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兔结膜重建中羊膜细胞外基质、保存羊膜及自体结膜的比较 被引量:4
1
作者 刘炳乾 廖洪斐 +2 位作者 丁亚梅 江毅 崔鹏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983-986,共4页
目的:研究羊膜细胞外基质(amnion extracellular matrix,AECM)在兔结膜重建中的作用。方法:将36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均右眼实施手术,羊膜细胞外基质(AECM)组12眼,保存羊膜(frozen amnion membrane,FZAM)组12眼,自体结膜(autologous... 目的:研究羊膜细胞外基质(amnion extracellular matrix,AECM)在兔结膜重建中的作用。方法:将36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均右眼实施手术,羊膜细胞外基质(AECM)组12眼,保存羊膜(frozen amnion membrane,FZAM)组12眼,自体结膜(autologous conjunctiva,AC)组12眼。术后对各组进行密切的跟踪观察,分别在术后1,2,4,8wk对术眼行印迹细胞学及病理学检查。结果:所有术眼均愈合良好,无瘢痕化及睑球粘连等并发症。术后2wkFZAM、AC组炎症细胞浸润高于AECM组,AECM溶解时间长于FZAM。杯状细胞分化方面:术后2wk,AECM组与A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FZAM组与AECM、AC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FZAM组vsAECM组P<0.01,FZAM组vsAC组P<0.01)。术后4,8wk,3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FZAM组vsAECM组P<0.05,FZAM组vsAC组P<0.05,AC组vsAECM组P<0.05)。结论:羊膜细胞外基质和保存羊膜作为结膜替代物有效,而羊膜细胞外基质比保存羊膜有更长的存活周期,自体结膜是修复结膜缺损最理想的替代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膜细胞外基质 保存羊膜 自体结膜 结膜替代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577nm阈值下微脉冲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被引量:10
2
作者 陶玥 姜海涛 刘加勇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21-825,共5页
目的:探讨利用577nm阈值下微脉冲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64眼DME患者临床资料,行577nm阈值下微脉冲激光术者26例35眼,行传统格栅样激光术者22例29眼。比较术前及术后1、3、6mo时BCVA(LogMAR)、... 目的:探讨利用577nm阈值下微脉冲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64眼DME患者临床资料,行577nm阈值下微脉冲激光术者26例35眼,行传统格栅样激光术者22例29眼。比较术前及术后1、3、6mo时BCVA(LogMAR)、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FT)、平均光敏感度(MS)及平均视野缺损(MD)变化,分析两组患者眼底硬性渗出持续时间及并发症。结果:术后1、3、6mo时,两组视力(0.30±0.09 vs 0.35±0.10、0.19±0.07 vs 0.26±0.09、0.13±0.04 vs 0.18±0.05)及CFT (349.26±21.80μm vs 364.37±23.91μm、314.46±20.49μm vs 335.07±22.68μm、328.35±21.74μm vs 352.43±23.60μm)均较术前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同一时间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MS、MD水平均较术前提升,且明显高于同一时间对照组5.83±1.16dB vs 4.22±1.04dB、6.38±1.29dB vs 4.49±1.17dB、6.75±1.22dB vs 4.68±1.20dB,-5.53±1.41dB vs-7.66±1.52dB、-5.09±1.30dB vs-7.26±1.39dB、-4.68±1.14dB vs-7.05±1.26dB)(均P<0.05)。观察组眼底硬性渗出持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3.39±0.80mo vs 4.25±1.14mo)(P<0.05)。术后6mo内,观察组眼球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1/35)vs 24%(7/29)](P<0.05),而前房炎性反应、视野缺损、高眼压及角膜水肿发生率比较均无差异(P>0.05)。结论:577nm阈值下微脉冲激光术治疗DME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黄斑水肿 577nm阈值 微脉冲激光 格栅样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倍频532nm激光治疗视网膜裂孔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姜海涛 王雪 陶玥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1期2179-2180,共2页
目的:评价倍频532nm激光在治疗视网膜裂孔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532nm激光治疗视网例膜裂孔患者52例62眼,追踪观察是否成功封闭视网膜裂孔、阻止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结果:随访6~24mo,成功封闭裂孔50例60眼,成功率96%,2例2眼裂孔封闭... 目的:评价倍频532nm激光在治疗视网膜裂孔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532nm激光治疗视网例膜裂孔患者52例62眼,追踪观察是否成功封闭视网膜裂孔、阻止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结果:随访6~24mo,成功封闭裂孔50例60眼,成功率96%,2例2眼裂孔封闭失败视网膜脱离范围扩大而改行视网膜冷凝术及外垫压术。结论:倍频532nm激光治疗封闭视网膜裂孔的方法安全有效,方便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裂孔 532NM激光 光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 被引量:3
4
作者 宋晶 熊杰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9-172,共4页
