或从峰值下降≥80%作为停用抗生素指征。对照组则由主治医师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高敏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等决定抗生素的停用。随访28天,根据不同临床转归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及抗生素使用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住院总费用研究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和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重症肺炎是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住院总费用与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和抗生素费用呈正相关(P<0.05),r_(s)分别为0.773、0.773和0.846。结论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联合降钙素原可用于指导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抗生素使用的疗程,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64指数 降钙素原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 抗生素 住院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与高龄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3
7
作者 廖静贤 申潇竹 苗磊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46-750,共5页
目的 探讨高龄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TyG)指数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收治的≥75岁的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305例,根据TyG指数中位数将患者分为高TyG指数... 目的 探讨高龄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TyG)指数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收治的≥75岁的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305例,根据TyG指数中位数将患者分为高TyG指数组(≥9.11)155例和低TyG指数组(<9.11)150例。通过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实验室检查、动态血压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患者出院后28 d内进行电话随访。比较2组临床特征差异,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TyG指数和患者心功能及动态血压各指标的关系,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TyG指数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用ROC曲线分析TyG指数对高龄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28 d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 高TyG指数组死亡、糖尿病、高血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室间隔厚度(IVST)、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高于低TyG指数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低TyG指数组(P<0.05,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TyG指数与IVST(r=0.526,P<0.01)、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r=0.342,P<0.01)、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r=0.302,P<0.01)和NT-proBNP(r=0.443,P<0.01)均呈正相关。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低TyG指数组28 d累积生存率显著高于高TyG指数组(94.67%vs 83.23%,log rank χ^(2)=10.436,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TyG指数预测高龄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28 d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为0.692(95%CI:0.597~0.786),当TyG指数截断值为9.22时,敏感性为76.50%,特异性为63.50%。结论 75岁以上老年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高TyG指数提示预后不良,TyG指数升高可能有助于识别心力衰竭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预后 预测 数据相关性 三酰甘油葡萄糖乘积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奈哌齐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临床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王新 王康琪 董燕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6-179,共4页
目的探讨多奈哌齐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subcortical ischemic vascular dementia,SIVD)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多奈哌齐组。治疗前和治疗12周、24周后分别进行血脂水平... 目的探讨多奈哌齐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subcortical ischemic vascular dementia,SIVD)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多奈哌齐组。治疗前和治疗12周、24周后分别进行血脂水平、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临床痴呆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CDR)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的检测和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联合用药组治疗前后12周、24周的血脂水平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而多奈哌齐组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治疗12周、24周前后MMSE、CDR及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P<0.01),而多奈哌齐组联合用药组变化较为缓慢(P=0.932、0.289、0.784、0.900,P=0.004、0.002、0.005);两组治疗后24周MMSE、CDR及AD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0.000、0.000)。结论多奈哌齐联合瑞舒伐他汀能有效改善SIVD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多奈哌齐,临床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奈哌齐 瑞舒伐他汀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泛性脑萎缩者血浆tau蛋白、磷酸化tau蛋白水平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2
9
作者 申潇竹 董燕 +5 位作者 汪玲玲 龚晨 高鹏翔 包勤文 王新 田昌荣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08-61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tau蛋白、磷酸化tau蛋白(p-tau)蛋白与广泛性脑萎缩者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纳入100名中、重度广泛性脑萎缩者,记录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一般情况,按认知功能不同分为两组:正常组(n=50例)和痴呆组(n=50例)。应用双抗体... 目的探讨血浆tau蛋白、磷酸化tau蛋白(p-tau)蛋白与广泛性脑萎缩者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纳入100名中、重度广泛性脑萎缩者,记录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一般情况,按认知功能不同分为两组:正常组(n=50例)和痴呆组(n=50例)。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tau蛋白、p-tau蛋白含量,分析两组患者血浆tau蛋白、p-tau蛋白的表达差异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结果痴呆组血浆tau蛋白、p-tau蛋白水平[(210.92±43.79)pg/m L、(81.15±16.85)pg/m L]较正常组[(210.92±43.79)pg/m L、(81.15±16.85)pg/m L]明显升高(P<0.05),tau蛋白、p-tau蛋白水平均与MMSE评分值呈负相关(均P<0.05),与脑萎缩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广泛性脑萎缩患者出现认知损害可能与tau蛋白水平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缩 认知障碍 TAU蛋白 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钙对高龄血脂异常患者降脂达标率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田昌荣 申潇竹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27-1030,共4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瑞舒伐他汀钙对≥70岁血脂异常老年患者降脂达标率的影响。方法将200例血脂异常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100例,均睡前口服瑞舒伐他汀钙,5 mg组每日睡前口服瑞舒伐他汀钙5 mg,10 mg组每日睡前口服瑞舒伐他汀钙10 mg。试验... 目的探讨小剂量瑞舒伐他汀钙对≥70岁血脂异常老年患者降脂达标率的影响。方法将200例血脂异常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100例,均睡前口服瑞舒伐他汀钙,5 mg组每日睡前口服瑞舒伐他汀钙5 mg,10 mg组每日睡前口服瑞舒伐他汀钙10 mg。试验观察期6周,服药期间均进低脂饮食,分别于试验前和试验1,2,4,6周检测患者血脂,评估治疗安全性。结果 10 mg组治疗1,2,4,6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值明显低于5 mg组(P<0.05);10 mg组治疗1,2周LDL-C达标率明显高于5 mg组(P<0.05)。随访6周内,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 mg组因不良反应退出试验者明显多于5 mg组(P<0.01)。结论在降脂达标的前提下,采用5 mg.d-1瑞舒伐他汀钙治疗>70岁老年血脂异常患者更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钙 血脂异常 降脂达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钙对无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的干预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新 王云慧 +1 位作者 汪玲玲 董燕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1-203,共3页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钙对无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的干预作用和脑血管事件的预防效果。方法 82例无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42例,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po,qd)等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钙对无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的干预作用和脑血管事件的预防效果。方法 82例无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42例,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po,qd)等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瑞舒伐他汀钙(10 mg,po,qd)。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给药前及给药后6个月分别检测血脂及C反应蛋白,同时行经颅多普勒彩超(TCD)检测大脑中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搏动指数、阻力指数。病程中随访脑血管病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患者大脑中动脉TCD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随访期间脑血管事件发生率10.00%(4/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81%(10/42)(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瑞舒伐他汀钙可稳定并延缓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动脉狭窄进程,降低脑血管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钙 大脑中动脉狭窄 无症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内营养启动时间对重型脑外伤患者误吸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岩 王永祥 +4 位作者 顾宜娟 刘小芹 庄倩倩 孟晓利 申潇竹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61-466,共6页
目的探讨重型脑外伤患者不同时间开始肠胃营养支持对创伤后早期误吸事件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2月在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急性脑外伤患者75例,随机分为早期喂养(24~48 h)组(n=35)和延迟喂养(48~120... 目的探讨重型脑外伤患者不同时间开始肠胃营养支持对创伤后早期误吸事件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2月在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急性脑外伤患者75例,随机分为早期喂养(24~48 h)组(n=35)和延迟喂养(48~120 h)组(n=40),比较两组14 d内反流率、误吸率、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免疫指标、并发症等。结果两组反流率、误吸率和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早期喂养组IgG、IgA、补体C3和C4水平显著高于延迟喂养组(|t|>1.720,P<0.001)。早期喂养组非吸入性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延迟喂养组(χ^(2)=4.728,P<0.05)。结论伤后24~48 h启动早期喂养可能会保护重型脑外伤患者的免疫功能,减少非吸入性肺部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脑外伤 早期肠内喂养 误吸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