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足细胞及其标志蛋白podocalyxin测定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5
1
作者 杨伏猛 刘倩 +2 位作者 王彦 周彦 吴惠毅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5期378-381,共4页
目的探讨尿足细胞及其标志蛋白(podocalyxin,PCX)测定对2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60例临床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依据尿清蛋白(Alb)/肌酐(Cr)比值(UACR)将患者分为正常清蛋白尿组(NA)、微量清蛋白... 目的探讨尿足细胞及其标志蛋白(podocalyxin,PCX)测定对2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60例临床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依据尿清蛋白(Alb)/肌酐(Cr)比值(UACR)将患者分为正常清蛋白尿组(NA)、微量清蛋白尿组(MA)和大量清蛋白尿组(LA);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50人作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尿中足细胞,ELISA法检测尿中PCX含量,两者之间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NA组、MA组、LA组以及健康人对照组尿足细胞检测结果分别为(0.96±0.36)、(3.09±0.86)、(5.53±1.44)和(0.65±0.31)units/μL,尿PCX检测结果分别为(0.62±0.13)、(1.49±0.47)、(2.19±0.47)和(0.46±0.08)ng/μmol Cr,糖尿病患者尿足细胞及PCX显著高于健康人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病程进展而升高。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尿足细胞和PCX呈正相关(r=0.86,P<0.01)。在NA患者中,足细胞及PCX阳性率分别为51.9%、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率为76.9%。结论糖尿病患者肾损伤时尿足细胞和PCX明显增加,两者联合检测对于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足细胞 足细胞标志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游离脂肪酸和尿足细胞标志蛋白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7
2
作者 刘倩 杨伏猛 +2 位作者 赵绍林 郑萍 朱伟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3期189-19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及尿足细胞标志蛋白(podocalyxin,PCX)在2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尿清蛋白/尿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creatinine ratio,U... 目的探讨血清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及尿足细胞标志蛋白(podocalyxin,PCX)在2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尿清蛋白/尿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creatinine ratio,UACR)将患者分为正常清蛋白尿组(NA)、微量清蛋白尿组(MA)和大量清蛋白尿(LA)3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FFA和尿PCX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ROC曲线评估其对DN的诊断价值。结果 NA组、MA组、LA组以及健康人对照组血清FFA检测结果分别为(0.61±0.14)、(0.81±0.13)、(0.95±0.18)和(0.49±0.11)mmol/L,尿PCX检测结果分别为(1.86±0.45)、(4.47±1.48)、(6.72±1.40)和(1.38±0.24)ng/m L,糖尿病患者血清FFA和尿PCX均高于健康人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并随着疾病进展而升高。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FFA与尿PCX呈正相关(r=0.73,P<0.05)。血清FFA和尿PCX单独检测诊断DN的敏感性分别为74.1%和80.6%,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89.5%(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肾损伤时血清FFA和PCX明显升高,两者对于DN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游离脂肪酸 足细胞标志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血清白蛋白影响因素初步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田昌荣 申潇竹 +3 位作者 温江涛 刘清 聂毛晓 徐保銮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2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 探讨老年人血清白蛋白水平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267名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测量体质量,询问既往病史,并记录居住区域城乡分布、职业种类、饮食习惯、每日饮食摄入量、婚姻状况、睡眠状况、精神状态等一般情况.检测血... 目的 探讨老年人血清白蛋白水平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267名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测量体质量,询问既往病史,并记录居住区域城乡分布、职业种类、饮食习惯、每日饮食摄入量、婚姻状况、睡眠状况、精神状态等一般情况.检测血清白蛋白、总蛋白、谷丙转氨酶、血清肌酐等生化指标.按不同影响因素分组比较.结果 与老龄组比较,高龄老人组血清白蛋白值较低[(35.6±3.4) vs (38.2±3.2) g/L,P<0.01];与女性组相比,男性组血清白蛋白值较低[( 36.4±3.5) vs( 38.2± 3.2) g/L,P<0.01];与荤食组相比,素食组血清白蛋白值较低[(34.8±2.1)vs( 37.6±3.5) g/L,P< 0.01];与正常摄入组相比,低摄入组血清白蛋白值较低[(35.4±3.6) vs( 37.7±3.3) g/L,P<0.01];与合居组比较,独居(单身、丧偶)组血清白蛋白值较低[(35.6±3.4) vs( 37.9±3.3) g/L,P< 0.01];与睡眠良好组相比,失眠组血清白蛋白值较低[( 36.0±3.4) vs( 38.2±3.2) g/L,P<0.01];与精神状态良好组比较,焦虑或抑郁组血清白蛋白值较低[( 35.7±3.8) vs( 37.4±3.4) g/L,P<0.01];不同地区分布,城镇组与农村组相比以及不同职业间,体力劳动组与脑力劳动组相比血清白蛋白水平未见差异.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白蛋白水平与年龄成负相关(r=-0.196,P<0.01),与体质量(r=0.133,P<0.01)及总蛋白(r=0.282,P< 0.01)呈正相关.与谷丙转氨酶、肌酐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 老年人血清白蛋白水平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年龄、性别、饮食情况、每日饮食摄入量、婚姻状况、睡眠情况、精神状态等因素影响,并随年龄的增加降低,与体质量、总蛋白水平变化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白蛋白 因素分析 统计学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调节性B细胞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滕士阶 卞光荣 +4 位作者 王彦 温江涛 钱立 王立新 周彦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766-768,共3页