目的探究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idiopathic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ICNV)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眼科收治的ICNV患者146例(146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行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测... 目的探究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idiopathic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ICNV)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眼科收治的ICNV患者146例(146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行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测量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黄斑中心凹脉络膜厚度(subfoveal choroidal thickness,SFCT)及上侧脉络膜厚度(superior choroidal thickness,SCT)、下侧脉络膜厚度(inferior choroidal thickness,ICT)、鼻侧脉络膜厚度(nasal choroidal thickness,NCT)、颞侧脉络膜厚度(temporal choroidal thickness,TCT),观察并评价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渗漏情况,比较患眼治疗前后BCVA、眼压及各区域脉络膜厚度,以及患眼及对侧眼脉络膜厚度差异。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患眼治疗后1 d、1个月时BCVA均显著提高(均为P<0.05)。患眼治疗前后眼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随访12个月时患眼渗漏区面积较治疗前均有下降,CNV渗漏治疗有效率为80.82%。治疗前患眼SFCT、NCT 2.2 mm、TCT 2.2 mm、TCT 3.45 mm均显著高于对侧眼(均为P<0.05);治疗后12个月患眼各部位脉络膜厚度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可改善ICNV患者视力,减少视网膜渗漏症状,降低SFCT,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脉络膜新生血管 康柏西普 脉络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手术方式治疗先天性下睑内翻合并内眦赘皮 被引量:8
5
作者 宋晶 孙英 《临床眼科杂志》 2020年第4期362-364,共3页
目的探讨合并内眦赘皮的儿童先天性下睑内翻的不同发病机制及对症治疗的效果。方法35例(68只眼)儿童先天性下睑内翻合并内眦赘皮,年龄3~15岁。根据不同的临床类型实施不同的手术方法予以矫正。结果无明显内眦赘皮或合并轻度内眦赘皮的... 目的探讨合并内眦赘皮的儿童先天性下睑内翻的不同发病机制及对症治疗的效果。方法35例(68只眼)儿童先天性下睑内翻合并内眦赘皮,年龄3~15岁。根据不同的临床类型实施不同的手术方法予以矫正。结果无明显内眦赘皮或合并轻度内眦赘皮的先天性下睑内翻者行单纯下睑内翻矫正术10例(18只眼),先天性下睑内翻合并逆向型内眦赘皮者行L型切口内眦赘皮矫正+下睑内翻矫正术11例(22只眼),先天性下睑内翻合并非逆向型内眦赘皮者行Y-V型切口内眦赘皮矫正+下睑内翻矫正术14例(28只眼)。术后随访2~6个月,100%的患眼下睑内翻得到完全矫正。结论儿童先天性下睑内翻合并内眦赘皮者根据其临床体征的不同,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睑内翻 内眦赘皮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近视患者血清微量元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6
作者 谢新明 何浩明 +1 位作者 王杰毅 张自平 《淮海医药》 2003年第4期279-280,共2页
目的 探讨青少年近视眼患者血清微量元素的变化。方法 应用原子吸收法测定 2 0 0例青少年近视患者血清中锌 (Zn2 + )、铁 (Fe2 + )、铜 (Cu2 + ) ,生化法测钙 (Ca2 + ) ,并以 35名正常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青少年近视眼患者血清中锌 (... 目的 探讨青少年近视眼患者血清微量元素的变化。方法 应用原子吸收法测定 2 0 0例青少年近视患者血清中锌 (Zn2 + )、铁 (Fe2 + )、铜 (Cu2 + ) ,生化法测钙 (Ca2 + ) ,并以 35名正常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青少年近视眼患者血清中锌 (Zn2 + )、铁 (Fe2 + )、钙 (Ca2 + )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 (P<0 .0 5 ) ,而铜 (Cu2 + )的水平则高于正常人水平 (P<0 .0 1) ,且与近视的度数密切相关。结论 血清中微量元素水平的高低与青少年近视的发生与发展可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近视 血清 微量元素 测定 原子吸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光凝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69例 被引量:2
7
作者 熊杰 谢新明 王丽英 《淮海医药》 CAS 2006年第3期212-212,共1页
目的观察激光光凝术在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方法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169例317眼,使用法国Nd:YAG532波长的眼底激光仪治疗.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4年,有效者163例310眼,6例7眼无效.结论用532波长激光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 目的观察激光光凝术在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方法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169例317眼,使用法国Nd:YAG532波长的眼底激光仪治疗.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4年,有效者163例310眼,6例7眼无效.结论用532波长激光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进行局部光凝或全视网膜光凝治疗.不仅能降低视力丧失的危险,还能增加和提高视力恢复的机会,并且能降低持续性黄斑水肿的发病率.激光光凝治疗术是消除新生血管及无灌注区的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激光光凝术 ND:YAG激光治疗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配戴亲水性软性接触镜治疗丝状角膜炎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雪 姜海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4期25-26,共2页
