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噬现象及其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殷建 殷照阳 +2 位作者 杨海源 殷国勇 凡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57-562,共6页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pinal cord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SCII)指的是脊髓神经细胞经历一段时间的缺血后得到血液再灌注,却出现了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甚至不可逆性脊髓神经元迟发性死亡,可以引起患者四肢截瘫甚至死亡等一系列...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pinal cord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SCII)指的是脊髓神经细胞经历一段时间的缺血后得到血液再灌注,却出现了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甚至不可逆性脊髓神经元迟发性死亡,可以引起患者四肢截瘫甚至死亡等一系列并发症[1、2],是目前发生率和致残率都较高的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增加了患者及其家人、社会的经济、心理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血液再灌注 四肢截瘫 溶酶体 不可逆性 缺血预处理 细胞结构 细胞损伤 神经功能障碍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前路手术中颈交感干和颈长肌的解剖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殷建 殷照阳 +1 位作者 余利鹏 殷国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6-80,共5页
颈椎前路手术广泛用于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肿瘤、创伤等[1]。由于手术部位较深,位置隐蔽,毗邻复杂,术中交感干的损伤较常见[2]。有文献报道,医源性交感神经损伤致霍纳综合征的发生率为0.2%~4%[3、4]。熟悉颈交感干(cervical sympathet... 颈椎前路手术广泛用于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肿瘤、创伤等[1]。由于手术部位较深,位置隐蔽,毗邻复杂,术中交感干的损伤较常见[2]。有文献报道,医源性交感神经损伤致霍纳综合征的发生率为0.2%~4%[3、4]。熟悉颈交感干(cervical sympathetic trunk,CST)和颈长肌(longus collic,LC)的正常解剖及其变异对手术成败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手术 颈交感干 颈长肌 手术中 解剖学 颈椎退变性疾病 手术部位 交感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疗结合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8
3
作者 苏清伦 秦入结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39-940,共2页
急性踝关节扭伤是青壮年常见的软组织损伤之一,早期有效的治疗是避免出现踝关节失稳及后期持续性疼痛的重要手段。通常急性期以冷疗、云南白药气雾剂外用、制动、患肢抬高为主,口服三七片、云南白药等为辅;后期以理疗、针灸等促进血... 急性踝关节扭伤是青壮年常见的软组织损伤之一,早期有效的治疗是避免出现踝关节失稳及后期持续性疼痛的重要手段。通常急性期以冷疗、云南白药气雾剂外用、制动、患肢抬高为主,口服三七片、云南白药等为辅;后期以理疗、针灸等促进血液循环、恢复功能为主。本组采用冷疗结合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治疗,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踝关节扭伤 加压包扎治疗 弹力绷带 临床观察 冷疗 云南白药气雾剂 软组织损伤 持续性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骨骨不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殷建 殷照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5-179,共5页
长骨骨不连是骨科医生常需面对的一个棘手问题。目前Weber-Cech分类法仍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分类标准,骨不连的诊断仍以美国FDA的骨不连标准最为多用。对不同类型的骨不连,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近些年国内外对骨不连做了更深入的研究,在传... 长骨骨不连是骨科医生常需面对的一个棘手问题。目前Weber-Cech分类法仍是临床上最常用的分类标准,骨不连的诊断仍以美国FDA的骨不连标准最为多用。对不同类型的骨不连,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近些年国内外对骨不连做了更深入的研究,在传统的髓内钉、钢板螺钉、外固定架等手术治疗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和方法,如干细胞移植及基因治疗等。本文总结目前已发表的文献,以期为临床医生更进一步研究骨不连以及临床上选择正确合理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不连 诊断 治疗 髓内钉 骨髓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髂深血管髂骨瓣移植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14例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秦入结 常伶文 +2 位作者 李垠 葛祥祯 刘建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45-446,共2页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移植 髂骨瓣 外科手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复位空心钉固定治疗Ⅱ型跟骨舌状骨折 被引量:4
6