目的检测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调节性B细胞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手术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食管癌患者和体检健康者的外周血标本,用Ficoll试剂提取单个核细胞(PBMC),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术前、术后1 d、术后7 d的食管癌患者及体检... 目的检测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调节性B细胞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手术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食管癌患者和体检健康者的外周血标本,用Ficoll试剂提取单个核细胞(PBMC),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术前、术后1 d、术后7 d的食管癌患者及体检健康者调节性B细胞(包括B10、Br3及Breg)的表达水平。结果食管癌患者CD5+CD19+细胞、B10细胞和Breg细胞表达水平分别为(3.20±0.35)%、(2.52±0.37)%和(8.39±0.92)%,均高于健康人对照组(1.77±0.25)%、(1.57±0.28)%和(2.96±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Br3细胞(6.07±0.46)%与健康人对照组(5.93±0.2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食管癌患者B10、Br3细胞术后1 d表达水平明显升高,Breg细胞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术后7 d与术前比较,CD5+CD19+细胞、B10和Breg细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术后1 d与术后7 d比较,仅CD5+CD19+、B10、Br3细胞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调节性B细胞的表达水平呈现动态变化,可用于手术疗效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B细胞 流式细胞术 食管癌 B10 Br3 Bre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GF-Ⅱ和白三烯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茁 王文军 胡娟 《淮海医药》 CAS 2009年第2期115-116,共2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GF-Ⅱ和白三烯水平的变化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酶联法对3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IGF-Ⅱ和白三烯水平检测,并与35例正常健康儿作比较。结果在治疗前血清IGF-Ⅱ和白三烯水平...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GF-Ⅱ和白三烯水平的变化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酶联法对3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IGF-Ⅱ和白三烯水平检测,并与35例正常健康儿作比较。结果在治疗前血清IGF-Ⅱ和白三烯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治疗1周后则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检测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中IGF-Ⅱ和白三烯水平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所管肺炎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 白三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液致病性细菌的检出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周彦 茆海丰 《淮海医药》 2005年第1期4-5,共2页
目的 研究慢性前列腺炎致病菌的分布和耐药性。方法 对 4 2 9例慢性前列腺患者采用 Meares- Stamey四段取样法作前列腺液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4 2 9例前列腺液标本共分离出致病菌 2 92株 ,分离率为 6 8% ,以革兰阳性菌为主 ,共... 目的 研究慢性前列腺炎致病菌的分布和耐药性。方法 对 4 2 9例慢性前列腺患者采用 Meares- Stamey四段取样法作前列腺液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4 2 9例前列腺液标本共分离出致病菌 2 92株 ,分离率为 6 8% ,以革兰阳性菌为主 ,共 2 4 8株 (84 .9% )。所分离致病菌除对万古霉素有很好的敏感性外对临床常用抗生素都呈不同程度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液 慢性前列腺炎 致病菌 耐药性分析 检出 治疗 抗生素 结论 指导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LncRNA linc0034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尚庆毅 梁伟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437-440,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linc0034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于赣榆区人民医院接受ESCC根治术的89例ESCC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linc0034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于赣榆区人民医院接受ESCC根治术的89例ESCC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LncRNA linc00342的表达水平,并分析肿瘤组织中LncRNA