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肪因子Vaspin的影响 被引量:111
1
作者 王罗卿 孙黎明 +2 位作者 王怡练 徐海涛 董政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9-291,共3页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清内脏脂肪组织来源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的影响。方法:连续选取7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10 mg/d)与阿托伐他汀组(20 mg/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所有研...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清内脏脂肪组织来源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的影响。方法:连续选取7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10 mg/d)与阿托伐他汀组(20 mg/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血清Vaspin水平,观察药物治疗前后冠心病患者血清Vaspin水平变化。结果:药物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瑞舒伐他汀组较阿托伐他汀组血清Vaspin水平明显增高(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两组患者的血清Vaspin水平与血TC、TG、LDL-C、HDL-C和hs-CRP无相关性(P>0.05)。结论:与阿托伐他汀相比,瑞舒伐他汀更能有效增高血清Vaspin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瑞舒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脂肪因子 VASPIN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波离散度及心钠素与房性心律失常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淑花 陈明龙 +4 位作者 杨兵 仲崇明 章雪琴 董政 左逸夫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713-1715,共3页
目的:探讨阵发性房颤和房性早搏患者的P波离散度(Pd)、左房内径(LAD)和心钠素(ANP)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共入选阵发性房颤患者40例(A组),频发房性早搏患者50例(B组),正常对照组50例(C组),分别查窦性心律时的12导联心电图,测量最... 目的:探讨阵发性房颤和房性早搏患者的P波离散度(Pd)、左房内径(LAD)和心钠素(ANP)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共入选阵发性房颤患者40例(A组),频发房性早搏患者50例(B组),正常对照组50例(C组),分别查窦性心律时的12导联心电图,测量最大P波时限(Pmax)及最小P波时限(Pmin)并计算P波离散度(Pd=Pmax-Pmin),超声心动图测量LAD;并取空腹静脉血用放免法测ANP水平。结果:阵发性房颤及频发房性早搏组的LAD、Pmax、Pd、ANP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延长(P<0.01);阵发性房颤组与频发房性早搏组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LAD与Pmax、Pd、ANP均呈正相关(r=0.366,r=0.299,r=0.388,P<0.01),ANP与Pmax、Pd也呈正相关(r=0.330,r=0.215,P<0.01);而Pmax与Pd相关性最好(r=0.706,P<0.01)。结论:LAD、Pmax、Pd、ANP均与房性心律失常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房颤 房性早搏 P波离散度 心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