目的探讨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治疗丝状角膜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8例(32眼)丝状角膜炎患者刮除丝状物后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联合人工泪液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26例(92.9%)患者眼部刺激症状在3 d内完全缓解;治愈率90.... 目的探讨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治疗丝状角膜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8例(32眼)丝状角膜炎患者刮除丝状物后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联合人工泪液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26例(92.9%)患者眼部刺激症状在3 d内完全缓解;治愈率90.6%,总有效率100.0%。结论配戴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治疗丝状角膜炎临床疗效好,是一种安全实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接触镜 丝状角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撕拉式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临床观察
9
作者 陶玥 朱崇林 姜海涛 《淮海医药》 CAS 2007年第6期522-523,共2页
目的观察撕拉式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撕拉的方式剥离胬肉组织头部,并取同侧眼鼻上方角膜缘结膜组织作为移植片修补缺损区治疗翼状胬肉45例,其中复发性翼状胬肉2例,全部手术均在显微镜下完成... 目的观察撕拉式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撕拉的方式剥离胬肉组织头部,并取同侧眼鼻上方角膜缘结膜组织作为移植片修补缺损区治疗翼状胬肉45例,其中复发性翼状胬肉2例,全部手术均在显微镜下完成。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未见1例复发,角膜透明,移植片愈合良好,供区结膜创面自行愈合。结论撕拉式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手术简便安全、成功率较高,是处理翼状胬肉的最佳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自体球结膜移植 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增加玻璃体切割加硅油填充术后俯卧位患者舒适度的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永梅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2期149-149,162,共2页
目的通过护理干预使玻璃体切割加硅油填充术后俯卧位患者舒适度增加。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0年6月98例玻璃体切割加硅油填充术后行俯卧位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传统护理方法... 目的通过护理干预使玻璃体切割加硅油填充术后俯卧位患者舒适度增加。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0年6月98例玻璃体切割加硅油填充术后行俯卧位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传统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增加几项新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舒适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后舒适率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护理干预可增加玻璃体切割加硅油填充术后俯卧位患者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割 俯卧位 舒适度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倒V皮瓣联合手术治疗儿童下睑内翻合并内眦赘皮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晶 毕晓萍 《临床眼科杂志》 2022年第5期442-445,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倒V皮瓣联合手术治疗儿童下睑内翻合并内眦赘皮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35例(70只眼)儿童下睑内翻合并内眦赘皮,年龄4~14岁。根据临床表现实施不同的手术方法,单手术组(部分皮肤轮匝肌切除)、联合手术组(改良... 目的探讨改良倒V皮瓣联合手术治疗儿童下睑内翻合并内眦赘皮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35例(70只眼)儿童下睑内翻合并内眦赘皮,年龄4~14岁。根据临床表现实施不同的手术方法,单手术组(部分皮肤轮匝肌切除)、联合手术组(改良倒V皮瓣联合部分皮肤轮匝肌切除),分别于术后3个月和6个月,评估不同手术组的术后效果及皮肤瘢痕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睑内翻矫正:(1)下睑内翻合并轻度内眦赘皮:单手术组与联合手术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下睑内翻合并中重度内眦赘皮:联合手术组矫正效果优于单手术组(P<0.05)。瘢痕情况:术后3个月,联合手术组瘢痕重于单手术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瘢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睑裂宽度、泪阜显露率显著增加(P<0.05)。结论改良倒V皮瓣内眦赘皮矫正联合部分皮肤轮匝肌切除治疗儿童下睑内翻合并内眦赘皮,设计简便,手术效果确切,皮肤瘢痕不明显,兼具美容效果,值得推广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倒V法 下睑内翻 内眦赘皮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