linc00342的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ROC曲线评价LncRNA linc00342对ESCC的诊断价值;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ESCC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ESC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LncRNA linc00342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16±1.27和1.64±0.5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78,P<0.001);LncRNA linc00342的表达水平与TNM分期(χ^(2)=2.592,P=0.011)、淋巴结转移(χ^(2)=2.240,P=0.028)有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LncRNA linc00342高表达和低表达患者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21.74%、5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20.896,P=0.000);单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χ^(2)=8.616,P=0.003)、淋巴结转移(χ^(2)=4.732,P=0.030)及LncRNA linc00342表达(χ^(2)=17.092,P=0.000)是影响ESCC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LncRNA linc00342表达预测ESCC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3(95%CI:0.874~0.938,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为Ⅲ~Ⅳ期(HR=1.943,95%CI:1.280~2.950,P=0.002)、淋巴结转移(HR=1.884,95%CI:1.241~2.860,P=0.003)、LncRNA linc00342高表达(HR=2.107,95%CI:1.361~3.262,P=0.001)是影响ESCC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LncRNA linc00342在ESCC组织中表达上调,是影响ESCC发生及预后不良的潜在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342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内皮素和唾液酸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滕士阶 《淮海医药》 CAS 2006年第1期37-37,共1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内皮素(ET)和唾液酸(SA)水平的变化。方法应用放免法测定39例患者血ET含量,快速比色法测定SA含量,并与30名正常健康人比较。结果冠心病患者治疗前ET和SA含量高于正常人水平(P<0.01);治疗后1个月与治...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内皮素(ET)和唾液酸(SA)水平的变化。方法应用放免法测定39例患者血ET含量,快速比色法测定SA含量,并与30名正常健康人比较。结果冠心病患者治疗前ET和SA含量高于正常人水平(P<0.01);治疗后1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血ET和SA含量的变化与冠心病患者病变程度和治疗效果与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内皮素 唾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SOD、LPO、GSH-PX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林 《淮海医药》 CAS 2009年第6期497-498,共2页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SOD、LPO、GSH-PX含量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生化法对31例肺癌患者进行了化疗前后血清SOD、LPO、GSH-PX含量的检测,并与35名正常人作比较。结果肺癌患者化疗前血清SOD、GSH-PX水平明显低...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SOD、LPO、GSH-PX含量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生化法对31例肺癌患者进行了化疗前后血清SOD、LPO、GSH-PX含量的检测,并与35名正常人作比较。结果肺癌患者化疗前血清SOD、GSH-PX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组(P<0.01),而LPO则明显高正常人组(P<0.01),化疗后6个月复发者SOD、LPO、GSH-PX水平持续异常,未复发者SOD、LPO、GSH-PX水平接近正常。结论观察肺癌患者血清SOD、LPO、GSH-PX含量的变化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脂质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血清IL-6、TNF和尿液IL-6、IL-8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彦 《淮海医药》 2001年第4期284-285,共2页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在肝硬化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 Elisa法对 5 4例肝硬化患者和 35例正常人血清白细胞介素 - 6 (IL- 6 )、肿瘤坏死因子 (TNF)和尿液 IL- 6、IL- 8进行检测。结果 肝硬化患者血清中 IL - 6、TNF和尿液 I...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在肝硬化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 Elisa法对 5 4例肝硬化患者和 35例正常人血清白细胞介素 - 6 (IL- 6 )、肿瘤坏死因子 (TNF)和尿液 IL- 6、IL- 8进行检测。结果 肝硬化患者血清中 IL - 6、TNF和尿液 IL - 6、IL - 8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0 .0 1) ,血 IL - 6、TNF含量 GN与尿液量白蛋白呈高度正相关 :尿液 IL - 6、IL - 8呈显著正相关 (r=0 .5 72 8,P<0 .0 5 )。结论 肝硬化患者病程中 TNF、IL - 6、IL - 8均处于高活性状态 ,IL- 6与体液免疫反应亢进所致的免疫病理损伤有关 ,IL- 6、IL- 8、TNF参与肾脏的免疫损伤、可作为判定患者预后和转归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白细胞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免疫调节功能异常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上皮钙粘蛋白、癌胚抗原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滕士阶 《淮海医药》 2005年第6期461-462,共2页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上皮钙粘蛋白(SE-CAd)和癌胚抗原(CEA)水平的变化。