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410-3p通过靶向YAP1调节IL-22诱导的人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和凋亡 被引量:1
1
作者 孙敏 任虹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1-265,272,共6页
目的:探究miR-410-3p在银屑病中的表达及其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收集12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和12例健康志愿者空腹静脉血,qRT-PCR检测血清miR-410-3p表达。将常规培养的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分为:对照组、IL-22组、... 目的:探究miR-410-3p在银屑病中的表达及其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收集12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和12例健康志愿者空腹静脉血,qRT-PCR检测血清miR-410-3p表达。将常规培养的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分为:对照组、IL-22组、miR-NC组和miR-410-3p组。后3组使用100 ng/ml IL-22刺激24 h,体外建立银屑病模型。miRNC组和miR-410-3p组加入IL-22前48 h分别转染miR-NC和miR-410-3p,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CCK-8分析细胞活力,BrdU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qRT-PCR检测miR-410-3p和YAP1 mRNA表达,Western blot分析YAP1蛋白表达。Starbase软件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miR-410-3p和YAP1的靶向关系。转染miR-410-3p的HaCaT银屑病细胞模型中同时过表达YAP1,检测细胞活力和凋亡。结果:miR-410-3p在银屑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显著低于健康志愿者(P<0.05)。与对照组相比,IL-22组miR-410-3p表达降低,YAP1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细胞活力增强,BrdU阳性细胞增多,凋亡率降低(均P<0.05);与IL-22组相比,miR-410-3p组miR-410-3p表达增加,YAP1 mRNA和蛋白表达减少,细胞活力减弱,BrdU阳性细胞减少,凋亡率升高(均P<0.05)。此外,本实验证实miR-410-3p与YAP1存在靶向结合关系,过表达YAP1可逆转miR-410-3p对IL-22诱导的HaCaT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论:miR-410-3p在银屑病患者中表达减少,上调其表达可通过靶向YAP1抑制IL-22诱导的角质形成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410-3p 银屑病 角质形成细胞 增殖 凋亡 YA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须癣毛癣菌致Majocchi肉芽肿
2
作者 孙敏 任虹 胡文龙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16-418,共3页
报告1例须癣毛癣菌引起的Majocchi肉芽肿。患者男,35岁。面部反复红斑、鳞屑伴肿痛半年。皮肤科检查:面部多发红色结节、斑块及脓疱,可见环形鳞屑。多次真菌镜检结果均阴性,真菌培养及分子生物学鉴定为须癣毛癣菌。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 报告1例须癣毛癣菌引起的Majocchi肉芽肿。患者男,35岁。面部反复红斑、鳞屑伴肿痛半年。皮肤科检查:面部多发红色结节、斑块及脓疱,可见环形鳞屑。多次真菌镜检结果均阴性,真菌培养及分子生物学鉴定为须癣毛癣菌。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大致正常,真皮及毛囊周围可见较多中性粒细胞和少量多核巨噬细胞浸润。过碘酸希夫染色(PAS)示真皮内可见孢子。诊断:Majocchi肉芽肿。治疗:予口服伊曲康唑0.2 g,每日2次,治疗1个月后皮损消退。随访1年皮损未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jocchi肉芽肿 须癣毛癣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西环素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海分枝杆菌感染疗效观察
3
作者 姚秋楠 任虹 胡文龙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47-650,共4页
目的:分析海分枝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探讨多西环素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海分枝杆菌感染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确诊为海分枝杆菌感染的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多西... 目的:分析海分枝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探讨多西环素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海分枝杆菌感染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确诊为海分枝杆菌感染的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多西环素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确诊后口服克拉霉素联合多西环素治疗,平均治疗时间4.2个月。16例Ⅰ型患者平均治疗时间与15例Ⅱ型患者平均治疗时间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05,P=0.839)。Ⅰ型患者中皮损直径<2 cm的平均治疗时间明显比皮损>2 cm的平均治疗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1,P=0.015)。结论:多西环素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海分枝杆菌感染安全、有效,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分枝杆菌 多西环素 克拉霉素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及其男性性伴侣HPV感染状况及型别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谢莉莉 任虹 +1 位作者 刘忠伦 谈笑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60-1263,共4页
