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打印辅助经皮置钉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临床效果
1
作者 井晟 孟祥圣 +3 位作者 尚修超 孙晓 谢永鹏 朱海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45-1348,共4页
目的评价3D打印辅助经皮置钉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80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经皮置钉组(n=47,3D打印辅助经皮置钉)和切开复位组(n=33,切... 目的评价3D打印辅助经皮置钉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80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经皮置钉组(n=47,3D打印辅助经皮置钉)和切开复位组(n=33,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血清肌酸激酶(CK)、肌红蛋白(Myo)、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皮置钉组患者手术时间[(62.96±19.31)min比(100.07±26.71)min]、术中出血量[(112.71±25.43)mL比(230.65±30.29)mL]、住院时间[(11.04±2.35)d比(15.16±2.58)d]和骨折愈合时间[(102.18±9.74)d比(113.42±11.52)d]显著低于切开复位组(均P<0.01)。术后3个月经皮置钉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切开复位组(95.74%比80.00%)(P<0.05),骨折复位质量优良率高于切开复位组(P<0.05)。术后1、3、6个月经皮置钉组Majeed评分显著高于切开复位组(均P<0.05)。两组术前CK、Myo、LH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经皮置钉组CK、Myo、LDH水平显著低于切开复位组(均P<0.05)。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切开复位比较,3D打印辅助经皮置钉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效果更好,可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术后恢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 经皮置钉固定 钢板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