方法应用放免法测定32例肺癌患者血清CEA含量,酶联法测定SE-CAd含量,并与30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肺癌患者在手术治疗前血清CEA和SE-CAd含...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上皮钙粘蛋白(SE-CAd)和癌胚抗原(CEA)水平的变化。方法应用放免法测定32例肺癌患者血清CEA含量,酶联法测定SE-CAd含量,并与30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肺癌患者在手术治疗前血清CEA和SE-CAd含量高于正常人水平(P<0.01)、手术治疗后6个月复发者CEA、SE-CAd水平持续异常,未复发者CEA、SE-CAd水平恢复正常。结论血清CEA、SE-CAd含量的变化与肺癌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密切相关,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癌胚抗原 可溶性上皮钙粘蛋白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RL2、miR-211-5p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及临床意义
12
作者 尚庆毅 梁伟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193-197,共5页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诱饵受体2(CCRL2)和微小RNA-211-5p(miR-211-5p)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10月于本院行手术治疗的食管鳞癌患者83例,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食管鳞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C...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诱饵受体2(CCRL2)和微小RNA-211-5p(miR-211-5p)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10月于本院行手术治疗的食管鳞癌患者83例,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食管鳞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CCRL2 mRNA、miR-211-5p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CRL2蛋白的表达水平,Pearson法分析CCRL2 mRNA与miR-211-5p的相关性,并分析其与食管鳞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食管鳞癌组织CCRL2 mRNA(1.05±0.21 vs 2.68±0.52,P<0.001)的表达水平及蛋白质阳性率(24.10%vs 62.65%,P<0.001)均显著升高,而miR-211-5p的表达水平(1.01±0.18 vs 0.61±0.15,P<0.001)显著降低(P<0.05);食管鳞癌组织中CCRL2和miR-211-5p呈负相关(r=-0.713,P<0.001);CCRL2和miR-211-5p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转移有关(P<0.05);食管鳞癌患者CCRL2阳性表达组的3年累积生存率显著低于CCRL2阴性表达组(30.84%vs 54.98%,P=0.011),而miR-211-5p高表达组的3年累积生存率显著高于miR-211-5p低表达组(58.72%vs 24.31%,P<0.001)。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CCRL2呈高表达、miR-211-5p呈低表达,且均与患者预后有关,可作为食管鳞癌患者潜在的预后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诱饵受体2 微小RNA-211-5p 食管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IL-6、SIL-2R和TNF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13
作者 温江涛 《淮海医药》 CAS 2006年第1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痛 2型 白细胞介素-6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L-2R在食管癌患者手术期血清中的表达
14
作者 周彦 《淮海医药》 2003年第1期7-8,共2页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在手术期血清中 SIL - 2含量的变化。方法 应用 EL ISA法测定 38例食管癌患者血清 SIL- 2 R含量 ,并与 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 食管癌患者术前血清中 SIL- 2 R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组 (P<0 .0 1) ,术后 6...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在手术期血清中 SIL - 2含量的变化。方法 应用 EL ISA法测定 38例食管癌患者血清 SIL- 2 R含量 ,并与 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 食管癌患者术前血清中 SIL- 2 R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组 (P<0 .0 1) ,术后 6个月复发者 SIL- 2 R水平持续异常 ,未复发者 SIL- 2 R水平恢复正常。结论 外科手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2R 食管癌 手术期 血清 表达 外科手术 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总胆汁酸与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检测在丙型肝炎诊断中的价值
15
作者 温江涛 《淮海医药》 2005年第5期360-361,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TBA)、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P)在丙型肝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放免法测定68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A、PP含量,酶法测定血清TBA含量,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丙型肝炎患者血清TBA、HA、PP水平高于正常...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TBA)、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P)在丙型肝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放免法测定68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A、PP含量,酶法测定血清TBA含量,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丙型肝炎患者血清TBA、HA、PP水平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各组间随丙肝患者的炎症程序增加,其水平也相应增高。结论检测血清TBA、HA、PP水平对肝纤维化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总胆汁酸 透明质酸 Ⅲ型前胶原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新妇苷对oxLDL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芬芬 王彦 +1 位作者 朱映红 徐海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1-146,共6页