目的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可致宫颈癌等多种恶性肿瘤,控制HPV感染极为重要。文中旨在探讨女性及其男性性伴侣HPV感染状况基因型分布,为制定HPV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6年5月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及连云港市东方... 目的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可致宫颈癌等多种恶性肿瘤,控制HPV感染极为重要。文中旨在探讨女性及其男性性伴侣HPV感染状况基因型分布,为制定HPV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6年5月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及连云港市东方医院皮肤科HPV阳性的110例女性患者及其男性性伴侣。采集女性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及其男性性伴侣尿道口上皮细胞,并进行HPV分型检测,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10例女性患者中单一型别感染患者68例(61.82%),多重型别感染患者42例(38.18%)。110例男性性伴共检测到HPV感染37例,感染率33.64%,单一型别感染23例(62.16%),多重型别感染14例(37.84%)。HPV感染的男性共检测出HPV型19种,高危HPV型别出现频次39次(65%),低危HPV型别出现频次21次(35%)。性伴双方HPV吻合率为54.05%,完全及部分吻合率均为27.03%。结论HPV感染女性的男性性伴有较高的HPV感染率且男女双方型别一致性高;对男性进行HPV干预,常规开展男性HPV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男性伴侣 感染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卤米松治疗神经性皮炎及慢性湿疹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5
作者 任虹 张瑞丽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41-541,共1页
2007年3月-2008年4月我科应用0.05%卤米松乳膏治疗神经性皮炎及慢性湿疹,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病例和方法 1.1病例 所有患者均为我科门诊就诊者。试验组180例,男100例,女80例,平均年龄40-2岁(12~65岁);其... 2007年3月-2008年4月我科应用0.05%卤米松乳膏治疗神经性皮炎及慢性湿疹,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病例和方法 1.1病例 所有患者均为我科门诊就诊者。试验组180例,男100例,女80例,平均年龄40-2岁(12~65岁);其中神经性皮炎100例,慢性湿疹80例;平均病程4.7年(1个月~10年)。对照组160例,男90例,女70例,平均年龄41.0岁(10~68岁);其中神经性皮炎95例.慢性湿疹65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神经性 湿疹 卤米松 丁酸氢化可的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治疗多发性尖锐湿疣84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任虹 解春桃 牟勖东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70-71,共2页
关键词 尖锐湿疣 皮肤症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散性浅表性光线性汗孔角化病一家系调查
7
作者 任虹 张瑞丽 +1 位作者 邵银红 解春桃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19-720,共2页
汗孔角化病(porokeratosis)是一种较少见的、有遗传背景的慢性角化性皮肤病。近期笔者调查1例本病患者的家系,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汗孔角化病 光线性 浅表性 播散性 家系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样增强因子1在尖锐湿疣皮损及其癌变组织中的表达
8
作者 任虹 张瑞丽 +2 位作者 解春桃 匡薇薇 邵银红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91-293,共3页
目的:研究淋巴样增强因子1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感染所致的尖锐湿疣及其癌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Wnt信号通路在尖锐湿疣癌变中的作用。方法:对经HPV分型PCR检测试剂盒检测HPV16/18型阳性的35例尖锐湿疣组织和6例尖锐湿疣癌变组... 目的:研究淋巴样增强因子1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感染所致的尖锐湿疣及其癌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Wnt信号通路在尖锐湿疣癌变中的作用。方法:对经HPV分型PCR检测试剂盒检测HPV16/18型阳性的35例尖锐湿疣组织和6例尖锐湿疣癌变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淋巴样增强因子1在尖锐湿疣皮损及其癌变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尖锐湿疣患者皮损及其癌变组织中淋巴样增强因子1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Wnt信号通路的激活在尖锐湿疣癌变发生机制中可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淋巴样增强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