作者 谢文瑾 盛路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11期1031-1032,共2页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空心钉固定治疗Ⅱ型跟骨舌状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双骨圆针撬拨复位法对35例Ⅱ型跟骨舌状骨折行闭合复位空心钉固定术。结果23例随访5~20个月,平均18个月,根据Maryland评分系统进行术后功能评价,优18例,良5例,优良率1...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空心钉固定治疗Ⅱ型跟骨舌状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双骨圆针撬拨复位法对35例Ⅱ型跟骨舌状骨折行闭合复位空心钉固定术。结果23例随访5~20个月,平均18个月,根据Maryland评分系统进行术后功能评价,优18例,良5例,优良率100%。结论Ⅱ型跟骨舌状骨折用双骨圆针撬拨复位结合空心钉固定治疗可以达到解剖复位,坚强固定,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骨折内固定 闭合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滑脱经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后的再滑脱问题 被引量:4
7
作者 栾金达 刘艺 罗时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1996年第5期239-239,共1页
腰椎滑脱经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后的再滑脱问题栾金达,刘艺,罗时功我们在对1991年7月至1993年10月间所做的16例经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的腰椎滑脱病例进行随访时,发现6例再滑脱至术前状态,4例复位有不同程度的... 腰椎滑脱经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后的再滑脱问题栾金达,刘艺,罗时功我们在对1991年7月至1993年10月间所做的16例经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的腰椎滑脱病例进行随访时,发现6例再滑脱至术前状态,4例复位有不同程度的丢失。结合病例对再滑盼原因探讨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椎弓根螺钉 固定 再滑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超动态检测颈椎不稳症患者椎动脉血流的临床意义
8
作者 于明 秦入结 +2 位作者 苏清伦 张天艳 刘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22-224,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动态检测颈椎不稳症患者椎动脉(VA)血流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颈椎不稳症患者100例,按年龄、性别分为5组,进行不同的保守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即刻和治疗后2周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VA血流,观察在颈椎前屈...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动态检测颈椎不稳症患者椎动脉(VA)血流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颈椎不稳症患者100例,按年龄、性别分为5组,进行不同的保守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即刻和治疗后2周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VA血流,观察在颈椎前屈、中立、后伸动态体位下的椎动脉形态、内径、走行、血流等变化。并选择同期30例颈椎病(无颈椎不稳症)患者做对照。结果治疗前治疗组88.0%的患者发现椎动脉形态或各检测指标异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左右两侧收缩期最高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治疗前后PSV、EDV及R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即刻和治疗后2周,不稳组中E组(综合治疗组)PSV、EDV、RI检测结果与其他4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椎不稳症患者的VA血流可进一步了解病情,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颈椎不稳症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不稳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椎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NK介导的Bcl-2磷酸化调控神经细胞缺氧缺糖再复氧复糖所致的自噬性细胞死亡 被引量:5
9
作者 殷建 殷照阳 +3 位作者 江涛 陈建 凡进 顾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1-179,共9页
目的:探讨自噬在神经细胞缺氧缺糖再复氧复糖损伤过程中的机制。方法:通过改良Takei和Endo的方法分离培养Sprague-Dawley大鼠皮层神经细胞并鉴定。培养至7 d后,将细胞随机分为4组,均培养细胞至0.5、2.0、6.0及12.0 h:(1)空白对照组;(2)... 目的:探讨自噬在神经细胞缺氧缺糖再复氧复糖损伤过程中的机制。方法:通过改良Takei和Endo的方法分离培养Sprague-Dawley大鼠皮层神经细胞并鉴定。培养至7 d后,将细胞随机分为4组,均培养细胞至0.5、2.0、6.0及12.0 h:(1)空白对照组;(2)实验组:即缺氧缺糖再复氧复糖组;(3)JNK抑制剂处理对照组:JNK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处理神经细胞0.5 h;(4)JNK抑制剂预处理预处理+实验组:应用JNK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预处理0.5 h后进行缺氧缺糖再复氧复糖。结果:噻唑蓝(MTT)结果示神经细胞的活性在实验组中随复氧复糖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JNK抑制剂预处理+实验组在12 h才出现明显降低(P<0.05)。