目的 落新妇苷是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中的二氢黄酮醇苷,黄酮类化合物的有效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病毒等多种药理活性。文章主要探讨落新妇苷对oxLDL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 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 目的 落新妇苷是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中的二氢黄酮醇苷,黄酮类化合物的有效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病毒等多种药理活性。文章主要探讨落新妇苷对oxLDL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 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HA-VSMC)随机分为对照组、oxLDL组、oxLDL+落新妇苷低、中、高剂量组、oxLDL+miR-NC组、oxLDL+miR-613组、oxLDL+落新妇苷+anti-miR-NC组、oxLDL+落新妇苷+anti-miR-613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IL-1β、TNF-α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miR-613表达水平。结果 不同剂量落新妇苷处理后,oxLDL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凋亡率降低,cleaved-caspase3和cleaved-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降低,IL-1β、TNF-α水平降低,miR-613表达水平升高,呈剂量依赖性(P<0.05)。过表达miR-613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凋亡率降低,cleaved-caspase3和cleaved-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oxLDL+miR-NC组IL-1β水平[(43.33±4.23)pg/mL]、TNF-α水平[(89.15±5.61)pg/mL]比较,oxLDL+miR-613组[(17.98±1.26)、(46.31±4.59)pg/mL]降低(P<0.05)。结论 落新妇苷通过上调miR-613的表达抑制oxLDL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新妇苷 miR-613 血管平滑肌细胞 凋亡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模量值诊断早期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价值及其与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7
作者 左娟 耿磊 +3 位作者 穆春华 侯胜旗 戴丽 杨伏猛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6期978-982,共5页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弹性模量值在早期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与健康者对比研究及肾功能判定指标相关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临床及病理证实且符合早期PNS慢性肾病1期,即肾功能正常(血尿素氮及血肌酐指标正常)阶段的病例30例...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弹性模量值在早期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者与健康者对比研究及肾功能判定指标相关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临床及病理证实且符合早期PNS慢性肾病1期,即肾功能正常(血尿素氮及血肌酐指标正常)阶段的病例30例,分析检测PNS患者双肾弹性模量值特征,另取30例健康者双侧肾脏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肾弹性模量值的差异及PNS组双肾弹性模量平均值(E_(mean))与24 h尿蛋白量和血清β2-微球蛋白量的相关性。结果PNS组与对照组双侧肾脏长度、厚度、肾皮质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NS组双肾弹性模量平均值(E_(mean))、最大值(E_(max))、最小值(E_(min))、弥散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E_(max)=22.45 kPa时,鉴别诊断两组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80.0%、93.3%、86.7%,曲线下面积最大(0.857),诊断效能最高。PNS组E_(mean)与24 h尿蛋白量和血清β2-微球蛋白量呈正相关,与血尿素氮和血肌酐无相关性。结论剪切波弹性成像弹性模量值量化分析技术为无创性判断早期PNS肾脏硬度变化及损伤程度提供病理基础及分子影像学依据,为早期PNS的诊断与鉴别提供可靠依据,亦可联合24 h尿蛋白量和血清β2-微球蛋白量对早期PNS肾功能损伤作出有价值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波弹性成像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早期 弹性模量值 肾功能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滴式数字PCR技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EGFR基因突变 被引量:10
18
作者 毛旭华 汤俊明 +1 位作者 马芬芬 王彦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8期589-592,共4页
目的分析微滴式数字PCR技术(droplet digital PCR,dd PCR)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外周血EGFR基因突变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dd PCR法与扩增阻滞突变系统技术(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 目的分析微滴式数字PCR技术(droplet digital PCR,dd PCR)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外周血EGFR基因突变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dd PCR法与扩增阻滞突变系统技术(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分别检测58例NSCLC患者及TKI治疗后耐药患者20例外周血EGFR基因突变,Kappa检验验证dd PCR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结果与ARMS法的一致性,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ARMS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共检出34例患者,其中双突变患者5例,dd PCR法共检出38例患者,其中双突变患者10例;两者Kappa值=0.72,阳性一致率为97.50%,阴性一致率为72.73%,总一致率为86.30%;dd PCR法检测接受TKI治疗患者的20外显子p.T790M位点突变检出率为50.00%(10/20),而无TKI用药史患者均未检出;dd PCR法检出突变丰度<1%的突变位点占总突变位点的29.17%(14/48),ARMS法仅检出其中的35.71%(5/14)。结论 dd PCR法与ARMS法相比具有更高敏感性,且可绝对定量,EGFR基因突变的检出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滴式数字PCR技术 扩增阻滞突变系统技术 EGFR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氧化三甲胺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娄焕堃 赵玲 +1 位作者 王怡练 孙黎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1期70-72,77,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氧化三甲胺(TMAO)与冠心病(CHD)的发生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6月在蚌埠医学院附属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CHD患者98例为CHD组,同期我院门诊体检健康志愿者104名为对照组... 目的研究血清氧化三甲胺(TMAO)与冠心病(CHD)的发生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6月在蚌埠医学院附属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CHD患者98例为CHD组,同期我院门诊体检健康志愿者104名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反应吸附试验检测两组血清TMAO。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血清TMAO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HD的相关因素,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血清TMAO水平与CHD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CHD组的男性占比、体重指数(BMI)、吸烟占比、血清TMAO、血糖、合并高脂血症占比、合并高血压病占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TMAO水平、高BMI、高血糖水平、合并高脂血症、吸烟史、合并高血压病、高尿酸水平均是CHD的危险因素(OR>1,P<0.05)。Spearman相关系数显示TMAO与CHD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s=0.443,P<0.05)。结论CHD患者血清TMAO水平较高,其与CHD的发生具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三甲胺 冠心病 动脉粥样硬化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炎症环境中肠上皮细胞与巨噬细胞共培养后MAPK、NF-κB通路改变及意义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玉娇 晏杰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23期18-23,共6页
目的观察微炎症环境中肠上皮细胞与巨噬细胞共培养后MAPK、NF-κB通路改变,探究固有免疫系统维持肠道免疫平衡的细胞间交流机制。方法将人结肠腺癌上皮细胞株Caco2、HCA7分别与人白血病单核巨噬细胞株THP1构建Transwell小室共培养体系,... 目的观察微炎症环境中肠上皮细胞与巨噬细胞共培养后MAPK、NF-κB通路改变,探究固有免疫系统维持肠道免疫平衡的细胞间交流机制。方法将人结肠腺癌上皮细胞株Caco2、HCA7分别与人白血病单核巨噬细胞株THP1构建Transwell小室共培养体系,加入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5 ng/mL刺激不同时间后,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三种细胞单独及共培养后的MAPK通路[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磷酸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及NF-κB通路[磷酸化NF-κB抑制蛋白α(p-IκBα)、磷酸化核蛋白(p-p65)]相关蛋白表达。将对数生长期的THP1细胞分为Caco2培养基组和DMEM培养基组,离心后分别重悬于Caco2条件培养基和DMEM完全培养基,加入TNF-α5 ng/mL刺激不同时间后,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p-ERK、p-p38、p-IκBα、p-p65蛋白表达,采用RT-PCR法检测细胞TNF-α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8、IL-6、IL-1β]和CC亚族趋化性细胞因子2(CCL2)、CCL3 mRNA表达。结果在单独培养的细胞中,Caco2细胞在TNF-α刺激30 min后p-ERK、p-p38、p-p65表达均升高,THP1细胞在TNF-α刺激90 min后p-p38、p-IκBα、p-p65表达均升高(P均<0.05);与单独培养细胞TNF-α刺激相同时间比较,共培养后的Caco2细胞在TNF-α刺激90 min后p-ERK、p-p38、p-IκBα表达均降低(P均<0.05),共培养后的THP1细胞在TNF-α刺激90 min后p-ERK、p-p38、p-IκBα、p-p65表达均降低(P均<0.05)。在单独培养的细胞中,HCA7细胞在TNF-α刺激120 min后p-ERK、p-p38、p-IκBα、p-p65表达均升高,THP1细胞在TNF-α刺激30、120 min后p-ERK、p-p38、p-p65表达均升高(P均<0.05);与单独培养细胞TNF-α刺激相同时间比较,共培养后的HCA7细胞在TNF-α刺激120 min后p-ERK、p-IκBα、p-p65表达均降低,共培养后的THP1细胞在TNF-α刺激30、120 min后p-ERK、p-p38、p-p65表达均降低(P均<0.05)。与DMEM培养基组TNF-α刺激相同时间比较,Caco2培养基组TNF-α刺激120 min后p-ERK、p-p38、p-IκBα、p-p65表达均降低,TNF-α刺激60 min后IL-8、IL-1β、CCL2 mRNA相对表达量均降低(P均<0.05);两组TNF-α刺激相同时间后的IL-6、CCL3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微炎症环境中肠上皮细胞Caco2、HCA7和巨噬细胞THP1共培养后各细胞MAPK和NF-κB通路激活及促炎因子分泌均被抑制,这种细胞间的信号交流是通过分泌可溶性介质介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上皮细胞 巨噬细胞 Transwell共培养 免疫耐受 MAPK通路 NF-ΚB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