电镜结果表明:实验组在0.5 h及2.0 h时,神经细胞内可见大量自噬泡及自噬溶酶体形成,6 h时自噬泡数量短暂降低后,在12 h又可见新"自噬潮"和大量已排空的自噬泡;JNK抑制剂预处理+实验组中,自噬泡在0.5 h和2.0 h时大量形成,随后随着复氧复糖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实验组和JNK抑制剂预处理+实验组,LC3Ⅱ蛋白表达在6 h前无差异,均表现为先增高再降低;而实验组LC3Ⅱ蛋白表达量在12 h却再次增加,JNK抑制剂预处理+实验组则持续降低。实验组JNK、Bcl-2的磷酸化水平及Beclin-1的蛋白表达量均随着复氧复糖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而在JNK抑制剂预处理+实验组,仅在12 h时才增加(P<0.05)。同时,Bcl-2/Beclin-1复合物在实验组呈逐渐分离的趋势,JNK抑制剂则明显抑制了这种分离。结论:JNK/Bcl-2/Beclin-1信号的调节可能是缺氧缺糖后复氧复糖诱导神经细胞自噬性细胞死亡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细胞 自噬 JNK BCL2 BECLIN1 LC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预处理通过增强自噬水平及抑制自噬性细胞死亡保护脊髓神经 被引量:2
10
作者 顾军 殷建 +5 位作者 殷照阳 江涛 杨海源 黄瑶 恽波 凡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04-1510,共7页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保护脊髓神经的具体机制。方法 :5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5只)、缺血再灌注组(B组20只)、缺血预处理组(C组5只)、缺血预处理+缺血再灌注组(D组20只)。A组动物麻醉后仅切开腹腔后关腹;B组和D组采用左肾下...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保护脊髓神经的具体机制。方法 :5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5只)、缺血再灌注组(B组20只)、缺血预处理组(C组5只)、缺血预处理+缺血再灌注组(D组20只)。A组动物麻醉后仅切开腹腔后关腹;B组和D组采用左肾下方0.5 cm处腹主动脉夹闭法夹闭0.5 h后松开,再灌注3、6、12、24 h,其中D组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前行缺血5 min、再灌注5 min缺血预处理,共3次;C组仅行3次缺血预处理。造模成功后,利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评估各组神经元的存活率,透射电镜观察自噬活性,免疫组化和蛋白印迹分析自噬标志物LC3-Ⅱ和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的表达情况。结果:缺血再灌注组中,LC3-Ⅱ蛋白在再灌注3 h后显著升高达到峰值后明显下降,24 h后几乎无表达;Beclin-1蛋白于再灌注后3 h开始升高且在24 h达到峰值;再灌注24 h后实验动物表现出明显的脊髓损伤症状,脊髓神经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缺血预处理+缺血再灌注组中,LC3-Ⅱ蛋白表达从再灌注3 h开始升高并持续至再灌注24 h;Beclin-1蛋白在再灌注24 h后才开始升高;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缺血预处理+缺血再灌注组脊髓神经元死亡率明显降低。结论:缺血预处理通过维持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自噬水平并抑制自噬性细胞死亡从而保护脊髓神经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缺血再灌注 缺血预处理 LC3 BECLIN-1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一蝶型骨折块移位程度对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殷照阳 杨烁 +6 位作者 霍永峰 于健 盛路新 孙晓 孙超 刘新晖 殷建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11-516,共6页
目的:探讨伴有单一蝶形骨折块的股骨干骨折使用髓内钉治疗后,骨折块的移位程度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6年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收治的闭合性股骨粉碎性骨折患者72例,其中男性46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3... 目的:探讨伴有单一蝶形骨折块的股骨干骨折使用髓内钉治疗后,骨折块的移位程度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6年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收治的闭合性股骨粉碎性骨折患者72例,其中男性46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38(17~64)岁;右侧40例,左侧3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股骨交锁髓内钉治疗,参照股骨干直径,将蝶型骨折块移位程度分为4度:Ⅰ度(移位小于骨干直径的1/3)41例;Ⅱ度(移位大于骨干直径的1/3同时小于其2/3)17例;Ⅲ度(移位大于骨干直径的2/3)9例;Ⅳ度(骨折块翻转)5例。根据RUSF评分、骨折愈合率、骨折平均愈合时间评估骨折块的移位程度对骨折愈合的影响。结果:4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Ⅰ度移位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最好,愈合率为87.8%,平均愈合时间为4.8个月,Ⅲ度移位组和Ⅳ度移位组愈合患者愈合情况最差,愈合率分别为22.2%和20.0%,平均愈合时间为12.6个月和18个月,Ⅱ度移位组患者愈合率为64.7%,平均愈合时间为8.9个月。结论:Ⅰ度移位的蝶型骨折块可以不用干预,Ⅳ度移位骨折块应使骨折块复位并尽可能贴近骨干骨缺损以避免出现骨不连,Ⅱ度和Ⅲ度移位的骨折块应尽可能使用闭合复位的操作使骨折块达到Ⅰ度移位的范围内以尽可能减少骨不连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蝶型骨折块 髓内钉 股骨干骨折 手术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